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9599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docx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

民生新闻兴起背景分析

 (2007-10-2618:

30:

42)

转载▼

标签:

 

学习公社

                        目        录

 

 

摘  要  ………………………………………………………………………    1

 

关键词  ………………………………………………………………………    1

 

绪  论  ………………………………………………………………………    1

 

本  论………………………………………………………………………     2

一.民生新闻概念的肇始与演进…………………………………………     2

二.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及分析…………………………………………     3

    政治需要………………………………………………………………     3

    民众需要………………………………………………………………     4

       

(一)求新心理……………………………………………………    4

       

(二)本土化与狭隘化……………………………………………    4

       (三)亲民路线与唯民众化………………………………………    4

       (四)心理按摩说与新闻恶俗化…………………………………    5

       (五)强效的舆论监督……………………………………………    5

       (六)实用效果论与传媒职能泛化………………………………    6

       (七)主流新闻之辨………………………………………………    7

        附谈…………………………………………………………………   8

    传媒本身需要……………………………………………………………   8

 

结      论  …………………………………………………………………   9

 

结  束  语  …………………………………………………………………   9

 

参考文献 …………………………………………………………………  10

 

 

 

 

 

 

 

 

 

摘要:

自2002年起,一种新的新闻播发形式横扫全国电视界。

这种暂且被称为民生新闻的新事物以其绝无仅有的高收视和丰厚的广告收益使其成为业界和学界都无可回避的电视现象。

其来势如暴风骤雨般,又似一夜春风引得千树万树梨花开。

那么什么是民生新闻?

它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成功的经验又是什么?

今后又走向何方呢?

 

 

关键词:

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兴起背景;《第一时间》

 

 

 

 

 

 

 

2004年在笔者所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屏幕上出现了一档很特别的新闻节目——《第一时间》。

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注意,波澜不惊,然而时隔不久便开始吸引关注,收视结节攀高,甚至一度达到30%强,以至在楼宇间穿行时常可听见节目的开场音效。

以此为发端,笔者开始关注以《第一时间》为代表的民生新闻栏目,而关于“民生新闻兴起背景”笔者也做了长期思考。

对中国电视发展的考量,我们不应该规避对当下复杂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的体察,更不能够割裂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电视与其身后弥漫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必然关系。

从这一目的出发,与政治结缘深厚、到现在仍然担负着执政党和国家主要政治宣传任务的电视新闻被我们纳入了学术视野,而一定程度代表了电视新闻发展新趋势的民生新闻因为身上纠结了太多典型的新意识形态的特征而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本文中,笔者期望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勃兴的社会动因的解析和对民生新闻发展轨迹的梳理,在展示有别于“权力控制、单一话语、政治宣传”的传统意识形态的“新意识形态”的一角的同时,揭开民生新闻多重复合意识形态迷雾,探求民生新闻/电视新闻的突破方式,把握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动向。

民生新闻在创造了轰轰烈烈的经济效益,颠覆传统新闻观念使受众和传播者都耳目一新的同时,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有如何发展?

是固步自封、保守求稳还是锐意拓展求新呢?

是长盛不衰还是昙花一现?

笔者在经过长时间的独立思考和观察后结合业内从业人士、学界专家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在本文中对民生新闻的兴起背景加以论述。

 

 

 

 

 

 

 

本论

一、  民生新闻概念的肇始与演进

伴随着近几年来各台民生新闻栏目汹涌来袭之势,类似民生新闻定义,什么是民生新闻这样的问题便旋即被摆上了前台。

而事实上,相对于民生新闻地动山摇式的实践成果,其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刚刚起步的工作也很难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之虞。

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

为了给时下如火如荼的新新闻形式创造理论基础,冠与合理名分,很多人开始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而关于民生新闻是什么?

这个问题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也为其后民生新闻的扩展与延伸埋下了伏笔。

“民生”一词初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

“民生在勤……。

”其基本义与现代《辞海》对于民生的解释趋同,意为“人民的生计”。

首先将其内涵扩容的应是孟子,在历史范畴内进化成为民本的从属概念,进而有南史中辛替否所谓的“以人为本”的提法。

而影响最为广泛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山先生将平均地权做为解决民生之最基本手段,认为民生为本,然后实现民族族权,在便是完成西式的民主改革即民权,这里的民生似乎近于现代生命健康权的提发。

显见:

中华民族民生思想一脉相承,而当下出现一种在关注对象上更接近普通民众的新闻形式时便很容易被冠以民生头衔。

虽然就现实而言,民生新闻中的民生与通常的民生概念尚存出入,而相对于广大受众而言,民生+新闻这种生而即往的组合如此般配,自然而然同时有合情合理,不免使人望文生义。

关于民生新闻的提法,就笔者现在查阅的一些资料,尚没有证据表明这一特定称谓源自于国外,国内方面,民生新闻最早见于我国台湾地区的一种信息播发形式,时间约是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人们把电视播发的有关市场生活品价格的新闻称为民生新闻,有点类似于北京台的《生活面对面》,这显然与现在所说的概念大相径庭。

确切的概念的提出是在江苏广电《南京零距离》开播并造成巨大轰动之后,发轫于业界并自上而下逐渐传播开来的,其本质载体作为一种新新闻形式横空出世,而相关的理论并未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造成的结果是:

面对一种影响极大而又突如其来的现象,业内人士被动地接受并试图从理论上赋予其合理性。

可以这样认为:

正是因为打破桎梏的新采访报道方式的迅速介入,致使其理论上的先天不足,表现为在后期发展实践中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既所谓民生新闻的“高原反应”。

随之而来,一个新的演进概念被业内引入——公共新闻,这个概念源自于上世纪末美国产生的一种强调参与性、综合性的新闻采播方式,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早将这个概念述诸国内是在2004年,由蔡雯、李青藜在《国际新闻界》上发表的两篇文章引发了理论界对公共新闻的关注。

我在打写本文草稿时曾较深入地研究了蔡雯关于公共新闻的两篇论文,事实上,不光民生新闻,包括公共新闻的具体定义仍十分抽象,相关业界仅能从表象上以亚里士多德式的描述方式对其进行定义。

但无论如何,公共新闻的涵盖面确实非常之广(当然这不是公共新闻的核心所在)。

由于公共新闻、民生新闻双方都处于雾里看花的混沌状态,有学者生硬地用公共新闻概念取代在研究和实践上业已陷入困境的民生新闻也是未尝不可,但学界也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即:

公共新闻有“美”式“中”式之分,事实为花开两枝,概莫能外。

而据笔者的了解,公共新闻的引入始自2004年,是时正值各台民生新闻风云崛起的争霸时期,另据蔡雯本人介绍,公共新闻的研究在美国实际上已经没落,之所以引入国内是应江苏经视之约,了解了这些,再结合当下民生新闻遭遇各方围攻的窘境,不难看出公共新闻的引入更像是民生新闻的破茧重生或是火线突围。

 

二、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及分析

现在,民生新闻发展速度之快或许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学者们刚刚着手探讨民生新闻崛起的原因而又不得以融入群体反思的大潮中。

换个高度看问题,结果自是不同,但似乎也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业界对于民生新闻陷入了一个全面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怪圈不能自拔,以至于笔者撰文翻阅资料时竟发现原先直接导致民生新闻迅速崛起并广受群众欢迎的因素在多数学内论文中却被认为是民生新闻“原罪”的症结所在,笔者将视其为论述的一部分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从一定意义上说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其造成的巨大影响是有其内在必然性的,以某种角度分析是三种需要使然,即:

政治需要,民众需要,传媒本身需要,以下将就这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政治需要

以2002年江苏经视创建《南京零距离》为中国民生新闻元年,我们观察到其发轫与中央近年来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政治口号在时间上是协调甚至是同步的。

可以说,随着民主法制化建设的深入,更为先进与文明的政治理念谨慎地对先前禁锢的体制实施着解构式的重组,或者称之为“搞活”。

本质上服务于维持政权的非人权,非理性的社会存在逐渐而有节制的淡出这个日渐由法律与民权意识构建的环境,政治上的特定称谓——“解冻”。

这是一个大的历史政治背景,而另一方面,变化似乎来自于统治集团的内部:

邓小平曾于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石破天惊”地谈到了中国的电视新闻:

“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多,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多。

”在这个视领导讲话指示高与法律的蒙昧国家里,这条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亲口吐出的几十个字俨然成为时下民生新闻兴起的“最高理论基础”“生产许可证”和“免死金牌”。

而在笔者看来,小平同志无非是回归了一个忍无可忍的观众角色,跟电视台提点意见罢了。

民生新闻出现的契机在于特定历史时机下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意识形态之间的缝隙,民生新闻起到了一定程度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

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新闻样式,充其量不过是在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百姓/平民意识形态等多重复合的意识形态掩护之下,推行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电视策略。

本质上只是被官方意识形态驾驭、担负舆论引导控制任务的媒体“奇兵”,其作用更类似于党的公关公司的功能,传媒由党喉舌的角色转变,旨在提升党的形象及合法性,而不是依托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舆论工具对民众进行洗脑运动。

民生新闻通过逗引消费的快感,达到虚拟的满足(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通过“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的提供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百姓/平民意识形态)。

有趣的是,精英/白领意识形态和应该强大的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似乎宣告空缺,但事实上两者只是得到了巧妙的掩藏。

白领/精英大致永远也不会遭遇屋漏进水的痛苦,也大概不会以因为贪图小便宜受路边摊贩的欺骗,民生新闻以白领/精英缺席却坚定了人们对于他们的“信仰”,白领生活与成功故事成为人们对于生活的想象与憧憬、渴望与抚慰。

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则因为民生新闻营造的温情、世俗、人性的氛围而和蔼可亲,人们因为专注于家庭琐事、身边小事、百姓难事而恰恰忽略了自己在整个社会博弈中所处的位置和被忽视的利益。

精英/白领意识形态和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竟然颇为吊诡的以“缺席的在场”的姿态完成了对民生新闻的根本掌控。

 

(二)民众需要

1.求新心理

诚然,当人们看见别人有一把好牙刷,好水壶,冲进商店,他们希望买到一样的东西,而看电视却恰恰相反:

雷同又乏味的内容无疑将招致观众的厌烦。

遗憾的是这一悲剧性事件在中国至少上演了近三十年。

“新华体”的新闻充斥着视听区域甚至火车站公厕的下水道;国脸二十年如一日得拉长,板结,不厌其烦地念叨着中央某某的旅行日志。

连小平同志都受不了了!

过多繁述这显而易见的道理已无甚必要,只是想指出的是:

民生新闻已经从那缕拂过坚冰穿越寒冬的春风骤然成为了一场席卷国土的台风。

2.本土化与狭隘化

现行的民生新闻具有极其强烈的地域性,很难想象各台的节目串播,让北京的说江苏的事,让重庆人听安徽的事回产生什么结果。

本土化,地域色彩浓是民生新闻制胜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赢得稳固的本土收视,另一方面又在同时段、同类栏目的竞争中“踢走”别台以及“大鳄”央视,实在不啻为一个伟大而又辉煌的胜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

在公共舆论的运转中保证导向可控制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期望舆论中心方向与自身利益趋同,即尽可能使或与自己发生关系的关系圆周内事物处于公共舆论的靶内。

就以平民为单位的关系圆周,民生新闻的靶面显然是与之趋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使靶面包含或重合关系圆周,从而造成民生新闻的一个普遍诟弊,即省台节目“主攻一个市,死活不出省”,市台“死守县城”,缺乏人文关怀的高度和广度,几乎丧失了全局观和国际视野,造成受众信息素质的缺失,坐井观天,偏安一隅,“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但无可否认的是:

本土化的定位和导向不仅仅作为民生新闻兴盛崛起的必备条件,更是作为民生新闻的一个本质属性出现的。

3.亲民路线与唯民众化

民生新闻的三贴近原则弱化了原本激进的民本主义,成为了当下各民生新闻节目所选择的一条相对中和的方式,但其在传播效能中所体现的亲民观却未有削弱,秉承这一点,民生新闻取得如潮的好评其内在因素与本土化里所讲的舆论靶面与关系圆周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而在这样的积极因素基础上却衍生了业内所批判的唯民众化趋势。

“唯民众化”的表现:

 

“唯民众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民众生活内容过于敏感,只要是关乎民众的事情,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家长里短,都详加报道,结果新闻成了百姓琐事的堆砌。

媒体在连篇累牍地报道事件当中,无暇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只在事件的表象上做文章,抢一时之先,吐一时之快,对媒体的责任和义务置之不理。

而且有闻必录的简单传播还会误导百姓,让他们以为只要是自己身边的事都理所应当地得到报道,于是张三的儿子上学难报道后,李四的女儿上学难也要见报,媒体对同类事件的重复报道层出不穷。

值得注意的是,民众并不一定都是理智的思考者,况且记者所面对的民众又相对有限,所以,有时即使是民众呼声也可能是非理性的。

只要是民众想看、爱看的都加以报道“民本取向”是民生新闻的可取之处。

但媒体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价值取向的含义的话,就会把这种放低姿态的方式当成是对市井趣味的迎合,甚至导致对某些不和谐现象的放任。

尤其是在高收视率和发行量的吸引下,一些媒体把一些格调低下的花边新闻、隐私新闻等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以“软些、软些、再软些”来告诫编辑和记者,一有机会就大打色情擦边球,使新闻报道原本严肃认真的事情变得低俗化。

在报道不良社会事件时,极尽渲染之能事,对场面描写细致入微。

比如街头的非法广告,在报道时不是从非法广告的存在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出发,反倒大肆炒作广告中的低俗词汇,以此来吸引受众眼球。

民生新闻重视新闻的趣味性,强调新闻的娱乐功能,但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一味地强调娱乐忽视新闻的其它功能,把新闻的娱乐化当成卖点,视新闻如游戏,则会使新闻完全沦为受众娱乐的工具,从而丧失公信力和权威性。

为了呈现给民众想看的新闻,一些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是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而是以民众代表的身份措辞激烈地说一些“解气”的话。

4.心理按摩说与新闻恶俗化

 报道负面消息可以说是各个民生新闻栏目的看家法宝,试想:

当人群因醉汉打架或泼妇骂街而聚集时,民生新闻那令人咋舌的高收视便理所当然了。

但无论媒体是否预料到,在以负面报道招徕收视的同时,它也在发挥着另一些更为微妙的作用——宣泄观众的不良情绪。

也要看到,负面报道在极大的竞争压力下有走向极端的危险,有人将矛头直指民生新闻的上述趋势,并概括为“新、星、腥、性”的绝症,这也催动着公共新闻这一概念的早产。

中国尽管在“文革”之后,就尝试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但事实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才真正开始步入被人们普遍公认为“转型期”的“大时代”(鲁迅语)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思想转型、文化转型,四重转型同时展开;就业矛盾,城乡矛盾,东西矛盾等诸多矛盾纠缠错综。

“在利益分化和政治放权这两种互为因果的力量作用下,多元化成为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发展变化的普遍特征和价值观图腾,中国社会随之带上了碎片化特征。

”由此,多元文化的浸淫、统一声音的缺失和生存压力的存在下的人们开始“碎片化”的游离于原本笃信不二的官方意识形态之外,现实情境逼仄下的人们开始怀疑曾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开始从想象的世界与生活的真实落差中积蓄不满和郁闷,开始为曾经清晰而美妙今天模糊而遥远的将来心生迷茫与忧虑。

在阵痛和动荡中的人们,不会去理解什么个体与大局、眼下与未来之类的抽象观念。

但特殊时期这种本应由传媒特别是直观的可视的传媒——电视执行的“按摩”作用因为传统联播式新闻“高高在上,俯瞰苍生,冰冷生硬,千人一面”而付之阙如了,公众与官方沟通的良好渠道(或者说是公众单向度接受的政意下达通道)被阻断,原本严密有效的官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输出系统因为陡然失效而在电视上处境尴尬。

所以说,经济力量引起的社会生态的变化是民生新闻出现的根本原因。

而事实上这种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危机”,或者说观众作为民间立场和媒体完全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的截然对立与不可调和恰成为之后中国电视所谓“三次革命”的肇始,和今日民生新闻的走红有着内在逻辑的延续。

5.强效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根本原因是发展的滞后,而直接原因则是政府、法律以及相关职能的缺位,媒体因此也负担了一项远大于其本职的使命,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所谓“舆论监督”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敢于批评是民生新闻的实力指标,受众往往也在冷眼观察媒体的实力。

批评的力度常常成为受众衡量媒体实力的指标,也是媒体号召力的来源之一。

舆论监督不仅仅是针对政府管理而言的,媒体的舆论监督是针对全社会的。

特别是社会的健康、秩序化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档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肩负着激浊扬清的舆论监督使命,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首先是对社会的丑陋现象进行深刻批判与揭露。

在日常生活中,与百姓最接近的是政府管理与服务部门,他们最直接地感受到这其中的是是非非。

例如,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令百姓深恶痛绝,城市中某些角落有人从事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歌舞厅中的色情表演、非法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商品交易、服务行业的欺诈行为等,对百姓利益构成了危害。

记者通过暗访,对其中藏污纳垢的现象予以揭露,使观众感到大快人心,从而使各行各业的风气得以扭转。

其次是对政府某些管理职能部门的腐败与官僚主义进行监督,从这可以看出,由媒体引发的舆论监督已在发挥作用。

观众的道德良知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被唤醒了,他们自觉去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一旦发现违背道德、法律的行为就主动与电视台联系,自觉地充当城市文明的监督员。

这就为舆论监督纠正百姓生活中某些不良习惯、改造恶习,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创造了条件。

能否或敢不敢于对一些职能部门的腐败现象、官僚主义进行批评,是衡量一个媒体公信力的试金石。

在很长一段时间,媒体舆论监督有其名而无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媒体往往也很难找到很好的方法。

民生新闻为媒体舆论监督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这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大众的“公议威力”。

它匡扶了正义,泄导了民情,为社会稳定起到了一个“稳压器”的作用。

毫无疑问,民生新闻为公众搭建了一个言论的平台,使他们有了发言的场所,同时也使他们的责任感得到了强化,批评监督有了用武之地。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使得媒体舆论监督更加具有威力。

也只有这样,民生新闻才真正得到公众的支持,才真正能得到公众的信任。

6.实用效果论与传媒职能泛化

如同舆论强力的监督效果所暗示的:

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一个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缺位的历史时期,因此传媒们不得不在本不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越俎代庖,狗拿耗子。

然而同时我们又必须正视另一个历史背景: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游离在制度法律的边缘线上,亦步亦趋地向着完善挪动着身躯。

这两个历史性的因素宣判了当代中国人民不堪的命运,也宣告了“第四种权力的”诞生,关于“第四种权力”是笔者从《文摘周刊》上读到的,文章指出:

现代传媒的大发展使一种新权力加入了社会利益和管理的分配——舆论权,一种有别与行政、立法、司法的新贵族。

而在后一期刊物中竟又否定了先前的论断,还为此作出更正:

文章观点有偏差,不存在所谓“第四种权力”。

因此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无论孰是孰非,现代媒体的力量是独特而真实的。

 我省的《第一时间》作出专栏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就很能说明问题:

 07年4月11日该节目报道了合肥市黄山花园小区未按期交房与业主发生纠纷,

 07年4月17日报道合肥某小区漏电的事,

 07年4月22日报道了合肥南区野蛮施工造成天然气泄露,

此后又依次于15日、20日、24日做回访,报道事情的解决,而其背景是:

黄山花园与业主的纠纷持续了一个礼拜,小区漏电已经是第二个年头,南区市民吃冷食已历时半个多月。

 笔者也有一次体会:

04年笔者上高二时发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两处明显事实错误,便分别致电《合肥晚报》社,合肥电视台以及省台《第一时间》,三家并未当场表态,只索要了联系方式,第二天笔者照常上学,结果上午八时许《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家人告知在上学,于是记者一行两人便来到笔者所在学校,直到笔者被老师喊出教室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经过简短的采访和素材拍摄完成了采访并于当晚播出。

由此可见,民生新闻较之其他栏目有着更快速的反应,更平民化的定位和更高的效率。

 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第一时间》深入医院、公安做调研时,120、110抱怨说:

什么事都你们的人先到,叫我们面子往哪放。

前一段,安徽省工商联联名向省委打报告,反映《第一时间》的监督影响到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发展。

 但必须看到的是:

职能部门的缺位与行业的恶性竞争推动着民生新闻的职责泛化,这忽然让我想起这么一句话:

力量越大,责任越大。

职责泛化相对于不作为来说未必是件坏事,积极因素填补了权力的真空,从这个大方面来说,或许业内的恶性竞争,群众会成为最大的收益者。

7.主流新闻之辨

民生新闻是不是主流新闻?

对这个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占到绝大多数。

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总监沈国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民生新闻作为主流新闻的理由。

他说:

“民生新闻就是我们社会的主流新闻,而不单纯是一个新闻产品的附属品,发展到今天,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民生新闻能够贴近群众,能够成为新闻舆论的主流。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以民生为内容、媒介为桥梁、和谐为基调、发展为目的的民生新闻理当成为主流新闻的一部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民生新闻的定位和认识,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出来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了。

”江西电视台台长助理、都市频道总监许运交这样说道。

安徽电视台经济中心副主任龚正认为:

“一定要放弃主流和非主流的单纯理论讨论,实际上是新闻之外无新闻,新闻就是新闻。

区别于传统新闻或者联播式的新闻以民生新闻命名,是因为我们本身新闻节目的发展,题材发展了,这两种不同的节目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责任。

毫无疑问的是,在当下中国的政治传播谱系中,电视新闻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处于轴心位置,而这种轴心位置一定程度上是由以《新闻联播》为主的传统类型的电视新闻来确立的。

自1982年起,《新闻联播》就被授权比其它媒体早一天独家发布重大新闻,从而一举改写电视在传统媒介阵营中的从属地位.转变毋庸讳言正是缘自于背后政府当局强有力的支持,而这种权力支持只能进一步证明中国电视尤其是中国电视新闻已然成为当下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传播核心。

但是电视新闻这种核心地位因为时代的变迁,一方面因为电视的威力日渐增大而被无限的放大、强化,另一方面却面临被侵蚀、瓦解之虞。

 兼具执政党舆论宣传工具功能和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商业传媒特性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