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003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汽化和液化教案 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汽化的概念: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一、汽化的两种形式

1、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讨论】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实例来得出。

(1)液体的温度越高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补充实例说明,人们利用蒸发快慢三个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

【例】农民在收割后,把谷放在通风的操场上太阳底下摊开来晒,然后隔段时间会把谷去翻翻,这里面用到了哪些原理?

还有:

水在火炉上烘水倒在盆中比装在杯中没的快

酒精擦上,用嘴吹……,书上P126的三个例子。

然后插上水,哪个感觉更凉快?

(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分别用水和酒精写蒸发两个字)

得出结论:

酒精蒸发的快,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

刚才我们感觉到擦上酒精后手感觉凉凉的,能说明什么呢?

液体蒸发要吸热,下面就通过实验来证明。

【实验】P127酒精蒸发实验。

可以观察到温度先下降(蒸发吸热),后上升(蒸发完了,回到室温),让学生说明原因。

补充:

干温度计,用书扇,温度不降

湿温度计,用书扇,温度下降说明水蒸发时降温所致。

综合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和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结合生活蒸发给我们的好处和坏处。

【例】风吹蒸发快,洗完澡,冷,电风扇夏天吹,凉爽。

狗吐色头,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来加快散热。

【小结】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蒸发要吸热。

2、沸腾

【实验】P128(从温水开始加热,节省时间)

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1、沸腾前,水温升高,沸腾时,水温不变,同时有大量蒸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蒸气。

(这里让学生描述时越详细越生动越好)

2、归纳:

(都可从实验现象中通过提示让学生归纳出来)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

在这个温度,沸腾,但不升温。

(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虽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3、沸点的概念及几种液体的沸点:

(1)注意:

都是在一标准大气压(atm)下的

(2)水的沸点,1ATM下,100℃,其他物质见P128的表

4、低沸点物质的用途:

冷冻治疗。

(原理见P129)

【讨论】蒸发和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并且都要吸热

不同点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比较缓慢

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

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

剧烈汽化

影响

因素

液体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积大小

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液体表面气压大小会影响沸点的高低

二、液化

【引入】P129朝桌子或窗户嗬气,可以看见上面有小水珠出现。

天气冷的话朝空气中吐气,可以看到“白气”,白气其实是小水珠,水蒸气看不见的。

【实验】水蒸气液化。

1、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温【实验】

(2)加压(压缩气体的体积)

【乙醚液化实验】

日常应用:

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等

2、液化放热:

水蒸气冒出上方,放手感觉烫。

冰箱后面会发热等。

阅读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卫星的温控技术,P131。

3、“白气”问题P131讨论

(1)靠近壶嘴一段温度还是比较高,不会明显液化。

(2)水蒸气变成水珠液化要放热,所以,要更烫。

【小结】汽化(吸热)

液态←-――――--→气态

液化(放热)

汽化方式:

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沸腾(沸点的概念)

液化方法:

降温和压缩气体

三、课后练习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4.2质量的测量教案浙教版

一、【设计理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是本教学设计的宗旨。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将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练”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该过程中寻找和领会方法和规律,逐步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质量的初步概念,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质量的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本节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多举例子,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使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

对于质量的单位,通过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对于质量有大体的概念后,通过估计物体的质量并进行测量,学习用天平的测量质量。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掌握正确的操作。

2、学情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事例和实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形成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

说出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

列举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五、【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引导法、谈话法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

橡皮泥、铁锤、铁钉、天平、冰、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们逛过超市吗?

请同学们观看这样一组图片。

你从中可以发现什么信息?

教师进一步引导:

900g、600g还指饼干和水果的什么?

提问:

对于质量你都知道些什么?

你们想知道有关质量的一些知识吗?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质量的有关知识。

从而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并思考。

学生回答:

饼干的价格、水果的价格……

学生抢答:

单位等。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质量

大家玩过橡皮泥吗?

你能用橡皮泥捏成什么?

每小组用橡皮泥捏成一大一小两个物体,看哪个小组捏得又快又好!

巡视,指导个别小组。

请学生展示本小组的作品。

(实物投影几组)

讲解:

同学们捏好的有形状的成品称物体;

把组成这种物体的材料叫物质。

你手中的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你们手中一大一小两个物体在用料上有什么区别?

出示一把铁锤和一个铁钉。

这两个物体有什么相同点?

用铁的多少相同吗?

请学生找出以上四个例子中的物体和物质。

以上四个例子说明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总结:

这也就反映了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质量这个物理量来区分物体的这种性质。

同学们能根据大屏幕上的分析说出质量的定义吗?

(教师引导)

一、质量

1.定义: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符号m

请学生打开课本阅读,找出与质量有关的一些知识。

学生阅读完后,请学生把从中获得的知识与同学分享。

3.单位:

国际制:

千克㎏

常 

用:

克 

g

毫克mg

吨 

t

1t=103

1g=10-3

1mg=10-6

老师出示一组图片,只有数字没有单位,请学生帮忙填上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与质量有关的信息。

请学生用手掂掂实验桌上的物品,估计他们的质量。

请学生把自己的估计质量跟同学们交流。

教师提出:

想知道谁的估计本领最高吗?

你有什么办法?

请学生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都有那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老师展示各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通常用什么来测量质量?

二、测量

1.测量工具:

天平

让学生认识天平,出示天平,请学生说出天平的构造。

结构观察完后,请学生继续观察,目的使他们能发现铭牌。

并请学生说明铭牌的含义。

请学生观察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

认识天平后,请学生说一下在使用前如何调节天平。

并提问每步调节。

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

2.天平的使用:

使用前:

调平衡

天平调节平衡后,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师总结学生的结论。

使用时:

(四步)

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时应该怎样读?

(此处说明不用估读)

再请学生说一下,使用天平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请学生进行实验一、二,橡皮泥变形前后的质量是否变化。

记录好实验数据。

根据你们组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进行实验三、四冰化成水测其质量看其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记录实验数据。

出示“嫦娥一号”宇宙飞船位置变了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生答:

玩过。

学生回答很多。

学生纷纷动手捏。

学生进行评比。

由橡皮泥组成的。

大的用的橡皮泥多;

小的用的橡皮泥少。

都是由铁组成的。

用量不同。

铁锤的多,铁钉的少。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不同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同。

学生根据质量的英语单词说出质量的表示符号。

学生阅读。

寻找需要的知识。

学生把从中获得的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单位换算与同学分享。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写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

学生踊跃地进行估计。

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同一个物体估计的质量都不同。

学生踊跃回答:

用天平、秤等工具进行测量。

学生回答不全,请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发现铭牌。

说出铭牌的含义。

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天平的调节。

学生回答不全的,请其他同学给予补充。

学生讨论回答。

不全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实验完,展示自己组的实验数据。

学生讨论得结论:

物体形状变了,质量不变。

学生得出结论:

物体的状态变了,质量不变。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物体的位置变了质量不变。

通过一个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激情。

调动学生好胜的天性,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师在此处的作用是引导,让学生多说多总结。

教师充分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学以致用。

通过实物演示,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

天平的使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讨论合作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互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沟通。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

本节重点:

质量定义的得出,以及通过测量得出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天平的使用方法。

1.定义m 

2.单位:

千克kg

常 

克g、毫克mg、吨t

1t=103kg1g=10-3kg1mg=10-6kg

二、质量的测量

1.工具:

四步

三、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学生进行小结,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

通过知识总结,使学生能熟练应用质量及其测量。

1.如何准确的测量出一枚邮票的质量。

2.如何测出液体的质量。

这是两道在基本测量基本上提高的题,通过这两道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质量的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