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0903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0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docx

苏科版《111杠杆》复习教学案

《11.1杠杆》复习教学案

【知识点】认识杠杆、杠杆的示意图、杠杆的应用、杠杆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及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

有关杠杆的名词、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难点:

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典型例题】

〖例1〗

(1)画出下图所示杠杆力F1和F2的力臂。

(2)画出下图所示的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并标出动力和阻力臂。

 

〖例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5

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例3〗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当B端挂5N的重物G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8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A.2.5NB.5NC.10ND.无法确定

 

〖例4〗如图所示的弯曲杠杆A端吊一重物G,要想在B端加一最小的力F,使AO(O为支点)保持水平平衡,试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巩固训练】

1、画出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2.⑴画出用羊角锤拔钉子时的杠杆示意图。

⑵如图所示,用最小的力把重油桶推上台阶,推力的作用点在何处?

方向如何?

在图上分别画出支点、重力、推力及它们的力臂。

3.如图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自重不计,AO=BO,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当A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平衡,这时在B端需施加最小的力为F1;若使B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端需施加

最小的力为F2,则()

A.FlF2

C.F1=F2D.无法比较

4..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设此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F为_________N。

【练习】

1.如图所示的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2.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F=30N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

已知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A.80NB.60NC.40ND.20N

3.如图所示杠杆,O是支点,中间挂一重物G,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处加一个力F使杠杆平衡,且要求所加的力要最小,则这个力()

A.应沿MQ方向B.应沿MP方向

C.应沿MN方向D.可沿任意方向

4、在海南举办的大力士比赛中,有一个项目是把车轮推上台阶。

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

7.小明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1)塑料直尺放在圆柱形水杯上,使其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如图甲所示.则支点与直尺的一定在同一竖直线上.

(2)往直尺两端放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并调节硬币的位置,使直尺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如图乙所示.①若将左、右两侧各取下一枚硬币,则直尺端将下沉.②小明测出乙图中的L1、L2。

作为力臂的大小,是否正确?

为什么?

8、如图11-1-12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重物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º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并求出它的大小。

9.如图27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8N。

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

(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

10、如图是一台手动小水泵的示意图。

当竖直向下作用在手柄OB的力F1为40牛顿时,水泵提起一定量的水,手柄长OB=50厘米,这时它与水平面夹角为300,阻力臂长14厘米。

求:

(1)动力臂L1;

(2)这时提起水的重量G。

《杠杆》测试题

填空题

1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如右图所示杠杆处平衡状态,则L1=L2如(每个钩码的重力相等).

13.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图b),O为支点。

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N。

14.如右图所示,已知OA是OB的两倍,物体重为G,F为动力,方向竖直向下,该杠杆属于杠杆(填“省力”或“费力”),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F= 

15.图中是一种健身器械,AOB可视为一个杠杆,O是它的支点。

(1)小明用力向下拉杠杆时,重物被抬起,此时AOB是一个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他想更容易抬起重物,应该将手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点,这是因为增大了__________。

16.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2)实验中,用图9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

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9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1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18-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填“左”或“右”)移动.在杠杆上挂2N的重物,如图18一乙所示,杠杆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N,将所挂的重物往左移1格,杠杆重新平衡后,弹簧称的示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

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_端将下沉了啊。

《11.2滑轮》复习教学案

 

【知识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及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

难点:

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典型例题】

〖例1〗标出甲、乙滑轮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例2〗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

(动滑轮自重不计)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

 

〖例3〗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

A.2.94N

B.1.96N

C.0.98N

D.0.49N

〖例4〗人站在二楼阳台上,要将楼下700N的重物拉上来,绳子的最大承重是300N,应怎样设计滑轮组,能将重物提起且使用滑轮的个数最少(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巩固训练】

1.如图所示,图中的甲、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比ρ甲:

ρ乙=2:

1,质量比m甲:

m乙=4:

5。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

A、滑轮组静止时,甲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B、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为8:

5

C、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甲的重力之比为4:

3

D、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乙的重力之比为3:

4

2.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省力杠杆

3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4.在图7中,甲、乙两个滑轮组都是由相同的滑轮组合而成。

如图丙:

大轮重10N,小轮重5N,连杆重1N。

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提起同样重的物体(G=500N),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绳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129NF2=133N

B.F1=129NF2=129N

C.F1=133NF2=133N

D.F1=133NF2=129N

【课后练习】

1.如图1所示,表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的几种方法其中最省力的是()

(动滑轮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2.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

实验前,小军用弹簧秤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秤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亵中(见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秤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_______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

3.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上,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2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一个动滑抡B.一个定滑轮C.杠杆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抡组

4.如图所示,夏天为了遮阳,窗前挂有竹帘,其顶部安装着两个滑轮,这种滑轮的优点是。

5.程跃要提起重8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

已知每个滑轮重20N,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滑轮组来

提起重物(选填“a”、“b”或“c”)。

请在所

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

6.请在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7.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图4),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8.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11.3功》复习教学案

 

【知识点】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计算功的大小

【重点、难点】

重点:

功的概念和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功的计算。

难点:

正确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

 

〖例2〗如图,李萍同学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推上同一高度,则李萍做功()

A.沿AD推力做功较多

B.沿BD推力做功较多

C.沿CD推力做功较多

D.沿AD、BD、CD推力做功一样多

〖例3〗.在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例4〗重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时,由A移动到B,又移动到C,如图所示。

已知AB段较粗糙,BC段较光滑,且

=2

设拉力F在A→B的过程中做功W1,在B→C的过程中做功W2,则关于W1、W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W1:

W2=l:

lB.W1:

W2=1:

2

C.W1:

W2=2:

1D.少条件,不好判断大小关系

【巩固训练】

1.大伟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

()

A.200J B.300JC.400JD.500J

2.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重4N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300J B.做功100JC.没有做功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3.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

4.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2小时内,心脏做功约为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升高m。

(g取10N/kg)

【课后练习】

1.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m,又登上大约10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家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约为  (  )

A.0JB.400JC.2000JD.2400J

 

2.下列实际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人肩上扛着重物,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了一段距离

B.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在头顶稳稳地停留3s的过程中

C.人手提着重物,在斜坡上匀速前进了一段距离

D.人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了10m的过程中

3.电动自行车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

电动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

张老师利用周末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沿着威海公园的水平道路匀速行驶,在30min内,电动车行驶了9km,此时车上电动车的工作电压为32V,工作电流为4A。

(1)若该车和人共重1000N,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共为2.5×10-3m2,那么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若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为20N,则这段路程内该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3)该电动车在这30min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11.4功率》复习教学案

【知识点】功率、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

【重点、难点】

重点:

功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难点:

设计实验估测人的功率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的功越多,则功率就越大技术B.物体做功的时间越短,则功率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D.功率越大,则做功越多

〖例2〗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时,甲用了9s,乙用了10s,甲、乙两人质量之比是5:

6,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比P甲:

P乙等于().

A.3:

4B.4:

3C.25:

27D.27:

25

 

〖例3〗.某人用如图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关节的功能,重物的质量为3kg,若小腿拉绳使重物在3s内匀速上升0.5m,求:

①小腿对绳的拉力。

②绳拉重物的功率。

 

〖例4〗一位体重为500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A.60WB.3.6×103WC.6×103WD.3.6×105W

 

【巩固训练】

1.如右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像。

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相比较,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无法比较确定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_______N。

若他在l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至少______W。

 

3.在中考体育达标“跳绳项目”测试中,燕燕同学1min跳了120次,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4cm,若她的质量为50kg,则她跳一次做的功约为_______J,她跳绳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W。

(g=10N/kg)

4.小敏同学和他所骑的轻便自行车总重约600N,上学路上他骑车在20s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00m的平直公路。

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敏同学蹬车的功率约为()

A.150WB.300WC.1500WD.3000W

 

【课后练习】

1.一辆功率为45kW的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30km,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2.如图重30N的物体,在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2s内匀速移动了120cm,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拉力的功率为W。

(不计滑轮及绳子自重,轮与绳的摩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越多B.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越快

C.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时间越短D.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越慢

4.小强同学家住北园小区3号楼的五楼。

放学后,他从一楼到五楼共用了20s。

若小强及书包总重为480N,每层楼的高度为3m,则他上楼的功率是_______W。

 

5.图为某举重运动员在0.5s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举起过程中拍摄的两张照片,杠铃的质量为100kg,则杠铃重为____N。

已知照片中杠铃的实际直径是40cm,根据照片可算出该运动员在上述过程中对杠铃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W。

(g取10N/kg)

 

6.小徐的体重为500牛顿,他想粗略地测算自己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

他用尺量出握拳时手臂的长度为0.6米,并测出自己连续拉上去5次的时间为10秒(如图所示),请计算:

(1)小徐在这段时间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小徐做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为多大?

 

7.跳绳是今年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小强同学的质量为50㎏,每跳起一次的平均高度为5㎝,每分钟跳150次.问:

⑴小强同学平均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⑵小强同学跳绳的功率为多少W?

(g取10N/kg)

 

《11.5机械效率》复习教学案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重点、难点】

重点: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难点: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例2〗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1min内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例3〗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右图中三种做功情况(设滑轮规格相同),产生额外功最多的应是____图。

若钩码(m=5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米,各种情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_____,由此可判断出_______图的机械效率最大。

(g取10N/Kg)

 

〖例4〗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2

10

1.5

20

2

5

5

3.0

10

⑴实验中应拉弹簧测力计.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实验时的机械效率.

⑶若不计摩擦,该动滑轮的重为________________。

【巩固训练】

1.工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所示,汽车车厢底板高度h=1.5m,斜面长度s=3m,现用力F沿着斜面把重力G=1800N的重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擦,拉力F为_____N;若实际拉力F′=1200N,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2.如图所示,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l,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l=W2ηl=η2B.W1=W2ηl<η2

C.W1η2D.W1>W2ηl<η2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只木块P沿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

若每只滑轮重1N,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在2s内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_J。

 

4.建筑工地用如图21所示的简易滑轮组提升砖块,某工人将500N重的砖块一次匀速提升到离地面4m高的砌墙处,所用拉力是200N,所用的时间是20s.求这次提升砖块过程中

(1)工人所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机械效率.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拉动一个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匀速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F为2.5N,则在2s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J,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不计滑轮重力)。

 

2.工人利用图23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

所用拉力为2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

(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力)

 

3.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

假设1:

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假设2:

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假设3:

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假设4:

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滑轮组绳子股数有关.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1—31所示的四个滑轮组,分别进行了四次实验,表一中记录了实验器材的有关数据,实验中有关的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1)请将表二中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补充完整.

(2)根据实验和(选填①②③④)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被提升物重有关.

(3)根据实验②和④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无关.

(4)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

(5)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是否与物体提升高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