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6068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docx

整理杜仲深加工及生态养殖可研2

 

建设杜仲系列深加工产品

生产线及生态养殖基地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都青山农副业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一.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建设杜仲深加工产品生产线及生态养殖基地

1.1.2项目实施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1.1.3项目承办单位

成都青山农副业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孟朝辉总经理

1.1.4项目概况

杜仲是中国传统的名贵滋补“国药”,古代著名医书《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广群芳谱》及当今权威医书《中华医药大辞典》等书中均被列为上品。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杜仲产品研究的不断深入,杜仲的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日益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目前杜仲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广泛出口美国、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根据市场需求统计,目前我国杜仲产量只能满足药用的20%,国内市场开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杜仲产品市场发展空间具大,前景非常广阔。

在杜仲资源利用上,我国偏重对杜仲皮的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利用,忽视了杜仲叶的应有价值。

我国的杜仲叶仍以原料形式大量低价出口,杜仲叶的利用率仅占可采集叶的10%~20%,成品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市场需求的上升,杜仲种植面积猛增,但从整体来看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分散,规模小;缺乏对原始产品的深度加工,没有形成一个逐级加工的产业链,多数以销售原料为主,利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成都青山农副业开发有限公司拥有杜仲成林100余亩,待开发山林150余亩。

在继续种植和扩建现有杜仲林的基础上,我公司将于与四川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生产系列杜仲精加工产品;设立杜仲研发中心;分期建设杜仲茶系列产品生产线;杜仲胶、绿原酸、杜仲粉等杜仲叶提取物综合利用生产线。

其中杜仲胶是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物质,即具有橡胶的弹性,又有塑料的塑性,是新世纪四个新型材料之一,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绿原酸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在医药制剂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植物黄金”。

因技术等原因,国内生产高纯度绿原酸较少,其市场需求量相当大,价格高,纯度为99%的绿原酸其国际市场收购价高达1万美元/公斤,其市场走势稳定,产品不存在很大的市场竞争。

本项目实行企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推行品牌战略,建立营销网络,在占有一定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国际市场,打造国际杜仲产品知名品牌。

同时我公司还将利用自有山林和杜仲资源开展鸡、猪、鱼绿色生态养殖,将杜仲饲料与绿色养殖相结合,将杜仲饲料养殖家畜、家禽,肉质鲜美无公害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经过3—5年的努力,最终实现杜仲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杜仲产业化经营格局,年利用杜仲叶4000吨,预计年产值7500多万元人民币,年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将带动杜仲产业发展成为本地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随项目建成,根据市场需求,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我公司将成为专门从事杜仲加工产品开发、研究、生产、经营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以做大作强杜仲产业。

促进我省杜仲事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总之,本项目的实施,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特色支柱产业,推进杜仲开发技术水平,增加就业空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1.2项目背景

1.2.1国内杜仲开发情况

杜仲是我国特有树种,杜仲资源极为丰富,约有300万亩,占世界总资源90%以上,集中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南、陕西、湖北等省,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吉林、新疆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种植。

杜仲被我国有关部门定为国家二级珍贵保护树种,又被人们誉为“植物黄金”。

杜仲树皮自古便以名贵药材而著称。

早在于2000年前我国的第1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便明确记载了杜仲皮的药效:

“主治腰脊疼,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不老。

”经进一步研究发现。

杜仲除上述功效外,还对治疗高血压症有特效,从而引起世人的关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胡秀英认为,杜仲是世界上最高质量的天然降压药物;日本高桥周七教授对杜仲研究认为:

杜仲能补五脏六腑,而人参只能补五脏,不能补六腑。

中国科学院周俊院士认为杜仲比市场上销售的排毒养颜产品更好。

杜仲皮历年来是我国外贸当中大宗出口的名贵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每年为我国换回大量的外汇。

充分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和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优势,无疑可以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高科技产业。

可遗憾的是,资源的优势并未转化为科技的优势。

在开发杜仲皮市场的同时,杜仲叶、果、木等综合利用却没有得到重视,资源极大浪费。

近代医学研究证明:

杜仲叶与皮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在药理药效方面杜仲叶与皮具有同等功效。

而杜仲叶在抗疲劳、抗衰老、促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方面具有更佳的效果。

但在国内对杜仲叶的开发利用远远低于日本、韩国等国家。

药用价值很高的杜仲叶长期以来在我国却被当作枯叶,落地任飘零,大量原叶以低廉的价格向国外出售,经济附加值极低,原料利用率远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

近年来,随着对杜仲的认知逐步加深,深入开发杜仲综合利用率被提到日程上来,用杜仲叶制成杜仲茶、杜仲速溶粉、杜仲冲剂、杜仲晶、杜仲咖啡、杜仲可乐、杜仲口服液、杜仲牙膏、杜仲麻辣酱、杜仲酱油、杜仲保健醋、杜仲酒等多种保健品逐步推向市场。

其中用纯鲜杜仲树叶制成的杜仲茶不但保持了杜仲的所有治病和保健功效,而且对高血压、腰肌劳损、老年痴呆、关节疼痛、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具有良好的固肾壮阳之功效。

已成为疗效多多、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新茶种;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靓爱。

但由于市场初期品牌效应不足,消费者认知弱,杜仲产品在国内的开发和消费市场还未真正进入佳境。

目前国内杜仲中药、保健品、杜仲胶、杜仲叶饲料、果实、花粉和木材综合开发等研究等方面均处于起步阶段,

在蒲江地区,药材资源的生产、管理大多处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没有形成产业链,尚无杜仲产销龙头企业(诸如生产杜仲茶、杜仲粉、杜仲胶的工厂),药用开发利用水平低,仅限于出售原料,树皮主要由中间商(商贩)收购。

药材就地深加工转化增值无法实现,经营效益不明显。

没有专业化组织从事杜仲市场的调查、分析,受市场影响波动大。

1.2.2国外杜仲开发情况

由于杜仲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资源价值,国外早已引种成功,日本等国还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

杜仲叶提取物在国外已广泛用于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饮料和畜牧养殖业中;当前,杜仲叶的开发利用正在不断深入,其价值正在提升,将会成为与银杏叶齐名的资源宝库。

在日本,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杜仲叶袋泡茶、速溶茶、罐装茶、软包装饮料、即售热饮料等产品,并应用于饲料添加剂生产领域,以此来提高鸡、甲鱼、鳗鱼等品质。

近年来,日本对杜仲的保健功效研究较多,许多科研成果已被应用于生产,大量杜仲保健新产品不断投入市场,杜仲的功效在日本已是家喻户晓。

日本杜仲保健品的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及规模化,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对杜仲的开发利用不是用树皮,而是全部以杜仲叶为原料。

日本近些年每年通过各种渠道从我国大量进口杜仲干叶,用于杜仲保健品的加工生产,开发出杜仲茶、杜仲酱、杜仲挂面等多种杜仲保健食品。

美国航空和航天局医学专家用杜仲叶中提取的特殊成分供宇航员服用,发现可以促进人体皮肤、骨骼、肌肉中蛋白胶原的分解和合成,从而防止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骨骼和肌肉功能的退化。

作为理想的第二胶源,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积极开展对杜仲胶的研究。

据悉日本政府正在赞助企业,进行杜仲富胶基因导入的研究,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而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在长期秘密研究杜仲胶新材料。

国际社会对杜仲研究开发的进展情况已向杜仲的故乡——中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杜仲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亟须提速。

1.3项目的必要性

1.3.1本项目的建设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同年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中药的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的工作方针。

制定了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的发展思路。

同时要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掀起了杜仲叶的开发研究热,但是开发利用还相对落后于国外。

依然偏重对杜仲皮的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利用,忽视杜仲叶的应有价值。

杜仲叶成品的开发现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项目引进先进的杜仲茶、杜仲粉、杜仲胶、杜仲饲料等生产技术及设备,加快对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逐步推出杜仲保健品系列、杜仲食品系列多样化产品,建成杜仲深加工现代化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强化商品基地、出口基地建设,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

本公司研究中心将引进先进的质量分析检测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薄层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同时按照GMP要求装备了全套生产设备,包括纯水制备设备、提取设备、浓缩设备、精制分离设备等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卫生标准及产品质量的先进性。

例如本项目中的杜仲胶生产线采用了国内外多项新技术及先进设备。

在此之前的杜仲胶生产技术都是间隙式生产,产量极低,成本极高,从根本上限制了杜仲胶进入市场。

本项目引进技术从杜仲胶生产的产业化要求出发,引进高效能杜仲叶的专用粉碎机组;同时对杜仲胶的提取采用了大型的连续提取设备,实现了自动连续进料、连续浸出、连续脱溶、连续排出渣叶的工业化生产过程。

同时应用综合开发技术,在杜仲胶、绿原酸工业化生产过程中,还生产出了副产品杜仲浸膏粉、杜仲树脂和有机肥料。

这些副产品的开发产出,提高了杜仲叶的利用价值,也大大降低了核心产品杜仲胶的生产成本。

”同时,建设本项目,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杜仲叶资源就地加工生产,有利于提高杜仲就地深加工转化增值,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杜仲加工技术发展方向,其建设将有力推动本地区行业技术进步,促进本地区和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从长期“有产品无产业”的尴尬境况走出来,告别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小农户经济,依托山水、立足富民、多元发展。

本项目坚持发展杜仲及禽畜绿色食品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当地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及地方产品品牌化建设。

1.3.2本项目的建设顺应我国环保绿色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

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党的十七大也提出了生态绿色文明建设的伟大任务,强调在发展中要由传统农业向生态产业转变,绿色产业将作为国家今后优先发展的产业,绿色产业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目标,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自身保健日益重视,传统医学和天然药物日趋盛行全球,中草药及生物医药国际市场看好,产品供不应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价格远远高于普通食品,但消费者仍趋之若鹜。

二十一世纪将是绿色经济世纪,绿色产业世纪。

蒲江县山地、丘陵占有全县76%的面积,又正处于中药材生长的“黄金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工业少、污染少,使蒲江成为天然绿色产品的生长基地。

深度开发山水资源,着力培植绿色产业,是蒲江农业抢抓市场发展先机的必然选择。

本项目建设中草药养植加工基地和禽畜生态养殖基地,一方面将杜仲成林成片种植于山坡、丘陵地带,既可绿化环境,保持水土,又可收获树皮、树叶作为中药材或生产杜仲胶的原料。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有利条件,该项目所用原料为杜仲叶,用原先被遗弃的杜仲叶进行多产品深加工,出产绿色杜仲保健品系列,逐步开发“绿色橡胶”、绿色家居用品等;加工余料作为禽畜饲料,既提高了杜仲有效利用率,又在绿色环境中培育出营养附加值独特的杜仲鸡、杜仲猪。

与传统用药以皮为主的采收方式相比,具有不破坏资源的显著特点,对于保护杜仲资源、促进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顺应了国家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环保政策,生产出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产品;符合走绿色之路,打造出地方独有的绿色品牌、做特色绿色食品的市场方向。

以本项目年生产50吨杜仲胶,如全部用于轮胎生产,可达到节约燃油4000吨,减少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10000吨左右的效果。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我省现代中药环保产品的综合发展。

1.3.3本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思潮的兴起,国际市场对中草药和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

据统计,在亚洲有60%的人利用中草药进行保健与治病,市场上出售中药材约2000种,90%从内地输入;中成药有3300种,75%从内地输入。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和接受中草药,目前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传统药物。

目前,全世界中草药市场已达160亿美元,然而我国仅仅占有其中的3%,出口额不到6亿美元,而且多为附加值极低的初级品原料,这一现象与我国天然中药材资源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中药产业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1世纪初至中期,是我国拓展全球中药国际贸易市场的黄金时代,也是我国大力发展中药材栽培生产的关键时期。

杜仲天然医药保健产品以其药效好、无副作用等特点深得消费者的好评。

杜仲叶近年被加工成杜仲饮料、杜仲茶,畅销日本、欧美市场,是国际饮料市场上的新星。

因此,利用杜仲叶开发杜仲饮料和杜仲保健产品,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诱人。

绿原酸是一种中间体,普称为广普抗生素,在医药的应用领域最广,其它如保健品,饮品,化工、化装品等行业用途也很广泛。

本项目生产的高浓缩绿原酸因技术原因,国内显有生产,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产品市场竞争强。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但又是一个橡胶资源匮乏的国家。

2005我国橡胶消费量超过400万吨,约占世界橡胶总消费量的22%,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

然而,我国橡胶资源仅占世界总资源的不到10%,每年需求缺口在50%以上,有近180万吨橡胶需要进口。

杜仲胶与三叶橡胶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是同分异构体,通过开发,可望成为理想的第二胶源,市场不可限量。

因此市场呼唤环保型、高质量的杜仲产品和技术。

本项目在生产加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均不会对周边环境、操作人员及使用者造成不良影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成后将缓解我国杜仲深加工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提高我国杜仲深加工的技术水平。

1.3.4本项目的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成都青山农副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致力于中医药产业开发的股份制公司,有着多年从事中医药研究与开发的经验,并在临床得到了普遍应用,将杜仲应用与现代医学保健相结合,探索出一套以杜仲叶、果、皮为主要原料进行杜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新方法。

本项目是成都青山农副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其现有100亩杜仲成林和150余亩待开发山林以及杜仲叶加工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对其业务的拓展与延伸。

该项目的建设是公司超越自我.获得更大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本企业将成为我省杜仲产品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开发与基地建设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顺应环保产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是企业自身进步与发展的需要,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二.承办企业概况

成都青山农副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由多名老中医发起成立,专门致力于中医药产业开发的股份制公司,有着多年从事中医药研究与开发的经验,将杜仲应用与现代医学保健相结合,探索出一套以杜仲叶、果、皮为主要原料进行杜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新方法,并在临床得到了普遍应用。

目前已有杜仲成林(生长10年林)100余亩,近期又获得蒲江县青年水库范围内150亩沿湖坡地及水塘50年使用权。

本公司总经理孟朝辉先生有着多年的市场营销经验,曾主持多个项目的引进、生产、运营和销售。

通过多年的积累,孟朝辉先生对国内外保健品市场深有了解,在沿海发达城市已初步建立营销网络。

公司现有员工20余人,主要从事杜仲的种植和采摘工作。

三.市场分析

杜仲全身都是宝。

树皮是名贵中药材,药性平稳,味甘微辛,无毒,有补肝肾、筋骨、降血压、血脂、保胎等功能。

主治高血压、头晕目眩、腰肌酸痛、肾虚尿频等症。

杜仲除树皮是名贵中药材外,其叶含有内脂、香豆精及生物碱、多糖、还原糖、有机酸、挥发油、油脂、树脂、蛋白质、氨基酸及杜胶等。

杜仲除木质外,各组织、各器官都含有杜仲胶。

杜仲胶有金属光泽,具有耐酸、耐碱、耐磨、高度绝缘、高度粘着力等性能,可有做海底电缆绝缘材料、不传热的补牙材料、抗腐蚀容器及橡胶日用品的原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劳动锻炼强度的大为降低,抗病能力不断减弱,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发病率直线上升,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而杜仲天然医药保健制品将是这方面的首选用药;同时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医药热”的掀起和杜仲天然营养保健品的不断开发,世界市场需求量大幅上升,产品缺口越来越大。

据中国杜仲开发协会宏观预测,我国年需制作保健系列产品的杜仲粉在100万吨以上,国外需用量更在500万吨以上;杜仲饮料市场需求在50000-100000吨以上,但目前全国供应量只有5000吨。

目前杜仲茶、口服液、胶囊、软胶囊、冲剂等纷纷推向市场;用杜仲饲料喂养的禽畜制品在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备受推崇;杜仲叶中提取工业价值极高、具有优良绝缘、防腐、耐磨性能的杜仲胶,更是被应用在航空、航海、国防和医疗等高精尖领域。

因此,杜仲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更高的高投入产出绿色保健品加工项目,其开发前景非常诱人。

随着科技的进步,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将占领世界医药、生物、化工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同时,用杜仲叶加工的绿色有机饲料喂养畜、禽及鱼类,不仅可以提高畜禽及鱼类免疫力,还可以提高畜、禽及鱼类产品的品质,使其味道更浓,更香,使之具有野味的口感。

如杜仲饲料中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使猪肉脂肪降低,蛋白质增加,并使猪肉更富有弹性,熟肉更松软,味道更鲜美。

在日本已广泛采用杜仲叶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并借此生产大量绿色及天然食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选养的优质茶花鸡由野生红色原鸡经长期驯化选育而成,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原始鸡种。

因其啼声似两朵茶花,故名茶花鸡,它具有适应性强、饲养粗放、采食量少及成活率高的特点,在杜仲山林中放养,吸取自然之精华,纯生态养殖,其肉质结实,清香,骨细嫩,品位纯正,营养价值更高。

在当今社会绿色食品盛行,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提高日趋重视,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将有很高的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

四.建设条件

蒲江幅员面积583平方公里,境内地形为“三山夹两河”(长秋山、大五面山、小五面山和蒲江河、临溪河);地貌以浅丘为主,坝、丘、山分别占幅员面积的20.25%、60.95%、12.4%;全县辖8镇4乡、总人口26.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04万人。

4.1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

蒲江县隶属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西南缘,介于东经103°19′至103°41′,北纬30°05′至30°20′之间,正处于中药材生长的“黄金地带”(资料显示:

世界上大部分常规中药材都分布在北纬20°一52°之间,以北纬30°一45°为优质药材种植的“黄金地带”)。

蒲江地处成都、雅安、乐山等大中城市的交汇地带和四川省大旅游环线发展带上,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圈与攀西地区经济带的交汇处,是进藏入滇的咽喉要道,也是成都联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蒲江交通有国道108线(成雅高速公路)、318线(川藏路)和省道川西旅游环线贯穿全境。

县城鹤山镇到成都市中心、双流机场、彭山青龙场火车站的距离分别为68公里、50公里和49公里,具有较强的聚集和辐射效应。

4.2自然资源及优势

蒲江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年平均气温16.4℃,日照1122小时,年均降雨量1300mm。

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47.7%。

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地表水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享有“绿色蒲江,天然氧吧”美誉。

4.4水、电供应

水电气能源充足。

县城区有自来水厂2座,县城供水能力达6万吨/日。

全县拥有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6座,形成以35KV为主的环网供电。

4.5通讯

互联网、党政网、农村经济信息网全面开通,程控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县城乡。

五.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我公司计划分期实施杜仲深加工产品线建设及生产。

一期生产国际上旺销的杜仲粉、常规杜仲绿茶、袋泡茶等系列保健产品和杜仲饲料;同时开发禽畜的生态养殖。

同期进一步开发研制杜仲胶的提取技术和其它杜仲精加工产品,在二期建设中实现量产。

5.1建设年限

一期: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

二期:

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

5.2实施内容

5.2.1一期建设内容及目标

1、主要建设内容

●与四川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产品研发中心

●扩大种植杜仲林140亩,种植1万棵,(直径7厘米,树高2米)

●收购杜仲树叶、树皮,扩大原材料种植面积

●搭建杜仲茶生产车间、库房;现代化猪舍、鱼塘等基础设施

●引进优良种猪、种鸡(茶花鸡)、鱼苗

●杜仲茶加工设备引进

2、生产目标

●一期达产后年产杜仲茶20万斤(100吨)

●年出栏肉猪10000头

●年出栏茶花鸡12000只

●年产鲶鱼6万斤

5.2.1二期建设内容及目标

1、主要建设内容

●引入杜仲胶、绿原酸综合利用生产线,建设厂房

如纯化车间、喷雾干燥车间、理化试验楼、物料库等;

●根据市场需求扩大杜仲茶生产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引入其他杜仲产品加工生产线

2、生产目标

●年产杜仲茶100万斤(500吨)

●年产杜仲胶50吨

●年生产高纯度绿原酸5吨(95%)

●年出栏肉猪10000头

●年出栏茶花鸡100000只

●年产鲶鱼、甲鱼、泥鳅等15万斤

5.2.3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简述

杜仲茶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拟建设红茶型杜仲茶生产线和绿茶型杜仲茶生产线工艺及主要设备如下:

 1、红茶型工艺

 萎凋揉捻(揉捻机)解块(用6CJW-40型解块机)

发酵  揉切(用6CRQ-16型转子式茶叶揉切机)   烘干(6CH系列筛网连续烘干机配套环保型热氧燃烧热风炉)

2、绿茶型工艺

   杀青(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    揉捻(6CR-40型揉捻机)   

解块(6CJW-40型解块机)   烘干(6CHW-2m2、3m2筛网连续烘干机) 

揉切(6CRQ-16型转子式茶叶揉切机)    复炒(6CSP-60型瓶式炒干机)

绿原酸

杜仲叶

主要设备:

粉碎机、浸提罐、过滤器、离心机、超滤设备、层析柱、萃取柱、浓缩器、干燥蒸发设备、真空系统等设备

六.项目组织形式

 6.1组织形式 

本项目经营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

以公司为生产经营主体,带动本地区、本省农户种植优质杜仲品种共同参与生产,以龙头作用带动农户与国内国际杜仲市场接轨。

6.2机构设置及职能

本项目管理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制的企业化管理。

公司下设:

杜仲产品事业部(下设销售部、养植部、生产部等)、综合养殖事业部(下设销售部、养植部、生产部等)、质检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

同时与与四川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产品研发中心,预计人员20余人。

 6.3企业定员

本项目建成后,一期建成需要150余人;二期建成预计需要人员550余人

七.项目资金投入

7.1投资估算

7.1.1一期工程

1.扩大种植杜仲林140亩,种植1万棵,(直径7厘米,树高2米),50万元;

2.收购杜仲树叶、树皮等原料,及原材料基地扩建,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