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8162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docx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拟设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

GZ-2018011

赛项名称:

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

英语翻译:

DetectionoftheAntibodyagainstChickenNewCastleDiseaseVirus

赛项组别:

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

农林牧渔

二、竞赛目的

本赛项由学校、行业、企业共设,通过技能竞赛,能有效促进全国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之间的交流,引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能进一步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通过本赛项的资源转化,可以向社会展示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师生风采和建设成果,提高专业的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竞赛内容

本赛项为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微量法),测定方法按《新城疫诊断技术》(GB/T16550-2008)标准,竞赛时间为180分钟。

具体步骤及其分值如下:

(一)试验器材准备(占总成绩的8%)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器材准备,要求器材选择正确、摆放有序,物品标识合理,桌面整洁等。

(二)配制1%鸡红细胞悬液(占总成绩的18%)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血、离心、洗涤、配制1%鸡红细胞悬液,要求采血规范、熟练、采血量适量、离心机使用规范、洗涤次数及洗涤时间适宜、配制过程规范、1%鸡红细胞量适宜等。

(三)血凝试验(占总成绩的20%)

按照操作规程,用微量移液器在96孔V型血凝反应板1-12孔滴加稀释液、新城疫标准抗原,充分混匀,倍比稀释后,再次滴加稀释液,再添加1%鸡红细胞悬液,充分振荡混匀,静置感作适当时间后,正确判定抗原的血凝效价。

要求微量移液器使用规范、倍比稀释操作规范、结果判定正确等。

(四)配制四单位病毒(占总成绩的10%)

根据血凝试验结果,按照操作规程配制四单位病毒。

要求稀释倍数计算正确,稀释液体积加入得当、四单位病毒配制量适宜等。

(五)血凝抑制试验(占总成绩的20%)

按照操作规程,对20个被检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操作,并设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对照、阴性血清对照;正确读取标准阴性血清、标准阳性血清及被检血清的结果,确定抗体滴度,完成报告。

要求移液器使用规范、反应板各孔的稀释正确、感作时间得当、对照成立、结果判断正确等。

(六)抗体滴度报告(占总成绩的24%)

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判定抗体滴度,完成报告。

要求抗体滴度判读正确、报告方式正确、结果误差符合要求、场地整洁等。

四、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

每组参赛学生2名,比赛由2名学生配合完成,参赛选手均为高职院校在籍学生,不得跨校组队。

竞赛安排上午、下午各一场(每场两个赛场),竞赛场次由领队抽签决定。

竞赛场座位号由选手抽签决定,竞赛用设备、材料及实验动物与工位号对应。

本赛项不邀请境外代表队参赛。

五、竞赛流程

本项目竞赛日程与流程安排见表1。

表1项目竞赛日程安排表

时间

主要工作

第1天

15:

00

场次抽签

第2天

7:

00

全体参赛选手比赛检录及参赛编号抽签开始

7:

20

第一场比赛工位号抽签,选手进入比赛场,按工位号就位

7:

35

裁判组成员进入比赛场

8:

00~11:

00

选手操作,裁判评分

11:

00~11:

30

裁判组评分汇总

12:

20

第二场比赛工位号抽签,选手进入比赛场,按工位号就位

12:

35

裁判组成员进入比赛场

13:

00~16:

00

选手操作,裁判评分

16:

00~16:

30

裁判组评分汇总

16:

30~17:

30

成绩汇总

六、竞赛赛卷

本赛项不设理论考试,只对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考核,技能竞赛题为公开赛卷,见本赛项规程的竞赛内容。

七、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须为高职院校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

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比赛。

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时间截止2018年5月1日。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能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比赛。

2.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比赛前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本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队员。

3.参赛选手出场顺序、位置、比赛所用器材等均由抽签决定,不得擅自变更、调整。

4.参赛选手提前30分钟检录进入赛场,按照抽签工位号参加比赛,竞赛开始后迟到15分钟以上者取消比赛资格;开赛30分钟后,选手方可离开赛场。

5.选手进入赛场后须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如有疑问向裁判询问。

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同意,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等,耗用时间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6.选手应在竞赛试卷或实物标签上填写工位号。

试卷(或实物标签)上不得有任何暗示选手身份的记号和符号,否则取消成绩。

比赛过程中如果动物出现死亡等意外情况,举手示意,可更换实验动物。

各参赛选手要按照规定做好详细记录;判定试验结果时要举手示意裁判。

7.竞赛在规定时间结束时,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

选手若提前完成操作,需举手示意,由裁判员记录结束时间,确认后方可离开比赛现场。

八、竞赛环境

赛场照明、控温良好。

赛场内设有相对独立的长实验台并标明编号,选手根据抽签结果在相应的实验台完成比赛。

赛场内设置摄像头,可将实时赛况直播到观摩室。

九、技术规范

本赛项以教育部颁布的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国家职业标准《动物疫病防治员》(三级)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依据《新城疫诊断技术》(GB/T16550-2008)标准,确定比赛内容及方式。

十、技术平台

仪器设备按《新城疫诊断技术》(GB/T16550-2008)标准要求配制。

本赛项所用的仪器、设备与材料见表2。

表2项目竞赛用仪器、设备与材料

序号

器材或设备名称

数量

规格

1

托盘天平

1台

500g

2

离心机

1台

L600

3

微型振荡器

1台

4

微量移液器

1支

0.005~0.05mL

5

微量移液器

1支

0.1~1mL

6

微量移液器

1支

2~10mL

7

微量移液器吸头

150个

0.005~0.05mL

20个

0.1~1mL

10个

2~10mL

8

微量移液器吸头盒

2个

0.005~0.05mL

1个

0.1~1mL

1个

2-10mL

9

板式微量移液器架

1个

10

96孔V型血凝反应板

5块

11

烧杯

5个

50mL

2个

500mL

12

禽用采血器

2支

5mL

2支

10mL

13

具盖塑料离心管

6支

15mL

14

指型离心管

6支

1.5mL

15

试管架

1个

16

指型离心管架

1个

17

细记号笔

1支

18

实验白大褂

2件

19

0.9%生理盐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20

3.8%枸橼酸钠溶液

20mL

21

鸡新城疫标准抗原

1份

22

被检血清样本

20个

23

鸡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

1份

24

鸡新城疫标准阴性血清

1份

25

75%酒精棉球

若干

26

干棉球

若干

27

非免疫公鸡

1只

28

科邦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4副

29

医用防护口罩

2只

30

实验报告单

1张

31

标签纸

若干

33

A4纸

2张

34

签字笔

2支

十一、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按照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

(一)裁判组成

项目组设裁判员19名,其中裁判长1名,加密裁判2名,评分裁判16名(2个赛场同时举行比赛)。

(二)评分方法

本赛项采取过程评分的方式评分,结果评定采用百分制。

竞赛现场每位裁判对每一组选手分别打分,由项目裁判组统一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赛队伍的最后得分。

各裁判员首先审核选手原始打分成绩,并签名;赛项裁判长对所有裁判员的打分成绩进行审核,并签名。

(三)成绩审核

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监督组将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所有参赛队伍(选手)的成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

15%。

如发现成绩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由裁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

复核、抽检错误率超过5%的,裁判组将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四)成绩公布

记分员将解密后的各参赛队成绩汇总成最终成绩单,经裁判长、监督组签字后,在指定地点、以纸质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小时。

成绩公示无异议后,由仲裁长、监督组长在成绩单上签字,并在闭赛上公布竞赛成绩。

项目技能竞赛评分标准见表3。

表3项目技能竞赛评分标准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分值

评分标准

试验器材准备

(8分)

仪器与材料准备

2

仪器正确准备,1分;

材料准备到位,1分。

参考评分要点:

未检查清点仪器材料,仪器使用不正确,材料准备不到位,口罩、灭菌橡胶外科手套穿戴不规范,酌情扣分。

物品标识

4

标识合理,2分;

标识清晰,2分。

参考评分要点:

使用的烧杯、离心管(包括管盖)和血凝反应板均要标记;

标识遗漏或标识不清,酌情扣分,不标识不得分。

桌面整洁度

2

摆放合理,2分;

参考评分要点:

试验器材无序摆放,不得分。

配制1%鸡红细胞悬液

(18分)

采血方法和采血量

6

抗凝剂适量,2分;

采血方法规范、熟练,2分;

采血量控制在2-4mL之间,2分。

参考评分要点:

鸡正确保定;

血液与抗凝剂比例4:

1;

采血时,鸡放置于鸡笼上保定;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分值

评分标准

采血部位宜首选翅静脉;

采血部位合理消毒;

采血时一针见血;

采血量控制在2~4mL之间

用干棉球按压止血;

采血后采血局部未见明显血肿;

采血未成功的,该项不得分。

*以上细节未规范操作,酌情扣分,累加6分扣完为止。

离心机使用

4

离心机使用规范,4分。

参考评分要点:

离心前做好平衡,对称放入离心机中;

规范使用天平,应“左物右码”;

*以上细节未规范操作,酌情扣分,累加扣完4分为止。

红细胞悬液配制方法

8

稀释液倍数正确,2分;

离心机转数、离心时间正确,2分;

红细胞洗涤次数适宜,2分;

压积红细胞吸取正确,2分。

参考评分要点:

红细胞洗涤时,用3~4倍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离心管中液体体积最大不可超过12mL;

红细胞洗涤时灭菌生理盐水与红细胞充分混匀;

离心参数设定:

2000r/min,5~10min/次;

红细胞洗涤时吸除血浆和白细胞等杂质;

红细胞洗涤应3~5次;

最后配置1%红细胞悬液为10~20mL;

*以上细节未规范操作,酌情扣分,累加扣完8分为止。

血凝试验

(20分)

器材使用

4

微量移液器使用规范,2分;

吸头更换操作符合规范,2分。

参考评分要点: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分值

评分标准

加吸头时操作规范,不可用力撞击吸头盒;

微量移液器量程设置准确;

微量移液器吸取和打出液体操作规范,移液器垂直加样为规范,倾斜角度不要过大;

微量移液器用完后应置于移液器架,不得随意放于桌面;

*以上细节未规范操作,酌情扣分,累加扣完4分为止。

操作程序

6

吸取试剂更换吸头,2分;

加样顺序正确,1分;

倍比稀释操作规范,2分;

振荡及感作时间得当,1分。

参考评分要点:

稀释液加样完成后,在吸取待检样品前需更换吸头;

1%红细胞悬液加之前应充分混匀;

边滴加边震荡混匀,按由病毒低浓度往高浓度的方向加样;

倍比稀释时不产生气泡;

倍比稀释时混匀充分,移液正确;

加样时,吸头与液面、孔壁不接触;

试剂不滴加到孔外;

可以使用振荡器,以液体不震出来为准;

固、液废弃物分开放置。

*以上细节未规范操作,酌情扣分,累加扣完6分为止。

结果判定

准确

10

能依据生理盐水对照孔的RBC呈明显钮扣状沉到孔底时判定结果,4分;

对照孔结果正确时,能确定完全凝集的新城疫标准抗原最高稀释倍数为病毒的血凝价,4分;

能把完全凝集的病毒的最高稀释倍数作为1个血凝单位,2分。

参考评分要点: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分值

评分标准

判定血凝价时机不正确扣4分(必须是完全凝集);

结果判定不正确扣4分;

对照孔凝集扣4分;

HA重复3排,少做1排扣1分;

未做记录扣2分;

读数时,结果有跳孔现象的,每跳1孔扣2分。

*以上细节累计扣完10分为止。

配制4个血凝单位

病毒溶液

(10分)

器材选择

4

器材选择合理,2分;

使用规范、熟练,2分。

参考评分要点:

加吸头时操作规范,不可用力撞击吸头盒;

选择合适量程微量移液器移取样品;

微量移液器吸取和打出液体操作规范;

*以上细节未规范操作,酌情扣分,累加扣完4分为止。

配制方法

4

稀释倍数计算正确,2分;

稀释液加入得当、操作规范,2分。

参考评分要点:

计算错误扣2分

微量移液器选择适宜,设置准确,

未规范操作酌情扣分。

配制量适宜

2

配制量适宜,2分;

参考评分要点:

配置量10-20mL为适量,每超过10mL扣1分,最多扣2分。

血凝抑制试验

(20分)

器材使用

4

器材使用规范、熟练,4分;

参考评分要点:

加吸头时操作规范,不可用力撞击吸头盒;

微量移液器量程设置准确;

微量移液器吸取和打出液体操作规范,移液器垂直加样为规范,倾斜角度不要过大;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分值

评分标准

*以上细节未规范操作,酌情扣分,累加扣完4分为止。

操作程序

6

加样顺序正确,2分;

倍比稀释操作规范,2分;

感作时间得当,1分;

吸头更换正确,1分。

参考评分要点:

参照国标,对照设立完整,每缺一个对照扣1分;

稀释液加样完成后,在吸取待检样品前需更换吸头;

倍比稀释时不产生气泡;

加样时,吸头与液面不接触;

试剂不滴加到孔外;

加1%红细胞时边滴加边振荡混匀,加样顺序正确;

感作时间正确;

固、液废弃物分开放置。

*以上细节未规范操作,酌情扣分,累加扣完6分为止。

结果判定

准确

10

能在对照孔红细胞呈明显钮扣状沉淀到孔底时判定结果,2分;

在对照孔结果正确情况下,能从背侧观察RBC有无呈泪珠样流淌,2分;

能把完全不凝集(RBC完全流下)被检血清的最高稀释倍数作为该血清的HI滴度,3分;

阴性血清与标准抗原对照的HI滴度不大于2log2,阳性血清与标准抗原对照的HI滴度与已知滴度相差在1个稀释度范围内,3分。

参考评分要点:

阴性血清与标准抗原对照的HI滴度大于2log2或/和阳性血清与标准抗原对照的HI滴度与已知滴度大于±1扣3分;

结果有跳孔现象的,每跳1孔扣2分。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分值

评分标准

判断血清HI滴度,做好记录;判读不准扣1分,未做记录扣分2分;

*以上细节累计扣完10分为止。

抗体滴度报告

(24分)

抗体滴度

报告

2

抗体滴度报告方式正确,1分;

试验记录清晰,1分

参考评分要点:

抗体滴度用log2表示;

试验记录和报告书写整洁,不乱涂改。

*以上细节未规范书写,酌情扣分,累加扣完2分为止。

结果误差

20

每个样本1分,共20个样本

参考评分要点:

结果误差±1,得1分;

误差超过±1,0分。

场地整洁度

2

场地整洁,2分

参考评分要点:

移液枪未调到最大量程;

其他仪器和器皿未复位;

采血器、残留红细胞泥离心管等未放入固废缸等。

*以上细节未规范操作,每错1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总分

100

十二、奖项设定

本赛项设一、二、三等奖。

以赛项实际参赛队总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获得奖项的参赛队,授予相应的荣誉证书。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由大赛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十三、赛项安全

(一)比赛环境

1.执委会须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如有必要,也可进行赛场仿真模拟测试,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承办单位赛前须按照执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2.赛场周围要设立警戒线,要求所有参赛人员必须凭执委会印发的有效证件进入场地,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

比赛现场内应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

在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

3.承办单位应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

对于比赛内容涉及高空作业、可能有坠物、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的赛项,必须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

4.严格控制与参赛无关的易燃易爆以及各类危险品进入比赛场地,不许随便携带书包进入赛场。

5.配备先进的仪器,防止有人利用电磁波干扰比赛秩序。

大赛现场需对赛场进行网络安全控制,以免场内外信息交互,充分体现大赛的严肃、公平和公正性。

6.执委会须会同承办单位制定开放赛场和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案。

赛场环境中存在人员密集、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的指示标志外,须增加引导人员,并开辟备用通道。

7.大赛期间,承办单位须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8.竞赛用生物制品均由符合国家标准的企业生产与提供,实验动物(鸡)符合生物安全规范。

(二)生活条件

1.比赛期间,原则上由执委会统一安排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食宿。

承办单位须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及文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民族政策,安排好少数民族选手和教师的饮食起居。

2.比赛期间安排的住宿地应具有宾馆/住宿经营许可资质。

以学校宿舍作为住宿地的,大赛期间的住宿、卫生、饮食安全等由执委会和提供宿舍的学校共同负责。

3.大赛期间有组织的参观和观摩活动的交通安全由执委会负责。

执委会和承办单位须保证比赛期间选手、指导教师和裁判员、工作人员的交通安全。

4.各赛项的安全管理,除了可以采取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外,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人身自由。

(三)组队责任

1.各学校组织代表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各学校代表队组成后,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所有选手、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3.各参赛队伍须加强对参与比赛人员的安全管理,实现与赛场安全管理的对接。

(四)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执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执委会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报告组委会。

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执委会决定。

事后,执委会应向组委会报告详细情况。

(五)处罚措施

1.因参赛队伍原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获奖资格。

2.参赛队伍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赛场工作人员提示、警告无效的,可取消其继续比赛的资格。

3.赛事工作人员违规的,按照相应的制度追究责任。

情节恶劣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十四、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的地区代表队名称。

2.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比赛前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本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队员。

3.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

4.参赛院校须为参赛队员购买保险。

(二)指导教师须知

1.各参赛代表队要发扬良好道德风尚,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

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参赛资格,名次无效。

2.各代表队领队要坚决执行竞赛的各项规定,加强对参赛人员的管理,做好赛前准备工作,督促选手带好证件等竞赛相关材料。

3.竞赛过程中,除参加当场次竞赛的选手、执行裁判员、现场工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外,领队、指导教师及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竞赛区域。

4.参赛代表队若对竞赛过程有异议,在规定的时间内由领队向赛项仲裁工作组提出书面报告。

5.对申诉的仲裁结果,领队、指导教师要带头服从和执行,并做好选手工作。

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6.指导老师应及时查看大赛专用网页有关赛项的通知和内容,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竞赛的规程、技术规范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一切技术准备和竞赛准备。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应按有关要求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否则取消竞赛资格。

2.参赛选手凭统一印制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竞赛。

3.参赛选手应认真学习领会本次竞赛相关文件,自觉遵守大赛纪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文明参赛。

4.参赛选手请勿携带与竞赛无关的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及其他资料与用品进入赛场。

5.参赛选手应提前30分钟抵达赛场,凭参赛证、身份证件检录,按要求入场,不得迟到早退。

竞赛开始后迟到15分钟以上者取消比赛资格;开赛30分钟后,选手方可离开赛场。

6.参赛选手应按抽签结果在指定位置进行比赛。

7.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8.各参赛选手必须按规范要求操作竞赛设备。

一旦出现较严重的安全事故,经裁判长批准后可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9.竞赛时间终了,选手应全体起立,结束操作。

经现场指挥人员发出指令后,方可离开赛场。

10.在竞赛期间,未经执委会的批准,参赛选手不得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与竞赛内容相关的采访。

参赛选手不得将竞赛的相关信息私自公布。

(四)工作人员须知

1.大赛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

2.全体工作人员要按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份内各项工作,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3.认真检查、核准证件,非参赛选手不准进入赛场。

同时,要安排好领队、指导教师休息。

4.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等)时,应及时联系各项技术负责人,妥善处理;如需重新比赛,须得要得到组委会同意后方可进行。

5.如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大赛圆满成功。

6.要认真组织好参赛选手的赛前准备工作,遇有重大问题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7.各项比赛的技术负责人,一定要坚守岗位,要对比赛技术操作的全过程负责。

8.工作人员不要在赛场内接听或打电话,负责现场的人员在比赛期间一律关闭手机。

十五、申诉与仲裁

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代表队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