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801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docx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孟令强王卜庄镇第三中心小学小学综合性研究

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指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在对学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和实施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的过程。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农村小学根据农村特有的乡土资源,社会经济,以及蕴含其中的农村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田园风光,名胜古迹等特有资源,进行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地深入挖掘,系统安排与实施的过程。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促进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农村,初步树立现代农业观,人生观,价值观,满足农村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验研究

前言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简称SBCD)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学校,针对国家/州政府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政府明确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的权力分配,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这一思想很快波及到世界上众多国家,许多国家出台了把课程的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的课程政策,产生了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多种操作模式。

我国长期以来严格执行中央集权课程政策。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决策权开始逐步下放。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第一次在课程中规定了地方课程,同时实行了一纲多本的课程选用原则。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

自此,我国学校、教师在课程决策中的地位得到彻底改变,成为课程决策的中心。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许多教育家和普通教育工作者,均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中来,推动了校本课程的建设进程。

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的理论探讨多,教育部门的鼓励倡导多,个人见解多,但反映教学实践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少。

纵观我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可以看到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等特点,但对于已有的实践研究,还是可以看出很多不足,例如:

(1)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认识仍有偏颇,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开发教材,就是一套文本资料。

(2)部分学校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缺乏系统,内容间只有横向联系,没有纵向挖掘,缺少连贯和深入性。

(3)开发的教材内容,在安排与实施中,没有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4)校本课程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缺乏具体明确的方法途径与模式,随机发挥现象严重。

作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也存在以上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校本课程工作的推进。

为了弥补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缺口,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需要,我校确定《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科学实践研究。

本课题的实验能更好地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能教有效地解决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轻视、泛散、资源短缺、理论不足等问题;能促进教师更加深入地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并且以理论来指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实践,不断思考,进一步丰富、充实和完善校本课程理论;能推动教师在实践中探究,在实践中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发展;能有力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形成与发展。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指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在对学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和实施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的过程。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农村小学根据农村特有的乡土资源,社会经济,以及蕴含其中的农村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田园风光,名胜古迹等特有资源,进行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地深入挖掘,系统安排与实施的过程。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促进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农村,初步树立现代农业观,人生观,价值观,满足农村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正文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深化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在开发整理我校校本课程教材过程中,在组织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总结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奠定基础,构建特色化的农村小学。

2.通过本课题研究,逐步提高我校教师开发教育资源能力。

3.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广大农村小学生更多地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培育有智慧的实践者,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形成与发展。

(二)研究内容:

1.调查目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广大农村师生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要求。

2.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

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教材使用价值评价。

(三)预期创新点:

1.使学校拥有自主开发与自我完善的发展空间,成为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2.给予教师一个专业成长的理想空间。

3.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个性成长和兴趣发展的需要。

4.提升学校办学思想和课程管理能力。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行,我校按“审议通过研究课题——明确价值与理念——确立课题研究目标——研讨课题实施模式——确定课程开发内容——编写课程大纲——落实组织与实施——进行评价、反思及资料收集”的基本研究思路,扎实、有序地推进课题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以我校1-4年级学生159人,全体任课教师21人为对象,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进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工作。

2.研究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我校3-4年级学生及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农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认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认识和能力”调查活动,掌握基本情况,确定研究方向和措施。

3.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校本课程本质特征及基本理念的学习,通过对素质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各种教学模式特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研究方向。

4.归纳法: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对成功的经验及时加以提炼总结,由实践提升至理论,形成物化成果。

(三)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实施:

1.第一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1月)为准备启动阶段,主要任务:

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学习讨论课题研究方案;学习收集资料;申报课题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2月)为调查阶段,主要任务:

制定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调查方案及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材料,撰写调查总结报告;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情况小结。

3.第三阶段(2013年3月-2013年8月)为编写校本课程教材阶段,主要任务:

制定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查阅收集整理材料;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编辑出版校本课程教材。

4.第四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0月)为课题研究结题阶段,主要任务:

制定第四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启用校本课程教材;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成果集汇编。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施下去,征得学校校委会讨论通过,首先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成员作了明确具体分工,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领导小组以及成员具体分工为:

杨春景校长任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宏观调控,课题经费筹措以及课题结题工作。

孟令强任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副组长,主要负责拟定课题研究方案以及各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孙建国负责课题研究各阶段实施督查工作以及资料收集管理工作。

季卫海等七位同志为成员,主要负责课题实施操作工作,为学校课题研究顺利实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为了使广大课题组成员对“校本课程”理论的进一步理解,正确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等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并注意从《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新课程,新理念》和叶圣陶等教学思想寻找应有的理论依据,促使课题组成员从一定的理性高度来实施自己所从事的课题研究活动。

同时,我们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并以《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校本课程”理念、“校本课程”的内容为基础,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坚持以课堂、学生年龄特征、学生的认知规律为突破口,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3.注重课堂实验,重视课外延伸。

为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系统提高,我们注重课堂教学实验,重视课内向课外延伸。

在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注重体现四个应有的功能:

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锻炼、自我学习的评价。

在重视课内向课外延伸时,一方面在校内创设“学习园地”、“校园文化走廊”等获取新信息、新知识的场所,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汲取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的地理优势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增强能力水平。

4.保障经费投入,确保课题研究如期实施。

自我校拟定《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被宝坻区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确定为宝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在预算外资金中拿出一笔数额相当大的资金作为课题研究的专用经费,并单独纳入学校教科研专项费用帐户,从而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

成效分析

一、自编出版了适合当地农村小学生可读的校本课程教材——《言语交际》(一、二、三年级【试行】)和《宝坻——我的家乡》(四年级【试行】)。

“校本课程”是属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中学校一级的课程。

它的开发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把校本课程作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和学校课程开发基础,以宣传家乡、美化家乡、建设家乡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积极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基于这一宗旨,我们经过近半年的时间,自编出版了适合当地农村小学生可读的《言语交际》(一、二、三年级【试行】)和《宝坻——我的家乡》(四年级【试行】)这些校本课程教材,并于2013年9月与学生见面。

这些教材,在写作手法、标题和内容以及编排上都力争有所突破,做到文章短小精悍,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适当配备图片,力争做到图文并茂。

《言语交际》(一、二、三年级【试行】)除了单元说明外,每一课都有训练提示、逐项训练、例文、训练要求和课外作业。

《宝坻——我的家乡》(四年级【试行】),客观公正地介绍宝坻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等方面知识,从而达到宣传家乡、美化家乡、建设家乡的目的。

而且还增设了“互联网”、“想一想”、“做一做”、“填一填”、“写一写”等小栏目,使其具有直观性、实用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二、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他们要在蜕变中以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行为与课改相适应。

教师最终要自主地对教学做出决断、反思、自主地参与研究。

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打破原有的思想模式和工作习惯,并用新的教研形式保障这一质的变化。

“校本教研”是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新课改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内在动因。

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教师教学思想、专业能力自然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1.通过课题研究扩大了以中心小学为龙头的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辐射、示范效应。

自课题研究以来,一种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师为教研主体的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办学人文特色在我校日趋鲜明:

“人出课题,课题出人”的发展态势日趋增强,在学校产生了“波格马列翁”效应,使广大教师尝到教科研的成功和欢乐,看到了教科研给自己的教学带来的好处,并正促使教师在课题实施中用心研究,大胆探索,从而使我校整体办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中心小学对分校的教研工作的辐射、示范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

据统计,我校所属的两所分校也都向区教研室申报了课题。

2.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我校现有在职在岗教师23人,学历达标率虽然100%,自课题研究以来,我校坚持以“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主动参与研究,反思总结提高”为主要内容的24个字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准则和落脚点。

同时明确要求全体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听15节课,评3节课,写一篇教学论文和一篇心得体会;每年参加一次区级以上论文评选活动。

自课题研究以来,有10多篇论文分别在国家、市、区论文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有3人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有1人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

三、通过课题研究,不断完善了学生的评价体系,促进了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趋向复合型、创新型和探究型转变。

学生的发展不再决定于记忆知识的数量,关键在于学会求知的方法,不仅在于求知的结果,更在于求知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加强课题研究的同时,始终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目标,坚持以学科、社会实践、班队活动、科技活动为载体,把学校教育和校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课题研究以来,我校先后有60多名学生在镇、区举办的校园艺术节书画比赛、歌曲比赛、枫叶杯书信大赛、阳光体育长跑比赛等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问题思考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

主要有:

1.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的意识有待再认识,课题研究的能力有待再提高。

2.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如何形成更为灵活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

4.校本课程教材终极化需要改变,要在进一步实践与思考中,继续完善补充教材内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校本课程研究中,促进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相信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5

2.唐江澎.《个性:

在“校本课程”中生长》.《教育发展研究》.2000.2

3.胡定荣.《论校本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北京教育》2003年第1、2

4.郑晓梅.《论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教育探索》2003年第1期

附录

一、研究计划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主要任务

阶段成果

1

2012年10月-2012年11月

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学习讨论课题研究方案;学习收集资料;申报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讨论、制定方案

2

2012年12月-2013年2月

制定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调查方案及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材料,撰写调查总结报告;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情况小结。

调查总结报告调查方案、问卷、撰写调查报告

3

2013年3月-2013年8月

制定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查阅收集整理材料;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编辑出版校本课程教材。

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各章、节内容

4

2013年9月-2014年10月

制定第四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启用校本课程教材;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成果集汇编。

结题报告、成果集结题报告、成果集汇编材料

二、最终研究成果(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

2014年10月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

研究报告

三、有关教师问卷调查答题结果的数据显示情况:

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认识(表一)

内容

参加答题人数

答题结果数据显示

赞成人数

%

反对人数

%

课题研究是否有利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

20

20

100

0

0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持什么态度

20

20

100

0

0

对农村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的看法(表二)

内容

包含层次

参加答题人数

答题结果数据显示

赞成人数

%

如何理解校本课程中的人人参与

上级要求

20

0

0

积极参与

20

100

看情况

0

0

校本课程开发你准备好了吗

有一些想法

20

20

100

没有准备

0

0

没想过

0

0

不想做

0

0

你愿意以哪种方式开发

教师自主

20

0

0

指定人员

0

0

教研组

17

85

备课组

0

0

学生参与

3

15

校本课程开设的意义

非常有意义

20

13

65

有意义

7

35

可有可无

0

0

没有必要

0

0

对教师工作负担情况

加重了,有点反感

20

0

0

加重了,但很享受

20

100

有所减轻

0

0

没有变化

0

0

怎样看待课程开发

很好

20

0

0

一般

0

0

有待开发与研究

20

100

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编写的看法(表三)

内容

包含层次

参加答题人数

答题结果数据显示

赞成人数

%

编写教材的立足点

课堂

20

0

0

社会

0

0

课堂与社会并兼

20

100

应加强的课程目标

学科教学

20

4

20

学生德育

8

40

学生人文素养、科素质

6

30

学习与求知

2

10

四、有关学生问卷调查答题结果数据显示情况:

有关农村小学生对“校本课程”知识的了解情况(表一)

内容

包含层次

答题人数

答题结果数据显示

了解(赞成)人数

%

是否喜欢学校目前开设的课程

喜欢

59

58

98.31

不喜欢

1

1.69

是否听说过校本课程

听说过

59

29

49.15

没有

30

50.85

你认为校本课程是一种

乐趣

59

27

45.76

任务

28

47.46

负担

4

6.78

如果开设校本课程你是否喜欢上

喜欢上

59

55

93.22

不喜欢上

4

6.78

学校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是否喜欢读

59

55

93.22

不会

4

6.78

你认为校本课程对学习有哪些影响

知识面更广

59

33

55.93

提高探究能力

8

13.56

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8

13.56

更关注身边问题

10

16.95

你认为哪些年级上校本课程

一至二年级

59

2

3.39

三至四年级

25

78.13

一至四年级

32

54.24

教师是否传授校本课程知识

讲过

59

36

61.02

没有

10

16.95

讲的少

13

22.03

你喜欢老师如何上校本课程

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59

54

91.53

在课堂上直接讲解

2

3.39

完全放手

3

5.08

你喜欢以哪种形式上好课

老师讲,自己听

59

12

20.35

独自完成

17

28.81

同伴互助完成

5

8.47

小组合作完成

9

15.25

全班共同完成

16

27.12

王卜庄镇第三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课题组

2014.9.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