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6748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实现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其基本观点是: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因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

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指标。

形成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

实践证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并不能体现收入分配的改善和社会结构的完善,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相反,却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学术界将这种现象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

在理论上确认了发展与增长之间的差异,统一了增长不等于发展的认识,认识到发展不仅要有量的增长,还要有质的变化。

第二代发展观认为:

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如美国学者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值体系。

联合国第二个十年(1970—1980)发展报告指出:

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在制定这个发展报告时,将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反映了对发展作为一个多方面变化过程的认识。

第三,以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第三代发展观。

在20世纪80年代及其一段时间里,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逐步成为主流发展观(发展=可持续发展)。

1983年,联合国又推出了《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综合发展观。

综合发展观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

这种发展观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但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

把本该属于子孙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空间占用了。

80年代初,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随后这个概念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官方文件使用。

可持续发展作为完整的理论,吸收了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为代表的“增长极限论”的观点,吸收了《第二个2000年》和《没有极限的增长》等论著中的一部分观点,还包括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中阐述的有关理论。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观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即这一代与后一代人的关系问题,与此相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一次提到了人类的面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为;

换言之,就是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

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

第四,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第四代发展观即现代发展观(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

一种更新的发展观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其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

自那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坚持发表《人类发展报告》,仅仅十多年时间,人类发展的概念和思想已经得到各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

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关于发展的思维定式,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政策议程和行动日程。

那么,什么是人类发展呢?

1990年的首份《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了一个权威性和影响深远的定义:

“人类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众的各种选择的过程。

从原则上说,这些选择可以是无限的和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但是在发展的各个层级上,三个最基本的选择是:

使民众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获得知识和获取体面的生活水准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此外,还有许多为众人所重视的选择,范围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自由到从事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机会,以及享有个人自尊和人权得到保障。

”人类发展的定义随后得到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

根据最新的定义,“人类发展涉及创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民众可以充分实现他们的潜力并导向同他们的需要和利益相一致的建设性的和创造性的生活,人民是各国的真正财富。

”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民众所珍视的生活而扩大他们的选择。

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的定义保留了原有定义的精华,同时对发展的目的的界定更加集中于人类生活的改善,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幸福、自由、尊严、安全、公正、参与等。

人类发展概念的提出在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来看,人类发展将民众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提出发展应当是民有、民享、民治的过程。

所谓民有,是指通过营养、卫生和教育等而获得人力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源发展;

民享强调经济增长的收益应当转化为全体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民治意味着民众能够参与和影响那些塑造他们生活的决策的过程。

人类发展概念倡导者认为,民众应该成为发展的受益者而不是发展的工具,更不应该成为发展的牺牲品。

人类发展概念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要把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

强调以人为中心,其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为此要增进全人类的福利、自由、尊严、安全、平等和参与等,实际上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三个方面的目标。

人类发展概念倡导人类幸福、自由、公正、安全、尊严、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等普遍价值,关注减少贫困、性别平等、维护和平、消除歧视、保障人权、保护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争取人类发展的运动成为争取人类进步的努力的一部分,具有激励各种社会运动的作用。

因而把发展观的视角从“物”转向到“人”,转向到人的要求的满足和人的发展,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作为主题,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要求,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人类发展概念的倡导者并不满足于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他们还运用这一概念设计出衡量人类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即:

①由人类发展指数(人的寿命、受教育程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②反映性别不平等的性别发展指数;

③反映在政治经济参与和决策地位上的赋权尺度;

④衡量发展中国家人口贫困状况的人类贫困指标四大部分构成;

用来评估各国人类发展的平均成就并行国别排名。

因此,一年一度的各国人类发展水平、国际排名引起了各国政策制定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2、科学发展观的立论基础。

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观念,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进步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而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积极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诸多新成果,站在历史的、历史的高度,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是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立足点。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矛盾突出等,决定了我国长期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第一,人口多是考虑我国一切发展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我国有13亿人口,总量大,今后三十年仍将处于人口的增长期。

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但是人口素质较低,义务教育没有全面普及。

据统计,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5%,全国人口中仍有文盲、半文盲4300万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而美国是13.4年,韩国为12.3年。

另外,我国的人口结构不合理,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而且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持续增长,现已达到1.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

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龄化社会,我国在2000年65岁以上老人的比重就已超过7%,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万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美元,(2008年为3000多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我国就业压力大,城乡每年新增加1000多万劳动力需要就业,还面临着农村两亿左右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我国工业化又已进入中后期,即使国民生产总值高速增长,但由于就业弹性系数下降,我国已面临长期的巨大就业压力。

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决定改善民生的任务特别繁重。

第二,资源相对不足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

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左右,人均耕地、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左右。

同时我国又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任务异常繁重。

但是,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低,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资源利用的效率不够,浪费极为严重,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

例如,我国综合能源利用率仅为32%,比国外先进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4倍多。

现在,我国660座城市中,有约400座城市缺水,100座城市严重缺水,绝大多数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海,城市河段9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农村有3.6亿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水。

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使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只有更新发展思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才能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长期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总体上说,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

改革开发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

横向比较,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发展更快,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

这既有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因素。

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一方面,抑制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因素正在形成,包括国家对地区差距扩大问题日益关注,对经济落后地区给予更大的支持,在经济体制、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造成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环境;

同时,中西部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先发展地区的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等,另一方面,是导致地区差别扩大的因素,例如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劳动者素质、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将继续存在,一些因素的影响还有进一步强化的可能。

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表现在省、自治区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

省、自治区内部不同市、县之间的差距,甚至大于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以及省、自治区之间的差距。

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内差距,一般要大于经济落后地区,而区域发展的差距又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直接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迅速增长,长期以来困扰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低谷期,据统计,97年—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目前的4.2∶1。

目前,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下降到15%,但还有近60%的农村人口、50%的劳动力以农为生,城乡差距仍在扩大,我国还有1600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3000万人贫困、1000多万职工下岗,过得很艰难。

总之经济结构还没有根本改革。

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正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来的。

其立论基础就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判断。

3、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a.经济实力显著增加,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08年全国的生产总值达到3.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0%,中国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大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c.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大的比例,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d.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e.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f.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明。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举,就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也正是在这们现实基础上孕育和诞生的。

二、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危机意识:

(煮青蛙的哲理:

冷水加热)

危机——拼搏(不搏等死,拼搏会活)

①把握发展这个主题:

中心地位。

②把握发展的实质:

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扭住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③把握发展必须尊重规律和科学:

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①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

②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关注人的生命和生存,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例:

生产安全、食品生活安全、责任追究程度的变化)

③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

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社会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对于社会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始终是最紧要的。

④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产生的实践根据。

从国内实践来讲,一方面我们面临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很多,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忽视以为为本的现象。

在发展中存在一系列急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贫困人群、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看病难、上学难问题突出,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以及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本着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切实加以解决。

另外,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

如:

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忽视发展的实效。

有的认为,发展等于经济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而不惜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吃子孙饭、断子孙路。

有的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的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不顾生产安全,造成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显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①把握其丰富内涵:

什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就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②把握基本要求:

a.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涸泽而渔式的发展。

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其中,经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文化建设提供文化环境、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提供社会条件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

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b.协调。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

因此,科学发展观又是协调的发展观。

c.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

因此,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

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可持续发展,也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弹钢琴。

①把握一条重要经验,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把统筹兼顾作为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他说:

“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

“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也是强调了二点:

一是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

二是统筹兼顾,协商协调。

②把握如何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个关系。

一是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根本动力。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摒弃的。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顾条件、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就会有损于人的发展。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增长”仅仅是物质的扩大和国民产值的提高。

相比之下,“发展”的内容更广泛,它在“增长”的基础上,还包括经济结构,以及一般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过程等。

没有经济增长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