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8263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docx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林瑞超什么是天然药物?

药物应当是指制剂。

制备制剂所涉及的物质为药物原料,其中起主要药效作用的物质称为原料药,余者为辅料。

天然药物一般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矿物的药物。

植物药是天然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天然来源的药物可分为:

原始天然化合物、天然产物的半合成化合物和基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化合物。

天然药物≠中药中药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

中医理论指导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和中成药天然药物NaturalDrug:

相对于合成药物而言草药Herbalmedicine:

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本草记载的药物。

植物药Vegetabledrug:

为天然药物的一部分民族药EthnicDrug/nationalmedicine:

相对于汉民族之外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

西方医学之外的非主流医学WHOIRCH“国际植物药监管合作”InternationalRegulationCooperationofHerbalMedicineIRCH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与传统药物技术合作司发起成立,实行会员制的组织,会员为每个国家或地区的药品监督机构,每一个会员单位确定一名信息联络员,负责信息交流。

主要任务:

――通过信息共享与加强对话,促进全球范围内植物药的安全使用;――通过经验交流与信息沟通,促进各国药监机构之间在植物药监管、安全性和质量方面的合作;――对现有的植物药标准与管理要求进行沟通讨论,促进其监管水平、安全性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就植物产品的安全使用问题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意见和建议;――就植物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向药监机构国际会议(IRDRA)提出重要议题,以供IRDRA进一步研讨。

天然药物的特点发展现状研制全球化欧洲使用天然药物历史悠久,法国、德国、瑞士的植物药品占药品总额的20%,意大利以天然植物药为原料的制剂多达200多种。

美国国会1997年通过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开始准许植物药中的天然复方制剂作为药物进入美国市场。

日本批准的汉药制剂为220个。

世界上各大公司纷纷设立的天然植物药研究开发机构,在国际上申请的中药和天然植物药的专利数量迅速上升,1978年为1.5万件,1985年就达3万件。

1997年出版了WHO草药汇编,收载了全球不同地区广泛使用的草药。

销售迅猛发展全世界以中药和天然药物为主的药物销售额已超过150亿美元,并且仍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欧同体的天然药物发展已超过了化学药品,而且有比较完善的销售体系,1999年欧洲天然药物补品市场已达到70亿美元。

日本和韩国的中药和天然植物药销售量占全世界的前两位,原料75%从我国购买,在国际市场上覆盖率为80%。

WHOIRCH“国际植物药监管合作”InternationalRegulationCooperationofHerbalMedicineIRCH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与传统药物技术合作司发起成立,实行会员制的组织,会员为每个国家或地区的药品监督机构,每一个会员单位确定一名信息联络员,负责信息交流。

主要任务:

――通过信息共享与加强对话,促进全球范围内植物药的安全使用;――通过经验交流与信息沟通,促进各国药监机构之间在植物药监管、安全性和质量方面的合作;――对现有的植物药标准与管理要求进行沟通讨论,促进其监管水平、安全性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就植物产品的安全使用问题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意见和建议;――就植物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向药监机构国际会议(IRDRA)提出重要议题,以供IRDRA进一步研讨。

欧洲欧洲天然药物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天然药物市场之一,已有700年的悠久历史。

目前,天然药物在欧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整个欧洲的天然药物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欧盟药品法规中对天然药物的定义与中药比较接近,天然药物来源可以是单一药物用植物,也可以是多种药用植物的混合物,可含有单纯植物活性成分和植物提取物。

天然药物制剂是指将植物粉碎、提取、压榨、过滤所得的粉状或液体进行加工制作、纯化浓缩得到的产品。

近几年欧盟天然药物市场发展要快于化学药品,天然药物市场销售年均增长在10%。

欧洲使用的药用植物约在2000种左右,欧洲本身只能提供2/3,其余依靠进口。

去年欧盟进口的天然药物原料约18万吨,市场上销售的天然药物原料近3亿美元,中国原料在欧盟市场的销售居第四位。

欧洲2001年,《传统药物产品法令》草案正式公布,该项草案的主要目的是将传统草药品建立一个欧盟协调统一的立法框架。

根据新法案,在欧盟成员国境内的草药使用超过30年即可以称为传统草药制品,可以通过简易登记而注册,不需要提供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及临床研究的细节和相关文件。

欧洲境外的传统草药制品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获得欧盟国家市场准入许可:

1根据法案2001/83/EC的规定,要求提供能够证明拟注册药品已经作为药品广泛使用的详细的已经发表的科学文献资料。

2对于不能提供充分科学文献资料的产品,该法案还另立特殊条款。

3如达不到以上要求,目前只能按食品进行销售,但不能按药品做广告宣传。

4此外,还应有产品专册发表,以便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统一协调。

该项法规将对植物药、尤其是中药如何进入欧洲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德国西医与传统医学并存,并为植物疗法立法。

1976年联邦药品条例明确了植物药疗法是一种由植物提取出的药物的疗法。

它和化学药品有着相同的科学概念和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它使用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它们基本上是一些自然物质的混合物,不一定有明确的化学组成,其活性成分通常有含量标准。

草药在德国市场占20-30%,在欧洲居首位,销售额达11.4亿英镑(19.2亿美元),占欧洲共同体销售额的78.8%。

大部分草药获许可证可在药店销售,法律许可草药标明功效。

西欧草药销售额500万英镑(84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约有32家,其中德国就占了11家。

德国对中国中药的生产也进行GMP考察,如能审核合格就可以在德国销售,现已有50种中药被批准进入德国。

德国德国较多应用植物药治疗的疾病和常用的植物药止咳药和祛痰剂:

桉树、松树、百里香、常春藤等周围脑血管疾病:

银杏叶制剂心脏病:

山楂花果和叶制剂抗静脉曲张:

马粟子泌尿系疾病:

桦树叶等精神病:

贯叶连翘、缬草等肝胆疾病:

水飞蓟、白屈菜、姜黄属植物催眠、镇静:

缬草、啤酒花、西番莲等免疫功能:

紫松果菊等肠胃疾病:

屈曲花等法国欧洲第二大草药市场,市场上有来自非洲、印度、中国、德国和本国的草药或传统药,总销售量年增长率为10%。

法国在国家科学中心专设有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专门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

1999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与法国健康产品卫生安全管理局(AFSSAPS)成立了双方成员共同组成的中法植物药工作小组,促使中国的中药材被法国药典或或EP收载,继而其产品(成品和/或专利)进入法国或欧洲,保证日后可能在法国销售的中国草药或其中成药的质量和安全。

英国草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在亨利八世(1401-1547)时就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1983年英国草药协会出版了《英国草药药典》,1990年修订作为第1卷,共收载英国常用草药84种,每个品种都描述了分析标准,治疗作用。

1996年再次修定增收至169个药用植物。

英国伦敦皇家学院还建立了天然产物中心,目标是对从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天然来源的提取物和化合物提供广泛的、高效率的筛选。

1996年英国批准的草药、顺势疗法用药和精油的总销售额达7200万镑,其中草药年占份额最大,为53%。

美国1994年国会通过了《食用辅助品、健康与教育法案》,对草药从原来的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

继而“食用辅助品标签总统委员会”则制定了“植物药开发指导原则”。

2001年8月,FDA出台《天然植物药品研究指南》草案,对天然药物的开发也提出了不同常规药品的管理方式:

a允许中药在保证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可以以多种成分混合制剂形式进入临床开发。

b在美国已按饮食补充剂形式上市,或已有他国临床资料,FDA将放宽对该药临床前研究的要求。

通过临床申请认可后,可直接进入临床开发。

c如果通过对照性临床试验,证实其安全、有效,便可被FDA批准为新药。

该项法规的出台使得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植物药的市场准入前景有了很大的改观。

澳大利亚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澳大利亚淘金的华人把中医药带到了澳大利亚,至70年代在澳大利亚发展成一新兴行业。

进入80年代,在澳大利亚的中医协会、行会、联合会已发展至23个,所使用的草药基本上都是通过不同形式从中国进口。

澳大利亚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正式对中医立法的国家,1995年该国政府首次准许正规医院试用中药。

其中药主要从中国香港进口,很少有本地生产的,中国已有20家中药厂的450多种中药产品获准进入澳洲销售。

澳大利亚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次看中医,由于中医药的广泛应用,中草药的进口量自1992年以来以来已增长了4倍,并逐渐成为澳洲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日本有40%的医师开汉方药和天然药物,35%的病人接受天然药物治疗,特别是许多天然药物制成的保健品。

汉方药的应用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汉方制剂药厂达200多家,其生产所需药材85%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于中国。

日本对药品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汉方制剂作为药品的一个种类对其质量标准也有严格要求。

从生药的质量控制开始,不仅以化学数据控制生药质量,还从形态学方面加强控制,对生药标本实行数据库化处理,准确提供生药的标准形态。

过去日本的中药材主要从中国进口。

1990年开始日本加强国内汉方药基地的建设,目前有3万药农与药厂签订栽培汉方药的合同。

日本特殊农产物协会选定了部分柴胡、丹皮、芍药、地黄等52种汉方原料药在国内生产。

韩国韩国自上世纪70年代建立起自己的成药工业,占全部中西药厂总数的22%。

中成药进口较少,出口量很大,主要以牛黄清心丸、高丽参制剂为主。

1969年,韩国保健卫生部规定11种古典医籍上的处方可由药厂生产而无需做临床的各种试验。

?

中医药在韩国受法律保护并纳入医疗保险。

韩国80年代末有中药厂占药厂总和的22.2%,1992年以来,逐步实施中药制剂生产的GMP标准,生产估计达10亿美元以上。

高丽参及其制剂,柴胡、牛黄清心丸等出口量很大,仅高丽参一项,1990年为1.75亿美元。

韩国目前有56个成方制剂、68个单方制剂作为药品进入健康保险。

韩国自产药材远远满足不了本国市场需求,每年中药材进口量近1亿美元,主要从中国进口。

如葛根、菊花、甘草、桂枝、桂皮、藿香、麻黄、半夏、茯苓、酸枣仁、杏仁、黄连、厚朴和当归等抗癌类草药。

东南亚?

新加坡现有中医药店、诊所1000余家,有800多家中成药零售店。

2002年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68.61亿美元。

市面上销售的中成药约有9800种,其中60%是从中国内地进口的,本地企业所占的份额在15%到20%之间。

马来西亚“南-南委员会”2003年的统计资料表明,马来西亚天然药物年销售额约2亿美元。

据统计,马来西亚有中药店堂3000多家,但多为前店后坊式,多数规模较小,设备简陋。

中医药在印尼政府高层官员心目中较有地位,印尼数任总统都曾求助于中医药治疗并获得很好的疗效。

在印尼的药材店里,中药和印尼本土草药同柜出售,但中国的中成药更受欢迎。

如片仔癀、安宫牛黄丸以及云南白药、六神丸、三鞭丸等。

泰国天然药物共有五六百种,其中大部分是本地出产的草药。

目前泰国每年进口中药材有200多种,价值5000万美元。

其他地区?

南美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巴西年药品销售100多亿美元,但植物药销售所占的份额很少,约有5%。

中药进入巴西只能以食品及添加剂和保健品的形式。

墨西哥的药品管理法规规定:

如果申请将一些药列为非处方药,必须遵循以下标准:

一是安全性,在墨西哥有广泛使用的经验;二是适应症,消费者能自己诊断疾病、选择药物和控制治疗;三是疗程短,必须有在世界范围内的用药经验。

目前也有一些中药品种已经列入保健食品开始在墨西哥销售,并深受欢迎。

秘鲁是拉美文化的发源地,70%的普通民众主要以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但植物药的生产加工与应用还处于较原始的水平。

非洲多数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落后,主要疾病为疟疾、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民间有应用天然药物的历史,但目前进口草药量不大。

中药出口到其中37个国家,年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有摩洛哥、贝宁、尼日利亚和南非4个国家;出口额超过10万美元的有14个国家。

天然药物研究现状天然药物在全球80%人口中占主导作用发达国家(占人口20%)50%药品来源于天然药物美国上市药品25%来自于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世界25种最畅销药品中12种是由天然产物衍生而成50年来国际上由天然成分直接或衍生而来的药物大约50种以上近10年来,国际上正在研制有希望成为创新药物的天然产物约30到40种eg:

单体天然药物:

利血平混合天然药物:

金纳多(达纳康)天然药物研究现状天然药物研究中的问题投入产出比低下每种投资2到3亿美圆或更多耗时10年左右人力巨大研究模式陈旧传统:

分离、纯化、结构测定、结构修饰、合成合成反应局限,合成产物结构骨架缺乏分子多样性中药作为天然药物的独特优势中医药有系统而又完整的理论,有浩瀚的文献,遣方用药有规律可循。

传统中药有悠久的临床使用基础,5000年历史,疗效直接从人体上取得传统中药研究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天然药物共有12807种之多。

其中植物药为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有完整记载的处方10万余首,剂型43种,中成药5000余种中药讲究炮制,讲究药物四性五味和归经。

中药多用复方,讲究君臣佐使。

中药材我国中药资源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涉及383科,2309属,11146种含亚种、变种等种下等级;药用动物1581种,涉及415科,861属,共计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在药用植物中,藻类115种,菌类292种,地衣类52种,苔藓类43种,蕨类456种,种子植物类10188种。

虽然我国中药材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近年来人们在医疗和保健方面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剧增,导致了对中草药资源过度的、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加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许多野生中药材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濒临灭绝。

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药农缺乏药学知识,随意使用化肥与农药,不进行适时采收及合适的产地加工,出现种质混杂、品种退化,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问题。

能否对这种资源加以有效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已经成为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面临和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及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成品。

国家“八五”、“九五”、“十五”攻关对30种饮片,“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对50种饮片、30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等的研究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对全面推进中药生产各个环节的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药饮片注册管理办法》即将出台,饮片将被视同中成药进行管理,对中药饮片核发批准文号、明确包装规范、制定饮片生产规范、使用辅料标准和用量及饮片质量标准等。

中药饮片尽管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饮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药饮片还是显露出它的弱点和不足源头――中药材方面炮制工艺与标准有待于统一和完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饮片包装中药饮片市场人力资源方面中药提取物广义的中药提取物是指以世界范围内的传统草药为原料,利用现代植物化学提取分离技术,提取分离所获得的、具有明确指标成分的单一组分或混合组分。

在国际市场,中药提取物商品形态包括三类:

纯度达到95%以上的,以单一化合物为检测对象的中药提取物经过一定分离如柱层析分离、沉淀分离、萃取分离等分离工艺过程所获得的部分成分较为集中的多组分中药提取物经过水或乙醇等溶剂提取、未加分离的单一中药浸膏粉或流浸膏中药提取物中药提取物是从中药产业中分化出来的新兴领域,是对中药材的深度加工。

中药提取物的本质是中药原料药,具有投入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国际市场广泛等优势和特点。

中药提取物经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出口比例已超过中药,并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我国中药提取物在研制、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严重地损害了中药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形象,致使中药提取物平均出口价格大幅下降。

中药提取物急需产业化的调控和规范。

中药制剂我国中成药已有约26种剂型,近9000余个品种。

到2003年,我国在册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468家,约占我国医药生产企业的四分之一。

随着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我国的中药制剂研究不仅在古方发掘、剂型改革、工艺更新、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而且在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

尤其在新剂型的研制和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现有中药剂型已达26种。

中药制剂面对我国中药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缺陷和不足:

现有中药制药企业大部分均为中小型,普遍存在效益低、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药学技术人员缺乏、销售途径不通畅、资金严重缺乏以及盲目竞争等现象。

制剂的研究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中药大多以原药饮片经简单的提取、纯化或粉末直接入药,难于适应国际市场要求。

提取技术和分离技术的陈旧不仅导致了中成药服用量大,限制了新剂型的应用和开发,还造成产品内在质量不稳定,影响了产品疗效的发挥。

中药基础研究中药物质基础研究贯穿于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也是中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在药理实验结果指导下,依靠各种化学研究手段来完成的。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毒理学中药临床中药质量标准中药质量标准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从历版中国药典的变化可以看出:

中药质量标准的控制由过去依靠性状、感官、经验判断已经进入到依靠现代量化分析进行定性、定量的科学控制阶段。

定量分析的品种到2000年以后呈明显增加趋势,预示着中药质量的控制将更加量化。

从定量分析方法来看,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薄层扫描法等方法,且呈明显上升趋势。

与国际天然药物标准接轨,到2005年版中国药典除对中药及制剂进行重金属等检查外,首次规定了有机氯、有机磷和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限量分析方法,并对部分药材规定了残留限量。

中药质量标准目前的中药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西药质量标准的模式建立的,即通过测定某一个或某几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来对中药的质量加以控制。

这样的质量标准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但对中药来讲,由于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药物并加以评价,现行中药质量标准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中药质量标准不全面,不能直接评价疗效对有效成分的研究不够深入检测手段不能适应当前中药标准化需要有害残留物的检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中药国际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医疗模式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各种替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人类回归自然,回归绿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而中医药则强调人与自然合一,正好符合了人们面向未来、追求绿色消费的潮流。

中医药正在世界范围得到逐步接受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不断扩大从天然药物中研究开发新药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中药国际化我国作为传统中药的发祥地,中药出口额目前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3%~5%,这种状况与我国传统中医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且我们出口的主要品种是药材或提取物,成药出口还很困难,改变这种状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药知识产权面临威胁国际医药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思考与建议建立符合相应要求的我国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体系,中药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

加强中药的基础性研究质量标准化建立中药现代评价体系建立中药信息网络系统形成我国科技先导型中药产业推进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医药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医药跨国产业集团形成,提高中药产品国际竞争力*NICPBPLINRuichao*NICPBPLINRuichao取材天然,来源广泛1作用平稳2毒副作用相对较小3代谢产物结构复杂多变4药物先导物的最佳来源之一5*NICPBPLINRuich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