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405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语熟语选择题 52.docx

成语熟语选择题52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

?

?

学校10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下面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俩像亲姐妹一样,总是形影不离,令人羡慕不已。

B.每天的电视新闻总有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播出,让人感觉不舒服。

C.屠呦呦失败了190多次,但仍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5年10月5日荣获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D.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D花枝招展: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不能用来形容帅小伙。

故D不正确。

点睛:

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2.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经典和历史故事。

我们熟悉的许多成语都和历史人物相关,“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就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关。

下面成语与括号中的人物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A.舍生取义(孟子)

B.门庭若市(邹忌)

C.道听途说(孔子)

D.乐不思蜀(曹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D中应是“乐不思蜀(刘禅)”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沙漠里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在古代人眼里会认为是魔鬼在作怪。

可是当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就可以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他的演讲旁征博引,夸夸其谈,气势恢宏,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宋老师几十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对工作精益求精,因而受到了学校的多次表彰奖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夸夸其谈”是贬义词,适用对象错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C.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D.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的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A“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

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C“芸芸众生”的意思是:

芸芸:

众多。

众生:

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

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生命。

在这里“芸芸众生”与“普通”重复,所以使用不恰当。

D“进退维谷”的意思是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故选B。

5.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开拓的靖江人先声夺人,抢先注册地理标志商标“靖江香沙芋”。

[来

B.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兀兀穷年的努力,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

C.东莞市文体节的举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广大文体爱好者展示才艺、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

D.节日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就在你面前,而你却在抢红包”。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B.有误。

兀兀穷年:

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

比喻做事不辞劳苦。

屠呦呦是常年辛苦努力,不是一年到头辛苦努力。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

要想正确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6.6.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C.不是你俩还有谁!

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D项“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成语使用不当。

肆无忌惮,肆:

放肆;忌:

顾忌;惮:

害怕。

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罄竹难书,成语,贬义词,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罄竹难书”与“滔天罪行”重复。

点睛:

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做题是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B.前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狭路相逢: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句中指“老朋友相见”,不合语境;B.“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来形购房者对房价的感受不合适;D.水落石出:

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句中修饰“顾虑”,对象错。

考点: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读完全诗我们才大彻大悟,原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题之所在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

C.只用七个字做提纲,就把一篇错综复杂、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揭示得如此浅显易懂。

D.几年前,我们在格尔木市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A项的成语使用不当,“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此处属于望文生义;C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此处用来形容长篇小说不恰当;D项“萍水相逢”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熟识的人之间。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来了。

B.这种大工程,恐怕海枯石烂也无法完成。

C.从《孙子兵法》这本畅享中外的兵法书籍可以看出,孙膑的兵法谋略比庞涓更胜一筹。

D.十余年来,在不少出版物中我都看到这幅画,它让不少人感到津津有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D项“十余年来,在不少出版物中我都看到这幅画,它让不少人感到津津有味”有误。

津津有味,津津:

兴趣浓厚的样子。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B.时光如水流逝,今年已是红军长征80周年,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往事却历历在目,红军长征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C.爷爷是个京剧迷,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D.季羡林先生是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九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他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国人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C项的成语使用有误,“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1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叶小舟穿过浩渺太湖,伫立在船头的一对俊男靓女不由感慨,“真是个好地方。

B.他们认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

C.岁月行云流水般静静流逝,白发悄悄爬上了王老师的鬓角。

D.月下的荷塘,萌生一种使人茅塞顿开的朦胧,一朵莲花,仿佛开在梦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考查对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

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C项适用对象错误,“行云流水”不能用来形容岁月,故答案为C。

1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可耸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B.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拙。

C.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D.咱们法学院的学生,很多都是要当法官的,而作为一名法官,具有明察秋毫的能力是必须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耸人听闻: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改为“骇人听闻”。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找出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老谋深算的她知道时机还未成熟,于是装出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

B.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妙手偶得,自然纯朴毫无雕琢痕迹。

D.最近几年,美国芝加哥发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怪事:

大量的货物列车在这里失踪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B句“充耳不闻”一词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为贬义词,而该句语境表明应当用褒义词的成语。

其余三句无误。

考点: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语法等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或修改的能力。

点评:

本题属容易题目。

平时注意建设常用成语库,扎实积累。

解题一要熟悉成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古今差异,二要关注感情色彩、表达习惯及使用范围,三要反复诵读,借助语感。

1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B.这个女孩看起来低眉顺眼,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样。

C.那些鸡零狗碎的事,不必去细说。

D.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了那户人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锐不可当:

锋利得无法抵挡。

形容来势很猛,不可阻挡。

——《新闻两则》B.低眉顺眼:

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台阶》C.鸡零狗碎:

比喻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片段——《信客》D.转弯抹角:

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芦花荡》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我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B.一想到要到现场参加阅兵,我老爸就无比兴奋,前天晚上一整夜,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非常兴奋、激动。

C.母亲节,小薇送给妈妈一大束康乃馨,妈妈满心欢喜地说:

“这花这么漂亮,让妈妈美不胜收了!

D.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养家糊口都不容易,就算有理也不必咄咄逼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美不胜收,胜:

尽。

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形容人不恰当。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仍有党员干部干工作怕挑重担,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B.他志存高远,矢志不渝的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见异思迁,真让我敬佩。

C.王刚在全省举行的数学竞赛中斩获第二名,可谓独占鳌头。

D.那粉红的桃花一片一片的,像粉红的锦缎一般般,光怪陆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B项运用恰当。

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

A项拈轻怕重:

做事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与前面“怕挑重担”意思重复,应去掉。

C项独占鳌头: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与“第二名”前后矛盾。

D项光怪陆离: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与前面“粉红”意思矛盾。

1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B.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

适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C.我们这些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今年“六一”儿童节,初一年级的同学在学校举行的“告别童年”歌咏比赛中,个个龙腾虎跃。

【答案】A

【解析】

此类试题分析词义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B.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

适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略胜一筹指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形容房价高一些不准确。

C.我们这些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形容全体中学生不准确。

D.今年“六一”儿童节,初一年级的同学在学校举行的“告别童年”歌咏比赛中,个个龙腾虎跃。

(龙腾虎跃常用来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

用在歌咏比赛中不准确。

1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C.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B项有误,“味同嚼蜡”指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此处运用不合语境。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次考试实在太糟糕,自从试卷发下来起,他就开始郁郁寡欢,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B.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说粗话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D.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锐不可挡,锐:

锐气;当:

抵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褒义词。

点睛:

运用成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B.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C.学校图书馆内遍稽群籍,许多学生下课后便会来到这里查阅资料。

D.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是书里时常别字连篇,着实令人唏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C.“学校图书馆内遍稽群籍,许多学生下课后便会来到这里查阅资料”词语使用不恰当。

遍稽群籍:

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

稽:

查,籍:

书籍。

望文生义了。

2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毕业在即,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想来不禁让人有些伤感。

B.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C.泰兴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D.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B项中“精神矍铄”的意思是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此处误解成语意义,成语使用不当;C项中“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不能用来形容交通拥堵的现象;D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与此处语境不符。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教育部进一步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答案】C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A项“从容不迫”指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本句则是形容罪犯,用词上褒贬不当,成语使用不正确;B项中“栩栩如生”指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而本句则指的一档节目,语境不符。

成语使用不正确;D项中“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与此处语境不符。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B.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得饱经风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起来。

D.你们学校打篮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用反选排除法,A“讳疾忌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错误,不符合句意,B“饱经风霜”指艰苦的生活。

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不能形容学生,C“虚张声势”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

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故选D。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那花朵里面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呢?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B.这是一个佳景荟萃、浩瀚无垠的峡谷世界!

这是一个自然纯净、不染世尘的原始画廊!

C.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我们想起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D.波音定制款私人飞机,让特朗普一亿美元的座驾也相形见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浩瀚无垠:

浩瀚,即“广大、辽阔”;垠,即“边际”多比喻大海或天空面积广大。

形容“峡谷”,肯定不对。

2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无数读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事倍功半:

形容做事得方法,费力小,收效大。

B天伦之乐:

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

通常指老人。

D抑扬顿挫: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2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画横线的成语,不当的一项是

A.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盛开的花朵就像忍不住要笑的孩子的脸那样美丽可爱。

B.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此处写出了社会经济的萧条,揭示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C.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他看到眼前破败的家境,过去的悲伤之情就藏在了自己的心里。

D.他们……在客厅里正襟危坐,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此处指他们一个个都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显露出庄重严肃的神情。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成语,平时应多积累,回答此题就容易了。

C中“不能自已”是“不能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27.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日本帝国主义想让我们沦为亡国奴,难道我们就该引颈受戮不成?

B.江津的滨江新城发展迅速,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C.他画的桃花非常逼真,含苞欲放,给人以一种妙手回春的感觉。

D.儿子参加中考,她在家里如坐针毡,急得不得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C中“妙手回春”的意思是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不符合句意。

固选C。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抚养老人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B.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喧嚣,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C.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