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6168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docx

东师古汉语基础一16秋在线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古汉语基础

(一)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下列句子中,哪句有名词做状语的现象:

A.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C.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D.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正确答案:

2.许慎的六书中,属于用字法的是.

A.会意

B.转注

C.形声

D.指事

正确答案:

3.“慚、慙”是什么关系

A.繁简字

B.古今字

C.通假字

D.异体字

正确答案: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中“或”的词性是

A.连词,或者

B.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人

C.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

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正确答案:

5.“多行不义,必自毙。

”中“毙”的文中义是

A.逃亡

B.仆倒

C.枪毙

D.毙命

正确答案:

6.下列句子中含有介宾结构做状语情况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正确答案:

7.“秦师遂东。

”中的“东”的特殊用法是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D.名词做状语

正确答案:

8.“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中“管”的文中义是

A.一种乐器

B.锁钥

C.管理

D.烟管

正确答案:

9.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是

A.“泪、涙”

B.“歌、謌”

C.“村、邨”

D.“群、羣”

正确答案:

1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中的“微”的词性和意义是

A.名词,人名

B.代词,那

C.否定副词,假如不是

D.形容词,微小

正确答案:

11.“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中的“竟”与“境”的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正确答案:

1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中的“凶”的文中义是

A.不幸

B.凶险

C.荒年

D.厉害

正确答案:

13.“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中“以”的词性是

A.介词

B.连词

C.语气词

D.副词

正确答案:

14.许慎对“六书”中“转注”所下的定义是

A.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C.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D.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正确答案:

15.“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中“易”的文中义是

A.治理

B.交易

C.改变

D.容易

正确答案:

16.在“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里,“乃”的词性和意义是

A.连词,就

B.语气词,表停顿

C.介词,在

D.副词,才

正确答案:

17.“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中的“共”与“供”的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正确答案:

1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中的“诚”字的特殊用法是.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对动用法

正确答案:

19.关于“以千金为鲁连寿。

”说法正确的是

A.是判断句

B.是被动句

C.是兼语句

D.含双宾语结构

正确答案:

20.“愿受一廛而为氓。

”中“氓”的文中义是

A.流氓

B.男子

C.本土的人民

D.外来的流民

正确答案:

古汉语基础

(一)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的“乎”相当介词“于”的是

A.飞翔乎天地之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有子问于曾子曰:

“问丧于夫子乎?

D.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正确答案:

2.下列句子里含有介词“以”的有:

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正确答案:

3.如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下列属于形声字的是

A.更

B.河

C.在

D.治

正确答案:

4.关于《礼记》,叙述正确的是

A.《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

B.《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C.戴德辑录了《大戴礼记》,戴圣辑录了《小戴礼记》。

D.《礼记》即《小戴礼记》。

正确答案:

5.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几种本子,分别是

A.齐论

B.古论

C.鲁论

D.秦论

正确答案:

6.下面各句中的“其”字是代词的有

A.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C.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D.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正确答案:

7.关于“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说法正确的是

A.“窃”是状语

B.“以为”是谓语

C.“老臣”是主语

D.“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是整个句子的宾语。

正确答案:

8.古今字主要的两个来源是:

A.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B.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C.同形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D.同体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正确答案:

9.下列各句中,“以”不是连词的是

A.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

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以所见知所不见。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正确答案:

10.甲骨文也称龟甲兽骨文字,还称作

A.殷虚文字

B.贞卜文字

C.殷虚书契

D.甲骨卜辞

正确答案:

古汉语基础

(一)16秋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关于《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作者无可考。

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共33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如用“六书”理论来分析汉字的结构,“刃、寸”属于会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中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中第二个“亲”和第二个“子”为意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省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去的部分不能补出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中的“以诸侯之师”是介宾短语做状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战国策》是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0国,共33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夫人将启之。

”中“之”的词性是代词,代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论语》一书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重为之礼而归之。

”中“为”的文中义是“为……安排。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古汉语基础

(一)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中“而”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C.介词,表示方式

D.代词,你

正确答案:

2.下列句子中,哪句有名词做状语的现象:

A.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C.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D.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正确答案:

3.在汉字形体演变中,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正确答案: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中“以”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介词,把用

B.介词,来

C.连词,表目的

D.连词,表结果

正确答案:

5.《论语》通行的注本《论语注疏》,它的做注者和做疏者分别是

A.郑玄,孔颖达

B.杜预,孔颖达

C.左丘明,刘向

D.何晏,邢昺

正确答案:

6.甲骨文又称作

A.钟鼎文

B.铭文

C.金文

D.殷虚文字

正确答案:

7.下列句子中“朝”字是使动用法的是

A.武丁朝诸侯。

B.使妇人载以过朝。

C.大史书曰:

“赵盾轼其君。

”以示于朝。

D.周贫且微,诸侯莫朝。

正确答案:

8.“秦师遂东。

”中的“东”的特殊用法是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D.名词做状语

正确答案:

9.“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中的“若”可以语释为

A.如果

B.这样

C.你

D.象

正确答案:

10.“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中的“埶”与“势”的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正确答案:

1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中“或”的词性是

A.连词,或者

B.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人

C.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

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正确答案:

12.下面句子,有数词用作动词情况的为

A.人十能之,己千之

B.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C.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D.愿受一廛而为氓

正确答案:

1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中“杇”的文中义是

A.瓦工用的抹子

B.修整

C.粉刷

D.建筑

正确答案:

14.“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诸”字相当于

A.之于

B.于是

C.之乎

D.于之

正确答案:

15.“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中“以”的词性是

A.介词

B.连词

C.语气词

D.副词

正确答案:

16.下面的句子中,属兼语句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C.人十能之,己千之。

D.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正确答案:

17.下列各句中的“莫”字,哪一个不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A.群臣莫对。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D.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正确答案:

18.下列各字,属于指事的是

A.布

B.众

C.犬

D.甘

正确答案:

19.“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里“数”的文中义为

A.几个

B.屡次

C.细密

D.数量

正确答案:

20.下列各句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

A.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B.武丁朝诸侯。

C.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D.盛服将朝。

正确答案:

古汉语基础

(一)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

A.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D.武丁朝诸侯。

正确答案:

2.先秦文字除甲骨文外,还包括

A.六国古文

B.金文

C.籀文

D.小篆

正确答案:

3.属于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是:

A.“泪、涙”

B.“歌、謌”

C.“啗、啖”

D.“村、邨”

正确答案:

4.关于“权,然后知轻重。

”中的“权”字,说法正确的是

A.权,秤锤,这里用如动词

B.“权”的文中义为权衡利弊

C.“权”的文中义为称东西

D.权,黄华木,这里用如动词

正确答案:

5.先秦文字除了甲骨文外,还包括.

A.六国古文

B.金文

C.籀文

D.小篆

正确答案:

6.下面句子里,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

A.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D.武丁朝诸侯。

正确答案:

7.下列句子中含有双宾语结构的有:

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B.公赐之食

C.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正确答案:

8.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以”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吾道一以贯之。

D.纣以为恶,醢鬼侯。

正确答案:

9.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几种本子,分别是

A.齐论

B.古论

C.鲁论

D.秦论

正确答案:

10.下列句子中含有表示介绍比较对象用法的介词“于”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D.季氏富于周公。

正确答案:

古汉语基础

(一)16秋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历史著作是《左传》。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中“戎行”的文中义是“士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许慎对“六书”中的“形声”所下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论语》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是魏时何晏集解,宋时邢昺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

流传下来的有在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几个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古今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金文又称作殷虚文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与“今之从政者殆而!

”中的“殆”词义相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译为“把……看作”、“认为……怎幺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幺样”或“把宾语当作什幺”的意思,这种用法是使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指的是两种造字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古汉语基础

(一)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许子冠乎”曰:

“冠。

”曰:

“奚冠?

”曰:

“冠素。

C.舍瑟而作。

D.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正确答案:

2.《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的史官谁所作

A.孔子

B.老子

C.左丘明

D.刘向

正确答案:

3.“俯噣白粒,仰棲茂树,鼓翅奋翼。

”中“噣”的文中义是

A.啄

B.啃噬

C.拾取

D.鸟嘴

正确答案:

4.“晋侯饮赵盾酒”中“饮”的特殊用法是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D.名词做状语

正确答案:

5.“月攘一鸡”中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A.省略介词

B.名词做状语

C.宾语前置

D.名词用作动词

正确答案:

6.流传到现在的《战国策》本子是经汉代谁整理过的

A.许慎

B.刘向

C.班固

D.郑众

正确答案:

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中的“凶”的文中义是

A.不幸

B.凶险

C.荒年

D.厉害

正确答案: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中“揭”于文中的意思是

A.翻开

B.起义

C.高举

D.拿着

正确答案:

9.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指: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正确答案:

10.“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中的第一个“夫”的词性是

A.语气词

B.副词

C.连词

D.代词

正确答案:

1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里“鄙“的文中义是

A.以……为边邑

B.以……为卑鄙

C.认为……见识短浅

D.地位低下

正确答案:

1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中的“若”可语释为

A.如果

B.这样

C.你

D.象

正确答案:

13.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A.段玉裁

B.许慎

C.班固

D.戴震

正确答案:

1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中“也”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副词

B.连词,表承接

C.语气词,表停顿

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正确答案:

1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中“行李”的文中义是

A.包裹

B.被服

C.外交使者

D.行人

正确答案:

16.“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中“赡”的文中义是

A.赡养

B.瞻仰

C.足够

D.展望

正确答案:

17.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夜缒而出,见秦伯。

C.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D.公赐之食。

正确答案:

18.下面的句子中,属兼语句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C.人十能之,己千之。

D.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正确答案:

19.“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中“选”的文中义是

A.选举者

B.提拔的人

C.选拔出来的人物

D.当权者

正确答案:

20.“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中“城”的文中义是

A.城市

B.城都

C.城墙

D.城堡

正确答案:

古汉语基础

(一)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

A.村、邨

B.泪、涙

C.奉、捧

D.责、债

正确答案:

2.下列各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B.百乘,显使也。

C.千金,重币也。

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正确答案:

3.下列各句中“夫”字是指示代词的是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左右曰: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正确答案:

4.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是:

A.表示行为的状态。

B.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方法。

C.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

D.表示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

正确答案:

5.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说法正确的是

A.“擐”的意思是穿

B.“即”是动词,走向

C.是被动句

D.是判断句

正确答案:

6.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是

A.表示行为的状态。

B.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方法。

C.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

D.表示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

正确答案:

7.下列句子里含有介词“以”的有:

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正确答案:

8.下列句子里,含有介词“以”的为

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正确答案:

9.异体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

分别是

A.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B.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

C.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

D.造字形符不同的异体字

正确答案:

10.下列句子中的“其”属于语气助词的是:

A.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B.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射其御者,君子也。

D.其祁奚之谓也。

正确答案:

古汉语基础

(一)16秋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若是其甚与?

”属于倒装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许慎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

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裂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异体字不多,偏旁不固定,书写自由灵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宫之奇以其族行。

”中“以其族”是介宾词组做状语。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吾道一以贯之?

”中有宾语前置的情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中“相”字的文中义是“辅佐”。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论语》是孔子写成的,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中有宾语前置情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指的是两种造字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