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0400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docx

地质灾害工程竣工总结分析报告

会东县可河乡喇叭村张家大沟、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毛家小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村毛家小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竣工总结报告

 

工程名称

会东县可河乡喇叭村张家大沟、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毛家小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施工单位名称

广西矿建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法定代表人

邓振民

单位总工程师

施甫昌

项目经理

杨云峰

项目技术负责人

谢涛

开工日期

2014年11月10日

竣工日期

2015年3月15日

编写日期

2015年6月20日

 

一.工程建设概况和合同履约情况:

(一)工程建设概况

会东县可河乡喇叭村张家大沟、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毛家小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位于会东县可河乡、黄坪乡两乡境内,该项目工程由毛椿树泥石流治理工程、毛家小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张家大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三个治理工程点组成。

毛椿树泥石流治理工程位于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村3、4社,铁厂河左岸。

毛椿树沟沟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4′25",北纬26°28′18″。

勘查区距离会东县城约65km,会东县~黄坪乡公路从沟口通过,路况条件较差;由于沟道内无村民居住,故沟内无道路。

总体上勘查区交通不便利。

治理工程设计治理方案为二级拦砂坝+一级潜坝+排导槽。

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本次毛椿树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

毛家小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位于会东县南部的黄坪乡毛椿树村毛家小沟内,沟口地理坐标:

东经102°52′52.1″,北纬26°29′17.8″,沟口沟道两岸分布着毛椿树村,南、北、东侧以流域外侧分水岭为界,西侧以泥石流堆积区前缘黄坪河为界,流域2.48km2。

本次施工图设计的治理工程总体设计为:

谷坊坝+防护堤+清淤工程。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T/T0239-2004)规定,该泥石流防治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三级。

张家大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位于会东县西南方向65km,鲹鱼河左岸,沟口地理坐标:

东经102°44′11.9″,北纬29°24′16.9″,沟口沟道两岸分布着喇叭村,沟道呈近东西向分布,南、北、东侧以流域外侧分水岭为界,西侧以泥石流堆积区前缘鲹鱼河为界,总的流域范围13.8km2。

本次施工图设计的治理工程总体设计为:

新建砼防护排导堤。

根据泥石流设计规范,并结合泥石流特征值分析,建议该泥石流防治工程主体工程设计标准按20年一遇的降雨强度设计,50年一遇校核。

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三级。

本工程参建单位如下:

工程建设单位:

四川省会东县国土资源局

设计单位:

四川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

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广西矿建集团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

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张家大沟、毛家小沟);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队(毛椿树泥石流)

工程中标价:

该工程的中标价为:

294.32万元,

2、合同履约情况

⑴合同主要内容:

本《施工合同》共分为七部分:

第一部分协议书、第二部分通用条款、第三部分专用条款、第四部分建设工程廉政责任书、第五部分安全生产合同、第六部分工程质量保修书、第七部分联系信息表,(内容详见《施工合同》)

①工程名称:

会东县可河乡喇叭村张家大沟、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毛家小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②承包范围:

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包含的全部内容。

③合同工期:

120天。

④工程质量标准:

达到国家现行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⑤合同价款及支付:

合同额为294.32万元;无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支付为每月按经确认的完成工作量的70%支付,主体工程完工提交竣工资料并初验合格后付至合同总价款的75%,审计结束后支付至结算价款的85%,预留15%作为质保金,质保期满后支付付清。

⑵本工程主要合同履约情况如下:

①全部完成合同工程量、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全部施工内容;完成主要工程量如下表:

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村毛椿树泥石流治理工程

完工工程量表

编号

工程项目及名称

单位

数量

1#拦砂坝

1

土方开挖

1643.89

2

石方开挖

386.33

3

土方回填(护坦)

126.68

4

土石方外运

1123.00

5

C20毛石砼

2184.20

6

模板制安

1391.97

7

伸缩缝

118.46

8

脚手架

851.40

9

C15毛石混凝土(护坦)

332.88

10

回填大块石(护坦)

321.88

11

回填土方

270.00

12

C15毛石混凝土(边墙)

114.61

2#拦砂坝

1

土方开挖

m3

2245.28

2

石方开挖

m3

470.59

3

土石方外运

m3

611.00

4

土石方外运(护坦)

m3

480.00

5

C20毛石砼

1783.99

6

模板制安

995.04

7

伸缩缝

118.46

8

脚手架

697.40

9

C15毛石混凝土(护坦)

340.00

10

回填大块石(护坦)

220.00

11

回填土石方(坝基)

240.00

12

坝基大块石夯填

121.00

13

C15垫层砼

36.30

潜坝

1

潜坝基础土方开挖

m3

542.70

2

潜坝夯填大块石

m3

44.00

3

M10浆砌块石

m3

63.00

4

C20砼

m3

5.52

5

土石方外运

m3

32.00

6

模板制安

7.36

7

土石方回填

30.00

排导槽

(一)

排导槽A段

1

土石方夯实回填

m3

1624.50

2

C15毛石混凝土

607.66

3

伸缩缝

40.64

4

模板制安

559.68

5

脚手架

559.68

(二)

排导槽B段

1

排导槽土方开挖

m3

1389.23

2

C15毛石混凝土

650.24

3

伸缩缝

40.64

4

模板制安

614.40

5

脚手架

614.40

6

回填土

736.00

7

土石方外运

240.00

箱涵

1

基坑土方开挖

294.11

2

C30毛石混凝土

22.33

3

模板制安

73.81

4

钢筋制安

kg

6002.14

5

土石方回填

179.10

会东县黄坪乡毛椿树村毛家小沟泥石流工程

完工工程量表

编号

工程项目及名称

单位

工程量

谷坊坝工程

(一)

1#谷坊坝工程

1

土方开挖

m3

296.59

2

M10浆砌石砌筑

m3

122.02

3

土方回填压实

m3

41.23

4

C25细石混凝土

m3

0.47

5

C25混凝土

m3

0.42

(二)

2#谷坊坝工程

1

土方开挖

264.20

2

M10浆砌石砌筑

128.18

3

土方回填压实

41.23

4

C25细石混凝土

0.60

5

C25混凝土

0.42

(三)

3#谷坊坝工程

1

土方开挖

228.47

2

M10浆砌石砌筑

144.22

3

土方回填压实

41.23

4

C25细石混凝土

0.64

5

C25混凝土

0.42

防护堤工程

1

土方开挖(沟槽)

1801.53

2

M10浆砌石砌筑

1350.90

3

M10砂浆压顶

15.80

4

土方回填压实

1738.00

沟道清淤工程

1

土方挖运(回填于防护堤后)

2560.00

土石方外运

1

土石方外运(运距3km)

m3

568.80

2

弃土弃渣费用

m3

568.80

人蓄道路及渠道工程

1

土方开挖

724.80

2

M10浆砌石挡墙

13.10

3

M10浆砌石渠道

3.52

会东县可河乡张家大沟泥石流治理项目

完工工程量表

编号

工程项目及名称

单位

数量

护岸堤工程

1

土方开挖

m3

491.20

2

石方开挖

m3

39.30

3

C15砼浇筑

m3

390.00

4

Φ100PVC管

m

52.30

5

反滤层

m3

50.00

6

粘土隔水层

m3

12.50

7

土方回填

m3

105.00

8

伸缩缝

m2

24.75

9

模板

m2

530.00

10

弃土方

m3

500.00

②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本工程共计为3个单项工程,5个单位工程,8个分部工程,21个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完善,评定结果为合格工程。

③工程施工工期基本达到要求;本工程实际于2014年11月10日,实际竣工日期为2015年3月15日,实际总工期为126天。

工期出现延长主要原因为以下两方面:

1)2015年度春节放假10天。

2)工程施工期处于冬季,工程建设地点毛椿树村地处高海拔地区,冬季多次出现低温降雪、霜冻结冰期,至使工程无法进行砼浇筑施工,间断性的短期停工,导致工期出现短时延误。

⑤无单方违约情况。

⑶合同管理措施:

合同签订之后,我公司选派出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下设5个施工队,挑选专业素质较高并且长期从事地质灾害治理的人员进行工程施工。

工程伊始,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周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进行各类资源调配和施工安排,结合各项工程特点组织进行交叉施工、流水作业,尽量保证每道施工工序之间安排合理、衔接紧密,确保工程能顺利进行。

针对该工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项目部严格执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标准进行管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保证措施和安全管理、保证、预警措施。

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为方针,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将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贯穿施工整个过程,工程质量评定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施工中无一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质量、安全、工期及投资均达到合同要求,全面完成并履行了合同中的各项约定。

⑷工程预算与实际完成投资的说明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合同》专用条款部分第十四条工程量确认之规定,施工中对基础开挖工程,在基础开挖施工前、施工中严格执行业主、监理的现场检查意见,及时调整施工措施。

在基础开挖施工结束后,及时通知业主方、监理方到工地实地进行量测,确认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因局部的地质原因引起工程基础部份需要作出设计变更的,我方及时与现场业主代表、设计代表、现场监理工程师联系,请求进行现场堪察,在经三方同意变更的基础上,我方提出设计变更申请。

在接到我方接到正式通知后,严格按照设计方的《设计变更通知单》进行施工。

本工程的设计变更主要系以下两部:

①毛家小沟工程点的1#、2#、3#谷坊坝,取消上游侧的台阶状基础,加深基础面与下游面高程相同;因建谷坊坝阻断原有的生产性道路,需改建当地农户的生产性道路一道,长度302米。

②毛椿树潜坝、2#拦砂坝设计建基面向程以下基础部分进行块石挤淤加固处理;1#、2#坝同时取消上游的台阶状基础,加深基础面与下游面高程相同;增设1#坝护坦段的左、右侧八字型边墙。

根据会东至黄坪路段的车辆通行情况,调整了箱涵工程的钢筋布置方式。

该工程的中标价为:

294.32万元,竣工结算价为348.36万元。

工程投资比中标价增加54.04万元,主要是因工程变更修改、招标漏项以及土石方工程增加(因工程的前期堪查于2013年上半年已完全成,2013年8月完成施工图设计,2014年11月该工正式建设,期间经历两个雨季洪水汛期,造成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改变)构成。

我公司已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要求完成所有工程量。

二.有关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的执行情况:

该泥石流治理工程依据的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建设标准如下:

1、《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移交、监测和维护暂行规定》、《四川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

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5、《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爆破安全规范》(GB6722-2003)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相关条例

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12、国家、部委和地方颁布的其它相关规范和标准

治理工程依据的工程建设验收标准:

1、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移交、监测和维护暂行规定》、《四川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3、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文本。

4、经批准或备案的勘查与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预算及其设计、预算变更等有关文件;

5、经监理、建设单位签认的符合规定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6、现行国家、省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

在施工管理中,我单位遵照上述要求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按工程建设标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整理施工文件,无违法违纪现象。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遵循设计要求及相应规范及建设标准要求,并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了基本要求检查、实测项目检查、外观鉴定、资料检查,全部检查合格,并由监理工程师出具了质量评定报告。

 

3.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关键部位设计变更与实施情况: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地形特征和地质条件,本标段地基基础部分与坝体结构部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调整和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主要在毛家小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毛椿树泥石流治理工程点,设计变更的原因,部位及实施工情况如下:

(一)毛椿树泥石流治理工程:

变更主要原因为:

该沟道地下水系发育,地下水出露较为丰富。

经基础开挖揭示1#坝坝基建基面高程的地质符合设计要求,为碎石土地层;潜坝、2#坝坝基建基面高程的地质情况与设计有一定差距,主要为粉砂土夹少量碎石地层。

潜坝、1#、2#、拦砂坝在基坑建基面在开挖后由于受地下出露水流的冲刷浸泡及开挖扰动等因素,无法按设计图所示形成阶梯状坝基基础建基面,且潜坝、2#坝坝基建基面以下需作地坝基加固处理。

同时1#拦砂坝下游护坦段无与排导槽相连接的左右边墙,需增设1#拦砂坝下游护坦段与排导槽相连接的左右八字边墙。

箱涵工程设计载重荷载为5T,因该路段为乡道的主要交通干线,常通行车辆的单轴载重量均大于5T。

后经业主、设计专家组、监理、施工单位多方进行现场堪察,同意对、潜坝、1#、2#拦砂坝基础部分、1#拦砂坝护坦段左、右侧边接边墙,箱涵工程作出设计修改调整。

变更调整方案如下:

1、1#拦砂坝工程:

1#拦砂坝取消坝体建基面上游侧的台阶基面,上游侧的建基面高程由1928.0m降至1927.0m高程,保持上、下游的坝基面位于1927.0m高程,以确保坝体的稳定性。

增设坝下游侧的护坦左、右“八”连接边墙,左边墙为C15埋石砼长21.0m,高度3.8m,宽度0.8m,右边墙为C15埋石砼长16.7m,高度3.8m,宽度0.8m。

护担末端封边墙,C15埋石砼长5.5m,高度2.0m,宽度1.0m。

2、2#拦砂坝工程:

2#拦砂坝取消坝体建基面上游侧的台阶基面,上游侧的建基面高程由1954.0m降至1953.0m高程,保持上、下游的坝基面位于1953.0m高程,以确保坝体的稳定性。

同时因1953.0m高程以下基础地质成分以粉砂土为主夹少量碎石,地质条件不满足设计要求。

调整为对1953.0m建基面以下进行大块石挤淤加固基础,有效厚度为50cm,块石层面浇筑15cm厚的C15砼找平层,找平层面高程为1953.0m。

3、箱涵工程:

箱涵工程设计载重荷载为5T,因该路段为乡道的主要交通干线,常通行车辆的单轴载重量均大于5T。

调整钢筋布设方式:

原组合I、组缎带II钢筋交叉布置,间距143mm,修改为组合I、组缎带II钢筋交叉布置,间距71.5mm。

潜坝工程

潜坝因1973.7m高程以下基础地质成分以粉砂土夹少量碎石地层,地质条件不满足设计要求。

调整为对1973.7m建基面以下进行大块石挤淤加固基础,有效厚度为100cm,块石挤淤加固宽度150cm,轴线长度:

17.6m。

毛家小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变更主要原因为:

该沟道地下水系发育,地下水出露较为丰富,虽经基础开挖揭示1#-3#坝坝基建基面高程的地质符合设计要求,但因坝基横向设计布设宽度小,均为3.1m宽。

基坑建基面在开挖后由于受地下出露水流的冲刷浸泡及开挖扰动等因素,无法按设计图所示形成阶梯状坝基基础建基面。

同时因建谷坊坝阴断当地居民原有的生产性道路、损毁部分灌溉渠道,需恢复、新建灌溉渠道及生产性道工程。

后经业主、设计专家组、监理、施工单位多方进行现场堪察,同意对1-3#谷坊坝基础部分、下游防冲护坦部分作出设计修改调整,同意恢复、新建灌溉渠道及生产性道工程,工程变更调整方案如下:

1、1#谷坊坝工程:

1#谷坊坝取消坝体建基面上游侧的台阶基面,上游侧的建基面高程由2008.6m降至2008.1m高程,保持上、下游的坝基面位于2008.1m高程。

取消坝下游侧的护坦边墙,坝脚外3.0m长度范围内调整为全河道宽度护坦护底。

护坦结构层次和厚度尺寸保持设计方案不变,50cm厚浆砌块石基层、表面2cm厚的C25砼防冲层。

坝体基础部分实际布设长度8.2米。

下游河床护担长度3.0m,宽度7.8m。

2、2#谷坊坝工程:

2#谷坊坝取消坝体建基面上游侧的台阶基面,上游侧的建基面高程由2005m降至2004.5m高程,保持上、下游的坝基面位于2004.5m高程。

取消坝下游侧的护坦边墙,坝脚外3.0m长度范围内调整为全河道宽度护坦护底。

护坦结构层次和厚度尺寸保持设计方案不变,50cm厚浆砌块石基层、表面2cm厚的C25砼防冲层。

坝体基础部分实际布设长度10.0米。

下游河床护担长度3.0m,宽度10.0m。

3、3#谷坊坝工程:

3#谷坊坝取消坝体建基面上游侧的台阶基面,上游侧的建基面高程由1999.0m降至1998.5m高程,保持上、下游的坝基面位于1998.5m高程。

取消坝下游侧的护坦边墙,坝脚外3.0m长度范围内调整为全河道宽度护坦护底。

护坦结构层次和厚度尺寸保持设计方案不变,50cm厚浆砌块石基层、表面2cm厚的C25砼防冲层。

坝体基础部分实际布设长度11.3米。

下游河床护担长度3.0m,宽度10.7m。

4、生产性道路用灌溉渠道工程

新建生产性道路长302米。

恢复灌溉渠道2#、3#谷坊坝2处,长度分别为11.0m、8.0m,渠道净断面20cmX20cm。

变更执行情况:

我公司在接到设计方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后,要求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认真了解《设计变更通知单》中修改的工程部位、调整尺寸变化,理解清楚设计修改的目的,以确保工程实施工不出现误差。

本工程的所有设计变更我方均严格按照变更通知的要求执行,及时的按照变更通知内容采取了想想应的工程加固处理措施,认真实施了设计修改、调整的坝体结构部位。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出现有变更未执行的行为。

我公司部已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要求完成所有工程量。

四.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缺陷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遗留的质量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在业主现场人员、设计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我项目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

施工中未发生质量问题,无质量缺陷,无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质量遗留问题。

 

五.关键部位、重要工序、主要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及施工过程中的自检情况:

1、对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本工程重要分项工程为谷坊坝、拦砂坝、防护堤,重要工序砼浇筑质量和谷坊坝、防护堤的砌筑质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

⑴在施工中,项目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每道工序施工均始终贯彻实行三检制度,经自检合格后再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⑵施工前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重要分部工程下达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图纸以便指导施工,同时签订质量责任状,采用经济奖罚和其他激励措施,并作到了关键部位责任到人。

⑶砼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①坝体每层浇筑厚度每层控制为100cm,每个浇筑段高度控制为2.0m高,控制砼初凝时间一般在90-120min,以便及时进行第二浇筑层。

②砼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浇坝体砼不宜过快,不产生硬搓为宜,每层浇筑厚度100cm。

排导槽底板基础一次浇筑成型,浇筑厚度为80cm。

在底板砼具有一定强度后,边墙砼一次浇筑成型,每层浇筑厚度为1.0m,分两层浇筑完成。

③使用高频振动器,振动棒插点间距30cm,防止漏振,插点要均匀排列,每一点要掌握振捣时间,过短不宜振实,过长可能引起砼离析和胀模。

振捣时应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应将振动器棒上下作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插点有序,宜在砼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为止。

振捣时,不得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

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插入下层砼约5cm,以消除上下层冷缝,确保砼质量。

④砼施工过程中,严禁随便往砼中加水二次拌合已初凝的砼。

对已初凝的砼面层,严重格按施工缝的处理要求,在二层砼浇筑前先铺一层强度等级高一个级的细石砼层(厚度5cm),然后再将砼注入仓面进行上一次砼浇筑。

⑷浆砌石质量控制措施

在进行坝体砌体砌筑施工时,根据设计放出样,搭设样架,层层挂线砌筑。

在处理好的基础上铺一层3~5cm后的稠砂浆,砌筑前将干净的石块洒水湿润,以便与砂浆结合。

砌筑按以下程序进行:

角石→面石→腹石。

角石用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形状,在选石与砌筑时须加倍注意,要选择比较方正的大块石,先行试放,必要时须稍加修凿,然后铺浆安砌。

角石的位置必须准确,角石安砌好后,就可把样线移挂在角石上。

面石可选择长短不等的石块,以便与腹石交错衔接。

面石的外露面应比较平整,厚度略同角石。

砌筑面也要先行试放和修凿,然后铺好砂浆,将石翻回座砌,并使灰浆挤紧。

腹石可用较小的石块分层砌筑,填砌前先铺座灰,放填第一层腹石时,须大面向下放稳,尽量使石块间的缝隙较小,再用灰浆填满空隙的1/3~1/2,并放入合适的石块,用锤轻轻敲击,使石块挤入灰缝中。

每砌三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