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234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docx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45

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

(一)

[考查范围:

第一、二单元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以下不能合成ATP的细胞或结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B.噬菌体

C.叶绿体D.大肠杆菌

2.下列关于物质合成与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体内都能合成蛋白质

B.所有动物激素只有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下才具有活性

C.用本尼迪特试剂可以检测淀粉酶在低温、常温、高温条件下对淀粉的水解情况

D.RNA的合成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内

3.如图G11所示是绿色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G11

A.能量A是光能,能量B、C和D中有一部分形成ATP

B.①过程是光反应,②过程是碳反应,③④过程都是厌氧呼吸

C.①过程是光合作用,②③④过程都是需氧呼吸

D.①②过程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内,③④过程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溶胶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B.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C.任何一个活细胞都产生酶,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5.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

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

由此可知(  )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

B.Na和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图G12中甲所示为伊乐藻的生物量、光强度和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图乙所示为伊乐藻的生物量、pH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

上述实验中的水均采自无污染的自然水体,水温适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G12

A.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

B.图甲中光强度为6×10000lx时,适当提高CO2浓度或温度都可能提高产氧量

C.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

D.图乙中随pH增大,碳反应中三碳酸和RuBP的合成速率都明显减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7.(16分)图G13中甲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与B之间的运输。

图乙是该细胞的细胞膜结构,1、2、3表示膜蛋白。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G13

(1)图甲中溶酶体起源于B________(细胞器名称)。

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A________(细胞器名称)向B运输“货物”。

(3)图甲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若图乙中膜蛋白2为粘连蛋白,则在细胞癌变后,其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

(5)若图乙中膜蛋白3为载体蛋白,则其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膜蛋白3在行使功能时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若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则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材料,提取时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胀破,处理后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8.(20分)回答下列关于植物代谢的相关问题:

(1)图甲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

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乙所示。

图G14

①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保卫细胞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细胞壁较薄。

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状态,气孔处于________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③据图乙分析,若X代表O2,则在1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

若X代表CO2,其他条件不变,请在上述坐标图乙上添加容器内C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

(2)为了研究某种水草的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时的光强度),科研人员设计了图G15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中放入相同的水草和等量的0.5%BTB溶液(BTB溶液是酸碱指示剂,偏碱性时呈蓝色,弱酸性时呈黄色)。

图G15

①一段时间后,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试管无颜色变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2号、5号试管内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实验中用荧光灯比白炽灯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6分)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不久就萌发了。

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萌发的种子

0

8

16

23

29

34

蚯蚓

0

4

8

11

13.5

15.5

图G16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___。

(2)该实验能否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

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后容易发热,通常认为其热量来源于自身细胞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的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①实验原理:

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的相对值可用温度计测量,散热越多,温度计上升得越多。

②实验材料和器具:

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消过毒的温度计和棉花、加热煮沸过的烧杯等用具、0.1%的高锰酸钾溶液、酒精灯等。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三个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取刚收获的小麦种子若干,均分成三份,分别做三种处理:

一份________________,放入A瓶中;一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浸泡一段时间后

放入B瓶中;一份用清水浸泡后放入C瓶中。

第三步:

在三个瓶中插入温度计并用棉花把瓶口塞紧,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第四步:

将三个瓶放到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结果:

A瓶中温度无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说明小麦种子堆中的热量来自种子自身的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的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45分钟滚动提升训练卷

(一)

1.B [解析]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不能合成ATP。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大肠杆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ATP。

2.D

3.A [解析]①过程是光合作用,②过程是需氧呼吸,③④过程都是厌氧呼吸。

①过程可发生在植物细胞或蓝细菌等自养生物细胞内,②过程可发生在需氧生物细胞内,③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部分植物细胞也可发生,④过程不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可发生在植物细胞或酵母菌细胞内。

4.A [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在细胞溶胶中含有分解葡萄糖的酶;不同酶的催化条件不同;只要条件适宜,酶均可起作用;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转录和翻译,而RNA的合成只通过转录过程,故选A。

5.D

6.C [解析]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基粒)上,A项错误;图甲是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在光强度为6×10000lx时,适当提高CO2浓度或温度都不能提高产氧量,B项错误;净产氧量=实际产氧量-呼吸消耗的氧量,所以在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净产氧量均为0,说明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C项正确;图乙中pH在5之前时,随着pH增大,碳反应中三碳酸和RuBP的合成速率随之减慢,pH在5之后时,三碳酸和RuBP的合成速率随着pH增大而加快,D项错误。

7.

(1)高尔基体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2)内质网

(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传递信息)

(4)减少

(5)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在物质转运时发生形态的改变,释放物质后,又恢复至原来的形状

(6)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血液中的红细胞)

8.

(1)①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②质壁分离(失水) (部分)关闭 碳 下降

③112 温度 曲线图(见下图)

(2)①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光强度为该水草的光补偿点(或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黄色与蓝色

②荧光灯产生的热量少,避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9.

(1)吸收CO2 0.4mm/min

(2)不能说明,因为两者的重量及温度等条件不同

(3)第一步:

编号为A、B、C

第二步:

煮沸后冷却至常温 0.1%的高锰酸钾溶液

第四步:

观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结果:

B和C瓶中温度均有升高,但C瓶中温度升高得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