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1750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docx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doc

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普通话考试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谈普通话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语音规范化的三个问题

 

曾光茂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迅速提高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升中文在虚拟世界中的影响力”①,以使汉语尽快走向世界,争取中华民族应有的话语权,笔者在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发现的以下三个问题急需加以规范。

 

一、文白二读问题。

 

部分汉字有文白二读现象,即同一个汉字,在书面语言、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读一个音,而在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却读另外一个音。

文白二读是普通话测试中测试人员难以掌握和受测者出错最多的地方,也是语文教学中语音教学的一个难点。

 

文白二读语音出错的类型之一,将口语词语的读音全部读成书面语词语的读音。

如:

将口语词语“切削”、“削铅笔”中的“削xiāo”全部读成书面语词语“剥削”、“削减”、“瘦削”中“削xuē”的音;将口语词语“梨核儿”、“煤核儿”中的“核hú”读成书面词语“核查”、“核定”中“核hé”的音。

 

文白二读语音出错的类型之二,将书面语词语的读音全部读成口语词语的音。

如:

将书面语词语“地壳”、“甲壳”、“躯壳”中的“壳qiào”全部读成口语词语“贝壳儿”、“脑壳”、“驳壳枪”中“壳ké”的音。

 

文白二读语音出错的类型之三,把书面语词语的音读成口语词语的音,把口语词语的音又读成书面语词语的音,二者混读。

如:

将书面语词语“赤身露体”、“露天”、中的“露lù”读成“lòu”;又将口语词语“露富”、“露马脚”、“露头”中的“露lòu”读成“lù”。

 

这种语音混乱状况出现的原因,一是不容易区分清楚哪些是书面语词语,哪些是口语词语;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即使将书面语和口语词语的语音读混了,也不影响表情达意;三是有些人不知道书面语和口语词语的读音有区别。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运用拼音进行文字录入时,口语词语和书面语词语有的按正确读音录入快,有的反而是按错误读音录入快。

究其原因,是文白二读的混乱现象影响了整体录入速度。

 

综上所述,文白二读现象既对表情达意没有什么帮助,又明显增加了学习和掌握普通话语音的难度,还影响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速度,与异读词的性质类似,我们应该象统一异读词的读音一样,也统一文白二读词语的读音,只保留其中的一个读音,淘汰另一个读音。

 

二、ABB式词语的异读问题。

 

ABB式词语的读音按照《现代汉语词典》②的注音,B字的读音有三种类型:

 

1、B字原本是阴平调,在ABB式词语中仍然注作阴平调,这种注法约占ABB式词语的51.1%。

如:

“绿生生lǜshēngshēng”、

“蓝晶晶lánjīngjīng”。

 

2、B字不是阴平调,在ABB式词语中仍然注作原有声调,这种注法约占ABB式词语的21.6%。

如:

“黄灿灿huángcàncàn”、

“黑沉沉hēichénchén”、“亮闪闪liàngshǎnshǎn”。

 

3、B字原本不是阴平调,而在给ABB式词语注音时却注成阴平调,这种注法约占ABB式词语的27.3%。

如:

“绿茸茸lǜrōngrōng(“茸”原本读作róng)”、“黑黝黝hēiyōuyōu(“黝”

原本读作yǒu)”、“热辣辣rèlālā(“辣”原本读作là)”。

 

前两类的读音在普通话培训测试及运用中不存在问题,问题表现在第三类上:

 

1、B位置上的字原本没有阴平调的读法,唯独在ABB式词语中被注成阴平调,因而没有根据,如果是按照人们习惯的读法注音,那就多了一种读音,增加了普通话学习的记忆量和难度。

 

2、《现代汉语词典》中注成阴平调的有一些ABB式词语,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读作阴平调,而是读B字的本来声调。

如:

“软绵绵”、“毛茸茸”、“热辣辣”等等词语中的“绵”、“茸”、“辣”没有读作阴平调,而是读作“mián”“róng”“là”。

许多教师(包括部分老语文教师)还不知道ABB式词语中的B字在词典中被注成阴平调,他们在平时及教学中都读的是B字的本来声调。

 

3、同样是ABB式词语,有些词中的B字读原有声调,而另一些词中的B字却硬要读成阴平调,还没有一个区分的标准,语音学习者没有标准可依,全靠硬性记忆,因而学习难度较大。

 

4、在普通话测试中,有些受测者按照词典和朗读作品后面对ABB式词语的注音,把B字读成阴平调,而更多的受测者则将B字读成原有的声调。

如:

10号作品③中的“毛茸茸”、“沉甸甸”两个词,部分人将“茸”、“甸”读作阴平调,而更多的人则将“茸”读作阳平调,将“甸”读作去声调,该判谁对谁错呢?

陕西省语言文字水平培训测试中心给出的办法是,两种读法都算正确,但这种二元标准会直接影响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化。

 

其实,ABB式词语中B字不管读成阴平调,还是读成原有声调,既不影响表达效果,也不影响发音难度。

那么,为了规范普通话语音,有利于汉语学习和语言战略的实施,应该统一ABB式词语中B字的读音,都按B字的原有声调读。

 

三、AABB式词语的异读问题。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AABB式词语的绝大多数B字按原有声调注音,但有极少数B字原本不是阴平调,却注成阴平调,如:

“马马虎虎”、“慢慢腾腾”中的“虎”、“腾”原本是上声调和阳平调,却都注成阴平调。

为有利于普通话培训测试及推广工作,也应该统一AABB式词语中B字的读法,统一按B字原有的声调读。

 

附注

 

①中国语言文字网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

郝平《大力促进应用语言学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贡献》——在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所长)论坛上的讲话

2009年5月9日

 

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8年2月北京第215次印刷

 

③李长青的《陕西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指要》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2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同“附注①②③”

 

作者简介:

曾光茂

本科学历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2008年主编校本教材《普通话口语能力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