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2330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跨江大桥主桥岸上嵌岩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水文地质

三、施工工艺流程

四、施工方案

五、施工工艺

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

 

一、工程概况

长江大桥方面南岸岸上部分为主桥10#墩及引桥S1~S24#墩,主桥及引桥基础均采用桩基础。

主桥10#墩是钢桁拱主桥的边墩,位于长江南岸子堤边缘,桩基础为18φ2.5m嵌岩钻孔桩,纵向3排,横向6排;承台结构尺寸为37.5×19×5m,承台顶面标高为+6.0m,承台底标高为+1.0m,桩长为76.0m。

二、地质情况

10#墩位于长江南岸,在地貌上属于高漫滩区,地面高程6.46m,覆盖层厚47.48m,由上至下分为三大层,第②大层由全新统河床~湖沼相地层组成,上部主要为软塑状粘性土、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下部为中密状细砂,厚16.58m。

其下为第③大层,主要由全新统河床相细砂组成,呈中密状,局部夹软塑状粘性土,厚21.5m。

底部为第④大层,主要由上更新统河床相中、砾砂组成,呈密实状,厚9.5m。

基岩为白垩系成岩程度差的泥岩(⑤1)、泥质粉砂岩(⑤2),岩质软弱,岩面高程-53.94m,强、弱风化层厚7.6m。

10#墩处覆盖层的第②、③大层主要为松散、中密状的细、中砂及流塑~软塑淤泥质粉质粘土,承载力低,工程性差,不适合作为基础持力层。

第④大层主要由密实状的中、砾砂组成,工程性能较好但厚度不大,所以第④大层亦不适合作为基础持力层。

该段发育的泥岩、泥质粉砂岩属于软~极软岩,强度低,但工程性能均匀稳定,在该段适合采用桩基础,以微风化基岩作为桩尖持力层。

 

三、施工工艺流程

四、施工方案

10号墩位于南岸子堤与主防洪堤之间的水塘处,塘底标高为+5.569m。

10号墩采用筑岛进行钻孔桩施工,钻孔采用KPG3000A及RC300反循环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泥浆通过泥浆池循环来进行泥浆净化。

桩基钻孔完成后,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

水下封孔砼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

五、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1、钻孔场地在水塘处,先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

2、钢护筒规格为φ外3.2m,壁厚为20mm,材质为A3钢,单根长度为9m,采用一台APE400B振动打桩锤进行插打。

2、插打后护筒顶面应高出施工地面0.5m,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埋设护筒时宜将护筒埋置到较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埋设完护筒应将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

(二)、钻机选型

岸上钻孔桩钻机采用KPG-3000型钻机和RC300工程钻机进行钻孔,钻机底座抄垫枕木并将其相对固定,以承受钻孔时的扭矩,走道要顺直,位置要准确。

钻机的起重滑轮及转盘中心应在同一铅垂线上,以保持钻孔垂直。

技术要求:

①钻机对中位置以钻孔桩设计位置为准,中心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cm;②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顶面中心和底面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③钻杆倾斜率小于1%。

钻机安装的具体步骤及要求严格按KPG-3000型钻机和RC300工程钻机说明书办理。

因10#墩桩底高程为-75.0m,因此接钻杆时要配风包和稳定器,以保证清孔效率和钻孔的垂直度。

(三)、钻孔

选用RC300全液压动力头回转钻机和KPG3000型全液压回转钻机,用优质化学泥浆护壁及气举反循环清孔的施工工艺。

1、泥浆制备和泥浆循环、净化系统的布置

墩位地层较为复杂,钻孔深、桩径大、钻渣量大,能否顺利成孔,护壁是关键。

故泥浆性能的稳定及泥浆循环、净化系统的布置是关系到成孔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墩位处均应布置造浆池及泥浆循环池。

(1)开钻前应按优质泥浆的配方制备合格的基浆。

选用不分散、低固相、高粘度的PHP优质膨润土化学泥浆。

泥浆由优质膨润土、碱(碳酸钠)和聚丙烯酰胺(PHP)等原料组成。

基浆配合比:

膨润土:

水:

纯碱:

PHP=1:

9:

3.2%:

0.5%

(2)拌浆机拌制的泥浆直接在造浆池中制浆。

(3)在钻孔施工过程中泥浆的净化泥浆分离器进行泥浆净化。

经过孔内的泥浆抽出来后进行沉淀池内,沉淀后的新鲜泥浆进入存浆池后再利用3PN泥浆泵抽入钻孔护筒中。

灌注水下砼时,护筒内泥浆通过排浆沟排入沉淀池中。

2、钻机安装

(1)开钻顺序要统一安排,相邻两孔不能同时进行钻孔作业或灌注混凝土,以免互相干扰。

灌注混凝土完成24h或混凝土桩的强度达到5MPa后,其邻孔才能开始钻孔。

为避免成孔后长时间等待灌注砼,各孔具体开钻时间由项目部统一安排。

(2)钻机组装就位,其底座应水平、稳定,钻架中心与钻机转盘中心的连线应与钻盘垂直,钻头、钻杆和桩中心在一铅垂线上,以保证孔位正确,钻孔顺直。

3、钻进成孔

(1)钻孔前应对钻孔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钻孔时应按设计资料及实际地质情况绘制地质剖面图。

钻机安装检查合格,泥浆制备达到要求后,方可开钻。

(2)在钻头护圈上加焊翼板和钢丝刷钻孔至护筒底口,对护筒壁进行清理,然后提出钻头并取下加焊的翼板和钢丝绳刷。

重新下放钻头快速通过护筒底口3米后转入正常钻进,以免长时间扰动护筒底口。

(3)钻具应加足够的配重块,钻孔时减压钻进,钻压不得超过钻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并坚持每班检查钻机水平以保证成孔垂直度和孔形。

(4)钻机在各地层中的钻孔指标:

对于淤泥质土层和亚粘土层,采用中速、优质泥浆大泵量钻进的方法钻进;对于粘土层采用中等钻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对于砂砾层、卵石层,采用轻压、低挡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以免孔壁不稳定,发生局部扩孔,或局部坍孔,并充分浮渣、排渣,以防埋钻现象。

发生对于泥质粉砂岩,应中等钻速,大泵量、稀泥浆,并多活动钻具,以防糊钻。

刮刀钻头换滚刀钻头,应先轻压慢转,将钻头扫平后,转入滚刀钻头的钻进参数钻进,以免换层换钻头处出现台阶影响孔形。

钻机在不同的地层中应选择不同的钻压和钻进速度,不同地层的钻进参数见下表。

不同地层的钻进参数

地层

钻压(KN)

转数(rpm)

进尺速度

(m/h)

淤泥、淤泥质粘土

100-150

10-20

1.5-2.5

砂层

150-200

6-10

3-5

砾砂层、卵石层

150-200

6-10

2-3.5

泥质粉砂岩

300-500

6-10

2-3

(5)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如确因故须停止钻进时,将钻头提升放至护筒内或安全位置、以免发生埋钻事故,经常对钻孔泥浆抽检,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补充或调制泥浆。

(6)钻进成孔过程中,及时补充浆液量,使孔内泥浆面始终超过地下水面,以平衡地层压力,防止塌孔。

(7)加接钻杆时,应先停止钻进,将钻具提离孔底10~20cm,维持泥浆循环10分钟以上,以清除孔底沉渣并将管道内的钻渣携出排净,然后加接钻杆。

(8)钻杆连接螺杆应拧紧上牢,认真检查密封圈,以防钻杆接头部位漏水漏气,使反循环无法正常工作。

(9)及时详细地填写钻孔施工记录,正常钻进时,应参考地质资料掌握土层变化情况,及时捞取钻渣取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

根据核对判定的土层及时调整钻进参数。

(10)停钻时,钻头须提离孔底才能停止供风。

防止出渣口和风包被堵。

由于孔深过深,气举反循环钻进时,可在钻杆的中部设置中间接力风包,以保证排渣顺利。

(11)钻孔达到设计高程后,应进行成孔质量检测,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清孔,目的是清理孔内钻渣,尽量减少孔底沉淀的厚度,保证钻孔桩的承载力。

严禁用超钻的方法来代替清孔。

一清合格,孔检合格后,经监理同意后,方可安装钢筋笼。

(四)、成孔标准

1、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2、倾斜率小于1%;

3、孔底高程

cm

4、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

5、封孔前,孔内沉渣厚度为10cm,封孔后,孔底应无夹渣。

(五)、清孔及检孔

钻孔至设计高程,经检查无误后,应立即进行清孔和检孔。

1、清孔先将钻头提离孔底20cm,钻头慢速空转,反循环抽净孔底沉渣,然后停钻2小时,再启动钻机,反循环清除孔内沉渣。

2、检孔利用检孔器进行检孔,检查孔径大小并测定孔的中心位置及孔的倾斜率。

(六)、钢筋笼制造、安装

钢筋笼按设计图制作,钢筋笼总重约50t,以12m标准节段制作吊装,每段重量约8t。

钢筋笼制作必须有胎具,运输、吊装均要设专用设备,严禁吊运时损坏或变形。

分段钢筋笼纵向连接,全部采用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接头质量必须满足有关规定要求,声测管接头采用钢管套接。

钢筋笼制作时应采用整长在长线胎架上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将直螺纹套筒松开后进行分段运输吊装。

钢筋笼在桩位处以12m为一节接长吊装,接长段吊装利用龙门吊机,钢筋采用龙门吊机进行整体吊放,在钢筋笼外侧每隔一定距离(一般2m左右),于同一横截面上主筋外侧对称焊接4个砼滚轮,以使钢筋笼在孔中保持竖直并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在钢护筒范围内的钢筋笼,应根据护筒与桩位偏差调整耳环高度,以使钢筋笼保持顺直,并在混凝土灌注时,不致挤压移位引起孔位中心偏差超限。

吊放钢筋笼时,顺桩孔自然下放,钢筋笼入孔定位标高应力求准确,允许偏差为±5cm。

由于钢筋笼位于水下,为测定钢筋笼是否下放至孔底,可在钢筋笼顶口系一测绳,通过测绳上的读数,即可判明钢筋笼是否下到位。

钢筋笼下放到位后,由潜水工水下解除或采用人工自控脱钩器解除千斤连接,使钢筋笼自然竖立于桩孔中。

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可在底节钢筋笼下口内侧焊一园形钢筋网(或十字杆),以便水下混凝土灌注后将钢筋压往,避免发生浮笼现象。

钢筋笼允许偏差

钢筋笼全长:

2d(±56mm)尺量检查

钢筋笼直径:

±20mm尺量检查

主筋间距:

±0.5d(±14mm)尺量检查

加劲筋间:

±10mm尺量检查

箍筋间距:

±20mm尺量检查

钢筋笼垂直度:

<1%L吊线尺量检查

注:

d为主筋直径,L为钢筋笼长度。

(七)、水下混凝土填充

1、组拼φ377mm导管,并做好分节及尺度标记,导管应经过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导管提升采用吊机,混凝土灌注前应认真检查。

3、填充混凝土前应复核钻孔桩深度及沉渣厚度。

如不能达到要求,可利用封孔导管换浆清孔。

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符合规定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4、混凝土由混凝土工厂供应。

5、填充混凝土技术指标及要求:

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级配试验确定水下C30掺和料混凝土配合比,初凝时间不得早于8-12小时;

粗集料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

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8及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得大于40mm;

混凝土产量不小于80m3/h,水泥用量不少于350kg/m3;

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0.4~0.5;

有良好的和易性,其坍落度宜为18~22cm,在灌注及运输过程中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

水灰比宜为0.5~0.55。

6、填充前导管口离孔底25~40cm,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不宜小于9m3应满足导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要求。

7、混凝土采用拔球+隔水栓法施工,灌注开始后,应连续不断进行,中间不得停盘,并经常检查管内有无漏水现象。

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应低于5℃,当气温低于0℃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8、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按2~6m控制,灌注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1.0m。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

9、作好混凝土灌注记录,遇有埋管等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同时尽快处理。

10、混凝土灌注完毕,将导管、漏斗、储料斗、泵管等清洗干净。

11、为保证封孔质量,应注意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雨天气灌注混凝土。

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质量全面负责。

确保成孔优良率达l00%。

2、严格按规范、规程和设计图纸施工。

3、每月召开一次质量总结会,将前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提醒后段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4、每桩开钻前,施工员负责技术交底,将每桩勘探柱状图及施工注意事项以书面形式交与机长,将每桩的墩号、桩号、桩底标高、桩长、护筒顶标高、孔深等参数交待给班长与记录员。

5、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并与奖金挂钩。

6、将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质量要求打印成工艺卡片,分发到各班组。

7、严格交接班制,交接班时,每班必须将本班进尺情况、地质情况、孔内情况及注意事项,详细交待给下一班作业人员。

8、质检员负责成孔后的自检工作,确保交验的孔全部合格。

(二)、安全保证措施

1、设置专职安全员,确保现场全天候有人值班。

2、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每天收集天气预报资料,掌握天气变化动态。

4、各类钻具要设置保险绳,避免掉入孔中。

5、电源要有醒目的警告牌,非专业人员严禁靠近或乱动。

6、电缆电线接头要规范、牢固,严禁漏电。

7、启动电机要装降压启动装置与漏电保护器。

8、所有电器设备接线要进配电箱,设置雨棚,严禁露天淋雨。

9、上班人员上班前严禁喝酒。

10、上班人员必须穿工作鞋、工作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

11、开钻前应先启动循环系统,再启动钻机。

12、上班时严格按要求对钻机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13、班长注意孔内地层变化情况及机器运转情况,出现异常,立即停钻,等查清原因,修复好后,再开钻。

14、记录员将本斑进尺、地层变化及事故等情况作好详细记录。

15、合理布置作业现场,做到整洁、有序、文明生产和生活。

16、注意环境保护,泥浆循环做到封闭施工。

17、配备必需的生活设施,确保施工人员能安全、安心、正常的生活、工作。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

1、认真贯彻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

2、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的法律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

3、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废水、钻渣以及工程垃圾,对工程中的泥浆、废水、钻渣以及工程垃圾采取集中按规定统一排放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