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780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去游乐场》教案

  1.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计算;结合具体的情况,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水平。

  2.数学思考:

经历观察、选择数学信息、估测、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3.解决问题:

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使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学习活动中来,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去游乐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三年级上册30页~31页的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口算乘除法以及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知识,所以在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去游乐场”这个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如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的方式、展开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实行辅导,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分析: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筹备建校时,正值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实行课改实验之时,而现在的三年级学生正是建校时的第一批学生,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市,极个别来自农村,学生基础相对均衡,学生在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根据学习内容尝试着去提出数学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实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讨论“如何过周末”

  师:

转眼间,一周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你打算怎样度过这个周末呢?

  【作为一个寄宿制的学校,“如何过周末”是一个温馨的话题,周末了就能够与家人团聚,享受父母的爱。

教师利用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在课始就紧紧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生1:

我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我还要去参加象棋兴趣活动。

  生2:

周六是我爷爷的生日,我们全家打算在这个周末一块儿到农村给爷爷过生日,我们好久都没有见到他老人家了。

  师:

你真懂事,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生3:

我打算和××一起到郑州市人民公园看冰雕展览。

……

  师:

听了同学们的打算,老师感到非常高兴。

我们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在上周六也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他们去哪儿了?

请大家看屏幕。

(多媒体播放同学们在游乐场的录相)

  二、讨论“买票”

  师:

在这段录相上,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

他们去了游乐场,在售票处写着:

太空船每人8元,蹦蹦床每人3元,电动火车每人10元。

  生2:

三一班有12人玩太空船。

  生3:

还有7人玩电动火车,16人玩蹦蹦床了。

……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

1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钱?

  生2:

12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生3:

7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钱?

  生4:

16人玩蹦蹦床需要的钱比7人坐电动火车需要的钱多多少?

  生5:

12人坐太空船和7人坐电动火车一共需要多少钱?

……

  师:

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1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想一想如何解决,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到学习小组的交流中,并实行指导。

  师:

哪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把你们小组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呢?

  生1:

我们这个个小组都是用口算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10×3=30,6×3=18,30+18=48,所以16×3=48

  生2:

我估计它应该比12×3=36多,而比20×3=60小。

  生3:

我是用连加来计算的。

  3+3+3+3+……=48。

因为16×3=3×16,所以我们还能够把3+3+3+3+……转换为16+16+16=48。

所以需要48元。

  生4:

要求“1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钱”列式是:

16×3

  我们是利用竖式来计算的。

  我先用6乘3等于18,18满10,把8写在积的个位上,并向十位进1。

十位上的“1”乘3得30,再加上进上来的10得40,把4写在积的十位上。

  师:

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更好呢?

  生1:

我觉得用口算很方便。

  生2:

我认为用竖式计算既快又准确。

对于16×3这道题我们能够用口算,但是如果遇到比较大的数相乘如16×8,516×7这样的题目,就不能用口算了。

  师:

说得真好!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课件出示:

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12×518×315×624×4

  师:

通过计算,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

  (生答略)

  师:

那么,刚才我们提出来的“12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和“7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钱?

”你会独立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

  师:

刚才,我们协助了三一班的同学解决了买票的问题,他们也邀请我们一起到游乐场去。

我们去看一看游乐场里有哪些有趣的活动。

  三、“小小游乐场”

  师:

在赛场上,小乌龟正在实行赛跑,让我们来协助它,使它跑得更快!

  游戏

(1)“谁跑得更快”(以小乌龟赛跑的形式)

  师:

在游乐场上,最近又增添了新的娱乐活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游戏

(2)a:

“木偶剧表演”(学生任意选择一种)

  b:

谁的风车转得快!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会使用计算方法较准确、熟练地实行计算。

  2.水平目标: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过程。

提升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学难点:

  加进上来的数。

  教学关键:

  把进上来的数写在前一位的下面。

  教学内容:

  P30—P3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描述图中的情况。

  提出问题:

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列算式:

16×4=?

  这道题,你会计算吗?

试着在练习本上计算,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

  2.汇报计算方法。

  

(1)口算。

4个16相加得64。

  

(2)10×4=406×4=2440+24=64

  (3)重点讲解竖式的方法。

  从个位算起,相乘满二十,

  就向十位进2。

十位上相乘

  后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3.谁能试着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强调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用竖式计算,30页1题,四名同学板演并讲一讲自己的计算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30页2题。

  3.独立完成31页2题。

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能够分别计算出结果再连线,也能够找规律,通过观察不计算出结果来连线。

  4.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分析:

想求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首先要求出上衣多少钱,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上衣价钱为18×2=36(元),一套衣服的价钱就是36+18=54(元)。

  5.光明小学2名教师带领31名学生去海洋馆参观,成人票15元,儿童票8元,用300元钱买门票够吗?

  2名教师要花2×15=30(元)

  31名儿童要花31×8=248(元)

  248+30=278(元)278<300

  答:

用300元钱买门票够。

  四、作业

  31页第1题。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实行计算。

  2.水平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水平。

  3.情感目标:

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实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吗?

都喜欢玩什么?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二、探索新知

  1.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去游乐场”挂图。

  

(1)理解图意。

  先引导学生独立认真观察情境图,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①花10元,坐电动火车能够坐多少人?

②9人玩蹦蹦床共花多少元?

……

  

(2)教师提出:

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让学生思考:

怎么列式?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学生列出算式:

16×4

  

(2)教师指出:

现在用1根小棒代表1人,并引导学生实行如下操作活动:

先第一行摆1捆(每捆10根),另摆6根,再摆同样的三行小棒,每行都是16根。

  然后让学生观察,问:

每行有多少根小棒?

有几行?

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么计算?

  教师边引导学生摆小棒边启发学生发现:

要算4个16根一共是多少根,可先算4个6根是24根,把其中的20根捆成2捆,放在4行小棒下面。

另外4根放在2捆小棒的右边。

再算4个1捆是4捆,一共是6捆又4根,所以16×4=64。

  (3)竖式计算。

  ①让学生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

  ②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③全班交流算法,引导学生理解和理解竖式计算过程。

  根据板书教师再次强调书写格式;列竖式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的书写位置要准确。

  乘“16”个位上的6得24,向十位上进2,

  在积的个位上写4。

  4乘“16”十位上的1是4,加上进上来的2,

  得6(即60),在积的十位上写6。

  ④比较归纳。

  将本题与上节课的例题(出示12×4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思考:

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及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

  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一位数乘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如果满二十,向十位进而二;满三十,向十位进三……。

同时指出,在进位时能够在乘法竖式中做出记号,以防止遗漏,计算熟练后能够不做记号。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注意点;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⑤指导看书,深化理解。

  让学生看课本第30页的例题,让学生准确理解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告诉学生进位的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3.练习。

(让学生做课本第30页“试一试”中的1、2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31页“练一练”中的1、2、3、4题。

  第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实行全班交流,教师要特别注重有困难的学生,发现问题即时协助解决。

  第2题。

此题是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练习时,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连线,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实行全班交流。

  第3题。

此题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练习时,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实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方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1)18×2+18

(2)18×(2+1)

  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两种方法

  

(1)15×3+45×8  

(2)400-45×815×3=45(元)

  =45+360        =400-360

  =405(元)       =40(元)

  因为405〉400,所以买票钱不够。

  因为40〈45,所以买门票钱不够。

  对于学生的各种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