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0046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docx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模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候选人提名书

(中国科协提名用)

 

被提名人姓名:

吴澎

专业技术职称:

正高级工程师

专业或专长: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拟提名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推荐学术团体:

中国航海学会

 

中国工程院印制

2021年度

 

一、基本信息

姓名

吴澎

性别

出生年月日(公历)

1956-08-02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北京市**区

党派

中共

籍贯

北京市**区

身份证件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单位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行政职务

高级顾问

单位所属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单位通讯地址

单位所在地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信箱

专业或专长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技术职称

正高级工程师

技术职务

曾被提名、推荐为

院士候选人情况

年度(工程院)

2013,2015

年度(科学院)

二、主要学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6项以内)

起止年月

校(院)及系名称

专业

学位

1979.9-1984.7

**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学士

1984.9-1987.7

**大学

水工结构工程

硕士

1993.11-1994.10

米兰工业大学

海岸工程

三、主要经历(10项以内)

起止年月

工作单位及行政职务/技术职务/职称

主要科研、技术工作

1987.9-

1989.11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助理工程师

航运枢纽和船闸的设计和研究

1989.11-

1994.12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工程师

航运枢纽和船闸的设计和研究

1994.12-

1998.12

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建筑物结构研究,海上火车轮渡码头总体布置研究

1998.12-

1999.10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助理//高级工程师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建筑物结构研究,海上火车轮渡码头总体布置研究

1999.10-

2001.11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沿海港口、内河航道、船闸的设计和研究

2001.11-

2003.1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大型集装箱码头、矿石码头、原油码头、LNG码头总体设计技术研究,曹妃甸港区选址与规划研究

2003.1-

2006.6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大型集装箱码头、矿石码头、原油码头、LNG码头总体设计技术研究,曹妃甸港区选址与规划研究

2006.6-

2016.12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大型集装箱码头、煤炭码头总体设计技术研究,深水航道设计参数研究,整治建筑物结构和内河高等级航道研究

2016.12-

至今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正高级工程师

海上人工岛平面布置和岛体结构稳定研究,大型人工水道工程设计方法与设计参数研究,船闸布置与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四、主要学术团体兼职(4项以内)

起止年月

学术团体名称

兼职职务

2003.10-至今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常务理事

2005.11-至今

国际航运协会(PIANC)

内河航运技术委员会委员,三个工作组正式成员

2012.8-至今

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工程勘察设计及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常务副主任

2012.6-2018.6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常务理事

五、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限3000字)

吴澎同志2008年被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从事港口、航道及通航建筑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在实践中发展了水运工程规划设计理论,是我国在沿海港口和内河航运工程两方面均有建树的公认的全面型领军人物。

他主持或作为核心骨干参加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0余项,完成的重点工程遍布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国家高等级航道。

获国家科技奖3项、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3项、咨询成果奖3项,詹天佑奖5项,各类省部级奖20余项,编写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10余部。

2010年获评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科技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评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9年获评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贡献突出人物”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国70周年科技创新带头人”。

主要成就和代表性工程如下:

一、丰富和发展了港口工程规划设计理论,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港区

(一)现代集装箱港区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创新

在我国首个大型现代化集装箱港区——上海外高桥港区的前期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现代集装箱港区功能横断面布置模式和有利于集装箱码头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的生产系统能力不平衡配置模式(P信息>P集疏>P堆场>P码头)。

使港区水域、岸线和陆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得港区装卸效率不断提高,丰富了港口工程规划设计理论。

通过建立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全过程的仿真模型,并提出港内道路和码头作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了仿真技术在港口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水平。

建成的外高桥集装箱港区(二期至六期工程)成为当时世界上装卸效率最高的集装箱港区,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本世纪初我国沿海集装箱码头的大规模建设树立了典范。

主持编写的《现代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与研究》成为这一时期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的里程碑,引领了我国现代集装箱码头发展建设。

完成的“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创新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沙岛-瀉湖海岸港区规划布置理念创新

曹妃甸港区是本世纪初刚刚开工建设的特大型港区,在选址和规划布局阶段,对沙岛瀉湖海岸的深槽、沙岛链、滩涂交错分布的地貌形成机理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提出了充分利用深槽建设大型深水码头、合理利用瀉湖潮沟形成多个巨型港池的布局方案,实现了水域和岸线资源的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港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了开敞式码头轴线、长度和系缆墩、靠船墩布置优化确定方法,在曹妃甸港区中主持了多个大型开敞式矿石、原油、LNG码头等的设计,为唐山港迅速崛起为全国第三大港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成果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三)发明新型码头结构

针对我国北方海域冰情特点,提出了码头冰荷载设计标准和计算方法,给出了码头受流冰荷载时墩体结构相互间的遮蔽效应系数,发明了可有效抗冰的锥面低承台结构,在曹妃甸矿石码头和原油码头中首次成功应用,解决了流冰海域大型开敞式码头建设的行业技术难题。

针对重力式结构承受波浪力大,波浪反射大,结构高度及自重大等问题,发明了双向十字透空组合型式系统,采用开孔圆沉箱基础和双向十字透空上部结构组合型式,实现了波浪的竖向和水平的双向十字消浪透流;发明了带后翼板开孔方沉箱和由其连接组成的开孔梳式结构物,同时开孔和利用翼板形成消浪空间。

两种结构可显著降低波浪水平力和波浪雍高10~20%,并显著改善码头前沿泊稳条件,节省工程投资,分别在大型原油码头和集装箱码头中应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推动筒仓结构在煤炭码头工程中的创新应用

率先在神华天津煤码头建设前期研究中开展了筒仓结构在码头中的应用研究,之后在黄骅港四期工程中应用煤炭筒仓并主持研发了煤炭码头运营仿真系统,对封闭式筒仓堆场和露天堆场、双侧靠泊、大回转作业的煤码头作业效率进行仿真分析,论证确定了码头建设规模,并提供了全面的运营策略支持。

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港口生产系统对接,为黄骅港开发了国内首套港口三维可视化管控一体化系统,拓展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范围,显著提升煤炭港区的智慧、绿色营运水平。

二、以提高船闸通航效率和保证率为目标,不断推动船闸设计技术的进步

(一)船闸总平面布置和设计方法创新

在工程实践中持续探索和研究船闸总平面布置方法和关键参数的确定,提出了多种引航道布置模式及其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在10余座大型船闸工程设计中应用,对多项技术标准提出了修订建议,成果支撑了目前正在实施的《船闸总体设计规范》修订。

其中,在我国平面尺度最大的广西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的前期研究中,提出了多线船闸群集中布置的创新型式和航线交叉区布置新技术;提出双线并列船闸互灌互泄布置模式的同时,采用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该模式对通航效率的影响,实现了通航条件的改善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双赢,使长洲枢纽成为吞吐量达1.5亿吨、全国内河通过能力最大的通航枢纽。

(二)推动新型输水系统研发

主持低水头省水船闸的研发,提出了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的集中输水系统+单侧省水池的省水船闸布置方案,应用于山东小清河船闸,为北方水资源匮乏地区内河航运开发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和示范效应。

在中水头船闸设计中,合作开发了局部分散式输水系统,实现了集中和分散输水系统优点的结合,在适宜的水头和地质条件下,可显著降低工程造价。

上述主要成果为“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与船闸水力学创新研究及实践”项目组成部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航运关键技术比较研究

主持交通运输部委托的“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航运关键技术比较研究”,分析了三峡枢纽水运发展需求,论证了新船闸建设规模,补充了现行规范中缺少的内河大型船舶相关通航标准,提出了满足未来运量和船型发展需求的总体布置等建议,为有关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咨询。

三、主持多项沿海和内河航道设计方法研究,系列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建成系列高品质工程

(一)沿海港口深水航道设计创新

针对远洋运输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需求,通过实船观测和船舶操纵模拟,形成了沿海港口深水航道选线和设计参数选取系统方法,建立了航道通过能力评价体系和分析方法,支撑了《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修订,编撰了《深水航道设计》专著,推动了航道工程学科技术进步。

成果在黄骅港、深圳港、广州港的航道工程设计中广泛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大型人工水道设计技术研究

我国运河航道工程在需求的引领下迎来了新一轮建设高潮。

结合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需求主持开展了大型人工水道设计方法和主要设计参数的研究,研究成果支撑了平陆运河等长江、西江等水系运河连通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三)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技术创新

在一、二期工程中分别主持白茆沙水道和仪征水道的整治建筑物设计,发明了主动勾连体消能护滩结构,揭示了该结构的消能护滩机理,在工程应用验证了结构的消能、护滩、促淤效果显著,促淤成滩后为植物提供天然的生长条件,生态功能突出。

四、以国际航运协会(PIANC)为平台,广泛参与国际交流,扩大中国影响力

2005年起,作为中国派往国际航运协会的首位成员,深度参与学术交流,先后参加了多个工作组的工作,将我国的水运工程科研、建设成果推向国际舞台,将中国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国际性设计指南中。

2015年起担任国际航运协会内河航运技术委员会委员,全面参与该协会内河航运专业技术领域的相关工作。

2017和2019年连续两届担任“智能河流”国际论坛科技委员会委员,在国际水运工程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吴澎同志在大型港口、深水航道和通航建筑物等国家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建成一批高品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为水运工程规划建设和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仍在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关键技术问题的攻关和重大工程的前期研究。

六、科技奖项〔限填5项以内(同一成果相关科技奖项,只填写1项最高奖项)。

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成果(项目)名称,奖项名称,获奖类别(国家、省部等),获奖等级,排名,获奖年份,证书号码,主要合作者〕

序号

基本信息

被提名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1

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奖,一等奖,排名:

第六,2013年,证书号码:

2013-J-233-1-01-R06,主要合作者:

谢世楞,孙子宇。

主持“沿海港口深水航道选线及设计主要参数研究”课题研究,完善了深水航道选线的原则和设计主要采参数的确定方法,建立了港航系统通用仿真模型,提出了基于港口服务水平体系指标的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分析方法。

2

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创新技术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奖,二等奖,排名:

第五,2006年,证书号码:

2006-J-223-2-05-R05,主要合作者:

陆海祜,宋海良。

主持总体设计创新和设计手段创新两项研究。

提出现代集装箱港区功能横断面布置模式和有利于港区高效运行和能力持续发展的生产能力不平衡配置模式,推进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集装箱码头设计中的应用。

3

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与船闸水力学创新研究及实践,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奖,二等奖,排名:

第六,2012年,证书号码:

2012-J-223-2-03-R06,主要合作者:

胡亚安,李云。

开展通航枢纽和船闸总体布置研究,提出了船闸平面布置原则和新设计方法;船闸输水系统研究中共同开发了局部分散输水系统和双船闸带连通廊道的闸底长廊道输水系统,提出了三峡船闸过闸船舶吃水控制新标准。

4

沙岛——瀉湖海岸超大型综合港口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特等奖,排名:

第一,2013年,证书号码:

SG13-00-01-01,主要合作者:

吴今权,陆永军。

项目总负责人,提出了沙岛-瀉湖海岸港口总体布局理念和方法,提出了开敞式码头轴线方位、泊位长度和系靠墩布置确定方法,提出了码头承受流冰荷载时墩体结构相互间的遮蔽效应系数,发明了锥面低承台桩基抗冰结构。

5

长江潮汐河段航道整治建筑物新型结构研究,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省部级,一等奖,排名:

第二,2013年,证书号码:

HG16-01-05-15-02,主要合作者:

肖大选,吴今权。

主持新型整治建筑物结构研发,发明了主动勾连体消能护滩新结构,形成了设计、制作和施工整套技术,并在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工程中应用,促淤效果显著,生态功能突出。

七、发明专利〔限填5项以内。

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实施的发明专利名称,批准年份,专利号,发明(设计)人,排名,主要合作者。

如无实施证明材料则视为专利未实施〕

序号

基本信息

被提名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1

双向十字透空组合型式系统,2016年,专利号:

ZL********,发明(设计)人:

方爱东,排名:

第二,主要合作者:

方爱东,朱浩,陈际丰。

提出了采用开孔圆沉箱基础和双向十字透空上部结构组合型式,主持了结构研发和设计,并用于工程实践。

2

一种防护勾连体,2015年,专利号:

ZL********X,发明(设计)人:

吴澎,排名:

第一,主要合作者:

肖大选,周发林。

提出了勾连体结构消能护滩机理,主持了勾连体结构研发,确定了勾连体的主要尺寸和材料。

3

抗冰墩,2008年,专利号:

ZL********.7,发明(设计)人:

吴澎,排名:

第一,主要合作者:

牛恩宗,芦志强。

提出了抗冰墩的结构型式,主持了结构受力分析研究,提出了抗冰墩结构设计方法。

4

带后翼板开孔方沉箱和由其连接组成的开孔梳式结构物,2013年,专利号:

ZL********.6,发明(设计)人:

吴澎,排名:

第一,主要合作者:

方爱东,姜俊杰。

主持了带后翼板开孔方沉箱的研发工作,发明了利用翼缘与后翼板形成消浪空间结构,可有效改善结构前的波浪反射,降低工程成本。

5

一种防护勾连体及由其组成的堆砌空间结构,2013年,专利号:

ZL********,发明(设计)人:

吴澎,排名:

第一,主要合作者:

肖大选,周发林,姜俊杰。

提出勾连体结构用于河道护滩结构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主持了防护勾连体结构的材料、几何特性和结构稳定特定的相关研究,策划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

八、论文和著作〔限填10篇(册)以内。

论文原则上至少有1篇在《工程》(Engineering)系列期刊或其他中国优秀期刊上发表。

设计报告、技术报告等视同为著作。

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论文、著作名称,年份,排名,主要合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

序号

基本信息

被提名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1

深水航道设计,2011年,排名:

第一,发表刊物(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是通讯作者。

详细分析了影响航道设计的主要因素,对比了国内外关于航道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介绍了航道设计中边坡、通航净空、疏浚、导助航设施、航道通过能力、船舶航行模拟技术和航道概率设计法等内容。

2

现代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与研究,2007年,排名:

第二,主要合作者:

宋海良,发表刊物(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是通讯作者。

负责全书的审定,并撰写第一篇第1章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港区,第二篇第1章集装箱运输兴起与发展、第5章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第6章水域平面布置、第7章陆域平面布置、第12章专题研究。

3

InnovationsinNavigationLockDesign(船闸设计创新),2009年,主要合作者:

RIGOPhilippe,发表刊物(出版社):

国际航运协会。

主持并执笔“船闸输水系统布置”,全面总结了船闸输水系统布置近20年来的进步和创新,提出了船闸输水系统初步选择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参与整篇报告的讨论和审核。

4

Shipbehaviourinlocksandlockapproaches(船舶进出闸性能),2015年,主要合作者:

ThorenzCarsten,发表刊物(出版社):

国际航运协会。

在相关章节中撰写了船舶在进出闸各阶段操作、停泊时,中国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在相关章节中撰写了电站日调节的影响和一般规律,大型船闸船舶进闸时对停泊在闸室内的船舶的影响和一般规律。

参与整篇报告的讨论和审核。

5

Semi-ProbabilisticDesignConceptforInlandHydraulicStructurse(船闸水工结构半概率设计方法),2015年,主要合作者:

ClausKUNZ,发表刊物(出版社):

国际航运协会。

总结分析了概率设计方法在我国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与国外相关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内河航运工程结构半概率设计方法。

参与整篇报告的讨论和审核。

序号

基本信息

被提名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6

枢纽港—物流港联动的罗泾港区规划设计创新,2012年,排名:

第一,发表刊物(出版社):

《中国工程科学》,是通讯作者。

总结了“枢纽港•物流港”联动的平行结构平面布置模式,介绍了如何在传统的公用港口布置方法基础上,运用准时制的精益生产物流理念,优化装卸工艺和港口平面布置的方法。

7

上海港外高桥港区现代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创新技术,2006年,排名:

第二,主要合作者:

包启帆,发表刊物(出版社):

《中国工程科学》。

论文的执笔人,负责总结提炼总体设计创新、设计手段创新、工程技术创新的要点,并对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对“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创新技术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推广介绍。

8

上海港深水新港区初步规划,2013年,排名:

第一,主要合作者:

王海霞,发表刊物(出版社):

《中国工程科学》,是通讯作者。

分析了上海港、长江干线航道及港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上海港建设新港区的必然性,提出了新港区的功能定位。

给出了深水新港区的初步方案,结合自然条件的数值模拟结果,初步分析了上海深水新港区建设的可行性。

9

西江长洲水利枢纽3号和4号船闸总体设计,2014年,排名:

第一,主要合作者:

曹凤帅,发表刊物(出版社):

《港工技术》,是通讯作者。

论述了国内平面尺度最大的长洲3号、4号船闸平面布置方案。

对比了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方案和单侧闸墙长廊道闸底横支廊道输水系统方案。

采用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船闸通过能力和四线船闸联合调度方案。

10

StudyontheFilling-EmptyingSystemofLongitudinalCulvertinLockFloor(闸室长廊道输水系统研究),2018年,排名:

第一,主要合作者:

宣国祥,曹凤帅,发表刊物(出版社):

《国际航运协会第34届大会论文集》,是通讯作者。

全面总结分析了闸室长廊道输水系统在中水头和高水头船闸不同闸室尺度中应用的水力特性、输水效率和闸室内消能设施布置方法,介绍了主持设计的几个典型工程案例。

九、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重要成果(限填5项以内)

序号

成果简介

被提名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1

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群工程:

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支南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的第一个现代化集装箱港区,泊位岸线总长4302米,陆域面积达492万平米。

主持工程总体设计,提出现代集装箱港区的设计新理念,提出了现代集装箱港区功能横断面布置模式。

创立了集装箱码头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能力不平衡配置模式。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港区水平运输通道进行了优化。

2

黄骅港煤码头工程:

工程包括10万吨级煤炭码头泊位13个,年装船能力约1.5亿吨,堆场采用大型筒仓和露天堆场组合方案,人工开挖航道长42公里,是我国最先进的煤炭出海码头。

工程总设计师,主持工程总体设计。

采用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四期与三期工程联合营运时的码头装船系统综合通过能力和五期工程投入运行后航道的主尺度,主持了筒仓结构优化研究,主持了提高装船系统营运效率的相关研究。

3

大连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工程:

工程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原油码头,设计船型国内最大,单个泊位长度国内最大,码头前沿设计水深国内最大,沉箱高度国内最大。

主持进行了船舶靠泊、系泊条件改善等专项研究,完成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和潮流、波浪整体模型试验、船舶操纵模拟试验,论证并优化了开敞式码头平面布置。

主持并亲自参与了新型复合式码头水工结构的研究。

4

西江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的续建工程,一次建成两座巨型船闸,船闸主尺度为340m×34m×5.8m,平面尺度国内最大。

工程总设计师,主持工程总体设计,论证确定工程规模和主要设计参数。

提出两船闸互灌互泄输水系统的多方案比选,主持输水系统的比选论证工作。

采用仿真模型,对船闸和坝区航道总平面布置进行了优化。

5

沙特扎瓦尔港一、二期码头工程:

工程包括7万吨级散货泊位3个、件杂泊位1个、液化品泊位1个,码头岸线1706米,新建航道10余公里,设计标准采用英、美和沙特标准,为中国公司在沙特承揽的最大码头工程。

主持了工程的总体设计,论证确定了航道选线和主要设计参数,研究确定了防波堤结构选型和设计方案。

航道和防波堤结构经英国HRWallingford咨询公司模型试验验证,设计方案合理。

十、被提名人个人声明

(一)本人在党政机关担任领导干部情况(无此类情况的,在对应情况下方填写“无”;有此类情况的,需填写相应信息):

1.在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包括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任职情况

2.在军队系统担任领导干部情况(兼任专业技术职务请注明)

(二)本人以往违反科学道德以及论文撤稿情况(请在对应的内划“√”;有此类情况的,需填写相应信息,并提供相关认定处理材料):

☑无此类情况

☐有此类情况。

(三)本人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