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5514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3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ocx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目录

摘 要I

第一章导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文献综述4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9

四、研究内容10

五、研究方法10

第二章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状况的调查与分析12

一、教师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12

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15

三、学生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查与分析20

第三章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24

一、评价对象、评价者及构成24

二、评价方式及相应权重24

三、评价的方法25

四、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25

五、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6

第四章中等职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贯彻措施34

一、提高认识、全员参与34

二、设立组织机构,建立规章制度,为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工作提供组织保障34

三、科学规划,不断地建立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34

四、调动各方力量,采取措施,为体系的建设提供服务保障35

结束语37

参考文献38

附录A: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现状调查问卷41

附录B: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44

附录C: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学生调查问卷47

摘 要

职业教育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受到社会、政府及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已占了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份额。

然而,我国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教学水平等产生的矛盾日趋激烈,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现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制、规模、效益等方面,关于教学质量方面的研究却非常薄弱,特别是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更少,而教学质量恰恰是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十年来,伴随着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变,顺德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整个地区的教学质量状况,本研究通过对区内8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教学质量现状以及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进行抽样调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

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的,在设计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是评价目的要清晰明确,通过评价来规范教学管理,有效地监督和检查教学,更好地对教师进行量化的考核;第二是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就是在评价指标中要体现教学规律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基本规律,采用适合职业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等相关评价指标的重权要加大;第三是评价主体要突出,教师和学生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主要群体,被评者虽然是教师,但在评价过程中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评价者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因此,这两者在评价指标中的重权是最大的;最后是评价过程要全程化,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是有交流和沟通的,也十分关注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这实际上是体现了一个即时反馈的作用,在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支持下,使教师全程地、有效地、及时地了解评价的结果,而学生会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把问题反映到教师的评价结果中,从而引起教师的注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校人、财、物、事、信息等教育教学资源的配合下去运行,将会有利于规范教学管理,有利于监督和检查教学,有利于对教师工作的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本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供有关的学校在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来不断地丰富和调整,从而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中等教育中的主体。

“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实现了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重大转变。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整个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成绩。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

”周济部长指出,“2005年、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两年扩招100万,招生总规模分别达到664万和近750万人。

经过认真研究,教育部已就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在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扩招50万人,使中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

在2007年6月7日教育部公布的《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各级教育规模持续增长,入学机会进一步加大。

至2006年底,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693所,比上年增加227所。

招生747.82万人,比上年增加92.16万人;在校生1809.89万人,比上年增加209.85万人。

但与规模发展相比,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生均办学条件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使得办学质量和健康持续发展面临危机,主要问题是:

1、硬件方面出现办学条件整体状况得到改善,但生均水平逐步下降。

主要在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办学条件指标所表现的不足。

2、软件方面出现专任教师总量有所增加,但跟不上规模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和专任教师素质不高,如“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低,专职教师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构成偏低,学校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较低,教师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较差等。

以上问题是直接影响了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的发展,党和政府必须引起重视,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予以解决。

但从学校的层面,应努力发掘学校的潜在资源,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二)国际上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

2006年8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国际中心(UNESCO—UNEVOC)与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协会(IVETA)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组织召开了题为“终身学习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国际会议,来自30多个国家的140多名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专家参加了会议。

质量保障问题是会议讨论的其中一项内容。

会议认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多样化、标准驱动和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保障是大部分国家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保障的目的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上。

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从一些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政策措施等方面就可以了解到他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就以德国为例,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它是由二战战败国迅速成为西欧乃至世界的经济强国,它的成功就是有一个培养高水平、高起点的职业教育的保证措施。

良好的职业教育政策措施,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使民族经济、国家建设踏上“高速列车”,迅速腾飞富强。

我们可以从其职业教育立法的角度就知道,德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立法,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立法。

早在1969年颁布了德国职业教育最基本、最权威性的法规-《联邦职业教育法》,它从多方面给职业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

之后德国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联邦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

使职业教育真正构建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制体系,这一体系为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此外,德国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有一套成熟的培训模式和任职资格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制度。

这些都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国内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

我国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党和国家在教育方针、政策的出台,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中等职业教育创造了发展的机遇,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法律的保障。

其中有如下几方面重要的政策法规的出台:

1、1998年教育部制订并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

“继续实施初中后教育的分流,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已基本合理的地区,要把职业教育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中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专业和课程结构,实行弹性选课制度,提高培养质量,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努力在各地办出一批有较高社会声誉的职业技术学校。

2、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0]2号)。

其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

原则意见的目的是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制订培养适合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的教学计划,保证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3、2002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35号),决定中明确提出:

“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

……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4、2007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突显职业教育在民生中的作用。

他在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

据2007年6月4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10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这100亿元中包括了重点支持建设1000所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院校,并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将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实施学分制和选修制,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这些举措,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5、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其中第一点就是提到教育的建设问题: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体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证明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

二、文献综述

纵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薄弱,特别是关于教学质量评价方面。

“就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权衡中职和普高的分流比例、确定中职的课业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中职发展宏观政策等方面,而对中职教育质量的问题关注较少或停留于口头和表面,仅有一些研究也是提供技术性的建议,缺乏系统分析。

”因此,要想再进一步深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就必须对现阶段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发展状况及研究成果作一个了解。

(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理论发展状况及已有的研究成果

1、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当今,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的增加与教学质量下降是否产生着矛盾,这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的确立,我们是如何认识的,这对我们研究教师教学质量问题是十分关键的。

①职业教育人才观

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步和知识化趋势要求从业人员素质普遍提高,这些从业人员经过职前、职后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成为社会进步的财富。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是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它将决定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和质量观的确立。

“职业教育人才观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标准、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

”因此,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某一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②职业教育教学观

职业教育的教育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从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扩大到对学生人生观、职业道德观以及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的方法不是一种“授之予鱼”,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不断创新的“授之予渔”的能力。

树立职业教育的教育观,首先要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最后是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职业教育观的支配下,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清晰地认识职业教育教学的本质,把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突出职业教学是为“职业”而培养人才的特点,形成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观念。

③职业教育质量观

前德国总理科尔曾经说过:

“德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不是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有技能的劳动者,而是因为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合格公民。

”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质量观要具有全面性,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术能力,又要注重全面的素质教育。

在操作层面,“职业教育质量观是社会、用人单位、职业院校自身对职业教育质量的基本看法,它包括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学生、教师以及职业学校的各种软硬件设施等多种因素,但其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通过社会和用人单位来检验和评判,其结果会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对职业教育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有了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将对我们更好地去研究和构建“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特点及评价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质量方面有其不同的特点,从对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分析,发现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使我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特点具有五点:

动态性、实用性、高质量与就业率的统一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结合这些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所具有的特征:

①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全程性

因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具有动态性,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外,教学内部中教师随着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以及师生相互的交流碰撞中所产生的作用,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变化,所以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价,即全程性。

2教育质量的高低反映在学生的技能水平上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实用性,实际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实质就是对学生教授既能用得上,符合就业岗位需要和人们的生活实际习惯需要,又能用得起,在时间、精力和经济支付上适合大众掌握和应用的实用技术或初级技术,通过培养掌握实用技术的劳动者,把现实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正因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具有实用性,所以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反映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即技能水平。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体现到中等职业的这个特点。

3就业率与对口率是检验教育质量的校外主要指标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第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的最大资本或优势就是专业特长。

”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所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的调查统计中发现,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而专业对口率不高的现象。

自2003年以来,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但在对702名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届毕业生中的跟踪调查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初次就业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或基本不对口,达55%。

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政策措施、学校专业开设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显现出与职业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一面。

教师总量缺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紧缺,难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践的需要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这就要在职业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提升师资质量。

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并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价,就能确保我们教学的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直接参与为经济、社会服务,注重人才的技术型和实用性,是一种外向型教育,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上不考虑就业率是不合理的。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要满足经济建设、社会服务的人才需求,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度要高,这就体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与对口率上。

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口率上,反过来,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口率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校外指标。

因此,在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就必须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与对口率结合起来。

具体表现,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面向市场去培养我们的学生,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

4生源质量不高,教学难度大是客观因素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源于中考后普通高中录取完后生源,学生基础落差较大,其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与普高生比较自认低人一等的心理障碍,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次等级人才’”等问题。

此外,“中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种各样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比较多,几乎涵盖社会的各种行业。

”还有不同的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反映等。

因此,给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带来了综合性和复杂性,教师在教学上的难度加大,我们在评价教学质量的时候要注意生源问题。

3、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近几年,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进行过一些研究。

如李添翼和谢焕明老师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的问题及策略》的文章中系统地分析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普通教育的思路与做法,还没有形成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

”他们认为,对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包括有三方面:

一方面,“评价教师教的方面多,反映学生学的内容少”。

无可否定,教学的基本规律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如教学组织的严密性,教师的语言能力,板书等。

但作为现代的职业教育应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来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

另一方面,“强调知识系统性多,涉及教材灵活处理少”。

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提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树立“学为所用、学为会用、不用不学”的理念,灵活地把书本中的基本知识,结合相关专业的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掌握到真真正正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最后就是“忽视学生的层次性和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前面也分析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生源质量并不是很高,基础参差不齐,学生里面也分了层次,有较好的“尖子生”和较差的“差等生”,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过程需要整体地考虑。

根据这三方面的问题,他们提出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第一,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增加评价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的内容;第二,鼓励教师向教材开刀;第三,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及已有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给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借鉴的模式。

1、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模式及研究成果

国外高等教育评价活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900年以来先后产生了四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形态:

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和共同建构时代。

这些理论形态为教育评价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给今人以良多的启迪。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在教育评价活动的基础上,掀起了建立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热潮,而且发展很快。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均以自身的角色参与评价,这也是国外职业教育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就以政府为主体进行质量评价,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澳大利亚认证框架(共分12级)、国家资格认可标准——培训模块,它是以能力评估为主体的质量评价体系。

法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包括对教育管理、教学、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改革规划、学生、教师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主要自评、现场访问、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组织有关人员座谈等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这种评价主要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教学特色、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

美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由专业的职业教育评价机构进行评价、提供评价结果,评价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力求多为学校和专业服务,少为学校和专业添麻烦,多为提高学校和专业的教育质量做实事。

而德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遵循企业的评价标准,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学习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

国外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呈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结果的公开性、评价对投资主体的指导性等多种特点,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有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2、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

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但成就令人瞩目。

近2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体系”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认真实践,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理论和成果。

①为了研究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整体推进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决定组织实施《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教高[2000]3号),并从2000年开始分批下达了100多个研究项目。

徐挺教授主持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是其中一个研究项目,是整个“项目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于在2003年年底验收通过。

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课题“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由张安哥教授主编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书中分析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必要性,介绍了有关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基本要求,指出了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建立,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使我们的高等教育真真正正地能满足国家与社会及受教育者的需要。

③教育部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把“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作为重点课题来研究,这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