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042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docx

必修上册第16课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题统编版高一

必修上册第16课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

题型:

【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高考阅读训练】

第16课

一、赤壁赋/苏轼

二、登泰山记/姚鼐

一、《赤壁赋》/苏轼

【习题及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壬戌】。

③【既望】。

④【举酒属客】。

属,。

⑤【明月之诗】。

⑥【少焉】。

⑦【斗牛】。

⑧【白露】。

⑨【纵一苇之所如】。

纵,。

一苇,如,。

⑩【凌万顷之茫然】。

凌,。

万顷,。

茫然,。

⑪【冯虚御风】。

冯,。

虚,。

御,。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羽化,。

⑬【扣舷】。

⑭【桂掉兮兰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

流光,。

⑯【渺渺兮予怀】。

渺渺,。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

⑱【客】。

⑲【洞箫】。

⑳【倚歌】。

倚,。

㉑【和之】。

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

缕,。

㉓【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

幽壑,。

嫠妇,。

㉔【愀然】。

㉕【危坐】。

㉖【何为其然也】?

㉗【夏口】。

㉘【武昌】。

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㉚【此】。

㉛【困)。

㉜【周郎】。

㉝【方】。

㉞【破荆州】。

荆州,。

㉟【下江陵】。

下,。

江陵,。

㊱【舳舻】。

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

槊,。

㊳【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㊴【匏樽】。

匏,。

㊵【蜉蝣】。

㊶【一粟】。

㊷【骤】。

㊸【遗响】。

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未尝往,。

盈,。

虚,。

卒,。

消长,。

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将,。

㊻【物与我皆无尽】。

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造物者,。

适,。

㊽【更】。

㊾【肴核】。

㊿【狼籍】。

①【相与枕藉】。

②【既白】。

白,。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9.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1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课内简答题:

1、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赏析.

2、赏析“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

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

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

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

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

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

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

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

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

因欠国家赋税而考

为下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

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

束缚,拘束

C.牧亦坐是废废:

(被)罢免。

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

政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

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

C.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

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

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文章叙议结合。

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人见太初官

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翻译:

(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翻译: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

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

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②【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③【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④【举酒属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

属,劝请。

⑤【明月之诗】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

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

⑥【少焉】一会儿。

⑦【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⑧【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⑨【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漂去。

纵,放任。

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

语出《诗经·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如,往。

⑩【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⑪【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

冯,同“凭”,乘。

虚,太空。

御,驾。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脱离人世,升入仙境。

羽化,指飞升成仙。

⑬【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⑭【桂掉兮兰桨】桂木做的掉,木兰做的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

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⑯【渺渺兮予怀】我心里想得很远。

渺渺,悠远的样子。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

⑱【客】指与苏轼同游的人。

⑲【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⑳【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倚,循、依。

㉑【和之】(用箫)随着歌声伴奏。

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㉓【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意思是,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幽壑,深谷。

嫠妇,寡妇。

㉔【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㉕【危坐】端坐。

㉖【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㉗【夏口】古镇名,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㉘【武昌】今湖北鄂州。

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山水环绕,一片苍翠。

缪,同“缭”,盘绕、围绕。

㉚【此】这地方。

㉛【困)受困。

指曹操败于赤壁。

㉜【周郎】周瑜。

㉝【方】当。

㉞【破荆州】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击荆州,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已死,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

荆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㉟【下江陵】刘琮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又在当阳的长坂击败刘备,进兵江陵。

下,攻占。

江陵,当时荆州首府。

㊱【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曹操所吟的诗就是《短歌行》)。

酾酒,斟酒。

槊,长矛。

㊳【渔樵于江渚之上】在江边捕鱼砍柴。

渔樵,捕鱼砍柴。

㊴【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匏,葫芦的一种。

㊵【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㊶【一粟】一粒米。

㊷【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㊸【遗响】余音,指箫声。

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

未尝往,意思是江水虽然在不断地奔流,但前者去后者来,始终滔滔不绝,如同没有流去。

盈,满。

虚,缺。

卒,终究。

消长,消减和增长。

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将,这里表示假设。

㊻【物与我皆无尽】意思是,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造物者,原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

无尽藏,出自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

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㊽【更】再。

㊾【肴核】菜肴和果品。

㊿【狼籍】即“狼藉”,凌乱。

①【相与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②【既白】天明。

白,明亮。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翻译:

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

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

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飞离尘世,变成了神仙,登上仙境。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

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翻译:

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

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翻译:

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

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翻译:

(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9.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翻译:

(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翻译:

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1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1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

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三、课内简答题:

1、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赏析.

答:

运用比喻“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2、赏析“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答:

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3、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

a、“情、景、理”融合。

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景、抒情、说理交融一体。

b、“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

c、意象连贯,结构严谨。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

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

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

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

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

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

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

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

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

因欠国家赋税而考

为下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

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

束缚,拘束

C.牧亦坐是废废:

(被)罢免。

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

政绩。

【解析】A。

发言:

开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

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

C.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

【解析】B。

A.结构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都是代词,他的;C.介词,在/价词,表方向,到;D.助词,所字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助词,表被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

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

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文章叙议结合。

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解析】C。

C.张冠李戴,“效法康、阮籍”的不是“颜太初”,而是“青州牧”、“四方士大夫”,原文为“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花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翻译:

(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翻译:

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

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二、《登泰山记》/姚鼐

【习题及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姚鼐(1732-1815),字,桐城(今属安徽)人,散文家。

④【阳谷】。

⑤【当其南北分者】。

⑦【以】。

⑨【乘】。

⑩【齐河、长清】。

⑪【限】。

⑫【是月丁未】。

⑬【朱孝纯子颖】。

⑭【磴】。

⑮【环水】。

⑯【循以入】。

⑰【道少半】。

⑱【中岭】。

⑲【崖限当道者】。

限,。

⑳【云】。

㉑【几】。

㉒【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负,。

烛,。

㉓【城郭】。

㉔【徂徕】。

㉕【居】。

㉖【戊申晦】。

晦,。

㉗【五鼓】。

㉘【日观亭】。

㉙【漫】。

㉚【稍】。

㉛【樗蒲】。

㉜【极天】。

㉝【采】。

㉞【丹】。

㉟【东海】。

㊱【或得日或否】。

㊲【绛皓驳色】。

绛,。

皓,。

驳,。

㊳【偻】。

㊴【岱祠】。

㊵【碧霞元君】。

㊶【行宫】。

㊷【显庆】。

㊸【漫失】。

㊹【圈】。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3、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4、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5、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6、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7、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9、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10、或曰,此东海也。

1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1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三、课内简答题:

1、赏析: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赏析“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3、赏析“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

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

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

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

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

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

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

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

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

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徐动咏半酣飘然恍然。

游者相顾,成曰:

此不知方外也?

人间也?

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

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

境心相遇,固有时耶?

盖是境也,实柳守濫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

三贤始终,能事毕矣。

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康之由,革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

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

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那,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

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君名汉公,字用乂。

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

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

皆,尽②荐:

连续③覙缕:

逐条陈述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狎:

亲近

B.万象迭入迭:

重叠

C.杨君缄书赍图赍:

D.成胜概概:

景象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为名也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康之由,革弊兴利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