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714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docx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

GPS公路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I

实习地点:

安康地区此次实习为毕业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参加生产单位的具体工程项目更能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此次随陕西公路勘察设计院一起,对阿北(阿荣旗至北海)高速公路安康到陕川界地段进GPS公路勘测测量。

月的安康地区山清水秀,绿意盎然。

一片春光如影随形。

沿线江水碧玉,景色宜人,在勘测的同时也一睹祖国的大好河山。

着对我来说,是意外收获。

I

工程简介

安康至陕川界是西部开发干线公路阿荣旗至北海线在陕西境内的一段,是我省“米”字型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完善全国及我省公路主骨架网络,增强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公路起于汉滨区五里镇尹家营村,接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的终点,经流水镇、紫阳县、高滩镇、毛坝乡至陕川交界的白扬溪,路线全长公里,工程投资亿元,拟利用世行贷款亿美元,已列入国家利用世行贷款XX〜XX财年计划,并按世行简化项目评估周期12个月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确保XX年上半年开工建

设。

I

实习时间:

XX-4-9XX-4-23I

实习内容:

公路GPS勘测测量公路野外勘测的总体目的是把研究的路线走向方案通过适当的勘测放在实地,并取得相关的设计资料,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初测和定测)。

I

实习目的和任务:

1.

通过实习巩固和熟练专业知识,将大学阶段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

初测目的:

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3.

定测目的:

通过现场测量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人工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可靠的资料I

工程资料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一、概述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阿荣旗至北海陕西境内的一段。

线路起点接小河~安康高速公路终点安康

立交,沿途经过流水镇、洞河镇、紫阳县、高滩乡、毛坝镇、麻柳镇,线路终点位于四川省万县境内。

测区路线全长约120

公里。

二、资料收集及作业依据

(一)、资料的收集级利用:

①解放军总参测绘局1981年出版的1/10000彩印图。

陕西省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③陕西

省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

④安康〜陕

川界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已知三角点、水准点成果表表1-1点名X(米)y(米)H(米)备注长枪岭******11

jTjO61-99《公路测量规范》。

②jTj/T066-98《公路全球定

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

水准测量规范》。

三、工作计划安排我队计划于XX年4月9

日进入工地,XX年4月25日完成任务,外业勘测历时30天左右,计划完成以下工作量:

①、选点埋石约170个。

②、

施测GPS点约51个③、施测一级导线约100公里。

④、联

测四等三角高程路线约90公里。

四、坐标系统及精度要求

(一)、投影及坐标系统:

①、平面坐标系为公路独立坐标

系,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度带,中央子午线为108°30C,平均纬度32°28Co测区长度归化到参考椭球体面上363米(未考虑高程异常值)的抵偿高程面上,然后再按统一的3度带

投影到高斯面上。

②、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③、GPS点采用wGS-84地心直角坐标系,再转换成公路独

立坐标系。

(二)、GPS点的成果精度要求:

GPS点的平面坐标由wG—84系转换成54系后,其最弱点的相对点位误

差不得大于土5厘米,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低于1/

万。

(三)、一级导线测量测区呈带状分布,首级控制为三级GPS网,导线布设在两对GPS点之间。

每个导线点均埋设混凝土标石。

标石尺寸为顶部10’10厘米,底部为20‘20厘

米,高45厘米.导线最大边长为米,最小边长为米,平均边长为米。

测角和测距采用TCR702全站式电子速测仪。

测角

方法为测回法,每站三测回,测站进行温度、气压、加乘常数及投影改正。

内业计算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研制网平差软件NASEW97进行计算,导线精度指标应遵循下表。

一级导线

测量主要技术指标表

&n

bsp;

表1-2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米)闭合差限差

(2)观测值中误差(mm相对闭合差备注一级10500<17£1/15000规范要求(四)、高程控制测量测区首级高程控制网为四等水准,水准网沿导线敷设,水准点高程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施测方法为中丝测高法,对向观测,竖角观测三测回,测距一测回。

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网平差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的网平差软件NASEW9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精

度指标见下表所示。

四等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1-3等级路线长度(km)仪器类型测

数垂直角较差

(2)指标差较差

(2)每公里高差中误

差(mm高程闭合差(mr)i备注W80Dj23£7£7£10规范要求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一、概述

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阿荣旗至北海线陕西

境的一段,路线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沿线地形复杂多变。

线路起点位于安康西边五里镇,沿汉江经流水穿山到洞河再至紫阳,穿越毛坝到达位于陕川界的终点,路线全长约120公

里。

二、资料收集及业依据

(一)、资料的收集及利用:

1.

解放军总参测绘局1981年出版的1/10000彩印图。

2.

陕西省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3.

陕西省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

4.

小河〜安康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已知三角

点、水准点成果表表2-1点名X(米)y(米)H(米)备注

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

2jTj/T066-98《公路全球

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GB12898-91《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三、完成任务及工作量我队计划于XX

年4月9日进入工地,XX年4月25日完成任务,外业勘测

历时30天左右,计划完成以下工作量:

①、选点埋石约170

个。

②、施测GPS点约51个③、施测一级导线约&nb

sp;100公里。

④、联测四等三角高程路线约90公里。

四、坐标系统及精度

(一)、投影及坐标系统:

1、平面坐

标系为公路独立坐标系,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度带,中央子

午线为109°C,测区长度归化到488米(未考虑高程异常值)的抵偿高程面上,然后再按统一的3度带投影到高斯面上。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GPS点采用wGS--84地心直角坐标系,再转换成公路独立坐标系。

(二)、

GPS点点位及成果精度:

GPS点的平面坐标由wG—84系转换成54系后,其最弱点的相对点位误差最大为厘米,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大为1/50823。

五、GPS空制测量

(一)、

作业方法1选点:

(1)、沿路线中心线由北向南约每5公

里左右布设一对GPS点,且对点间通视,分布在中心线两侧,对点距离在500米〜800米之间,其连线与中心线交成锐角。

(2)、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

内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5°;(3)、远离大功率无线电

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200米以上;

(4)、为避免多路径效应,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

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5)、交通方

便,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2埋石与点之记:

(1)、标石规格:

上表面20cmX

20cm,底面25cmX25cm,高60cm,埋石时标石上表面高出地面5cm,并在标石底部现浇混凝土约15cm,长宽约40cm

X40cm做底盘。

(2)、参照《GPS测量规范》中有关规定,在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2〜3个护桩,其与GPS

点位的距离精确到米。

3使用仪器;外业观测使用仪器为美国ASHTEcH公司生产的,标称精度优于5mm+1ppm的ASHTEcHZ-Xtreme双频接收机六台,所有接收机均具有十二个独立通道,自动跟踪并锁定可接收到的全部卫星。

所有机型都于XX年4月在通过仪器检测中心鉴定,仪器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4GPS网的布设:

本次实际采用牛山、长枪岭和箩筐岩这三个已知点,进行GPS联测.共布设GPS

点51个,构成50个同步图形。

该网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GPS网技术指标表

表5-1总GPS点数51必要基线向量102同步三角形50重复基线向量16总基线向量118多余基线向量50独立基线向量68平差选用基线向量79从解算结果看,该网精度高、可靠性较强,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二)、外业观测1天线

的架设

(1)、天线距地面1米以上,严格整平,基座测前经过检验;

(2)、严格对中,其对中误差小于等于1毫米。

2天线高量取

(1)、量取天线高应从标石中心量至天线外边沿标志处;

(2)、互成120。

各量取一次,较差小于3毫米。

3观测的基本技术要求表5-2观测模式静态数据采集间

隔20秒卫星截止高度角》15°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1mm有

效观测卫星数》4两次丈量天线高之差3mm观测时段长度》60分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C8观测时段数》1任一

卫星的有效观测时间》15分4外业记簿观测过程中记录员记录以下内容:

测站名、测站编号、观测年月、观测员、记录员、时段号、接收机和天线号、天线高、开关机时间、卫星信噪比及天气情况等信息。

(三)、数据处理1基线解

算软件:

ASHTEcH公司的SOLUTION软件。

2网平差软件:

天测公司的GPS-NET网平差软件。

六、一级导线测量测区呈带状分布,首级控制为三级GPS网,导线布设在两对GPS点之间。

每个导线点均埋设混凝土标石。

标石尺寸为顶部12’

12厘米,底部为20‘20厘米,高45厘米。

平均边长为400〜500米。

测角和测距采用TC1610全站式电子速测仪。

测角方法为测回法,每站二测回,测站进行温度、气压、加乘常数及投影改正。

内业计算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研制网平差软件NASEW9进行计算,导线精度指标应遵循下表。

等级导线长

度(km)平均边长(m方位角

闭合差

(2)每边测距中误差(mm)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备注一级导线测量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6-1导线网编号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方位

角闭合差

(2)闭合差(nr)每边测距中误差(m)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备注10400-5001/15000规范要求

/77201实测/16448实测152759实测/19024实测/22216

实测/70754实测/28382实测/25905实测/70091实测

/58830实测/88404实测/62986实测/101497实测七、

高程控制测量测区首级高程控制网为四等

水准,水准网沿导线敷设,每隔公里左右在标石下面加

埋盘石作为水准点,水准点高程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施测方法为中丝测高法,对向观测,竖角观测四测回,测距

一测回。

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网平差采用

清华山维公司的网平差软件NASEW9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精

度指标见下表所示。

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主要技术指

标表

表7-1等级路线长度(km)仪器类型测回数垂直角较差

(2)指标差较差

(2)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m每公里高

差中误差(mrj)高程闭合差(mn)闭合差限差(mm)IV

80Dj24£7£7£10V£6£V£5£V£4£V£5£V£6£V£5£九、提

交成果1勘测报告2份。

2红外观测记录本26本、。

l

实习总结GPS测量的优点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随着GPS

技术的飞速发展,其特点也越来越明显:

1.

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这样就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

 

测站上空要求开阔,以使卫星信号不受干扰

2.

 

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全天候作业成为可能。

3. 

;定位精度高,一般来说,双频GPS接受机静态基线解算精度为±(5mm+1—6D),而红外测距仪标称精度为土

(5mm+5<10-6D),GPS测量精度与红外测距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的优越性愈加突出。

大量实验证明,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使用动态测量,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X10-100〜500km的基线上可达4.

观测时间短。

在小于20km的短基线上,快速相对定位一般只需5min观测时间即可。

5.

提供3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6.

由于GPS自动化程度很高,所以其操作简便。

在观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是安装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和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GPS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利用GPS测量能克服常规控制测量中所存在的缺陷,并提高作业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证高等级公路测设质量。

其可以在以下方面的得到广泛的应用。

1.

GPS测量用于加密国家控制点。

2.

GPS测量用于隧道控制测量。

GPS测量灵活,方便,能

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减少野外砍伐工作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过渡点,具有极高的精度,完全能达到《公路勘察规程》对隧道测量的要求,较红外测量仪导线测量,可提高效率4〜5倍。

3.

GPS用于特大桥控制测量。

GPS导线测量可靠性好,平

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均能满足高速公路测设的要求。

4.

GPS测量用于摄影测量外业控制点测量:

摄影测量一般沿飞行航摄的航线,每个一定间隔就要在野外实地测量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野外平高控制点的间隔n按地形

类别及所测地形图的比例尺而定。

如1:

XX地形图,摄影比

例尺为1:

10000,间隔n—般为4~6个摄影基线。

常规的野外平高控制点的测量方法是先沿航摄方向布设导线,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支导线方法测定航测像控点。

这种方法主要是导线方式测量。

由于航摄面积较广,对23cmX23cm像幅,1:

10000摄影比例尺,覆盖范围为宽,双航线覆盖范围更宽,在这广阔范围内惊醒导线测量,往往由于实地条件的限制,其作业是相当艰苦的,且工作量大,作业周期长。

GPS测量

作航测控制,不仅具有高精度,而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它改变了逐步控制的测量模式,其效率较常规方法提高5倍以

上。

GPS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展望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在高等级公路中,GPS测量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能,而且还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1.

GPS测量作业精度高。

它的作业不受距离限制,非常适合于国家大地点破坏严重地区,地形条件困难地区,局部重点工程地区等。

2.

GPS测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及成果质量。

它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整个作业过程全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

自动纪录,自动数据预处理,自动平差计算。

3.

GPSRTI技术将彻底改变公路测量模式。

RTk能实时地得

出所在位置的空间三位坐标。

这种技术非常适合路线,桥梁,

隧道勘察。

它可以直接进行实地实时放样,中线边桩测量,点位测量等。

4.

GPS测量可以极大地降低劳动作业强度,减少野外砍伐工作量,提高作业效率。

一般GPS测量作业效率为常规测量方法的3倍以上。

5.

GPS高精度高程测量同高精度的平面测量一样,是GPS

测量应用的重要领域。

特别是在当前高等级公路逐渐向山岭重丘区发展的形势下,往往由于这些地区地形条件的限制,实施常规的几何水准测量由困难,GPS高程测量无疑是一种

有效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