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5456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黑龙江省友谊县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考试

高一语文学科试卷

注:

卷面分值120分;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孰异道而相安  謇朝谇而夕替

B.哀民生之多艰长余佩之陆离

C.竞周容以为度集芙蓉以为裳

D.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鸷鸟之不群兮②何方圜之能周兮

③屈心而抑志兮④亦余心之所善兮

⑤固前圣之所厚⑥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②⑤/③⑥/④D.①/②④⑤/③/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②怨灵修之浩荡兮

③忽反顾以游目兮 ④佩缤纷其繁饰兮

⑤自前世而固然⑥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D.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5.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6.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贰其行(数词作动词)

B.夙兴夜寐(名词作状语)

C.岂不日戒(名词作状语)

D.雨雪霏霏(名词作状语)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B.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C.群臣侍殿上者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唯君图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令将军与臣有郤郤:

隔阂

B.故遣将守关者故:

所以

C.沛公则置车骑置:

放弃,丢下

D.沛公不胜杯杓胜:

禁得起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些曾经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国际政治人物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B.经过4年艰苦谈判,哥伦比亚政府与该国最大反政府武装惺惺相惜,24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宣布达成最终全面和平协议,结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

C.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沙岛礁建设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不影响也不针对任何国家,无可厚非。

D.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

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获得“本届奥运会女排最有价值球员”称号的朱婷,面对铺天盖地的鲜花和掌声,安之若素,展示出了难得的冷静。

B.校园里的树荫下、花坛边,都有学生在摇头摆尾地诵读《论语》等国学经典,声音虽然稚嫩,但却大方洪亮。

C.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会在各种挑衅面前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D.翻阅一幅幅意蕴深刻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我们深深地怀念往昔那不平凡的峥嵘岁月。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

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B.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需要我们沉着应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需要我们殒身不恤。

C.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水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鱼已经是涸辙的鱼。

D.当前,总有些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毁了身体,荒了学业。

1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雄安新区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布局和京津冀空间结构中起到关键作用。

B.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要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C.往事越千年,如今“雄安新区”建设上升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让燕赵大地这片热土生机勃发、春意盎然。

D.实际上,不仅“创客中国”是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经济新动能不断孕育成长的一个真实写照。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2日,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公布了2016年度汉字热词,得票最高的字为“金”字。

选“金”字的理由有里约奥运夺金、美国总统特朗普标志性的金发等原因。

C.我国在农业品牌化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农业品牌产品,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D.雄安新区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布局和京津冀空间结构中起到关键作用。

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G时代将是物联网时代,而智能家居必然是重中之重。

毕竟,通信技术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能更加智能、便利地生活。

B.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C.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D.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二、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6.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卫风·氓》中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的后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卫风·氓》中写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表示自己热诚期待贤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点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三、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7分)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

“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

“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

“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

“何不杀张仪?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

怀王欲行,屈平曰: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奈何绝秦欢!

”怀王卒行。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过之。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甚任之     任:

信任

B.乃令张仪佯去秦去:

离开

C.仪与王约六里约:

大约

D.欲与怀王会会:

会面

1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B.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C.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D.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因此招来祸患。

B.秦昭王派张仪前往楚国,目的是破坏齐楚的联盟,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

C.汉中失守之后,楚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偷袭楚国邓地。

D.令尹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王不顾屈原的反对成行。

20.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题4分)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桃  夭①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②。

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

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桃夭:

取第一句“桃之夭夭”中的两字为题。

②夭夭:

茂盛艳丽的样子。

灼灼(zhuó):

鲜艳明丽的样子。

华:

同“花”。

③之子:

这个女子。

归:

女子出嫁。

④宜:

适宜。

室家:

指女子出嫁的人家。

男子有妻叫有“室”,女子有夫叫有“家”。

果实硕大。

⑥蓁蓁(zhēn):

树叶茂密。

2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本诗开篇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是“兴”句,而是“比”句,以鲜艳明丽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

B.本诗每章第二句换词,从“灼灼其华”到“有

其实”再到“其叶蓁蓁”,表面上写桃树花朵艳丽,果实丰硕,枝叶繁茂,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对女子的赞美与祝愿。

C.本诗三章,反复强调“之子于归”,表现了女孩父母在女孩出嫁时的伤感。

那个时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父母对女儿的前途充满担忧。

D.古时男子有妻叫有“室”,女子有夫叫有“家”。

本诗每章第四句换词,从“宜其室家”到“宜其家室”再到“宜其家人”,表达了新娘将为整个家庭带来好运的美好祝愿。

E.本诗三章,第一章主要赞美新娘的姿容动人;第二章主要祝愿新娘多生贵子;第三章主要预祝整个家庭兴旺发达。

2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①?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②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下沾我衣。

  【注】①阿谁:

谁。

阿,没有实在意义。

②旅:

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2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3分)

A.诗的开头两句概括老兵65年戎马倥偬的生活和所受苦难之深。

B.中间十二句写老兵返家后看到家园已变成一片废墟的凄惨景象。

C.最后两句写老兵“出门东向望”,做好饭后到门口张望,盼望家人回来一起吃团圆饭。

D.这首古诗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E.运用白描手法,着重刻画人物的言行与心理,环境描写只是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

24.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景物和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的。

(5分)

                       

四、作文(4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0分)

历史上的名医很少有出版自己医方的。

中国的神医扁鹊,只在传说中有谈医理的书,并不留医方。

神医华佗,传说生前写过一本能使人起死回生的书,但被人烧掉,叫人顿足惋惜。

直到今天,医生仍不喜欢,甚至不允许病人带走药方。

良医不让医方广为流传,不是嫌医方不善,而是忧用医方的人不善。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月考答案

1.选C。

C项,都是介词,意思是“把”。

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2.选A。

①名词作动词,②⑤形容词作名词,③动词的使动用法,④形容词作动词,⑥动词的为动用法。

3.选C。

①穷困,古义:

(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今义:

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②浩荡,古义:

荒唐,没有准则。

今义:

水势大,也形容广阔或壮大。

③反顾,古今同义,均为“回头看”。

④缤纷,古今同义,均为“繁多”。

⑤固然,古义:

就是这样。

今义:

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⑥清白,古今同义,均为“纯洁,没有污点”。

4.选D。

A项,“说”通“脱”。

B项,“泮”通“畔”,边岸。

C项,“匪”通“非”,不是。

5.选B。

A项,“至于”古义为“到达”,今义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件事”;C项,“三岁”古义为“多年”,今义为“三岁的年龄”;D项,“君子”古义为“将帅”,今义为“人格高尚的人”。

6.选D。

“雨”应是名词作动词。

7.选D。

例句与D项都是被动句,A项,判断句;B项,省略句;C项,定语后置句。

8.选C。

A项,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B项,代词,这/副词,表商量;C项,如果;D项,代词,这件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9.选B。

故:

特意。

10.选AA叱咤风云”用来形容人的声势威力很大B.惺惺相惜:

聪明人怜惜聪明人,泛指性格、才能或境遇等相同的人互相爱重、同情。

对象不当。

C.无可厚非:

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与语境不符。

D.上行下效:

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贬义,多指不好的事情。

用在这褒贬失当。

11.选C。

A.安之若素:

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B.摇头摆尾:

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

不能用来形容学生诵读经典时的很有乐趣的样子,可改为“摇头晃脑”。

C.逆来顺受:

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D.误用分析:

重复赘余。

句中“不平凡的”与“峥嵘岁月”意思重复。

12.选AA.短小精悍:

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短而有力。

这是两用成语,此处使用正确。

B[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误用分析:

词义过重。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但不需要牺牲生命。

C涸辙的鱼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

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一般说为“涸辙之鲋”。

误用分析:

本义和比喻义都不符合语境。

D[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误用分析:

褒贬失当。

语境意中说有些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为贬义,而“夙兴夜寐”形容勤劳,为褒义词。

13.选C。

A项,搭配不当。

“打造”的对象应该是原先没有的、新的,而“京津冀空间结构”早已存在,不是新的,故二者搭配不当,可在“京津冀空间结构”前加“调整优化”。

B项,语序不当,应是“识别、使用、传播”。

D项,语序不当,“不仅”与“创客中国”颠倒位置。

14.选B。

A项,句式杂糅。

“选‘金’字的理由有里约奥运夺金、美国总统特朗普标志性的金发等原因”句式杂糅,要么说“选‘金’字的理由有里约奥运夺金、美国总统特朗普标志性的金发等”,要么说“选‘金’字有里约奥运夺金、美国总统特朗普标志性的金发等原因”。

C项,成分残缺。

应在“已成为”前加“这种农业品牌化创建”。

D项,搭配不当。

“打造”的对象应该是原先没有的、新的,而“京津冀空间结构”早已存在,不是新的,故二者搭配不当,可在“京津冀空间结构”前加“调整优化”。

15.选AB.动词“维护”可以搭配“合法权益”,但是不可以搭配“合理要求”C.定语“社会矛盾”和中心语“分担”搭配不当D.应将“也”改为“就”

16.

1. 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

2.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3.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4.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5.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6..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7.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17.选C。

约:

约定。

18选B。

动词“如”的补语“楚”之后应断句。

活用为动词的“厚币”的宾语“用事者臣靳尚”之后应断句。

动词短语“设诡辩”的补语“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后应断句。

动词“听”的宾语“郑袖”后应断句。

19选B。

“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错,应为“为进攻齐国扫清障碍”。

20.

(1)楚怀王贪图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交,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

(2)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

又回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

21选AC。

A项,应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仅是‘兴’句,而且含有‘比’的意思”。

C项,“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家室、家人)”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

一个“宜”字,表达了新娘将为整个家庭带来好运的美好祝愿。

22【解析】这是一首贺婚诗。

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表达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答案: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

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23.选CE。

C项,“盼望家人回来一起吃团圆饭”,解说错误。

最后两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苦。

E项,诗中的环境描写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说它“只是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赏析错误。

24.【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汉代兵役制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程序,由远而近,逐次描写,很有层次。

人物的情感也随着场景的转换而变化,由起初的热望化为痛苦,陷入绝望之中。

尽管诗中没有对老兵的心情做过多的正面描述,然而从场景的描绘中依然能感受到一种越来越深的哀痛。

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

如作者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友凋零;通过对兔雉栖身于家屋、谷葵丛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老兵家园的残破。

而采葵作羹、“不知贻阿谁”的动作,则表现出老兵的孤苦伶仃;尤其是“出门东向望”这一动作,更写出了老兵悲哀至深,以至精神恍惚、表情呆滞的情态,催人泪下。

24.【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材料,需要进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考。

良医拒传医方,是一份职业良知,体现出“心忧医者,心系患者”的责任意识。

医生应该根据什么来治病呢?

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病理和药物的药性、药理。

如何才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应该“对症下药”,“病万变,药亦万变”。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应该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以写人叙事来表现主旨,或以抒情议论来表达观点。

【参考立意】

(1)从“名医”角度切入: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③经验变成教条,必将走错路。

(2)从“后学”角度切入:

 ①生搬硬套,缚己害人。

②不循陈规,学会变通。

③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④传承其道,不拘其方。

(3)从“病者”角度切入:

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②认识自己的特点,秀出自己的风采。

③静观时尚,切勿跟风。

【译文】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

做楚怀王的左徒。

(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

楚王很信任他。

  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

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

“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一带六百里地方。

”楚怀王贪图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交,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

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

“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

”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

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

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国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

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

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

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

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

楚王说:

“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

”张仪听说了,就说:

“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

”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

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

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当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

“为什么不杀张仪?

”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昧。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面。

怀王打算去,屈原说:

“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

不如不去。

”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

“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

”怀王终于去了。

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

怀王很生气,不答应。

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

又回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