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8380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docx

古诗词背诵内容三年级上学期

三年级古诗词背诵内容

一.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huā)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青青:

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

晞:

晒干。

阳春:

暖和的春天。

德泽:

恩惠。

秋节:

秋季。

焜黄:

枯黄色。

华:

同“花”。

老大:

年老。

徒:

徒然。

【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

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二.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凉州词:

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

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

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羌笛:

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

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

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度:

越过。

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今译】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三.凉州词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夜光杯:

白玉做成的酒杯。

卧:

躺。

【今译】

精致的酒杯中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

将要开怀畅饮之时,忽然,铮铮纵纵的琵琶声马上传来催人出征的消息。

如果醉倒在沙场上,请你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

四.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注释】

  出塞:

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秦时明月汉时关:

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但使:

只要。

  龙城飞将:

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胡马:

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阴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今译】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互文的修辞手法)至今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不曾间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

只要当年镇守龙城的大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五.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芙蓉楼:

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

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

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

满江。

吴:

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地。

平明:

天亮的时候。

客:

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

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

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

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

比喻心的纯洁。

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今译】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

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六.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wèi)城朝(zhāo)雨浥(yì)轻尘,客舍(shè)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

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

到某地出使。

安西:

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

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现今西安市西北。

朝雨:

早晨下的雨。

朝:

早晨、清晨。

浥:

湿润,沾湿。

客舍:

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柳色:

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

指元二。

更尽:

再喝完。

更:

再。

阳关: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中国古代地名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称“阳”。

)。

故人:

老朋友,旧友。

【今译】

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

请您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吧,只是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会碰到知己了。

七.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huán)。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chónɡ)山。

【注释】

发:

启程。

白帝城:

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朝:

早晨。

辞:

告别。

彩云间:

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

今湖北荆州市。

还:

归;返回。

猿:

猿猴。

啼:

鸣、叫。

住:

停息。

万重山:

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今译】

清晨,我告别彩云缭绕的白帝城。

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不知不觉,轻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

塔:

在这里指墓地。

一簇:

一丛。

无主:

没有主人。



【今译】

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

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九.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枫桥:

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夜泊:

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

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枫桥也叫封桥。

③姑苏: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

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夜半钟声:

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今译】

 在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抬头仰望天空就好像一层薄薄的秋霜朦朦胧胧,。

孤零零的江春桥与枫桥之间伴着江面渔船上的星星灯光也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十.滁(chú)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滁州:

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滁州、来安、全椒三市县地。

西涧:

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独怜:

独爱,有偏爱之意。

黄鹂:

黄莺,一种鸟类,叫声婉转动听。

深树:

树荫深处。

春潮:

春天的潮汐。

野渡:

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今译】

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树阴深处黄鹂婉转动听的叫声。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那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

十一.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蓬头:

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

年龄小的、懵(ménɡ)懂的孩子。

垂纶:

钓鱼。

纶:

钓鱼用的丝线。

莓:

一种野草。

苔:

苔藓植物。

映:

遮映。

借问:

向人打听。

鱼惊:

鱼儿受到惊吓。

应:

回应,答应,理睬。

【今译】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向他问路,他急忙远远地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十二.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山郭:

依山的城镇。

南朝:

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四百八十寺:

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楼台:

指寺庙。

【今译】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

南朝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庙宇,遗留到至今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庙,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十三.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山顶:

小山包的顶尖。

尽:

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占:

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甜:

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今译】

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

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

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十四.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钟山只隔数重(chó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注释】

泊船:

停船。

泊,停泊。

指停泊靠岸。

瓜洲:

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京口:

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一水:

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

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

吹绿。

【今译】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十五.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泉眼:

泉水的出口。

惜:

珍惜,爱惜。

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

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尖尖角:

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头:

上方。

【译文】

泉眼无声地流淌着小水流,像是十分珍惜那泉水,映在水上的树荫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十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晓出:

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

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

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

到底。

六月中:

六月中旬。

四时: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

相同。

接天:

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

无边无际。

无穷碧:

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

日红。

别样:

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

红得特别出色。

【今译】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十七.春日

(宋)朱熹(xī)

胜日寻芳泗(sì)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春日:

春季来临的日子。

胜日:

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寻芳:

春游赏花。

泗水:

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滨:

水边;河边。

光景:

风光景物

等闲:

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

春风

【今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十八.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jī)齿印苍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游园不值:

去拜访朋友却没有人在。

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应怜:

应该爱惜。

应,应该;怜,可惜。

屐齿:

屐是木底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

轻轻地敲门。

柴扉:

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今译】

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

满园子的春色是柴门关不住的,一枝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到墙外来了。

十九.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注释】

锦江:

在四川省,流经成都。

万里桥:

在成都城南。

【今译】

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的人喜欢向谁家投宿?

二十.渡浙江问舟中人

(唐)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piān)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注释】

浙江:

指钱塘江。

扁舟:

小船。

引领:

伸长脖子。

天末:

天边。

 

越中:

今浙江绍兴。

【今译】

钱塘江潮落后平静得不起一丝风波,和你同乘一只小船漂泊在江面上。

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不知哪一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二十一.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洛城:

今河南洛阳。

玉笛:

精美的笛子。

玉:

指玉石。

暗飞声:

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春风:

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闻:

听;听见。

折柳:

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故园:

指故乡,家乡。

【今译】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生呢?

二十二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注释】

客至:

客指崔明府,明府,县令的美称。

舍:

指家。

但见:

只见。

蓬门:

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今译】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二十三.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北麓。

题:

书写,题写。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

从正面反面看

侧:

侧面。

各不同:

各不相同。

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

因为;由于。

此山:

这座山,指庐山。

【今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这庐山之中。

二十四.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秋夕:

秋天的夜晚。

银烛:

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轻罗小扇:

轻巧的丝质团扇。

天阶:

天庭上宫殿的台阶。

“天阶”另一版本为“天街”。

坐看:

坐着朝天看,“坐看”另一版本为“卧看”。

【今译】

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

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远远眺望着织女星。

二十五.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qī)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十五夜:

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

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

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

秋思: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落:

在。

【今译】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ɡuāzào),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

二十六.淮中晚泊犊(dú)头

(宋)苏舜(shùn)钦(qīn)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cí)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释】

淮:

淮河。

犊头:

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

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

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

古旧的祠堂。

满川:

满河。

 

【今译】

春天的阴云,低垂在草色青青的原野上,时而可见在那幽静的地方,有一树红花正在开得鲜艳耀眼,

天晚了,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面,这时候只见淮河上面风雨交加,眼看着潮水渐渐升高。

二十七.村居

(清)高鼎(dǐnɡ)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注释】

村居:

住在农村。

拂堤杨柳:

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

迷醉,陶醉。

散学:

放学。

纸鸢:

鸢:

老鹰。

纸鸢:

风筝。

【今译】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二十八.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

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

行人:

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

欲:

几乎要,简直要。

断魂:

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

请问。

酒家:

酒店。

杏花村:

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今译】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失魂落魄,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二十九.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zūn)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樽前:

指饯别宴上。

【今译】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三十.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ɡ)锦官城。

【注释】

乃:

就。

发生:

萌发生长。

潜:

暗暗地,悄悄地。

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

田野间的小路。

晓:

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

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

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重:

在这里的意思是:

花朵包含雨水故曰重.

锦官城:

成都的别称。

【今译】

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发生长时,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

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渔船的灯火却格外明亮。

待到天明,看那细雨滋润的红花,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