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4080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4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

2016-2017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化学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B.萃取碘水中的碘

C.粗盐提纯D.用海水制取蒸馏水

2.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A.

灼烧B.

过滤C.

分液D.

蒸馏

3.下列与化学实验安全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CaCO3固体与稀盐酸制取CO2,多倒出的CaCO3固体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B.H2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时,点燃酒精灯前必须先检验H2的纯度

C.含硫酸铜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氢氧化铁、硝酸、烧碱、氯化钠

B.干冰、碳酸、纯碱、硫酸钾

C.水、硫酸、熟石灰、氯化钾

D.氨水、醋酸、氢氧化铁、食盐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

B.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以制取Fe(OH)3胶体

D.除去Fe(OH)3胶体中的H+、Cl﹣,可用渗析的实验方法

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淀粉液后溶液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有I﹣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7.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11.2L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C.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8.下列各项除杂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KCl固体混有KClO3:

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B.CO2中混有CO气体:

通入氧气中点燃

C.硝酸钾溶液中混有氯化钠:

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并分液

D.Cu(NO3)2溶液混有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并过滤

9.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所标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错误的是(  )

A.

B.

C.

D.

10.A气体的摩尔质量是B气体的n倍,同温同压下,B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空气的m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B.

C.29mnD.

11.下列对对应现象的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

有气体生成,Mg+2H++2Cl﹣═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有白色沉淀生成:

SO42﹣+Ba2+═BaSO4↓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有气泡逸出:

Na2CO3+2H+═2Na++CO2↑+H2O

D.过量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红色固体生成:

Fe+Cu2+═Fe3++Cu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

B.14g氮气中含NA个氮原子

C.2L0.3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NA个Na+

D.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6L氢气B.4℃时9mL水

C.11gCO2D.6.02×1022个H2SO4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HCO3﹣+Ca2++OH﹣═CaCO3↓+H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2H++SO42﹣+Ba2++2OH﹣═BaSO4↓+2H2O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2H++O2﹣═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O32﹣+2H+═CO2↑+H2O

15.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

3的是(  )

A.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

B.若温度和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C.若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

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16.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式或叙述不成立的是(  )

A.Z2与X﹣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还原性:

Y﹣>Z﹣>W﹣

C.2NaW+Y2=2NaY+W2

D.W2通入到NaX和NaY的混合溶液中:

W2优先氧化Y﹣

17.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Mg2+、Na+、SO42﹣、Cl﹣B.K+、CO32﹣、Cl﹣、NO3﹣

C.Na+、K+、NO3﹣、SO42﹣D.NH4+、Na+、SO42﹣、NO3﹣

18.体积为VmL,密度为ρg•mL﹣1的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其中溶质为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c=1000Wρ/MB.m=VρW/100C.W%=cM/1000ρ%D.c=100m/VM

19.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

A.+3B.+4C.+5D.+6

20.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甲为(  )

A.MgSO4B.Ba(HCO3)2C.Mg(HCO3)2D.Ba(OH)2

21.KI+5KIO3+3H2S=3I2+3K2SO4+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

4

B.3molH2S可还原4mol的KIO3

C.I2是还原产物,K2SO4是氧化产物

D.1molKIO3可氧化0.2mol的KI

 

三、(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22.我省自贡盛产食盐,人类与食盐关系密切,食盐在老百姓生活和现代社会的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重要作用,没有食盐的生活是不可以想象的.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提纯:

①加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1)以上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2)步骤⑤判断BaCl2溶液过量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3)步骤③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

(4)其中,在步骤①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有  、  .

(5)除杂操作完成后,得到NaCl固体操作方法为  .

(6)mg粗盐提纯后得到ng纯净的NaCl固体,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  .

A.m>nB.m<nC.m=nD.无法确定.

23.盐酸广泛应用在稀有金属的湿法冶金、漂染工业、金属加工、无机药品及有机药物的生产等领域中.HCl极易溶于水,工业上用HCl气体溶于水的方法制取盐酸.

(1)用12.0mol/L浓盐酸配置230mL0.3mol/L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  mL(结果保留1位小数);

(2)溶液稀释过程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  .

(3)溶液稀释过程中有以下操作:

a.量取浓盐酸和一定体积的水,在烧杯中稀释;

b.计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

c.上下颠倒摇匀;

d.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2cm地方,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e.将稀释液转移入容量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振荡;

以上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4)实验过程中的以下操作会导致最终所配溶液浓度(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a.量取浓盐酸时俯视:

  ;

b.量取浓盐酸后,清洗了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

  ;

c.实验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残留蒸馏水:

  ;

(5)标准状况,1L水中通入aLHCl气体,忽略盐酸溶液中HCl的挥发,得到的盐酸溶液密度为bg/mL,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4.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这六种物质是:

NaNO2、HI、NO、I2、NaI、H2O,其中I2、H2O均为生成物.

(1)NaNO2中N的化合价为  .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为  .

(3)为了获取反应后溶液中的I2,可采用选择有机溶剂CCl4萃取的实验方法,选择CCl4做萃取剂的原因是  .

(4)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5)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区别这两种物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6)若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NA(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发生反应的NaNO2的质量为  g.

25.某100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可能还含有Fe3+、Ba2+、H+、SO42﹣、CO32﹣.为了进一步确认,对该溶液进行实验检测: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判断理由

步骤一

仔细观察坐标图

肯定无

  

肯定无该离子的理由  

步骤二

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肯定无

  

肯定无该离子的理由  

步骤三

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肯定有SO42﹣、H+;肯定无Ba2+

肯定有H+的理由  

(1)实验操作的步骤三中称量沉淀前的实验操作步骤有:

过滤、  、灼烧、在干燥器中冷却.

(2)原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3)向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若向100mL该溶液中加入1mol/L的Ba(OH)2溶液,恰好沉淀完全时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为  L.

 

2016-2017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化学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B.萃取碘水中的碘

C.粗盐提纯D.用海水制取蒸馏水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应存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实验室制取氧气,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萃取碘水中的碘,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粗盐提纯主要过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用海水制取蒸馏水,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A.

灼烧B.

过滤C.

分液D.

蒸馏

【考点】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分析】A、灼烧是在坩埚中进行;

B、过滤实验为防止液体溅出要用到玻璃棒;

C、根据萃取分液实验用到的仪器和操作来回答;

D、蒸馏装置中,控制物质的沸点不同来实现物质的分离,温度计测的是蒸汽温度,据此回答.

【解答】解:

A、灼烧是在坩埚中进行的,不能在蒸发皿中进行,故A错误;

B、过滤实验要用到玻璃棒的引流作用,故B错误;

C、分液要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下层液体从下边漏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出,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与化学实验安全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CaCO3固体与稀盐酸制取CO2,多倒出的CaCO3固体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B.H2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时,点燃酒精灯前必须先检验H2的纯度

C.含硫酸铜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碳酸钙性质稳定,可放回原试剂瓶;

B.用氢气作还原剂,注意防止氢气爆炸;

C.硫酸铜为重金属盐,应避免污染;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解答】解:

A.一般来说试剂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但碳酸钙性质稳定,可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故A错误;

B.用氢气作还原剂,注意防止氢气爆炸,应首先验纯,故B正确;

C.硫酸铜为重金属盐,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以避免污染,故C错误;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不能用氢氧化钠中和,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D错误.

故选B.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氢氧化铁、硝酸、烧碱、氯化钠

B.干冰、碳酸、纯碱、硫酸钾

C.水、硫酸、熟石灰、氯化钾

D.氨水、醋酸、氢氧化铁、食盐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为氧化物;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

电离出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

阴离子是酸根离子、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据此分析.

【解答】解:

A、氢氧化铁是碱而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纯碱为碳酸钠,是盐不是碱,故B错误;

C、水是氧化物;硫酸是酸;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碱;氯化钾为盐,故C正确;

D、氨水是混合物,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

B.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以制取Fe(OH)3胶体

D.除去Fe(OH)3胶体中的H+、Cl﹣,可用渗析的实验方法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

C、氯化铁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D、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

【解答】解: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胶体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故A正确;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溶液没有,故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B正确;

C、氯化铁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是胶体,故C错误;

D、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小离子或分子可以通过,故D正确.

故选C.

 

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淀粉液后溶液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有I﹣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A.能使淀粉变蓝的物质为碘单质;

B.不能排出生成AgCl;

C.可能含有HCO3﹣;

D.沉淀可能为碳酸钙.

【解答】解:

A.加淀粉液后溶液变蓝,说明生成碘,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电离子,故A正确;

B.不能排出生成AgCl,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检验是否含有SO42﹣,故B错误;

C.可能含有HCO3﹣,可在原溶液种加入氯化钡进一步检验,故C错误;

D.沉淀可能为碳酸钙,不一定含有钡离子,故D错误.

故选A.

 

7.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11.2L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C.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或被还原是元素可能是同一种元素;

B.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

C.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

D.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得电子被还原,失电子被氧化.

【解答】解: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或被还原是元素可能是同一种元素,如Cl2+2NaOH=NaCl+NaClO+H2O,故A错误;

B.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则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和转移电子数,故B错误;

C.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如稀有气体原子,故C错误;

D.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如果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还原,如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8.下列各项除杂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KCl固体混有KClO3:

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B.CO2中混有CO气体:

通入氧气中点燃

C.硝酸钾溶液中混有氯化钠:

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并分液

D.Cu(NO3)2溶液混有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并过滤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A.加入二氧化锰,引入新杂质;

B.含有少量CO,不易燃烧;

C.氯化钠不溶于四氯化碳;

D.铜可置换出银,同时生成硝酸铜.

【解答】解:

A.加入二氧化锰,为反应的催化剂,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

B.含有少量CO,不易燃烧,可用灼热的CuO除杂,故B错误;

C.氯化钠不溶于四氯化碳,可用重结晶的方法除杂,故C错误;

D.铜可置换出银,同时生成硝酸铜,可用于除杂,故D正确.

故选D.

 

9.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所标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错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A.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2;

B.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1价变为0价,得失电子总数是5;

C.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1价,得失电子总数是2;

D.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5价、O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得失电子总数是12.

【解答】解:

A.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2,

中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正确,故A正确;

B.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1价变为0价,得失电子总数是5,其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故B错误;

C.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1价,得失电子总数是2,转移电子方向和数目为

,故C正确;

D.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5价、O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得失电子总数是12,转移电子方向和数目为

,故D正确;

故选B.

 

10.A气体的摩尔质量是B气体的n倍,同温同压下,B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空气的m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B.

C.29mnD.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

【分析】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相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根据“B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空气的m倍”可以计算出B的摩尔质量,再根据“A气体的摩尔质量是B气体的n倍”计算出A的摩尔质量,从而得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解:

同温同压下,相同气体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根据m=nM可知,B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空气的m倍,则B的摩尔质量为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的m倍,所以B的摩尔质量为:

M(B)=29g/mol×m=29mg/mol,

A气体的摩尔质量是B气体的n倍,则A的摩尔质量为:

M(A)=nM(B)=29mg/mol×n=29mng/mol,

所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9mn,

故选C.

 

11.下列对对应现象的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

有气体生成,Mg+2H++2Cl﹣═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有白色沉淀生成:

SO42﹣+Ba2+═BaSO4↓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有气泡逸出:

Na2CO3+2H+═2Na++CO2↑+H2O

D.过量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红色固体生成:

Fe+Cu2+═Fe3++Cu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氯离子实际不参加反应;

B.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C.碳酸钠完全电离;

C.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u.

【解答】解: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

有气体生成,发生Mg+2H+﹣═Mg2++H2↑,故A错误;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SO42﹣+Ba2+═BaSO4↓,故B正确;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有气泡逸出,发生CO32﹣+2H+═CO2↑+H2O,故C错误;

D.过量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红色固体生成,发生Fe+Cu2+═Fe2++Cu,故D错误;

故选B.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

B.14g氮气中含NA个氮原子

C.2L0.3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NA个Na+

D.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

B、带入n=

计算N原子的物质的量,带入N=n•NA计算原子数;

C、根据n=cV计算硫酸钠的物质的量,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硫酸钠物质的量的2倍;

D、一个水分子含有10个电子.

【解答】解:

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mol氦气中有NA个氦原子,故A错误;

B、n(N)=

=1mol,氮原子数为NA,故B正确;

C、n(Na2SO4)=0.3mol/L×2L=0.6mol,n(Na+)=2×0.6mol=1.2mol,因此含有的钠离子数为1.2NA,故C错误;

D、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一个水分子含有10个电子,因此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故D错误;

故选B.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6L氢气B.4℃时9mL水

C.11gCO2D.6.02×1022个H2SO4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

【分析】结合n=

=

=

及分子构成计算.

【解答】解:

A.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B.水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原子的物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