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9510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一、绪论

1、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

历史地理学的“历史时期”研究时间上限一般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时间下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地理环境指地球表层,即海陆表面的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空间范围。

从定义上来看,地理环境不包括地球的内部,也不包括地球的高空。

2、禹贡学会

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发起,联合当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生,成立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的宗旨和《禹贡》半月刊的内容,主要以沿革地理为主。

《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创刊至1937年,共出版7卷82期,发表文章708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历代地理志的校补,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的考订,河道、水利、交通的变迁与兴废,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变迁,以及对古代地理著作的研究等。

禹贡学会提倡实际观察与调查,1936年还出了一期调查专号;还重视与国外文化的交流,先后发表国外学者的译著30多篇;禹贡学会还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造就了大批研究人才,后来的史地三大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当时都是禹贡学会的成员。

禹贡学会推动了我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尽全时空

尽全时空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重要思维方法。

历史地理学研究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具体的时空组成的,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该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部分组成。

从事历史地理研究,要求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全面占有所有历史地域信息符号,对所有的定性文字尽全地分析,客观全面地展现所有地域点的本来面目,既注意所有地域点的静态分布,又注重地域点上的动态演变,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分析,探索人地时空的变化规律。

传统的历史研究习惯于用极个别定性文字进行全方位的归纳推理,只注重个别地域点上的时间变化,以个别空间点代替全部空间进行推论,如果用尽全时空的理念指导历史研究,就可以克服传统历史研究中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等不足,使历史研究走向全方位考察。

用尽全时空的理念去指导地理学研究,可弥补目前地理学研究不太看重地理的时间性不足,使地理学的研究更为全面。

4、人地互动

“人”指的是人类,“地”指的是地理环境,人地互动观念认为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变化,二者处于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5、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目前学术界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主要有四种说法,即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等。

6、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1、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地貌学、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为现实江河湖泊治理、防沙固沙、治理水土流失、地震预测和滑坡提供参考和借鉴。

2、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历史气候地理和历史生物地理为经济建设中气候中长期预报、现代生物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制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历史经济区域类型和区域重心演变、交通路线的选择、城市分布变迁、历史地名研究对今天经济建设也有十分具体和直接的借鉴作用。

这在教材上也有详细的论述。

3、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现代历史地理学中文化地理研究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环境起始因素研究;一是复原过去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

这些研究对现代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借鉴参考意义。

第一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1、气候

气候指某一个地区或地点内多年的天气状况。

2、我国气候的变化过程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我国的气候有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

关于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分期,一般划分为8个时期。

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我国气候变迁大致可分10个时期:

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

四川冕宁彝海洼地地层沉积物的孢粉分析表明,距今9900-9500年,当时的植被是以松、落叶栎为主的灌丛,有耐寒的蔷薇、榛子、冷杉和柏树等树种,温带及寒温带树种较多。

说明当时气候比现在干冷。

(朱圣钟《一万年以来凉山地区气候变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第2期)

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

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气候总体上较温暖。

3、西周寒冷期(公元前1100年左右)

周孝王年间(公元前891-886年)某冬天“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说明公元前9世纪时我国气候较为寒冷。

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第一文化层,时代相当于西周时期,地层中动物的数量减少,动物中没有喜暖动物,大多是适应性较强、分布面较广的种类,说明西周时期气温有所下降。

4、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气候温暖

《左传》载鲁桓公14年(公元前689年)、成公元年(公元前590年)、襄公28年(公元前545年)鲁国的冰房冬天得不到冰。

《史记•货殖列传》:

当时“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从目前的植物分布来看,至汉武帝时期,植物的分布比现在更偏北。

《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说明到公元前1世纪时气候还较为温暖。

5、公元前1世纪至6世纪(东汉至南北朝)气候寒冷

《汜胜之书》载当时西安、洛阳一带9月出现了霜冻,并记载有防御霜冻办法。

而目前西安、洛阳一带初霜日期平均在11月,当时的初霜期比现在提前了2个月。

物候的古今差异说明当时气候要比现在寒冷。

《资治通鉴》载自晋成帝咸宁2年(366)始,渤海湾自昌黎至营口连续三年冰冻,冰上可以往来车马及三、四千人的军队。

估计当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4世纪时气候持续寒冷。

6、7至10世纪(唐北宋时期)气候温暖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总章二年(669)、仪凤三年(678)年国都长安无冰无雪。

说明当时气候较为温暖。

唐玄宗(712-756)长安皇宫和南郊的曲江池种有梅花,玄宗的妃子江采苹就是因为她所居住的地方种满梅花而称为梅妃。

唐武宗(841-846)曾经将皇宫中桔树所结桔子赏给大臣每人3个。

这些物候说明7世纪、8世纪、9世纪时气候比现在温暖。

这种温暖的气候大致持续到10世纪中叶。

7、1000至1200年(南宋时期)气候寒冷

10世纪下半叶气候转寒冷。

12世纪气候更为寒冷。

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洞庭湖附近的柑橘全部被冻死。

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先后两次被冻死。

隋唐时设置的司竹监,到南宋时仅凤翔府(治今陕西凤翔县)司竹监得以保留,司竹监的减少可能与气候转寒冷有关系。

8、1200-1300年(元代)气候温暖

1200年、1213年、1216年、1220年杭州无冰雪。

全真教道士丘处机入居北京天长观,1225年寒食节作《春游诗》“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描述的物候状况与现在的北京大致相同。

元代初期,河南、陕西等地又重设司竹监,表明气候又有所变暖。

9、14世纪至清末(明清宇宙期)气候寒冷

(元)陆友仁《研北杂志》载天历2年(1329)冬“大雨雪,太湖冰厚数尺,人履冰上如平地,洞庭柑桔冻死几尽”,说明14世纪时气候较为寒冷。

俞贞木《种树书》:

苏南地区桑椹成熟时间是5月(相当于阳历6月)。

现在苏南地区桑椹一般在5月下旬成熟,说明元代时桑椹的成熟期向后推迟了至少10天。

说明明代我国的气候较为寒冷。

天津一带顺治年间(1644-1661)运河阳历11月18日已经冰冻,到次年阳历3月5日运河解冻。

当时天津一带运河的冰冻期为107天,而1930-1949年天津附近杨柳青站运河冰冻日期平均为12月26日,解冻日期为2月20日,冰冻期平均为56天,可见顺治时期天津一带运河冰封时间长,气候要比1930-1949年间寒冷。

18世纪仍持续寒冷,乾隆49年(1784年)四川泸州、合江、江津等地大雪深达3尺。

19世纪是仅次于17世纪的寒冷期。

光绪6年(1880)冬季气候寒冷,四川绵阳即便是沸水也能很快成冰。

可见19世纪我国的气候是很寒冷的。

10、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降温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气候变化大致以20世纪40年代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初至40年代,气候处于增温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气候处于降温期。

3、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文明的繁荣和统一王朝的强盛。

距今8000-3000年的仰绍温暖期,孕育了高度繁荣的黄河文明及新石器时代文化;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的温暖期,有我国强盛秦、西汉王朝;公元7世纪至10世纪的温暖期,正是我国强盛的唐王朝时期。

寒冷干燥的气候对应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南迁,引起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波折发展。

西周寒冷期,北方的戎、狄多次南侵,对周王室和北部边地诸侯国的安全构成威胁;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寒冷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大规模南迁,使得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11世纪至12世纪的寒冷期,北方的党项(西夏)、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多次南下,金占据了黄河流域,元则建立统一的王朝,迟滞和延缓了内地社会经济的发展;14世纪至19世纪的寒冷期内,北方的满洲人(清)南下统一中国,实行的圈地、屠城、薙发等措施对社会经济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第二章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1、植被

植被指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总体。

(植物群落指植物和其他植物同住结合,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种相对稳定有规律的群体,叫做植物群落。

)植被按属性分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人工植被)。

按类型分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

2、皇木

明清时期为满足皇室修建宫室、园林、陵寝等工程用材林木需求而在全国各地采伐的官木。

其尺寸,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3、全新世中期我国森林植被的分布状况

1、全新世中期的时间

全新世是地史年代的一个阶段,是第四纪的第二个阶段,即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

全新世中期大致相当于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的时间段。

2、全新世中期我国植被区系

(1)东部森林区与西部草原区的分界线

全新世中期我国植被按类型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三种。

大致东部是森林区,森林区往西为草原区,草原区往北往西为荒漠区。

东部森林区和草原区的分界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大马群山-晋陕长城-六盘山北端-乌鞘岭-日月山-西顷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一线。

(2)全新世中期森林植被的区系

温带森林区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在大兴安岭山地北段。

暖温带森林区大致可分为3种植被区系: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包括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区、辽西与内蒙昭乌达盟南部丘陵山地、黄土高原西部、陇西、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沟壑丘陵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等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夹杂亚热带种属主要包括燕山与京津唐平原区、河北平原、山东半岛、黄土高原中北部陕北、陇东、山西中部、北部丘陵沟壑区。

亚热带森林区全新世中期亚热带森林区的北界扩展到陕西黄龙山、山西霍山、山东蒙山一线,南界和现在差不多,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

亚热带森林区可分为5种植被区系:

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主要包括黄土高原东南部关中泾、渭河下游、山西南部汾、涑河下游、河南西北伊洛河下游平原地区、华北平原中南部、苏北平原等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区、安徽江淮间丘陵平原、湖北江汉平原、鄂西山地与陕南秦巴山地;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杭州湾沿岸与宁绍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北部等地;南亚热带含热带种属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

热带森林区北界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及其以南,主要包括北部湾沿海地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台湾岛南部地区。

4、近四千年来影响我国森林植被变迁的影响因素

(1)农业垦殖造成森林的消耗

(2)手工业生产也消耗了大量的森林

(3)薪炭林的砍伐造成森林的损耗

(4)皇木采办造成森林的损耗

(5)殖民者的掠夺造成森林资源的损耗

(6)工业的发展导致森林资源损耗

第三章历史时期江河湖沼演变

1、黄河下游河道变迁过程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可分为八个时期:

战国初期以前、战国中期至西汉末、东汉至北宋前期、宋庆历以后、金代、元代至明初、明至清咸丰年间、清咸丰以后

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北流)

战国初期以前,黄河至今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北流,经大伾(pī)山西麓,北经曲周东,广宗西至深县,往东经武邑北、沧州北,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为“禹贡大河”;禹贡大河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北过深县东、安平东、霸县南,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北流)

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固定下来,这是黄河第一次重大改道。

黄河宿胥口以上河道无变化,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经清丰西、元城西、临清南、沧州东南,从今黄骅市(汉章武县)东入渤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公元11年-1047年)(东流)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第二次重大改道。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公元1048-1127年)(东流)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发生第三次重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ào)(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合今南运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

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再沿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

5、金代黄河河道(公元1128年-13世纪中叶)(南流)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多),新河道东流经李固渡、鄄城南、郓城南、巨野北、嘉祥北、鱼台北,至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入淮。

此后黄河改为东南流入淮泗。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

此后黄河又有多次决口,大多仍是由泗入淮。

6、元代至明初河道(13世纪中叶-1390年)(南流)

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黄河在原武等地决口15处,分成3股,一股走金末以来大河,由徐州入泗;一股由颖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五次重大改道。

元末明初黄河多次决口,河道在颖水和泗水之间地域范围内摆动。

7、明至清咸丰年间河道(公元1391-1854年)(南流)

明洪武至嘉靖年间,河道仍有频繁的南北摆动,多股分流。

后由于人工治理,河道逐渐向单股入淮转变。

明代白昂、刘大夏、潘季驯先后治河。

万历年间潘季训采取“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的策略,主要整治了徐州至淮阴的河段,黄河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

8、清咸丰五年年以后的河道(近代东流)

清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携大清河入渤海,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六次重大改道。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黄河全线筑堤,黄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可分为八个时期:

战国初期以前、战国中期至西汉末、东汉至北宋前期、宋庆历以后、金代、元代至明初、明至清咸丰年间、清咸丰以后

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北流)

战国初期以前,黄河至今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北流,经大伾(pī)山西麓,北经曲周东,广宗西至深县,往东经武邑北、沧州北,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为“禹贡大河”;禹贡大河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北过深县东、安平东、霸县南,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北流)

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固定下来,这是黄河第一次重大改道。

黄河宿胥口以上河道无变化,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经清丰西、元城西、临清南、沧州东南,从今黄骅市(汉章武县)东入渤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公元11年-1047年)(东流)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第二次重大改道。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公元1048-1127年)(东流)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发生第三次重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ào)(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合今南运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

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再沿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

5、金代黄河河道(公元1128年-13世纪中叶)(南流)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多),新河道东流经李固渡、鄄城南、郓城南、巨野北、嘉祥北、鱼台北,至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入淮。

此后黄河改为东南流入淮泗。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

此后黄河又有多次决口,大多仍是由泗入淮。

6、元代至明初河道(13世纪中叶-1390年)(南流)

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黄河在原武等地决口15处,分成3股,一股走金末以来大河,由徐州入泗;一股由颖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五次重大改道。

元末明初黄河多次决口,河道在颖水和泗水之间地域范围内摆动。

7、明至清咸丰年间河道(公元1391-1854年)(南流)

明洪武至嘉靖年间,河道仍有频繁的南北摆动,多股分流。

后由于人工治理,河道逐渐向单股入淮转变。

明代白昂、刘大夏、潘季驯先后治河。

万历年间潘季训采取“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的策略,主要整治了徐州至淮阴的河段,黄河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

8、清咸丰五年年以后的河道(近代东流)

清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携大清河入渤海,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六次重大改道。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黄河全线筑堤,黄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2、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分析

1、自然原因

(1)地势高差悬殊造成河流的溯源侵蚀(提供了沙源)

黄河上源海拔在3000米以上,下游孟县以下的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

上下游相对高差悬殊,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的溯源侵蚀,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壶口瀑布位置的溯源上移,北魏时壶口瀑布在孟门山附近(《水经注》);唐代时已经上移1.475公里,壶口已远离孟门山(《元和郡县志》);现在壶口瀑布离孟门山5公里。

(2)土壤特性(提供了水土流失的可能)

黄土高原黄土颗粒细、空隙多,土质疏松,耐冲性差,遇水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黄河水在中游地区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的河道中淤积,造成下游河床的抬升,形成“悬河”景观。

(3)气候因素(使水土流失、河道改徙成为可能)

黄河流域全年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暴雨在造成黄土高原黄土流失的同时,它所形成的洪峰极易冲坏河堤,造成下游河道的改徙。

2、人为因素的影响

(1)森林砍伐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床淤升和河道改徙

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资源的消耗先从平原开始,以后逐渐向山地发展。

森林植被消耗,使黄土表面失去植被保护,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泥沙含量增加。

宋代时黄河“泥沙相半”(《宋史•河渠志》)。

明代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水居其二”(《河防一览》卷2)泥沙淤积抬高下游河床,使黄河河道频繁改徙。

(2)因军事需要人为决堤导致下游河道变化

五代时后粱为阻止李存勖南下,在今山东阿县和河南延津县两次掘开河堤。

1128年宋决黄河阻金兵南下。

1232年蒙古攻金归德,人为决河归德,造成黄河夺濉入淮。

1938年国民党为阻止日军决堤河南花园口大堤。

3、简述云梦泽、洞庭湖变迁过程

1、云梦泽的变迁

云梦,广义上是楚王的狩猎区,春秋、战国时期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云梦泽”主要指江汉平原以湖沼地貌为主的一部分。

先秦时期云梦泽的北限曾远及汉水以北。

战国中期以后,因为汉水及其支流泥沙淤积作用,应城、天门一带的云梦泽已开始缩小。

汉代以后,荆江三角洲、汉江三角洲因泥沙冲积而向东扩展,使云梦泽的主体向东南移动。

西汉时云梦泽主体南移至华容附近。

东汉时继续向东南推移,移至华容东南。

到北魏时,云梦泽的范围仅为先秦的一半。

南朝以后,云梦泽不断淤平。

唐、宋时,云梦泽主体已大多填淤成陆地。

北宋曾设置玉沙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被星罗棋布的小湖沼所代替。

2、洞庭湖的变迁

在先秦时期,据《山海经》、《庄子》等记载,湘、沅、澧水等河流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与长江交汇。

后来环绕君山形成一个大的湖泊,逐渐有了洞庭湖的名称。

东晋、南朝之际,形成一片烟波浩瀚的巨泽。

《水经•湘水注》载洞庭湖号称广圆500里。

到唐宋时期,洞庭湖水面进一步向西、向南发展,周围达220公里,号称“八百里洞庭”。

湖区包括大量洲滩、泓道、圩垸农田。

明清时期洞庭湖湖面水域不断扩展,逐渐有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的形成。

洞庭湖向西南扩展,一直延续到了清道光年间。

发展成“横亘九百余里”的洞庭湖,为历史时期的全盛时期,但湖盆日益淤浅。

清道光五年(1825),洞庭湖的面积为6300平方公里。

1937年,减到4700平方公里,洞庭湖被分割成东、西、南洞庭湖、大通湖及许多小湖。

20世纪60年代以来,盲目围湖造田,湖面又有所缩小。

4、历史时期江河湖泊演变的规律

1、河流的总体水量在下降

河流径流量减少,黄河流域如关中西安附近,唐代有八水绕长安,现在许多河流干涸。

长江上游支流也存在径流量减少的趋势。

湖泊大量消亡或萎缩,古湖泊大量消亡,如黄河流域的荥泽、圃田泽、孟诸泽、菏泽、雷夏泽,长江流域的云梦泽等,现在都已成为淤浅成陆地。

湖泊在泥沙淤积和人为垦殖影响下日渐萎缩,如黄河流域巨野泽、大陆泽、长江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

2、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加

历史时期黄河的泥沙含量逐渐增加。

宋代时黄河“泥沙相半”(《宋史•河渠志》)。

明代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水居其二”(《河防一览》)历史时期长江泥沙含量也承上升趋势,明代中期以后南方山地垦殖运动,导致长江中泥沙含量大幅度增加。

20世纪初,金沙江含沙量与黄河相差不多。

3、河道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黄河河道的变迁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下游平原地区,中游的汾渭河平原黄河河道虽也有左右的摆动,但变化幅度都不大。

长江河道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河道变化比较大的属荆江河段,号称九曲回肠。

4、人为活动越来越多地影响河流水文状况的变化

(1)人为筑堤、决堤、裁弯取直影响着河道的走向。

(2)人类对森林资源无限制开发利用、山地垦殖加剧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河流中的含沙量,加剧了中下游河道泥沙的淤积和河床的抬升,进而影响河道的变徙。

(3)水利的兴修、生活和工业用水影响了河流的水量。

比如黄河的断流就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4)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影响了水质。

第四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沙漠变迁

1、沙漠化

沙漠化是指干旱及半干旱地带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影响,在原非沙漠地区产生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

2、简述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变迁过程

1、呼伦贝尔沙地的变迁

1)、呼伦贝尔沙地的分布范围

呼伦贝尔沙地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西山麓地带。

具体在呼伦湖以东,大兴安岭以西,海拉尔河以南,新巴尔虎左旗以北的地域内。

面积87.63万公顷。

2)、呼伦贝尔地区的气候条件

呼伦贝尔草原年平均降雨量在3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左右;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我国东北部气候最干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