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702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docx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大纲

一、实验总学时:

26学时学分:

二、应开实验个数:

31个必开实验个数:

27个选开实验个数:

4个

三、适用专业:

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文商类)

四、考核方式及评定标准:

交各实验完成的文档、单元测验、上机操作考试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实验指导及习题集》(第2版)

六、实验项目:

注:

红色字的,为本学期不开的实验,褐色字的实验学时数为本学期的该实验的学时数

实验一键盘和指法练习

实验学时数:

2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认识计算机的主机及显示器,掌握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2.熟悉键盘上各功能键的作用以及鼠标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英文指法操作,提高键盘录入的速度。

(四)实验内容:

键盘和指法练习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汉字输入练习

实验学时数:

2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下汉字输入法的选择及各种切换方法;

2.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如智能ABC、五笔字形输入法等;

3.练习汉字录入,提高汉字录入的速度。

(四)实验内容:

汉字输入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三Windows——图标、窗口和菜单操作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桌面上的图标操作;

2.掌握窗口的组成及其操作;

3.了解对话框和菜单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内容:

图标、窗口和菜单操作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四Windows——桌面“开始”菜单的使用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了解“开始”菜单的组成和作用;

2.学习“开始”菜单中的常用菜单项;

3.熟悉Windows帮助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内容:

桌面“开始”菜单的使用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五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操作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熟悉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和一些基本操作;

2.掌握在资源管理器中文件浏览方式的设置;

3.了解我的电脑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内容:

资源管理器的操作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六Windows——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2.了解我的电脑管理文件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七Windows——快捷方式及磁盘管理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建立和删除快捷方式的操作;

2.了解回收站的使用方法;

3.熟悉对磁盘的操作方法。

(四)实验内容:

快捷方式及磁盘管理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八Windows——应用程序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启动应用程序的几种主要方法

2.掌握画图应用程序的使用

3.比较记事本和写字板的用法

4.了解计算器的数制转换方法

5.熟悉剪贴板应用程序

(四)实验内容:

应用程序的使用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九Windows——系统环境设置和任务管理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控制面板的启动方法和主要功能

2.了解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四)实验内容:

系统环境设置和任务管理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Windows——任务栏的设置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了解任务栏的作用和组成;

2.熟悉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设置方法。

(四)实验内容:

任务栏的设置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一Word基础知识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学习启动、退出Word应用程序的方法;

2.认识Word应用程序窗口的各组成部分;

3.了解在Word中怎样获得帮助。

(四)实验内容:

Word基础知识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二文档的基本操作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新建、打开和保存文档的操作方法;

2.了解在Word中录入、修改文字的基本技巧;

3.学习使用不同的视图查看文档;

4.掌握在文档中选定文本的操作方法。

(四)实验内容:

文档的基本操作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三字符、段落格式设置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菜单设置字符格式、段落格式的方法;

2.学习使用格式工具栏按钮进行字符格式、段落格式设置的方法;

3.掌握制表符的用法。

(四)实验内容:

字符、段落格式设置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四查找替换及页面设置

实验学时数:

0.5~1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熟悉查找替换功能使用;

2.掌握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的设置以及页码的设置方法;

3.熟悉分栏排版的操作

(四)实验内容:

查找替换及页面设置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五表格操作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菜单和绘制表格工具创建表格的方法;

2.掌握表格编辑和表格的格式化操作;

3.了解表格的排序和公式的使用。

(四)实验内容:

表格操作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六图形处理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插入图片及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2.熟悉自行绘制图形的基本操作;

3.了解文本框和图文框的特点及插入文本框和图文框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

图形处理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七使用样式、模板和公式编辑器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样式的建立、修改和应用的方法;

2.学会使用模板建立新文档,了解模板的建立、修改、删除方法。

3.了解Word中公式编辑器的用法。

(四)实验内容:

使用样式、模板和公式编辑器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八邮件合并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了解邮件合并的过程

2.掌握主文档的创建方法

3.掌握数据源的创建和修改方法

4.掌握合并文档的生成方法

(四)实验内容:

邮件合并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十九Excel基本操作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了解Excel的启动及其界面认识;

2.掌握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3.熟悉工作表中的区域选定方法;

4.掌握工作簿文件建立、打开、保存文件的操作方法。

(四)实验内容:

Excel基本操作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工作表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工作表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2.熟悉工作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移动和复制;

3.掌握工作表的选择性粘贴操作。

(四)实验内容:

工作表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一工作表数据的填充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鼠标和填充柄填充数据序列的方法;

2.熟悉使用菜单填充序列的操作方法;

3.学习自定义序列及其填充方法。

(四)实验内容:

工作表数据的填充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二工作表中的公式和函数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方法;

2.熟悉公式的复制、移动和填充;

3.掌握常用函数的用法。

(四)实验内容:

工作表中的公式和函数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三工作表的格式化

实验学时数:

0.5~1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单元格或区域的格式设置;

2.熟悉工作表行高列宽的调整

3.熟悉样式的建立和使用

(四)实验内容:

工作表的格式化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四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学习按数据库表的方式建立和编辑数据;

2.熟练数据库的排序方法;

3.掌握数据库筛选的方法和操作。

(四)实验内容:

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五数据库分析与数据库函数

实验学时数:

1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频度分析的方法,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

2.掌握数据库的分类汇总功能;

3.熟练掌握数据库统计函数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内容:

数据库分析与数据库函数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六数据透视表

实验学时数:

0.5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学习数据库的数据透视表功能;

`2.掌握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

数据透视表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七图表操作

实验学时数:

1~2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学习图表向导的使用;

2.掌握各种类型图表的建立和编辑方法。

3.了解图表数据与数据源的关系;

4.了解图表中的各图表元素及其格式属性;

5.熟练掌握图表格式化方法

(四)实验内容:

创建、编辑和格式化图表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八创建演示文稿

实验学时数:

0~1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

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PowerPoint的启动;

2、掌握创建演示文稿的基本过程;

3、掌握如何讲模板应用于幻灯片;

4、掌握如何编辑母版,并应用于幻灯片。

(四)、实验内容:

1、练习创建演示文稿;

2、练习将母板应用于幻灯片。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二十九编辑幻灯片

实验学时数:

0~0.5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的方法;

2、了解如何对这些对象进行编辑;

3、能够适当地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进行属性设置,以美化幻灯片。

(四)、实验内容:

1、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多媒体对象;

2、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进行设置,美化幻灯片。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三十设计幻灯片放映效果

实验学时数:

0~0.5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

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掌握在幻灯片设计动画的方法;

2、掌握在幻灯片中创建交互式文稿的方法;

3、了解在演示文稿中设置播放效果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

1、在幻灯片中加入动画效果;

2、设置演示文稿的播放效果。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实验三十一多媒体作品创作

实验学时数:

0~4

(一)实验类型:

综合型

(二)实验类别:

公共基础实验

(三)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查找所需的有效信息;;

2.熟练使用扫描仪、录音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条件可能的情况)等制做数字媒体的工具;

3.掌握演示文稿建立及放映的全过程;

4.掌握演示文稿的格式化和美化方法;

5.熟练使用Powerpoint将各种媒体信息适当的集成在一个文稿中,使得主体更加突出。

(四)实验内容:

制做一个制定主题的演示文稿,比如“人与自然”,“自我介绍”等,主题也可由不同的任课教师自行规定给学生,但必须完成以下要求。

要求:

1.通过搜索引擎来查找与主题相关的文字及各种数字媒体素材,其中必须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

2.制做必要的多媒体素材,其中必须包括图片、音频;

3.使用Powerpoint制作制定主体的演示文稿,具体要求如下

✧文稿中必须包含足够的能说明主题的各种媒体资料,而且组织的要合理,语言表达要流畅;

✧整个文稿布局要合理,色彩搭配要协调,图片数量适当且与表述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恰当的应用已有数字媒体素材,增强文稿的表现力;

✧为所建立的演示文稿设置页眉、页脚和幻灯片编号;

✧要在文稿中适当使用幻灯片间的切换效果极自定义动画;

(五)要求:

必修

(六)每组人数:

1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

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