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6169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1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docx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

2019高考政治二轮练习学案: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

【课标考纲解读】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从知识的考查看:

试题立足于文化纵向的积累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

2.从试题类型上看:

题型以表达类、启示类和措施类选择题为主。

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要立足于信息的解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考查以启示类、措施类为主

【高考复习策略】

该讲主要以“文化纵向的积累”为主线,立足传统文化,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形式及影响。

立足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主要分析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复习时我们必须立足“一般意义上文化的发展过程”这一核心,认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化传播、传承和创新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

要与第五课的文化继承与创新、第六课的中华文化的传承、第七课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第十课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知识联系起来。

该讲的主线是“文化纵向的积累”,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①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②结合传统文化诵读活动等,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③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具体事例或建设文化强省、强市等具体材料,认识文化的继承性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

④应系统梳理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价值以及如何发展传统文化。

【主干知识梳理】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________中的、具有____________的文化。

(2)形式: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为________、传统建筑、传统文艺、________等方面的继承。

(3)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____________,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__________,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鲜明的________。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________。

【易错提醒】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4)影响:

①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消极影响:

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必要性:

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正确态度:

“取其________,去其________”,________继承,古为今用。

具体地说,对待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________和________;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________或________。

精华糟粕批判

保持发扬改造剔除

【易错提醒】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搞“传统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文化保守主义”,全盘继承。

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因为传统文化存在积极的作用而对其全盘肯定,或者因为其存在消极的影响而对其全盘否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正确的态度是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________,发展是继承的________。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文化在______的基础上发展,在______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________,革故鼎新。

(3)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意义: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必要前提必然要求

继承发展推陈出新

【易错提醒】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不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

文化的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对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是克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曲折性的上升、前进。

文化传承也不等于文化继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可见,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两个方面。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________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________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________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教育

【高考真题剖析】

〔2018安徽卷〕39.〔28分〕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

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

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3〕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

〔12分〕

【答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

〔2018江苏卷〕37.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

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冶)。

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

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

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

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

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

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

族精神。

【解析】

〔3〕此题属探究性试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要求以端午节为依托,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主题,因此在设计流动时,要寻找能充分表达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爱国主度〕的资源。

意义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化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等角度回答。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

【核心考点探究】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从社会发展看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成长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

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

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传统文化在今天。

C、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正确的思想、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思想那么起到消极阻碍作用,故B项观点错误,排除。

A项观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当选。

【探究】要注意区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这两个特点,并且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看其侧重于哪个特点。

【变式精练】

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表达()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通过审题肢,马上可排除错误的题肢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得出正确答案C。

考点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

继承

发展

依据

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健康的内容,同时具有消极的、落后的部分

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也应随着社会生活而变化

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做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其精华和糟粕。

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和剔除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表达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知识拓展】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2、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

知识角度

教育作用

文化的特点

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与人

教育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交流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文化传承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典题探究】

【例2】【2017•北京卷】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

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

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继承中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重视继承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从所给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回答此题可直接调用教材相关知识。

【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这一考点,其内容分散于教材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1)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发挥其对社会与人的积极作用。

(3)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变式精练】

2.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

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

当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又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发展世界现代文明谱写出崭新诗篇。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的。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设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的,其实质是文化发展的问题,又根据材料中的“国际社会”及“先哲古训”,即可分析出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的态度,明确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增强创新意识。

【答案】①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中发展。

②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

③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

3.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

这说明,技术是()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考查学生理解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准确调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深入生活,说明④正确,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①错误,②正确。

技术是文化的具体内涵之一,而不是文化多样性的根源,排除③,答案选C。

【易错全面排查】

【易错点1】我们要像对待文化多样性一样来对待传统文化

1.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

温总理“以诗言志”说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答案】D

【解析】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是日新月异的现实实践活动,不选A。

唐诗是传统文化的

对待传统文化是有根本区别的。

【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2、【2017•天津卷】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

这一事迹说明()

A、传统道德准那么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

扶危济困、重情守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河

不是绝对不变的。

【易错点3】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3、【2018•南通模拟】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①批判地继承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才能起积极作用,②表述错误。

①③④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选C。

【易错知识点分析】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那么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易错点4】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割裂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4、【2018•天津模拟】以下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答案】B

【解析】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据此,A、C、D三项均错误。

【易错知识点分析】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复习感悟心得】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汉字这种独特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课后巩固训练】

【能力提高训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温总理与大家话“饼”谈“情”,激起了无限的乡情乡味,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有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以及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①③正确。

②不符合意,④中“决定”的说法错误。

【答案】C

2、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澳门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时,引用《左传》中的话说:

“慎始敬终,终以不困”,希望新任行政长官开始就要把工作谋划好、做好,以免窘迫之患。

材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B、鲜明的民族性

C、相对保守性D、巨大的包容性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温家宝总理引用《左传》的名句以警示新任行政长官,以免窘迫之患,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选A项。

【答案】A

3、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都有张贴对联、年画、“福”字的传统习惯。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

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

统思想,所以③与题干不符。

【答案】B

5、“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

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文化复古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影响、特点及继承等知识点。

③中的复古主义是我们应极力反对的,它对我们今天毫无意义,因此排除含③的A、B、D三项,①②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C

【知识点】二: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①批判地继承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才能起积极作用,②表述错误。

①③④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选C。

【答案】C

【知识点】三: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解析】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据此,A、C、D三项均错误。

【答案】B

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A

10、“红色短信”对流行的“灰段子”、“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短信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红色短信”如一股清风正气的力量,醒目提神,引人向上。

从我国文化发展上看,发送“红色短信”()

A、可以彰显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色

B、能够维护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

C、符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要求

D、可以使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

此题要求的限定条件是“从我国文化发展上看”,因此C项符合题干要求,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

【知识点】四: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1、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有许多,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的传承方式是()

A、教育B、科学技术的进步

C、社会制度的更替D、思想运动

【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答案】A

12、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首次集体亮相。

专家表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提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应为“新四大发明”。

对中国的四大发明无论如何界定,它们都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就文化传承而言,材料说明()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D、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解析】“四大发明”属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从联系和区别多个方面去分析“和”。

【答案】

(1)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表达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也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道德经》的内容也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道德经》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

(2)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既表达了传统的“和”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因此这一治国方略必将促进社会的巨大发展。

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