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2865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5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docx

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

2006年中考《思想政治》第一轮复习

初三《社会发展简史和基本国情》基础题检测

(一)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毛泽东说: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这一论断主要说明了:

()

A.制造工具、从事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B.石器是原始社会主要的劳动工具

C.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D.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

2.我国长江三峡导流明渠是世界水利水电工程中综合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次截流,这表明人类履行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

()

A.生产力B.劳动力C.生产关系D.生产工具

3.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

C.氏族制度的瓦解D.部落间的战争

4.下列选择中,能正确反映生产力与私有制、阶级、国家之间内在联系的选项是:

()

A.国家的产生是私有制、阶级产生的基础,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C.私有制、阶级、国家随生产力的产生而产生,并将永远存在下去

D.国家的产生和建立,强化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对立,但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5.晚唐时有人曾诉说老百姓有八苦:

一苦官员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伸冤;七苦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封建社会老百姓这么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的专制制度D.封建的等级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将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原始人的生产工具极为简陋,劳动对象十分狭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少、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原始人:

()

A.必须进行共同劳动

B.必须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

C.必须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D.必须平均分配消费品

2.生产力包括:

()

A.劳动者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技能

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关系具体内容的是()

A.生产资料B.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C.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劳动者

D.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4.奴隶社会建立代替原始社会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有:

()

A.奴隶制建立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B.战俘不再被杀死,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

C.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能够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

D.金属工具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5.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

A.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B.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C.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

D.它决定封建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6.中国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的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到欧洲等地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

这表明:

()

A.在封建社会,我国的科学文化发展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四大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封建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进步

D.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工业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简答题(要求针对所提问题作出简明的回答)

材料:

原始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产生了原始农业,但最初的农业非常落后。

原始人首先用石斧、石镰等将树木和杂草砍倒,经过暴晒后,用火焚烧,然后把种子撒到焚烧过的土地里,到了成熟的时候去收获。

这种原始的耕作方法后人把它称为“刀耕火种”。

请分别指出上述材料中的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四、理解说明题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中国的数学领先西方几百年,形成了计算见长、解决实际问题这特点的数学理论体系。

中国天文历法以农业应用为本,天体位置的计算十分高明,历法应用的规模与延续时间之久为世界罕见。

中国的蚕丝织品,长时期令西方趋之若鹜,由此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中国的瓷器名扬天下,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

材料二:

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十分推崇儒家“敬天秉公”的做人态度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德国的歌德、法国的雨果,都从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端的一次革命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俄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2.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用机器制造机器

C.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D.电力的广泛运用

3.恩格斯说:

“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这段话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是:

()

A.追求剩余价值B.为了社会发展

C.满足人民的需要D.在竞争中取胜

4.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促使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产生各种矛盾和罪恶的根源。

()

A.资本主义私有制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D.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5.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雇佣、受剥削的根源在于:

()

A.工人没有人身自由B.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7.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表明:

()

A.国家政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C.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

8.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用机器制造机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巴黎公社的建立

9.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新科技革命的兴起B.巴黎公社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10.资本主义生产形成的标志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

D.工业革命的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将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发展资本主义生产,需要有:

()

A.大量失去生产资料,而又能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

B.大量土地和生产工具

C.大量货币资本

D.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2.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血迹斑斑的奴隶贸易、对印第安人的奴役和屠杀、对亚洲进行的鸦片贸易等罪恶的历史说明:

()

A.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

B.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有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

D.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倒退

3.列宁指出;“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的工人举行罢工游行,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美国政府主动用军警对罢工工人实行镇压。

这两个材料表明:

()

A.资本主义国家是代表全体公民利益的

B.资本主义民主实质上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

C.资本主义民主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民主

D.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工具

4.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

A.以机器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

B.日益发达的商品生产

C.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生产,是资本家剥削雇用工人的过程

D.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直接目的的生产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

A.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生产资料

B.工人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受资本家剥削

C.资本家占有大量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生活的工资

D.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公平交易,不存在剥削

6.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使生产力有了迅猛发展

B.都使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的发展

C.都消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D.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7.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中,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社会有: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三、简答题(要求针对所提问题作出简明的回答)

1.阅读下图年,填写和回答问题。

 

(1)图A是第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图B是第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图C是第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2)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2.“如果你爱他,带他去纽约,因为它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带他去纽约,因为他是地狱。

”联系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这段话,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纽约既是天堂又是地狱,那么它是什么人的天堂?

什么人的地狱?

(2)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上述善的根源是什么?

(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四、判断分析题(先判断题中所说的是否正确,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分析)

近年来,我国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改善和发展了关系。

中美两国决定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战备伙伴关系;中日两国确认了要努力构筑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日邻友好合作关系;中法两国一致同意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以上材料说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已经不存在矛盾和斗争了。

 

五、理解说明题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亡。

”资本主义三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深刻影响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

2.某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组织初三

(1)班的同学,围绕“如何看待资本主义”这一问题展开烈讨论。

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剥削和压迫,也无法克服各种矛盾和危机,我们绝不应该向他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连续出现了三次科技革命,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应该全面向资本主义学习。

……

请你结合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也写一个发言提纲,参加他们的讨论。

 

(三)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辛亥革命,革命果实最终落到反动派卑手中。

历史表明: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主要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

B.农民阶级落后,资产阶级没有历史的进步性

C.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据此回答第2—3题。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是指:

()

A.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D.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3.为了最终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党和政府制定了的基本方针。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高度自治

C.相互承认、完全自治

D.和平统一、高度自治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C.1919年“五四运动”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5.中国共产党是的先锋队,同时是和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A.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

B.中国人民中国各民族中国工人阶级

C.中国各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

D.中国工人阶级中国各阶级中国人民

6.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键在于:

()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并宣布,我国将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这说明:

()

A.农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根本问题

B.农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农民问题代表了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将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哪些事件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

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即:

()

A.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无产阶级处于领导地位

B.国家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和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引导个体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已极大发展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

D.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读图表:

 

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

A.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C.城镇居民收入不平衡

D.综合务国力显著增强

5.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

()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6.2004年春节前夕,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农民工资问题,使许多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以上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B.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C.我国的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D.我国已经消灭了贫困现象

三、简答题(要求针对所提问题作出简明的回答)

1.阅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据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何变化?

(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2.南宁市南湖广场建成后,这个环境优美、独具南方特色的园林绿化、水天一色的休闲广场受到了市民的欢迎,每天前往观光、游玩、锻炼身体的人络绎不绝。

这一景区的建设体现了南宁市党委、市政府“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还美于民”的目标。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初三所学知识回答:

南宁市党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表明了什么?

(2)请你再列举南宁市或你所在县(区)的党委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个实例。

四、判断分析题(先判断题中所说的是否正确,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分析)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

 

五、理解说明题

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已经顺利地实现了在香港、澳门地区分别恢复行使主权,现在正为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大业而继续努力。

请回答:

(1)香港、澳门问题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实行“一国两制”具有什么深远的重大意义?

(3)作为当代青少年你打算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民意,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人口基数大、新世界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B.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C.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距大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坚持计划生育D.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

4.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

A.社会主义的本质B.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C.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D.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实现共同富裕

B.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6.下列各项直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是()

①中央文明委决定每年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②全国人才会议在北京召开③国家减免15项全国性及中央部门涉农收费项目④截至2003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4033亿美元

A.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其中,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

B.由于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

C.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

D.流动人口增加,贫困人口在农村聚集,城镇失业人口逐年增加

8.2003年9月6日,西气东输东段工程成功贯通。

10月1日,西气东输管道靖边——上海段投产试运行。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此工程全线建成后长江水将调入北京。

这表明()

A.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B.我国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D.自然资源是东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9.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的战备是()

A.西部大开发战备B.可持续发展战备

C.科教兴国战备D.高速发展战备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将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我们进入了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阶段。

主要的原因在于()

A.我国总体上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B.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

C.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体制还不够健全

D.我国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正确理解的是()

A.我国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

B.我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C.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只有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

A.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B.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

C.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

D.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4.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要“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强化对土地、矿产、淡水、海洋和生物等资源的管理。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表现在()

A.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紧缺

B.资源利用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C.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

D.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多

5.我国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

()

A.土地生态的恶化B.水资源的污染

C.大气污染的加剧D.森林草场的减少

三、简答题(要求针对所提问题作出简明的回答)

1.分析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约为12.95亿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

目前我国人口仍在以每年1000多万的迅速增长。

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比重仍高达12%。

材料二:

1952-198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多,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因此人均占有粮食增长不多,有些时期反而减少。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

(2)材料一说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观察漫画《未来龙舟赛》,运用初三《思想政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未来龙舟赛

(1)漫画反映了哪些严峻的形势?

(2)为避免漫画中的情形出现,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四、判断分析题(先判断题中所说的是否正确,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因此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五、理解说明题

1.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传递

(1)该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2)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

六、实践与探究题

在一次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围绕“我国的人口问题究竟是数量问题,还是质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评估简要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二十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奋斗目标是()

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实现同步富裕C.实现资本主义社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坚持共同富裕④坚持改革开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我国的立国之本是()

A.经济建设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D.可持续发展战略

4.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是()

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一国两制”D.坚持按劳分配

5.近13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一事实说明()

A.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B.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

C.改革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