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85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docx

合并会计报表分录补充

商誉账面价值>0=商誉的计税基础

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就是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搬到”合并方的账上。

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按照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搬。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按照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搬。

合并方会计处理

Dr固定资产6750(公允价值)

应收账款5250

存货4350

递延所得税资产187.5

商誉3243.75>0=计税基础,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Cr其他应付款750

应付账款3000

股本15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1031.25

商誉,非同一控制的合并中,合并方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超过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

(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500-1500*2/10=1200

计税基础=1500-1500/10=135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

(2)交金账面价值=1200,计税基础=800,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0

(5)存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5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225*25%=56.25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400*25%=100

Dr所得税费用937.5

递延所得税资产56.25

Cr应交所得税893.75=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100

应纳税所得=会计利润+税法不允许扣除的支出+会计折旧-税法折旧-税法目前不承认的收益+税法目前不承认的损失

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所得税率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率=(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所得税费用=(3000+500+250)*25%=3750*25%=937.5

22题

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740*25%=185

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56.25

2008年递延所得税负债=675%*25%=168.75

2007年递延所得税负债=100

2008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85-56.25=128.75

2008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168.75-100=68.75

Dr递延所得税资产128.75

所得税1095

Cr递延所得税负债68.75

Cr应交所得税1155

自2008年开始,所得税率降低为25%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396,07递延所得税负债990,假如不考虑08年发生的事情,如果只有税率下降这件事,

因为税率变化,而变化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96/33%)*25%-396

因为税率变化,而变化的递延所得税负债(990/33%)*25%-990

08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20*25%

08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带来的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

税前会计利润下降=10000,所得税费用下降3300

之前计提预计负债40000,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13200。

期后事项发生后,预计负债=0,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0

之前按成本模式的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原值=1800,累计折旧=1800*2/15=240,在转换的时候,投资性房地产的账目价值=1560

Dr其他业务成本240

Cr累计折旧240

本来会计上的账面价值1560<计税基础162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15。

在转换之后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存在。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15

在转换日2010.1.1,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700,计税基础=1800-1800*2/20=1620,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80,对应递延所得税负债20

Dr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700

累计折旧240

Cr投资性房地产1800

递延所得税负债20

递延所得税资产15

盈余公积10.5=105*0.1

未分配利润94.5

甲公司不违约,损失=(2200-1800)*150=60000

甲公司违约,损失=1800*150*0.2=54000

Dr应交所得税125

Cr递延所得税资产1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

Dr应付账款450

Cr营业收入350

应交增值税销项350*0.17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40.5

Dr营业成本270

存货跌价准备30

Cr存货300

N公司是债务人

Dr应付账款117

长投减值准备2.5

Cr应付账款20

营业收入30

长投42.5

投资5

应交增值税销项5.1=30*0.17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6.9

M公司处理

Dr应收账款20

存货30

应交增值税进项5.1

长投45

营业外支出

Cr应收账款117

(2)

Dr应收账款100

坏账准备60

营业外支出40

Cr应收账款200

A100的设备,交换B90的存货。

B要给A11.7=10+1.7?

对于A而言,销售100的设备,销项增值税17;购进90的存货,进项增值税0.17*90;

对于B而言,销项增值税90*0.17,进项增值税100*0.17,B的应交增值税是-10*0.17

Dr长投600

银行存款75

Cr固定资产清理513.75=480+33.75

营业外收入161.25=675-480-33.75(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

甲公司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350+150=500,

换入在建房屋的入账价值=500*300/(300+100)

换入长投的入账价值=500*100/(300+100)

时间

支出

累计使用

尚未使用部分

14.7.1

0

0

5000

14.10.1

1200

1200

3800

14.12.31

1000

2200

2800

15.5.1

1500

3700

1300

15.12.31完工

800

4500

500

16.7.1归还

14.7.1到14.10.1费用化+16.1.1到16.7.1费用化

14.7.1到14.10.1费用化:

5000*5%*3/12-5000*0.4%*3

16.1.1到16.7.1费用化:

5000*5%*6/12-500*0.4%*6

债券融资的实际收入2919.75

债券发行的实际利率是i,那么应满足

2919.75=100*5%*30*(p/a,i,3)+3000*(p/f,i,3),解出i=6%。

资本化金额=2919.75*6%-50。

借款利息=实际收入*实际利率

支出

累计支出

累计使用专借1

累计使用专借2

未使用专借1

未使用专借2

07.1.1

1500

1500

1500

500

07.7.1

2500

4000

2000

2000

0

2000

08.1.1

1500

5500

2000

3500

0

500

08.6.30完工

2007年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1500*100%+2500*50%

2008年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4000*50%+1500*50%

支出

累计支出

使用专借

未使用的专借

使用的一般借款

累计占用一般借款

07.1.1

1500

1500

1500

500

0

0

07.7.1

2500

4000

500

0

2000

2000

08.1.1

1500

5500

0

0

1500

3500

08.6.30完工

07年使用专门借款1500,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000*6%-50*6*0.5%=105

占用的一般借款加权平均数=2000*50%,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2000*50%*7.67%=76.7

07年总的利息费用=2000*6%+2000*6%+10000*8%

08年占用的一般借款加权平均数=(2000+1500)*50%,08年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

=(2000+1500)*50%*7.67%

08年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2000*6%*50%

支出

累计支出

使用专借

未使用的专借

使用的一般借款

累计占用一般借款

04.7.1

3000

3000

1000

0

0

04.9.30

2000

1000

0

1000

1000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4000*6%*6/12-1000*0.6%*3

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1000*7%*3/12

15.1.1动用一般借款100,专门借款2000

总共的专门借款=2919.75

支出

累计支出

使用专借

未使用的专借

使用的一般借款

累计占用一般借款

02.1.2

1000

1000

1000

1919.75

02.5.1

1600

2600

1600

319.75

02.8.1

1400

4000

319.75

0

1080.25=

1400-319.75

1080.25

02.9.1-02.12.31

暂停资本化

03.1.1恢复资本化

1200

5200

1200

1200+1080.25

03.3.31完工

专门借款的利率(实际利率)i,使得现在的流入等于将来流出的现值的利率

2919.75=3000*5%*(p/a,i,3)+3000*(p/f,i,3),i=6%

承租人,最低租赁付款额=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之和+承租人、承租人的关联方担保的余值,履约成本、或有租金都不计入最低租赁付款额

出租人,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独立第三方担保的余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07.2674万元,固定资产公允价值105万元。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是两者中间的较低者。

Dr固定资产min(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固定资产公允价值)105.15,现在的借款本金

未确认融资费用30.015利息

Cr长期应付款最低租赁付款额135.015,将来归还的本金+利息

银行存款支付的初始直接费用0.15

此时需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k(半年期),

105=22.5*(p/a,k,6)+0.015*(p/f,k,6),k=7.7%

出租人分录

Dr长期应收款1450=300*4+100+150

未担保余值125=375-100-150

Cr固定资产1200

未实现融资收益375

Dr长期应收款240=30*8

Cr固定资产220

未实现融资20

租赁的本质是,出租人借给承租人220万元,由承租人从出租人处购买220万元的固定资产。

承租人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归还。

对于出租人而言,才有长期应收款240。

220=30*(p/a,r,8),r=2%(半年期)

合并的形式:

吸收、新设、控股

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在合并完成后,只有一个法人、一个会计主体。

合并的账务处理,就是将被合并方的帐(资产和负债)“搬到”合并方的帐上去。

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是不存在合并会计报表的。

控股合并,是一家公司(合并方、母公司)取得另外一家公司(被合并方、子公司)的控制权。

控股合并之后,仍然是两家公司(两个法人、两个会计主体),才需要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50%股份+1股

一致行动人

同一控制的合并,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在合并进入到合并会计报表时,仍按照其原来的账面价值计价。

非同一控制的合并,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在合并进入到合并会计报表时,应按照其公允价值计价。

在母公司账上,对于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是成本法。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要将成本法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时的账务处理、合并日的合并报表编制、合并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合并报表编制

合并时P公司的账务处理。

S公司在合并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3600,3600*80%=2880

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对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长投的入账价值即为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非同一控制,使用公允价值

Dr长期股权投资3000

Cr银行存款(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3000

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对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假设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4000

Dr长期股权投资4000*80%=3200

Cr银行存款3000

营业外收入200

假设P控制S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Dr长期股权投资2800=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3500*80%

资本公积200

Cr银行存款(付出资产的账面价值)3000

不管差额在借方还是贷方,差额都是计入资本公积。

在合并完成日,为P和S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2007.1.1P和S各自资产负债表如下

假设P公司只有一项资产,就是对S的长投。

P

S账面价值列示

合计

调抵分录借方

调抵分录贷方

合并

流动资产

0

3800

3800

非流动资产

3000

1900

100

3000

2000

商誉

120

120

流动负债

0

1300

1300

非流动负债

0

900

900

股本

3000

2000

2000

3000

资本公积

0

1500

1600

100

0

少数股东权益

720

720

1、将S公司帐从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2、抵消P对S的长期股权投资和S的股东权益项目。

Dr股本2000

资本公积1600

商誉120=P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3000-S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80%2880

Cr长期股权投资3000

少数股东权益720=S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3600*20%

2007.12.31合并调抵分录

2007年调整后的净利润=1000-5=995万元。

因为1000万的净利润是根据600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算出来的。

如果固定资产按照700计提折旧,那么折旧费用应该增加5万。

所以净利润要调整减少5万。

合并报表上,资产和负债是按照公允价值表达的。

P对S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

Dr应收股利480

Cr投资收益480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要将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权益法下,P的会计处理

Dr长期股权投资796=995*0.8

Cr投资收益796

Dr应收股利480

Cr长期股权投资480

Dr长期股权投资80

Cr资本公积80

从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的调整分录

Dr长期股权投资396=796-480+80

Cr投资收益316=796-480

资本公积80

少数股东权益=(3600+995-600+100)*0.2=4095*0.2=819万元

=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分录19的本质,不承认子公司利润分配行为

Dr利润分配的来源

Cr利润分配的去向

子公司在利润分配时,是如何处理的?

Dr提取盈余公积100

对股东的分配600

Cr盈余公积100

应付股利600

P

S

合并

预收账款

100

0

预付账款

100

0

应收票据

400

0

应付票据

400

0

应付债券

200

0

持有至到期投资

200

0

07.12.31

P

S

Dr

Cr

合并

应收账款

500

500

0

坏账准备

25

25

0

资产减值损失

25

25

0

应付账款

500

500

0

利润

(假设计提坏账准备前的利润为a)

a-25

0

a

08.12.31

P

S

Dr

Cr

合并

期初未分配利润

a-25

0

25

a

应收账款

500

500

0

坏账准备

25

25

0

资产减值损失

0

0

应付账款

500

500

0

08.12.31

P

S

Dr

Cr

合并

期初未分配利润

a-25

0

25

a

应收账款

600

600

0

坏账准备

30

30

0

资产减值损失

5

5

0

应付账款

600

600

0

Dr坏账准备30

Cr期初未分配利润25

资产减值损失5

Dr应付账款600

Cr应收账款600

08.12.31

P

S

Dr

Cr

合并

期初未分配利润

a-25

0

25

a

应收账款

400

400

0

坏账准备

20

20

0

资产减值损失

-5

5

0

应付账款

400

400

0

Dr坏账准备20

资产减值损失5

Cr期初未分配利润25

Dr应付账款400

Cr应收账款400

假设P公司2007年对外销售该批存货的40%,假设销售收入为R

S

P

合计

Dr

Cr

合并

收入

1000

R

1000+R

1000

R

营业成本

800

400

1200

880

320=800*40%

存货

600

600

120

480=800*60%

利润

200

R-400

R-200

R-320

调抵分录,就是从合计变到合并。

Dr营业收入1000

Cr营业成本880

存货120

假设P公司2008年对外销售该批存货的20%,假设销售收入是R2

S

P

合计

Dr

Cr

合并

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

R-400

R-200

120

R-320

收入

0

R2

R2

R2

营业成本

0

200

200

40

160

存货

400

400

80

320

利润

合计

Dr

Cr

合并

收入

800

0

0

营业成本

500

0

0

存货

800

500

税前利润

300

0

所得税费用

75

0

0

缴纳所得税

75

0

递延所得税资产

0

0

75

净利润

225

0

0

假设08年乙公司对外销售该批商品的60%,销售收入为R

合计

Dr

Cr

合并

期初未分配利润

225

0

225

0

收入

0

R

R

营业成本

0

480

180

300

存货

0

320

120

200

税前利润

0

R-480

R-300

所得税费用

0

0.25R-120

45

0.25R-75

缴纳所得税

0

0.25R-120

0.25R-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0

0

15

30

30

净利润

0

到2008年末,合并企业集团还有多少递延所得税资产呢?

在2007年末,提前缴纳了75(因为合计缴纳所得税>合并缴纳所得税)。

2008年提前缴纳所得税-45(合计缴纳所得税0.25R-120<合并缴纳0.25R-75)。

到2008年年底,还提前交所得税30。

2008

P

S

合计

Dr

Cr

合并

收入

800

660

800

660

营业成本

600

600

750

450=1.5*300

存货

0

200

50

150=1.5*100

存货跌价准备

0

20

20

0

资产减值损失

0

20

20

0

税前利润

200

40=660-600-20

210=660-450

所得税费用

50

10

7.5

52.5=210/4

缴纳所得税

50

15=(660-600)/4

52.5=210/4

递延所得税资产

0

5

7.5

12.5

净利润

150

30

157.5

对于S公司而言,存货的账面价值180<计税基础200,所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5。

母子公司合计缴纳所得税=65。

如果合并企业集团缴税,应该交所得税52.5。

提前交所得税12.5,就是合并企业集团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2.5。

2009,假设S公司对外的其他销售收入为c

P

S

合计

Dr

Cr

合并

期初未分配利润

150

30

157.5

收入

36+c

36+c

营业成本

36

30

存货

160=80*2

120

存货跌价准备

48

8

资产减值损失

32

8

税前利润

0

36+c-36-32

36+c-30-8=c-2

所得税

0

(c-32)/4

(c-2)/4

缴纳所得税

0

(36+c-40)/4

=(c-4)/4

(36+c-30)/4

=(c+6)/4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

12

S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160-48=112<计税基础2*80=160,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8,对应12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Dr所得税c/4-8

递延所得税资产7

Cr应交所得税c/4-1

1、站在合并集团角度看,存货的账面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