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8531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

说课稿篇1

  《山谷中的谜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作者用简练的文笔,通过记叙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

文章前半局部有自然界的奇异景观之谜说起,主要写谜底如何被揭开的,偏重写实;后半局部主要由揭开谜底而获得的启示,重在揭示哲理。

本文借具体、真实的事情来说明人生道理,令人信服,这是对同学进行阅读训练、陶冶性情和培养意志的好教材。

  根据新课标对高年级段同学的要求并结合我班同学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的深刻含义。

  4、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叙事简洁,内容较易理解,同学在学习时不会遇到太大问题。

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是教学的难点。

  根据上述情况,我设想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一、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指名读,引导同学说说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估计同学的问题:

这是哪个山谷?

谜是什么?

谜底是什么?

怎样揭开的?

)引导同学带着疑问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初读要求,在同学充沛自读的基础上,检查初读情况,正音,对文中比较长的句子,重点加以指导,并理解相关的字词。

(重点交流:

抗争、反弹、完好无损等,着重交给理解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或理解词语。

)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交流山谷中的谜是什么?

谜底是什么?

怎样揭开的?

并且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从而引导同学理清文本条理,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三、组织质疑

  同学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

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同学应该具备的素质。

所以,我让同学提出课文中有哪些不懂不懂的地方。

继而,根据同学情况协助确定下节课的学习目标。

把重点问题留到下节课再研究。

  四、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复习认读。

指导描红,临写、交流难写易错的字,相机范写:

摧、贞。

组织描红,巡视指导。

  五、安排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3、上网搜集有关能解释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成语,俗语,或者故事。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主要分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课一开始,我先复习提问:

魁北克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有一个什么谜?

同学回答后,我用多媒体演示简笔画,加深了印象。

然后导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教学时,我先让同学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围绕为什么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呢?

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当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出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和雪松的枝干富有弹性,能把积雪抖落下来这两个原因时,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点拨,告诉他们,特殊的风向,造成东坡的雪来得大这是外部原因,而雪松那特殊的身手则是雪松能够在东坡生存的内部原因。

使同学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的理解。

为解决课文的难点作好辅垫。

接下来,我顺势出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

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回来,雪松依旧坚持着葱茏挺拔的身姿。

我要求同学找出反映雪松特点的词语富有弹性向下弯曲立即反弹依旧坚持,先读好这四个关键词,再读好这个句子,循序渐进。

为了理解弹性反弹等词语,我将用钢皮尺作演示,使同学更地理解雪松的有弹性,能弯曲,会反弹的特点。

接着,我会出示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无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这一句,让同学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说一说,哪些词最使你受感动,为什么?

从而使同学理解:

反复地落:

雪大,狂;反复地弯:

雪松接受的压力大,且作出了适当的让步;反复地落,退让胜利;反复地弹:

雪松百折不挠。

不论始终雪松是个胜利者等内涵,加深理解。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因为有了理解作依托,同学一定会读出真正的感情,读出对雪松的敬佩和赞美。

  当同学对雪松的百折不挠已有较深的印象后,我预设了一个小小的争辩有人读了课文的第三段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用争辩的方式协助同学进一步体会雪松的顽强,雪松的弯曲战略。

  在学习课文最后一个段落,这一奇特的景观给两位旅行者的启示的时候,我重点放在理解第二位旅行者所说的话,和最后一小节的句子。

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这两句话,同学比较难以理解,因此,也是本课的难点之所在。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第一课时之后,我布置同学们上网搜集有关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成语,俗语,或者故事,为深入而形象在理解这两句话作了辅垫。

在这一课时教学这两个句子的时候,我让同学举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

同学可能会交流出:

卧薪尝胆、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自身没有考好试,好好调整自身的心态,准备在其它的考试中取得好成果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一个口头作业:

  1、蔺相如的躲避不是,而是。

  2、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而是。

  3、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而是。

  4、雪松弯曲一下,不是,而是。

  通过这一练习,既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积累了语感。

  三、总结文本,拓展练习

  在小结时,我将特别强调正面抗争的重要,要同学懂得,面对困难,挫折甚至打击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弯曲一下,而是正面抗争,要尽最大的可能去接受,去主动挑战,但当困难已经大到你无法接受的地步的时候,就要学会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以求反弹的机会。

  至此,我要求同学以雪松的启示为题,说说学习这篇文章以后的感受。

  四、安排作业课后延伸

  1、摘抄描写雪松与大雪抗争和旅行者得到的启示的句子。

  2、优秀:

《十万个为什么》《自然现象之谜》

  3、观察一奇特的自然,并找出原因,说说得到什么启示,并把它写下来。

  4、有兴趣的同学可写一篇读后感。

说课稿篇2

  一、教材分析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是高中化学选修3的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内容。

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和分子晶体之后编排的。

本节在复习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晶体结构、化学键间相互作用力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化学键理论和晶体结构理论分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本节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历来高考的热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共价键和分子的立体构型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以后学习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打下基础。

此外,金刚石、二氧化硅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原子空间构型、化学键、杂化轨道等理论为基础

  

(2)学生学习了分子晶体,对晶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空间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三:

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原子晶体的概念,掌握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掌握金刚石典型晶体的晶胞和结构特征。

能够通过金刚石结构特征分析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结构。

  (3)理解并掌握原子晶体内原子间作用力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原子晶体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从结构理解原子晶体的性质,明确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变化特点和空间结构。

  (3)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理解原子晶体的特点和与分子晶体的区别及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内外因辩证关系的教育。

  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原子晶体的概念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

原子晶体的结构及特点

  五: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

探究教学法为主,多媒体教学法为辅

  学法:

思考、讨论、归纳等自主学习

  六:

预计课时:

2

  七:

教学过程

  引入:

以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熔沸点数据比较表格,判断二氧化硅是否属于分子晶体?

为什么?

  比较干冰与二氧化碳的模型,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行总结原子晶体的定义、构成粒子、作用力、气化或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物理性质、等。

  以上内容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辅助。

  展示典型的原子晶体(金刚石)的球棍模型幻灯片辅助金刚石晶体结构示意图,学生自己总结:

通过你看到的模型,对于金刚石你有哪些了解?

(此部分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演草纸上记录并整理,再分组回答问题,其它小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堂反驳,互相辩论。

  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互相辩论和总结得出以下内容:

  1、每个碳原子为SP3杂化,每个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并且形成正四面体构型。

键角为109度28分(此部分是通过学生相互PK得到的正确结论)

  2、为空间立体网状构型

  3、只有σ键没有π键

  4、最小环为六元环(既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最小环)且不共面,有六条碳碳键

  每个碳碳键长和键能都相同。

  5、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比与碳碳键数比为1比2且说出了计算方法。

  6、说道了金刚石的晶胞,但是找错了,说正四面体的最小结构单元是晶胞此部分教师加以引导。

  7、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完整的碳原子数为8个,碳碳键为16个。

(金刚石的晶胞课本p64学与问中有)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对于已有知识的复习和拓展。

  教师辅助:

每个碳原子被12个最小环共用,每个碳碳键被六个最小环共用。

所以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与碳碳键数之比为1比2。

  以上步骤完成后给学生2分钟时间让其自己再梳理。

  巩固训练1:

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回答以下问题。

  每个硅原子与相邻的个硅原子以键相连接,形成构型。

这些四面体向空间发展,构成一个坚实的、彼此联结的结构晶体。

每个Si—Si键长相等,键角均为。

晶体中最小环由____个硅组成且不共面,每个硅原子对这个环的贡献为、而每一条边为个六边形,晶体硅中硅原子个数与Si—Si键数之比为。

  巩固训练2:

展示二氧化硅的模型,仿照金刚石将二氧化硅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训练3:

完成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对比表格

  训练4:

仿照金刚石的结构分析分析石墨结构

  训练5:

将石墨与金刚石进行对比并完成表格。

  八:

板书设计

  1、定义:

  2、构成粒子

  3、作用力

  4、结构

  5、一般物理性质

  6、常见原子晶体

  7、典型原子晶体模型

说课稿篇3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数学活动《反手加(上)》,我选择这个内容是因为:

  1,本学期大班级开展史丰收速算教学活动,而史丰收速算法对开发幼儿大脑潜能培养能力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学习史丰收速算法对幼儿以后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2,本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敏捷,对史丰收速算法感兴趣。

而我设计的这一节活动可能对大班幼儿来说可能浅一点,但这个学期才开展,刚好到这个进度,希望大家理解。

  一,说教材

  教学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作用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教会幼儿如何用指形的变化实现不进位加5的运算。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发展幼儿智力。

  而教学重点是教会幼儿如何用指形的变化实现不进位加5的运算。

  教学难点是反手的动作

  教学准备:

童话屋,多媒体设备,课件,速算数字指型,王冠,数字娃娃自制金牌

  二,说教法:

  根据本班幼儿性格特征和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故事法。

整个过程采用情境故事的形式,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谈话法:

整个过程,教师都以王后的身份,以谈话的方式来让幼儿接受任务,幼儿好像旅行时听导游的活一样认真执行学习任务。

  3,多媒体演示法,多媒体演法又是最吸引幼儿学习的方法,通过大屏幕,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着幼儿目不转睛地看着画面,专注地跟着老师学习其中的内容。

  4,激励法:

在活动前,我制作了一枚枚的金牌,在整个教程中,我以王后身份奖金牌给爱动脑,爱动手,守纪律的方法送金牌,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5,游戏法:

在结束之前,做了两个既于教学活动有关,又有趣的活动,游戏是一种幼儿最喜欢又易接受的一种方法,游戏是活动的基础,在活动结束时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又把活动推向高潮。

  除此之外,我还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讲解法,比较法,观察法,启发教学法,动静交替法对活动加以整合,让幼儿自主参与,自主探索,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本交采用的学法有:

  1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加5的运算,既让幼儿动手动脑,还让让幼儿说一说,看一看,学一学等多种感官参与。

  2兴趣导学法:

整个过程,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热情高涨地参加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谈话引题法--比较法--讲解法--幼儿练习法--游戏法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利用幼儿好奇的特点,采用童话屋引题,我创设了一个童话的数学王国,我扮演王后,以带幼儿到王国玩,而幼儿必须带上一个数字指型卡,揭示了课题,而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幼儿到数学王国玩作为发展主线来完成的,让幼儿身临其境,扮演其中的一员来完成任务或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和活动积极性。

  采用谈引题法,把幼儿的视线引向大屏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通过指型的比较,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学习新知识。

  讲解法,教师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解新知识。

幼儿练习法,为了让幼儿更好掌握新知识,让幼儿手脑并用计算练习题,并写上答案,对了,利用屏幕的图像给予给予正确的评价。

  游戏法:

在活动结束之前,做了两个小游戏,让幼儿根据情境,幼儿带胸饰自由找相反手的同伴,再和数字王国的数字交朋友,而这个数字朋友是你们两个相反手指型卡相加的和,在欢乐音乐中,让幼儿巩固所学的知识,又把活动推向高潮。

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在第一课时学习了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这课时着重进行课文重点句段的学习。

文章通过记叙一位小姑娘在海滩顶着烈日为一位画家看守衣服和画夹,而谢绝画家送给她贝壳的故事,赞扬了小姑娘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本文共20个自然段。

先讲小姑娘答应为画家看衣服和画夹,接着讲小姑娘认真负责地为画家看东西,最后讲小姑娘不肯要画家送给她的贝壳。

“为画家看衣服”和“不肯接受贝壳”是文章的重点段落。

  这篇文章的语言写得很美,宛如海边一幅风景画。

景是美的----刚冒出海面的太阳,碧蓝的海水,海浪激起的白雪般的泡沫,金色的海滩,各色各样的贝壳……人更美----心疼小姑娘,愿意给小姑娘帮助的好心的老伯伯,一心想对小姑娘表示感谢的画家,特别是淳朴诚实的小姑娘,更是让人感到可敬可爱。

课文寓情于景,语言简洁,用词准确,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不同人的个性与心情。

  学习课文,体会“画家的心情为什么久久不能平静?

”的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这两点是文章的重难点和关键。

  通过本节的学习,教育学生要学习小姑娘那样信守承诺、拾金不昧的精神品质。

  二、说教法

  课文很长,文质兼美,这篇文章无论是大海和沙滩,还是沙滩上的小姑娘和画家,都没有离开一个字“美”,教学时我紧扣“美”这一情感主线开展教学,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海水美、贝壳美、小姑娘的心灵更美,再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读出自己感受到的美。

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积累词句、内化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美的感染。

  “为画家看衣服”是文章的重点之一。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小姑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小姑娘的认真负责。

采取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来体会老伯伯的好心和小姑娘的信守承诺的品质。

“不肯接受贝壳”是文章的又一重点段落。

 三、说教学流程

  

(一)由图导入,初读课文。

  课文有一幅海上美景插图,可抓住这幅图来营造一个美的情境。

上课开始,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海上日出图,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一一这近处的沙滩、海水,远处的礁石、泡沫,天上的海鸟··…·在这么美的海边,这位画家和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带着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去思考。

  

(二)抓重点句,悟读课文。

  1、提问:

在这么美的海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海滩顶着烈日为一位画家看守衣服和画夹,而谢绝画家送给她贝壳的故事。

  金色的海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文除了能让你感受海滩美,还能感受到哪些美?

(板书:

海水美、贝壳美、小姑娘美)

  2、抓重点句,感受美。

  

(1)海水美

  ①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海水美?

  ②指导朗读“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2)贝壳美

  ①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贝壳美的?

②指导朗读:

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

小姑娘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说:

“啊,真好看!

  画家向小姑娘介绍他拾到的贝壳:

“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蛳,这是金海螺……”

  看到这些美丽的贝壳,你们想说什么?

  小姑娘和你们一样喜欢这些贝壳,带着你们的感受练习读这句话。

 (3)小姑娘美

  课文是通过小姑娘的一言一行来表现她的美好心灵的,因此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表现小姑娘美好心灵的句子。

  太阳越升越高,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指导读出天气越来越热,小姑娘的焦急)

  多次分角色朗读,

  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

“孩子,你在等谁呀?

  小姑娘说:

“一个画画的叔叔,我给他看衣服呢!

  老伯伯说:

“傻孩子,火辣辣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替你看着。

”(指导读出老伯伯的好心)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

“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指导读出小姑娘的坚定。

)(板书:

负责守信)

  小姑娘摇摇头,对画家说:

“我不要,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我要回家吃饭了。

”(板书:

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小姑娘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

“叔叔,您的贝壳掉了!

”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

(板书:

拾贝壳不昧)

  课文结尾处:

画家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学生读这句话,思考:

画家的心情为什么久久不能平静?

你觉得他会说想些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对这几句话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和画家的敬佩之情。

  (三)总结升华,体验美。

  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是本文写法的一个特点。

而领会课题,尤其是“金色”一词的含义,是本文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以读代讲,即对重点句段进行情感朗读训练,让学生再读描写小姑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段,想:

小姑娘究竟美在何处?

这“金色”单单是指海滩吗?

(这金色不光是指海滩,更是指小姑娘金子般纯洁的心)

  通过“以读代讲”,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步入小姑娘那金色的内心世界,尽情感受甚于“景美”的“心美”。

从而揭示课题:

在瑰丽无比的海滩上,太阳洒下点点金光,这正如小姑娘纯真、美好的心灵在闪光,真是景美,人美,心灵更美!

说课稿篇5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刘蕊的《父亲的谜语》。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1.教材地位、作用和意义

  《父亲的谜语》是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围绕亲情这个主题,赞美了人间真情的纯真和美好。

《父亲的谜语》是一篇叙事散文,以“猜谜语”为线索,深情回忆了小时候父亲教“我”猜谜语的情景及长大后与父亲的难舍难分,再现了作者童年及长大后与慈爱的父亲间一个个甜蜜快乐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展示了父亲对女儿那细腻、深沉的感情,也抒发了女儿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文章构思精巧,选材巧妙,语言朴实、通俗、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所以学习本文,在理解文章感情的基础上,更好的是能唤醒同学们内心或已沉睡许久的内心,并通过学习本文中父亲眼睛的细节描写,来提高同学们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水平。

  2.三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加深同学们对父爱的理解,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而且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

我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分析在下面单独呈现)确定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本课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②欣赏课文独特的选材和精巧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

读讲结合,运用设疑赏析文章选材与构思、品评语言文字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文中深沉的父爱,培养学生回报父母、孝敬老人的美德。

  3.教学重点难点

  在《父亲的谜语》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父亲的眼睛的细节描写,于细微处将父亲对作者深沉、细腻的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所以,本着领会一篇文章,提升一个水平的目标,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重点:

学习文中对于人物的细节描写

  难点:

体会文章以谜语贯穿全文,抒写父爱的精巧构思。

  二、学情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的因素,大多数的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感情,甚至对父母爱的付出视而不见。

另外,也根据同学们在作文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不能更为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我希望可以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为深切的感受到身边浓浓的亲情,并且在写作水平上能有一定的提升。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实质是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和成功。

基于这种理念,我选择了此法。

为了能更明显的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设计让学生们仿写来体现这一特点。

由开始部分的初步尝试,到学习本课后的加以修改,来巩固所学内容。

  学法:

讨论、探究法:

  对父爱的理解是难点,为了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课文,品评、讨论句子所传达的感情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四、说教学反思:

  从预设效果来分析,通过课前练笔,以及课后修改这一环节,能够引导帮助同学们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课堂表现来说,不论是课前导入,还是问题的设计,都以学生为本,紧紧抓住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同时根据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