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7590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docx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天气与气候在s念上的区别。

2.记住影响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

锋面、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

3.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4.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识图能力。

2.通过阅读各类图形,使学生学会综合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

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3.疑点

锋面与气旋如何相互联系形成锋面气旋。

4.解决办法

(1)在讲“锋面的分类”时,采用读图分析法,先让同学读图分析出哪种气团是主动移动的气团,依此来判断锋面的类型。

“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是比较抽象的,主要可采用画图分析法,让同学想象冷暖气团相遇后出现的天气变化。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综合性较强的知识。

它的形成书中并没有写出。

因此,可采用画图设问法来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逐渐深入问题内部了解其形成的原因,这样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

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可采用综合分析法,通过抓住锋面的概念、对天气的影响、移动等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

三、课时安排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本节 学生活动的重点放在画图读图分析问题。

通过教师一系列设问,来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寻找各种事物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冷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2)知道在冷锋影响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3)知道暖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4)知道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5)记住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6)知道高压系统的概念。

(7)记住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途“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图,学会区分冷锋和暖锋。

(2)通过阅读“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图,学会从图中分析天气现象。

(3)通过阅读“锋面气旋”图,学会区分冷锋、暖锋天气系统和低压、高压天气系统。

(4)通过阅读“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使学生学会区分冷锋与暖锋,研究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阅读“1996年1月31日4时地面天气”图,帮助学生区分高低气压天气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形式的地图,提高学生把图形语言转换为口语语言的能力。

(2)通过地图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在讲课之前,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反映冷锋或暖锋、高压或低压的天气形势预报录像。

实际的天气状况配有解说员的解说,可帮助学生建立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联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新课导入]:

[问]:

每天电视台都播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这个名词,可以不可以改成“气候预报”?

(学生讨论后,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录像。

[问]:

这个天气预报是预报多长时间内的天气形势?

[教师]是预报24—48小时左右的天气形势,所以只能用“天气”这个名词来表示。

[板书]: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师]:

从天气预报中可看出,在同一时间段内各地天气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各地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任何一个天气系统都是大气环流中相当独立的系统,其生存时间一般较短,它的形成、移动都会对某地的天气有明显的影响。

[板书]:

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概念: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2)分类:

冷锋、暖锋。

(看课本第49页“冷锋、暖锋与天气”图)

[教师]: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

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

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在黑板上画出闭合的等压线,让学生填出气压状况并画出两条槽线,说出该地的气流运动状况。

(学生画在图中填注出:

低气压,并指出是气旋。

见图一)

(让同学根据风向原理在图中画出A、B、C三点的风向。

见图二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表示风向。

(A、B两地吹偏北风——冷空气,C地吹偏南风——暖空气。

[教师]:

与低气压相伴的气旋,其水平气流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于在低气压不同的部位风向及性质均不同,因而出现冷暖气流相互追赶相遇的现象。

A、B两地的风都是从北部吹来,所以气温比较低,属于冷空气;C地的风来自南部,所以气温比较高,属于暖空气。

假设C地吹南风,当它向北移动时会和A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

因为是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暖锋。

假设B地吹北风,当它向南移动时会和C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

因为是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冷锋。

(教师让学生在图中A、C之间和B、C之间画出冷锋和暖锋锋面符号。

见图三)

(看课本第49页“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剖面图)

[问]:

在冷锋、暖锋天气图中都有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但爬升的原因不相同,各是什么?

[教师]:

冷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冷锋,暖气团是被动爬升;暖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暖锋,暖气团是主动地沿着锋面爬升的。

(看课本第52页“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

[问]:

图中表示的冷锋还是暖锋天气?

(学生回答:

是冷锋天气。

[问]:

冷锋过境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教师]:

当冷锋过境时,随着暖气团的被动爬升而逐渐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因为是暖气团被动爬升,所以降水区域在锋后。

(让学生回答课本第51页“活动”的第一题)

[问]:

当冷锋移动到我国东部地区后,内蒙古和青海一带属于冷锋过境时还是过境后?

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教师]:

属于冷锋过境后。

这时内蒙古和青海被冷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教师]:

冷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

比如:

在夏季会形成狂风暴雨,在冬季形成寒潮。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

我国东部的江淮地区是被冷锋还是暖锋控制?

过境时会出现什么天气?

[教师]:

是被暖锋控制。

过境时,暖空气主动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当地受暖空气控制,气温会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板书]:

[教师]:

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除锋面外,还有一个气压系统。

气压是影响天气状况的重要因素,风霜雨雪的形成与变化,都与气压系统及其变化状况密切相关。

[板书]:

2.气压系统

(1)分类:

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让同学指出高压和低压中心)

(看课本第50页“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天气图”)

[问]:

高压中心区和低压中心区的气流如何运动?

在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控制下,当地会出现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

低气压中心区气流辐散下沉,天气晴好。

高气压中心区气流辐合上升,云雨较多。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

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受高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受低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

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是晴朗的天气。

长江中游地区会出现云雨天气。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和第51页“高压脊和脊线”图)

[问]:

什么是低压槽?

低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什么是高压脊?

高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教师]:

低压槽是从低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低气压中心属于气旋。

高压脊是从高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高气压中心属于反气旋。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北半球气旋图)

[问]:

在北半球气旋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学生回答:

东南部吹西南风,西南部西北风)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

[教师]:

所以在低压槽图中,槽线的两侧分别刮偏北风和偏南风。

这样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在槽线附近相遇形成锋面,形成锋面气旋。

(看前面的图三)

[教师]:

在气旋槽部形成锋面有暖锋也有冷锋。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教师]:

锋面气旋是具有锋面的低压系统。

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

在此图中有两个锋面气旋,一个分布在内蒙古北部,另一个分别在长江中游地区。

从两个冷锋的移动方向看,大体上是自西向东移动。

从锋面的影响地区来看,我国西部主要受冷锋影响,东部主要受暖锋影响。

以影响我国北部的锋面气旋为例,根据暖锋和冷锋分布地区可看出,华北和东北的南部主要受暖气团的控制,如果暖气团中的水汽充足而又不稳定,这里可出现弱的降水天气;若气团干燥则为晴见多云天气。

若从西部来的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会追赶暖锋,致使暖空气被抬升,华北和东北的南部就会被冷空气占据,气温明显下降,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板书]:

(2)比较

[教师]:

在实际的天气状况中,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受很多天气系统综合影响的,但最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和气压系统。

(四)总结、扩展

 

六、布置作业

1.收听天气形势预报,观察锋面过境前后和受高低压控制时的天气现象。

2.做课本第51页“活动”的第2题。

七、板书设计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概念: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2)分类:

冷锋、暖锋。

2.气压系统

(1)分类:

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2)比较:

 

八、参考资料

学会阅读“地面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的阅读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等压线及气压形势的阅读

气压是影响天气状况的重要因素,风霜雨雪的形成与变化,都与气压情况及其变化状况密切相关。

读地面天气图必须先了解气压的基本情况,即阅读迁移性的分布状况。

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气压分布大势。

从等压线图上标注的气压值的分布情况,了解高低气压的分布态势,以便从总体上掌握大气运动及天气系统的变化。

(2)阅读高低气压区和气压槽脊。

高气压区是闭合等压线组成的中间气压比四周高的气压系统,高气压中心区气流辐散下沉,天气晴好;低气压区是闭合等压线组成的中间气压比四周气压低的气压系统,低气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云雨较多;高压脊是高气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

高压脊控制下的天气状况稳定;低压槽是从低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

槽区起来辐合上升强烈,风雨天气较多。

有时低压槽区往往还是锋面所在地。

(3)气压梯度情况的阅读。

等压线密集,则气压梯度大、风力强、天气变化强烈;等压线稀疏,则气压梯度小、风力弱、天气变化稳定。

2.锋和雨区的阅读

锋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按气团的冷暖性质及决定锋面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锋可分为暖锋、冷锋等类型。

锋的过境一般带来气压、温度的变化和风、雨带的形成。

3.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阅读和理解

雨区一般分布在冷锋后面及暖锋前面;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并与等压线垂直右偏;风力大小与气压梯度大小呈正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