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120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6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docx

QC成果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

 

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

 

小组名称: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郭玉峰QC小组

组长:

郭玉峰

发布人:

李鑫

单位:

(公章):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3月29日

 

一、概况

1.工程概况

2.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3.小组简介

二、课题选定

三、现状调查

四、设定目标

五、原因分析

六、确定要因

七、制定对策

八、对策实施

九、效果检查

十、巩固措施

十一、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一、概况

1、工程概况:

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田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2号地块的4#楼位于晋中市龙湖大桥南侧。

工程为住宅楼,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

以其中一套三居室的住房为例,一套住宅中有28个剪力墙端头,如下图1所示。

1门窗洞口两侧端头

②墙体自由端头

图1

2、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中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检验批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①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②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一般项目:

①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②轴线位置允许偏差5mm;③垂直度允许偏差5mm;④截面尺寸允许偏差+8,-5mm;⑤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观感质量:

①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棱角顺直,尺寸准确,阴阳角方正。

②不应有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等。

3、小组简介

小组成员情况表表1

小组名称

郭玉峰QC小组

组长

郭玉峰

成立日期

2014.3.15

小组注册编号

QX/YJ-2014-02

小组成员

11人

小组注册时间

2014.3.20

课题注册编号

2014-QCKT-06

课题类型

现场型

TQC教育学习

平均48小时

活动时间

2014.3.20-2014.8.15

小组成员组成

序号

姓名

文化程度

年龄

职务

小组分工

小组职务

1

郭玉峰

大专

40

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

组长

2

韩建平

大专

39

项目经理

活动指导

副组长

3

李鑫

大专

26

项目工程师

策划组织

副组长

4

曹小东

大专

27

工长

对策实施

组员

5

王子宁

大专

27

质量员

质量检查

组员

6

曾普贤

初中

40

班组长

对策实施

组员

7

张岩

高中

26

工人

对策实施

组员

8

吴志明

初中

31

工人

对策实施

组员

9

王承君

高中

34

工人

对策实施

组员

10

李山

高中

30

工人

对策实施

组员

制表人:

李鑫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3.3.20

小组活动时间计划表表2

 

制表人:

李鑫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4.3.20

巩固阶段(7~18层)

制图人:

曹小东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4.3.22

图2小组活动计划部位图

二、课题选定

1、课题名称:

《控制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

2、选题理由:

剪力墙住宅结构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在以下几个部位易产生质量通病:

①外墙层间接槎部位的夹渣、蜂窝、孔洞,截面尺寸偏大或偏小;②内墙的洞口阴角不方正;③楼板混凝土产生裂缝、渗水;④剪力墙端头扭曲、平整度偏差大、垂直度偏差大。

通过对上个同类工程清河湾住宅楼工程5#楼的检查,4项质量通病对整体工程质量的影响分别为:

①剪力墙外墙质量影响20%;②剪力墙内墙墙面质量影响25%;③楼板质量影响15%;④剪力墙端头质量影响40%。

因此提出4个课题。

饼分图如右图所示。

 

三、现状调查

依据《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中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检验批验收记录表,小组在施工1~3层期间,对一栋楼两个单元共4户三居室的剪力墙端头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调查共计335个点,检查出不合格点63个点,合格点272点,合格率仅为81.2%。

其分布情况见表3。

4#楼1-3层剪力墙端头混凝土质量情况调查表表3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总点数

合格点

不合格点

合格率

1

垂直度

133

107

26

80.5%

2

表面平整度

115

93

22

80.9%

3

外观质量

47

38

9

80.8%

4

截面尺寸

26

21

5

80.7%

5

轴线位置

14

13

1

92.8%

合计

335

272

63

81.2%

4#楼1-3层剪力墙端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点统计表表4

部位

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外观质量

截面尺寸

轴线位置

一单元东户

一层

3

2

0

0

0

二层

2

3

1

0

0

三层

2

1

1

1

0

一单元西户

一层

4

1

2

1

0

二层

1

0

0

0

0

三层

3

2

1

0

1

二单元东户

一层

2

3

0

1

0

二层

3

3

1

1

0

三层

1

0

0

0

0

二单元西户

一层

2

2

1

0

0

二层

2

2

2

1

0

三层

1

3

0

0

0

总数

63

26

22

9

5

1

剪力墙端头混凝土质量问题调查数理统计表表5

序号

质量问题

频数(点)

累计频数(点)

频率(%)

累计频率(%)

1

垂直度偏差

26

26

41.3

41.3

2

表面平整度偏差

22

48

34.9

76.2

3

外观缺陷

9

57

14.3

90.5

4

截面尺寸偏差

5

62

7.9

98.4

5

轴线位置偏差

1

63

1.6

100

合计

63

100

制表人:

李鑫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4.4.13

 

①─垂直度偏差②─表面平整度偏差

③─外观缺陷④─截面尺寸偏差⑤─轴线位置偏差

制表人:

曹小东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4.4.13

图3剪力墙端头混凝土质量问题排列图

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垂直度偏差和表面平整度偏差是影响剪力墙端头混凝土质量的主要问题,但是还不够客观,还需对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后确定。

四、设定目标

(一)将目标值设定为:

合格率为95%。

81.2%

 

制表人:

李鑫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4.4.15

图4小组活动PDCA循环目标柱状图

(二)目标设定依据

针对《垂直度偏差》和《表面平整度偏差》这两个主要问题与目标值对比、分析、计算后得知,若将问题①、问题②解决90%之后,其合格率可提高至94.1%。

计算依据为81.2%+[(①+②)/335]×90%=94.1%,94.1%﹤95%,目标还不能实现。

若将问题①、问题②解决98%之后,其合格率可提高至95.2%。

计算依据为81.2%+[(①+②)/335]×98%=95.2%,95.2%﹥95%,目标能够实现。

五、原因分析

针对垂直度偏差、表面平整度偏差两个关键问题,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关联图,进行原因分析。

 

制表人:

曹小东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4.4.17

图5垂直度偏差、表面平整度偏差问题关联图

从关联图中看出,造成垂直度偏差、表面平整度偏差的末端因素有12项:

1风大2制度不完善

3培训不到位4模板厚度不足

5技术交底不详6加固方法不当

7抢工期8方木不顺直

9模板陈旧变形10检测工具未检定

11方木截面尺寸不一致12加固点强度不足

六、确定要因

QC小组针对12项末端因素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表表6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责任人

时间

1

风大

操作现场是否

风大

现场验证

刮风对质量检查影响率为0

曹小东

2014.4.18

2

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否完善

调查分析

制度制定率100%

王子宁

2014.4.18

3

培训不到位

培训是否到位

调查分析

培训合格率100%

李鑫

2014.4.18

4

模板厚度

不足

模板厚度是否

不足

现场测试测量

模板厚度大于12mm

曾普贤

2014.4.18

5

技术交底

不详

技术交底是否

不详

调查分析

交底详细,针对性100%

曹小东

2014.4.19

6

加固方法

不当

加固方法是否

合理

调查分析

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变形不超过3mm

李鑫

2014.4.18

7

抢工期

是否存在抢工期

现场验证

按工期计划每7天一层

郭玉峰

2014.4.19

8

次楞方木不顺直

次楞方木是否

顺直

现场测试测量

方木顺直,偏差在1mm内

曾普贤

2014.4.18

9

模板陈旧

变形

模板是否陈旧

变形

现场测试测量

模板未变形,偏差在1mm内

曹小东

2014.4.20

10

检测工具未检定

检测工具是否

检定

现场验证

检测工具检定率100%

王子宁

2014.4.18

11

次楞方木截面尺寸

不一致

截面尺寸是否

不一致

现场测试测量

截面尺寸偏差在1mm内

韩建平

2014.4.19

12

加固点强度不足

加固点能否满足加固强度需求

调查分析

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位移不超过3mm

张岩

2014.4.20

制表人:

王子宁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4.4.18

确认一:

风大表7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验证

操作现场是否风大

刮风对质量检查的影响率为0

曹小东

2014.4.18

确认情况

现场观察验证,当天气刮大风时,不进行模板质量检查工作。

且验收模板质量时顶板模板已支设完成,已形成室内空间,一般的刮风不会影响到室内的检查工作。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确认二:

制度不完善表8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制度是否完善

制度制定率100%

王子宁

2014.4.18

确认情况

检查发现有质量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对于工人施工质量不合格时无规定,对管理人员没有发现不合格点时如何做无规定。

结论

是主要原因★

确认三:

培训不到位表9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培训是否到位

培训合格率100%

李鑫

2014.4.18

确认情况

1.现场询问5个振捣棒操作工人,工人对振捣混凝土时,能否用振捣棒振动模板很清楚,全部工人都回答不能。

序号

能否振捣模板

1

2

3

4

5

序号

是否回

答正确

序号

是否回

答正确

序号

是否回

答正确

序号

是否回

答正确

1

6

11

16

2

7

12

17

3

8

13

18

4

9

14

19

5

10

15

20

2.现场询问20个支设模板的工人,规范规定的模板的垂直度允许偏差数据,工人全部都能回答正确。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确认四:

模板厚度不足表10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测试测量

模板厚度是否不足

大于12mm

曾普贤

2014.4.18

确认情况

序号

序号

序号

序号

序号

1

12.3

7

12.4

13

12.3

19

12.5

25

12.3

2

12.6

8

12.5

14

12.5

20

12.3

26

12.4

3

12.3

9

12.4

15

12.6

21

12.3

27

12.5

4

12.4

10

12.5

16

12.4

22

12.3

28

12.6

5

12.5

11

12.5

17

12.5

23

12.3

29

12.4

6

12.4

12

12.3

18

12.4

24

12.3

30

12.5

荷载计算模板厚度为12mm,现场量测30块模板面板的厚度,最小的厚度12.3mm,最大的12.6mm,全部达到荷载计算的厚度要求。

测量结果如下表: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确认五:

技术交底不详表11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技术交底是否不详

交底详细,针对性100%

曹小东

2014.4.17

确认情况

查看资料,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太笼统。

也没有进行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交底的记录。

结论

是主要原因★

确认六:

施工方法不当表12

确认

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

分析

施工方法是否不当

能确保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李鑫

2014.4.18

确认

情况

调查发现端头的施工方法与大面剪力墙的施工方法相同,只是模板加固时不同,大面墙采用对拉螺杆进行了加固,而端头模板因没办法采用对拉螺杆,门窗洞口的端头处使用钢管支顶在对面的端头模板上,浇筑混凝土时,当一侧墙浇筑到一定高度时,另一侧墙内因没有浇筑混凝土受到支顶钢管的力时会发生偏移。

自由端端头处的主楞钢管与大面墙的主楞钢管连接,没有足够的保证扣件发生位移的措施。

结论

是主要原因★

确认七:

抢工期表13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验证

是否存在抢工期

按工期计划每7天一层

郭玉峰

2014.4.19

确认情况

通过现场跟踪考核施工进度,能够按工期进度计划7天一层,不存在工期要求紧的问题。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确认八:

方木不顺直表14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测试测量

方木是否顺直

方木顺直,偏差在1mm内

曾普贤

2014.4.18

确认情况

现场抽查30根方木,目测没有发现扭曲现象,用检测工具检测方木两个使用面的平直度,30根方木全部合格。

序号

平整度

序号

平整度

序号

平整度

序号

平整度

序号

平整度

1

<1mm

7

<1mm

13

<1mm

19

<1mm

25

<1mm

2

<1mm

8

<1mm

14

<1mm

20

<1mm

26

<1mm

3

<1mm

9

<1mm

15

<1mm

21

<1mm

27

<1mm

4

<1mm

10

<1mm

16

<1mm

22

<1mm

28

<1mm

5

<1mm

11

<1mm

17

<1mm

23

<1mm

29

<1mm

6

<1mm

12

<1mm

18

<1mm

24

<1mm

30

<1mm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确认九:

模板陈旧变形表15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测试

测量

模板是否变形

模板未变形,偏差在1mm内

曹小东

2014.4.19

确认情况

序号

平整度

序号

平整度

序号

平整度

序号

平整度

序号

平整度

1

<1mm

7

<1mm

13

<1mm

19

<1mm

25

<1mm

2

<1mm

8

<1mm

14

<1mm

20

<1mm

26

<1mm

3

<1mm

9

<1mm

15

<1mm

21

<1mm

27

<1mm

4

<1mm

10

<1mm

16

<1mm

22

<1mm

28

<1mm

5

<1mm

11

<1mm

17

<1mm

23

<1mm

 

 

6

<1mm

12

<1mm

18

<1mm

24

<1mm

 

 

对现场的一个单元的28个剪力墙端头模板进行观察并测量,模板不是陈旧模板,全部用检测工具进行测量,模板未发生变形,模板本身的平整度可满足施工需求。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确认十:

检测工具未检定表16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验证

检测工具是否检定

检测工具检定率100%

王子宁

2014.4.18

确认情况

现场查看2套检测工具均有检定证书,且在有效期内,经现场检测,检测工具合格。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确认十一:

方木截面尺寸不一致表17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测试测量

方木截面尺寸是否不一致

截面尺寸偏差在1mm内

韩建平

2014.4.19

确认情况

序号

是否一致

序号

是否一致

序号

是否一致

序号

是否一致

序号

是否一致

1

7

13

19

25

2

8

14

20

26

3

9

15

21

27

4

10

16

22

28

5

11

17

23

 

 

6

12

18

24

 

 

每一个端头模板支设需2根方木,这2根方木的截面尺寸须一致,才能保证端头的平整度。

对现场的一个单元的28个剪力墙端头模板所使用的方木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表明有18个端头模板的方木不一致。

结论

是主要原因★

确认十二:

加固点强度不足表18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加固点能否满足加固强度需求

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位移不超过3mm

曹小东

2014.4.18

确认情况

前面分析加固方法时已分析过,模板的支撑点有两种,一种是扣件,一种是门洞口另一侧的模板。

经过现场调查分析,扣件受力时易发生滑动,从而导致涨模现象的发生。

当另一端的模板做为支撑点时,门窗洞两侧的混凝土不可能同时浇筑,总会存在时间差,那么未浇筑混凝土一侧的模板承受荷载而发生位移。

结论

是主要原因★

结论:

小组成员通过以上12个末端因素的逐一确认,最终确定了造成剪力墙端头模板垂直度偏差、表面平整度偏差的要因为:

要因一:

制度不完善

要因二:

技术交底不详

 

要因三:

加固方法不当

要因四:

方木截面尺寸不一致

要因五:

加固点强度不足

七、制定对策

7.1制定对策方案评价表

小组成员确认要因后,制定方案,并进行对比优选。

绘制对策方案评价表。

对策方案评价表表19

 

注:

满分为5分,分值越高,方案越合理。

制表人:

李鑫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4.4.23

7.2制定对策

进行方案的优选后,制定对策。

对策表表20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完成人

完成日期

1

制度不完善

全检制+抽检制+奖罚制

剪力墙端头模板的支设质量得到100%的全数检查,质量在控制范围内。

1、制定劳务队全数检查制度

2、制定质量员抽查制度

3、当质量员抽查发现不合格时,对劳务队长的奖罚制度

4~6层

郭玉峰

王子宁

韩建平

2014.5.15

2

技术交底不详

书面交底+现场交底

工人100%的掌握操作要点,并能正确操作。

1、制定完善的技术交底

2、对工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对工人进行现场交底

4~6层

曹小东

李鑫

张岩

2014.5.15

3

加固方法不当

在大面墙模板的端头钉模板条,限制模板变形

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受力发生变形不超过3mm,保证混凝土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1、对模板进行设计

2、制作模板

3、安装模板

4~6层

李鑫

张岩

吴志明

2014.5.15

4

方木截面尺寸不一致

所有方木使用压刨机压刨

方木截面尺寸统一。

截面尺寸偏差在1mm内。

1、测量方木尺寸,

2、压刨方木

4~6层

曾普贤

王承君

李山

2014.5.15

5

加固点强度不足

在大面墙模板的端头钉模板条做为加固点

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加固点位移不超过3mm,保证混凝土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1、对模板加固点进行设计

2、确定加固点的强度

4~6层

李鑫

张岩

吴志明

2014.5.15

制表人:

王子宁审核人:

郭玉峰日期:

2014.4.23

八、对策实施

QC小组根据对策表进行分工落实到人,认真组织,实施对策。

实施一

要因:

制度不完善

对策:

全检制+抽检制+奖罚制

措施:

1、制定劳务队全数检查制度:

劳务队长全数检查后,将检查结果标注在图纸上,并提交项目部,作为项目部质量员抽查的依据。

2、制定质量员抽查制度:

质量员依据劳务队长的检查结果去抽查,抽查数量不少于80%。

3、当质量员抽查发现不合格时,对劳务队长的奖罚制度:

质量员抽查时,若发现有严重不合格时,对劳务队长进行每一处不合格罚款50元。

3处不合格以上时加倍罚款。

轻微不合格时,立即整改。

实施一效果检查:

端头模板检查率达到100%,模板质量合格率为100%。

质量在可控范围内。

达到了目标要求。

实施二

要因:

技术交底不详

对策:

书面交底+现场交底

措施:

1、制定完善的技术交底:

依据模板的支设过程,详细叙述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2、对工人进行书面交底后:

在办公室内,由项目总工对工人进行文字交底,并采用PPT形式,图文并茂的展示操作过程、操作要求以及要达到的标准(见下图6所示)。

3、进行现场交底:

在现场剪力墙端头支模板处,项目总工对工人讲解如何制作模板、加固模板以及加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见下图7所示)。

实施二效果检查:

经检查,操作工人按交底要求支设模板,询问工人对如何制作模板,如何加固模板、加固模板的注意点都很清楚。

工人100%的掌握了操作要点,达到了目标要求。

图7现场交底

 

实施三

要因:

加固方法不当。

对策:

在大面墙模板的端头钉模板条,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