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5904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无偿的随意取用,使用资源必须支付代价,即存在机会成本。

经济学就在于解决无限与有限之间的这种矛盾,解决如何是资源使用效用最大化。

2、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

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如何?

答:

机会成本是指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用途中可能产生的最大收益,即使用资源的代价;而一般概念上的成本是指我们平常所讲的会计成本,即实际耗费。

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与经济“经济效率”成反向关系。

3、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

借助这一概念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哪些主要的经济问题?

答: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生产可能性曲线有助于理解:

如何分配资源,如何制定经济政策目标,如何提高生产能力等主要经济问题。

4、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

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

答:

经济理性主义是指这样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心的动机所驱使,总能认真地对各种可能的抉择权进行比较,以便找出一个能使他耗费给定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的利益的所谓最优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花费一定金钱买进消费品时总力求消费品提供最大效用,厂商经营总力求利润最大;要素出售者提供生产要素则力求收益极大。

总之,人们无论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力求能带来最大利益,带来最大限度满足。

一切头脑正常的人,即所谓有理性的人都会这样行动,不可能有所谓“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

然而,理性行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己的。

因为如果人们不把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作为自己行为所追求的目标,而把助人为乐看作是自己行为的准则的话,则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理性行为。

当然,在自私自利或损人利己主义者看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行为就是理性行为。

可谓“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就是这样的人。

可见,如果我们说,理性行为不应当是自私自利及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说法实际已经是规范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了。

因为这种说法实际上己包含着认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已是“不好的”、“不应当的”、“非理性的”这样一种价值判断了。

5、既然理性行为无需要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为什么经济分析又要假定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是追逐个人利益?

答:

理性行为无需完全是自私自利的。

众所周知,有理性的人的行为可有多种动机,获取个人经济利益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人有理想、感情、信仰、荣誉感、正义感等,这些都会驱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

有时候,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信仰、感情、正义感等,可以牺牲自己物质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

因此,人不仅可以作为“经济人”而存在,还可以是革命者、教徒、义土等。

但经济学假设人只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活动和生存,撇开了人类行为的其他动机,以追逐个人利益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并进而假定人们经济行为准则是既定目标的最优化。

例如,消费者行为目标是获得最大限度满足即效用极大化,厂商行为目标是利润极大化,要素出售者行为目标是收入极大化等。

这种假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这是因为,经济利益尽管只是人们行为动机的一个方面,但经济学研究的正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就经济活动而言,个人经济利益的追求始终是推动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力量。

因此,把追求个人利益从人的各种行为动机中抽象出来,并赋予这样行动的人以“经济人”或者说“理性人”的概念。

假定他们的行为准则是既定目标的最优化,并由此建立起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是完全必要的、合理的。

这是一种抽象法,是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方法。

如果不这样假定,认为人从事经济活动可以有随便的动机,比方说,消费者对购买时是否吃亏,厂商经营时对是否赚钱,人们出让自己的生产要素时对能得到多少报酬等等抱无所谓态度,无异说稀缺资源如何配置也是件无关紧要的事。

这样,人类也就不需要什么经济学了。

6、怎样理解竞争与合作是利用稀缺资源的两种有效的方式?

答:

7、什么是均衡?

怎样理解和把握均衡分析方法?

答:

略。

见教材

8、什么是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怎样理解实证分析是经济学的主要方法?

答:

阐述客观事实是什么样的分析方法为实证分析;在分析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应该怎么样的分析方法是规范分析。

9、如果经济学家讨论的是“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些还是小一点好些”,试问这是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规范经济学问题?

答:

属于规范经济学问题,而不属实证经济学问题。

我们知道,实证经济学说明和回答的问题是,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

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如选择了某方案,后果如何?

至于是否应当做出这种选择,则不予讨论。

而规范经济学就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种标准。

它力求回答的是:

应该是什么,即为什么要作这样选择,而不作另外的选择,它涉及到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道德观点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看法。

例如,人们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各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可能有不同的回答。

坚持效率优先的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大一点好,因为这样可给人以刺激,从而提高效率;相反坚持公平为重的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小一点好,因为这样可体现收入均等化原则。

可见,这个问题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

10、怎样理解和把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为什么说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

答: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在微观研究过程中,从消费者行为方面体现出市场需求,从生产者行为方面体现出供给,需求与供给两种力量在市场上的较量就产生了价格。

应此,各种个体行为选择都受价格影响并影响着价格,所以所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

11、怎样认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答: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

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再次,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吸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份的基础上,在同形形色色的庸俗经济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1、想一想,下列微观经济学术语与日常用语有什么不同?

(1)市场

(2)需求与供给

(3)正常品与劣质品

(4)必需品与奢侈品

答:

略。

2、何谓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

试举出违反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的例子。

答:

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本身价格成反向变化。

供给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本上价格成同向变化。

3、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有什么区别?

下面哪对商品是替代品,哪对商品是互补品,哪对两者都不是?

(1)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3)盐和糖

(4)冰淇淋和酸奶

(5)图书和书架

答:

(1)、(4)替代,

(2)、(5)互补,(3)无很大关系。

4、手机发明于1973年,在其最初的20年中,除汽车手机外,很少有人使用手机。

而在20世纪90年代,手机的使用量显著增加,同时手机服务的价格也明显下降了。

(1)手机有替代品吗?

如果有,请举一例。

(2)手机有互补品吗?

如果有,请举一例。

(3)导致手机使用量在20世纪90年代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其中哪些因素显著地影响了手机需求的增长?

利用手机需求曲线来描述这些影响。

(5)其中哪些因素显著地影响了手机需求量的增长?

利用手机需求曲线来描述这些影响。

答:

(1)有,例如:

小灵通,固定电话。

(2)有,例如,手机卡,手机挂饰品,手机美容服务等。

(3)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比国定电话使用方便导致消费者对起偏好增强,技术升级是成本降低从而使价格下降等。

(4)收入、偏好等都是需求增长的因素。

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5)手机价格下降是影响需求量增长的因素。

表现为点在固定的需求曲线上滑动。

5、在木材市场中发生了几件事,但每一次只发生一件,解释每一件事对木材的供给量和供给的影响。

用图表示每一件事的影响,它或者沿着供给曲线移动,或者导致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

指出哪一件事解释了供给法则。

这些事件分别是:

(1)锯木工人的工资上升。

(2)木屑的价格上升。

(3)木材的价格上升。

(4)预期明年木材的价格上升。

(5)环境保护论者说服政府通过一项新法案,该法案将会减少树木用于木材加工的数量。

(6)一种新技术降低了生产木材的成本。

答:

(1)木材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往左上方移动;

(2)木材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3)木材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不移动;

(4)木材今年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5)木材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往左上方移动;

(6)木材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6、在商品X的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q=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s=20P。

请:

(1)推导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在同一坐标系中,给出商品X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表示出均衡点;

(3)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2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5)假设每个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座标图上予以表示。

答:

(1)市场需求函数:

Q=10000q=120000-20000P

市场供给函数:

S=1000s=20000P

(2)图略

(3)Q=S,即120000-20000P=20000P,解得:

P=3,Q=60000

(4)当收入增加后,个人需求函数为:

q’=12+2-2P=14-2P,

此时市场需求函数为:

Q’=10000q=140000-20000P

均衡:

Q’=140000-20000P=S=20000P,解得:

P’=3.5,Q’=70000

(5)技术水平提高后:

个人供给函数为:

s’=40+20

此时市场供给函数为:

S’=1000s’=40000+20000

均衡:

Q=120000-20000P=S’=40000+20000P,解得,P’’=2,Q’’=80000

7、图2-12表明了由学生会组织的大学辅导站私人教学辅导员的市场:

(1)教学辅导员所赚的工资率为多少?

有多少人就业了?

(2)若学生会规定私人教学辅导员的最低工资为15元/小时,有多少辅导员将失业?

(3)若学生会确定私人教学辅导员的最低工资为8元/小时,有多少辅导员将失业?

(4)8元/小时的最低工资有效率吗?

它公平吗?

(5)15元/小时的最低工资有效率吗?

它公平吗?

(6)如果出现黑市,一些辅导员可以赚到多少工资?

答:

(1)工资率为10/小时,就业人数为100;

(2)若最低工资为15元/小时,就业人数为50;

(3)若最低工资为8元/小时,就业人数为120;

(4)(5)实证分析无效率,是否公平取决于价值取向;

(6)当限定工资为8元/小时时,会出现黑市交易,这时可能有些辅导员可赚到12元/小时。

8、某地区的大米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表如下:

价格(元/吨)

100200300400500

需求量(吨)

10080605040

供给量(吨)

030405060

为了保护当地农民的利益,政府规定大米市场价格下限为500元/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市场中的交易量是多少?

为什么?

(2)规定价格下限以后,市场中盛行的价格是多少?

(3)为了执行价格下限政策,政府必须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

(1)交易量为40吨;

(2)为把产品卖出去,与40吨的供给相应的价格是300,所以市场中可能会是300元/吨;

(3)政府应该收购过剩的大米。

第三章弹性理论

1、下列各种商品中哪些最有可能是正常品,哪些最有可能是劣等品?

(1)凌志汽车

(2)旧衣服

(3)进口啤酒

(4)临时照顾婴儿服务

(5)翻新轮胎

(6)计算机软件

答:

(1)、(3)、(6)为正常品;

(2)、(4)、(5)为劣等品。

2、请你举出一些需求近似完全无弹性的商品例子,然后再举出一些近似完全有弹性的例子,并证明你说的答案。

答:

略。

见教材。

3、“丰产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亦即“谷贱伤农”。

请用供求图形演示和说明这一命题。

答:

“谷贱伤农”是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

这是因为,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需求量的变化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动,也即需求量对价格不敏感。

而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其销售收入与其价格之间是同方向变化的,在丰收年份,农产品的供给增加,导致农产品的价格下降,进而引起农民的收入减少。

4、人们对皮特的巧克力夹心饼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5。

皮特想向提高其总收益,你建议他提价还是降价呢?

请解释。

答:

降价。

因为其产品是富有弹性的。

适合薄利多销。

5、如果教材变贵了,而其他价格和你的收入都没变,你认为你会支付更多、更少还是相等的费用来购买教材?

你的回答揭示了你对教材的需求价格弹性吗?

答:

支付更多。

因为教材是缺乏弹性的。

6、某人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P=250-3

,分别计算价格P=40和Q=9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答:

由P=250-3

可推出:

Q=(250-P)2/9

当P=40时,

当Q=900时,P=160,

7、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2。

求:

当收入M=25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答:

8、在先锋乡间别墅区乘坐巴士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5,需求收入弹性为-0.1,乘坐巴士相对于汽油价格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

(1)相对于乘坐巴士的价格而言,乘坐巴士的需求是有弹性的还是缺乏弹性的?

为什么?

(2)提高巴士车费会增加巴士公司的总收益吗?

(3)描述乘坐巴士和汽油的关系。

请解释。

(4)如果汽油价格上涨10%,同时乘坐巴士的价格不变,乘坐巴士的人数有何变化呢?

(5)在先锋乡间别墅区,如果收入上升了5%,同时乘坐巴士的价格不变,乘坐巴士的人数有何变化?

(6)在先锋乡间别墅区,乘坐巴士是一种正常品还是劣等品呢?

为什么?

(7)在先锋乡间别墅区,乘坐巴士和汽油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

为什么?

答:

(1)缺乏弹性。

因为乘坐巴士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5,小于1。

(2)会。

因为缺乏弹性,涨价后,需求量并不会大幅度下降,从而总收益增加。

(3)汽油价格上涨,乘坐巴士的人数反而会增加,即乘坐巴士的需求增加。

(4)乘坐巴士的人数会增加。

(5)收入上升5%后,因为需求收入弹性为-0.1,乘坐巴士的人数将减少0.5%。

(6)劣等品。

收入弹性为负值。

(7)替代关系。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0.2,为正值。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边际效用分析

1、请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你能举出不遵循该规律的一种商品或服务吗?

边际效用能否为负数?

给出一个例子。

答:

略。

2、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解释关于价值悖论的观点:

为什么水必不可少但却便宜,而钻石相对无用但却昂贵。

答:

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

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

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

相反,钻石的用途虽然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从供给方面看,由于水资源数量很大,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

相反,钻石是非常稀缺的资源,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价格就相应地昂贵。

3、解释边际效用理论并用它来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答:

略。

见教材

4、一些学生购买校园套餐计划,而另一些人则选择当他们用餐时付款这种方式。

(1)为什么一些学生决定购买校园套餐计划而不选择当他们用餐时付款呢?

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解释。

(2)对于两种人群的午餐需求,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到了什么?

(3)谁从午餐消费中获得了更大的效用,前者还是后者?

(4)设想其他因素不变而午餐价格上涨,边际效用理论又该如何进行预测呢?

每个人群的需求变动又是怎样的呢?

答:

略。

5、下表中列出了小王消费面包和油条的边际效用:

面包餐/月

吃面包的

边际效用

一餐面包的价格(元)

油条餐/月

吃油条的

边际效用

一餐油条的价格(元)

1

2

3

4

5

20

15

12

10

8

2

2

2

2

2

1

2

3

4

5

15

8

6

4

2

1

1

1

1

1

假定预算为14元,请问:

(1)小王每月将购买多少面包和油条来达到总效用的最大化?

总效用是多少?

(2)从消费者均衡开始,假设每餐油条的价格由1元降到0.5元,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总效用是多少?

答:

(1)当最后一块钱买面包与买油条带来的效用相等时,总效用达到最大。

即5餐面包,4餐油条。

总花费刚14元,最大的总效用为98。

(2)当油条价格下降后,效用表则为:

面包餐/月

吃面包的

边际效用

一餐面包的价格(元)

油条餐/月

吃油条的

边际效用

一餐油条的价格(元)

1

2

3

4

5

20

15

12

10

8

2

2

2

2

2

1

2

3

4

5

15

8

6

4

2

0.5

0.5

0.5

0.5

0.5

比对两商品的效用可知,要是效用最大化,则应调整消费组合,增加油条使用,减少面包使用。

此处数量不够,读者可自行验证。

6、假如某消费者一年的收入为540元,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0,Py=3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Y2,试求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

答:

预算约束式为为20x+30y=540

效用极大化的条件是:

MUx/Px=MUy/Py

即:

3Y2/20=6xy/30化简得x=3/4y

结合得方程组20x+30y=540

x=3/4y得x=9,y=12

7、设某市场的供需函数如下:

P=30+2Q

P=120-Q

求该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答:

市场均衡为:

30+2Q=120-Q,得:

Q=30,P=90

消费者剩余为: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1、从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

答:

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

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其均衡条件为:

MRS12=P1/P2。

2、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答:

略。

见教材

3、比较下列两种情况,每一种情况都有两个物品:

(1)可口可乐与非常可乐;

(2)滑雪板与滑雪板上的皮鞋固定装置。

请画出两种情况的无差异曲线。

在哪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相对价格变动反应更大?

答:

(1)可口可乐与非常可乐是替代关系,所以其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

(2)滑雪板与其上的皮鞋固定装置是互补关系,所以其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以比例为拐点的直角线。

(3)第

(1)种情况下反应更大。

4、一位消费者的月收入为500元,可购买两种商品X和Y,其价格分别为Px=20元,Py=50元,决定预算线方程式和斜率分别是多少?

如果月收入从500增加到700元,会不会改变预算线的方程式和斜率?

答:

(1)预算线方程式:

500=20X+50Y或Y=10-2/5X

当以横轴表示X数量,纵轴表示Y数量时,预算线斜率为-2/5

(2)预算线方程式变为:

700=20X+50Y;但斜率不变。

5、假设宝马汽车价格降低,以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为基础,解释需求定律。

答:

宝马价格下降,相当于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上升,从而引起对宝马的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收入效应;另外,当宝马价格下降时,相当于相对于报宝马而言其它汽车的相对价格上涨了,从而引起消费者购买宝马以替代其它汽车的消费,也使宝马需求两增加;综上两方面的作用,当宝马价格下降时,宝马的需求两增加。

这就是需求定律发生作用的机制。

6、吉姆花掉了所有的收入用于租公寓、食品、衣服和度假,他每月的工资从3000美元涨到4000美元,同时机票和度假支出相对于其他支出上涨了50%。

(1)你认为由于他的收入和价格的改变,他将如何改变支出模式呢?

(2)在这种情形下,你认为吉姆的状况是更好还是更坏呢?

(3)如果所有价格都上涨50%,吉姆应该如何改变他的购买选择呢?

他的状况是更好还是更坏呢?

(4)用图显示由于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所导致的吉姆消费选择的改变。

答:

(1)他将会增加食品、衣服和公寓租房支出,可能减少度假和机票支出。

(2)他的状况变好更好还是更坏,要视机票和度假支出在他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而定。

(3)因为价格上涨的比例要大于收入上涨的比例,所以吉姆只能同比例减少各种商品的购买量。

此时他的状况变得更坏了,因为他所获得的总效用减少,无差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4)图略。

7、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下图所示。

其中,横轴表示商品X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X的价格Px=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Y的价格Py;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出预算线斜率;

(5)求E点的MRSxy的值。

答:

无图(麻烦补充)

第六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1、假设你要招聘工厂流水线操作工,在平均劳动产出与边际劳动劳动产出中,你更关心什么?

如果你发现平均产出开始下降,你会雇佣更多的工人吗?

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你刚雇佣的工人的边际产出如何?

答:

一般说来,招聘者会更关心边际产出,因为边际产出左右着平均产出。

只要边际产出还超过平均产出,平均产出就会增加,而平均产出可衡量劳动生产率,因此,当企业发现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就不会再雇用更多工人。

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刚雇用的工人的边际产出不但下降,而且降得已低于平均产量,使劳动生产率下降了。

2、为什么报酬递减规律又可称为生产要素可变化比例规律?

试举一个数字例子表示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答:

因为只有在可变比例生产要素组合下才会出现当一些要素固定,而另一种或一些要素变动时产量才会发生变化。

例子略。

3、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面临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

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

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