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8961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docx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考模拟语文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2009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桎梏(gù)戛然而止(jiá)角逐(jué)提纲挈领(qiè)

B.粗犷(guǎng)煞费苦心(shà)哺育(pǔ)断壁残垣(yuán)

C.脸颊(jiá)瓜熟蒂落(tì)狩猎(shòu)虚与委蛇(yí)

D.赡养(shàn)怙恶不悛(quān)造诣(yì)叱咤风云(chà)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这是因为包括古代诗歌在内的传统文化在复兴,而中国现代社会又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B.现今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很多学生在进了大学之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旷课,只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想起要拾人牙慧,复印同学的课堂笔记。

C.风声过后,黑煤窑又会死灰复燃,煤老板继续越界开采,继续无偿占有国家资源,继续以矿工的生命安全为代价赚更多的钱。

D.北京报国寺文化市场民间收藏馆展出的一块重达66公斤的和田籽料是10多年前的藏品,如今籽料已经十分难得,像这么大块的籽料更是凤毛麟角。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0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了《食品安全法(草案)》,很多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从重处罚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并实行食品安全事故举证倒置。

B.我之所以如此好奇的原因,是因为传统工艺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技术手段,其中还充溢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精神。

C.从笔者所列举的8款最为热销的各级别车型的销量走势分析来看,除了捷达、雅阁、凯越,其余车型走势都难逃销量连续下跌的厄运。

D.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讲述的是吴承恩如何倾尽心血、历尽磨难后,完成神话巨著《西游记》的经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

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

如,,

;,,;……这些节日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其中蕴涵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

①人们登高远望②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③清明节正值万物复苏时期④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

⑤重阳节适逢秋高气爽时节⑥人们可到户外踏青

A.③⑥④⑤①②B.⑤①④③⑥②C.③⑥②⑤①④D.⑤⑥④③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曾将教育分为两种:

一种是生存的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获取尘世幸福,赢得生存竞争;另一种是文化的教育,其目的不是个体生存需要和尘世幸福,而是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

尼采的这一观点虽未道尽教育的全部内涵,推崇的是精英化、贵族化的教育思想,但这种文化教育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对今天的现代大学教育不乏重要的警醒和启示意义。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追求人文精神,实现生命的意义。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它以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创新独立为基本特征,崇尚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社会责任,守护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与精神资源。

倡导和传播这种人文传统是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宗旨,注重人文教育是大学永恒的使命。

有学者指出,我们的大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专业主义和实用主义取向的限制,过于注重专业教育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整体设计“重术轻道”。

有学者认为:

“今日,大学之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

在这种情形下,大学已非一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大学与社会间的保持清静思维的距离也消失了。

”的确,在单一的专业化教育占主导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往往是“单向度的人”。

  优秀的人文精神来自中西方人类最宝贵的价值理念和理想,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内在的思想与精神支撑,而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资源无疑发源滋长于大学。

大学作为人类的“智慧之花”,它的根底是人文教育(亦称博雅教育、文化教育),这种教育是大学与生俱来的。

自大学诞生时起便被视为人类精神的城堡,而非仅仅职业培训基地。

大学阶段是人的精神成人的时节,也是灵魂发育的季节。

纽曼曾指出:

人文教育追求的是心智上的卓越,受到完备的人文教育会使人“拥有受过教养的心智,精致的品位,正直、公平和冷静的头脑,以及生活行动中的高贵而又有理性的姿态等等……”。

怀特海也认为:

大学的存在目的在于培养人富有想象力的学习与研究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并非截然对立,大学不可能遗世独立,不可能脱离社会的需要而存在。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中,人文教育是基础和底蕴,专业教育则应在此基础上进行。

专业教育不能代替人文教育,它不能成为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的唯一承担者。

实践证明,如果只重专业化实用化教育,学生往往只有单一的职业技能,由于没有宽厚的人文心智,缺乏潜力,难有大的发展。

因为专业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技能单一,狭隘冷漠,囿于狭小利益视野,“由于他的行动范围变得狭小,他的心智与思维习惯同样变得萎缩”。

受到良好人文教育的人则恰恰相反,这样的人不仅有思想有超越意识,而且有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教育的功能。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可谓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文教育典范之一,它被称为“高贵的精神隐修院”。

建校二百多年来已培养出各个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许许多多杰出的社会科学方面的领军人物。

其成功的秘诀即在于它有着深厚的人文教育基底。

当然,目前从世界范围看,不仅专业教育存在局限,人文教育也并非完美无缺。

如果说自然科学忽略人文精神成果的存在,那么人文科学也没能正确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

因此紧要的问题是探寻如何使二者更好地结合,这是现代大学需要持续关注和倾力解决的问题,否则,大学的发展就会出现结构性失衡,进而会影响人类的文明。

(节选自《光明日报》)

5.下列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

B.它以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创新独立为基本特征,崇尚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社会责任。

C.它守护着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与精神资源。

D.它来自中西方人类最宝贵的价值理念和理想,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的思想与精神支撑。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追求人文精神,实现生命的意义,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B.现在的大学教育普遍受到专业主义和实用主义取向的限制,教学整体设计“重术轻道”,完全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C.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大学的专业教育还存在局限,而人文教育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D.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文教育是基础和底蕴,专业教育则应在此基础上进行。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尼采把教育分为“生存的教育”和“文化的教育”的观点,推崇的是精英化、贵族化的教育思想,因而不足取。

B.在单一的专业化教育占主导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单向度的人”,其行动范围变得狭小,其心智与思维习惯也变得萎缩。

C.未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的人不仅没有思想,缺乏超越意识,而且责任感、使命感淡薄,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专业教育的功能。

D.人文教育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倡导和传播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是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宗旨,注重人文教育是大学永恒的使命。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待漏院①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

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

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

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②,相君至止,哕哕③銮声。

金门未辟,玉漏偁④滴。

彻盖下车,于焉以息。

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

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

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

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

相君言焉,时君纳焉。

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

若然,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

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

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土抗言,我将黜之。

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

私心慆慆⑤,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⑥屡回。

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

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⑦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选自《中华散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待漏院:

宰相等待早朝休息的在方,漏,古代计时器。

②火城:

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③哕哕:

huì(书)铃声。

④偁:

同“称”。

⑤慆(tāo)慆:

纷乱。

⑥重瞳:

相传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子,此指皇帝。

⑦棘寺:

掌管司法的中央机构大理寺的别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善相天下者相:

宰相

B.请修德以厘之厘:

治理

C.政柄于是乎隳哉隳:

毁坏

D.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  毁:

坏名声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达能使“百姓亲、万邦宁”策略的一组是()

①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②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

③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

④无毁无誉,旅进旅退

⑤九门既启,四聪甚迩。

相君言焉,时君纳焉

⑥九门既开,重瞳屡回。

相君言焉,时君惑焉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本文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明确指出只要任用一心为国为民而勤于政务、为人慎重的宰相,就能使国家清平、百姓富足。

B.本文是作者作宰相时所写,记录在待漏院墙壁上,用以告诫执政的大臣。

C.本文用对比手法,通过对大臣们在待漏院临朝前的神态、动作描写,列举出三种类型的宰相:

一种是忧国忧民、敢于直谏的的宰相,一种是营私弄权、谄上欺下的宰相,一种是窃据高位、碌碌无为的宰相。

D.作者在行文中既注意了句式的整饬,句法又根据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具有平易晓畅、结构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等特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译文:

⑵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忆濂溪老②,五亩园思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

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

②濂溪老:

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

③涑水翁:

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⑴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答:

⑵“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惊涛拍岸,。

,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⑵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夏之绝句

简媜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

因为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回来。

首先捡的是蝉声。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

那时,最兴奋的事不是听蝉而是捉蝉。

小孩子总喜欢把令他好奇的东西都一一放在手掌中赏玩一番,我也不例外。

念小学时,上课分上下午班,这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才有的优势,可见我那时还小。

上学时有四条路可已走,其中一条沿着河,岸边高树浓荫,常常遮掉半个天空。

虽然附近也有田园农舍,可是人迹罕至,对我们而言,真是又远又幽深,让人觉得怕怕的。

然而一星期总有好几趟,是从那儿经过的,尤其是夏天。

轮到下午班的时候,我们总会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条路,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捉蝉。

整个夏季,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强迫蝉从枝头搬家到铅笔盒来,但是铅笔盒却从来不会变成音乐盒,蝉依旧在河边高高的树上叫。

整个夏季,蝉声也没少了中音或低音,依旧是完美无缺的和音。

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

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

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司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达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

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蝉亦是禅。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

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阴下,闲散地歇它们的脚。

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压韵。

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

走进蝉声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

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

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

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

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

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

聆听,也是艺术。

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

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踞在不同的树梢,像交响乐团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

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

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

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

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

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

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幽游其中。

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见,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

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锦绣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段简残篇,徒留给人一些怅惆、一些感伤。

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

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

(选自《台湾艺术散文选》)

14.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

⑴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音。

答:

⑵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

答:

15.作者为什么说“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6分)

答:

16.“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潮,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住那阵浪。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分)

答:

17.请用几个关键词依次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4分)

答:

六、(15分)

18.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必然 (程远 画原载《今晚报》)

请用一个成语或熟语概括上面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

19.按照要求,将下列词或短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删词语,标点占格。

(6分)

中山大学文科楼主题的在“诗词格律及吟诵”陈永正教授举行是 讲座

强调事件:

强调人物:

20.根据下面所给材料,就“国民图书阅读率开始回升”的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100字左右)(5分)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日前公布了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

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2007年至2008年图书阅读率增长了0.1%。

这是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自1999年以来首次止住连续下滑趋势开始回升。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在城市的超市货架上,牛奶整齐划一,包装光鲜。

循着生产链条向源头看去,却发现:

“调奶人”每10吨源奶,要加六七瓶双氧水,二三十盒庆大霉素C,10—15斤的蛋白粉,20—30斤乳清粉,4—5斤脂肪油,甚至有时候加碱过头了,还会加点硫酸来中和……这一切终于随着“三鹿”事件的曝光和奶业整顿的深入而终结了。

然而,奶站的收奶乱象,奶贩神秘的“调奶技术”,奶农买牛养牛的无知无奈,混乱不堪的牛奶市场,都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

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C“蒂”应读作dì,B“哺”应读作bǔ,D“咤”应读作zhà)

2.B(A日新月异:

形容新事物不断出现,面貌不断更新。

B拾人牙慧:

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或文字。

C死灰复燃:

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多指坏事。

D凤毛麟角:

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3.D(A语序不当。

“很多”应移到“人大常委会”与“委员”之间。

B句式杂糅。

删掉“的原因”。

C表意不明。

“除了……”有歧义,到底“捷达、雅阁、凯越”在不在走势下跌的行列呢?

4.C(注意节日先后及前后句的照应)

5.D(以偏概全,表述不准确。

应是“优秀的人文精神来自中西方人类……”,而且“内在”前应加上“最”字这个修饰限制词)

6.B(“普遍”、“完全”措辞不妥,说法绝对。

参见原文第2段的有关说法)

7.D(A“不足取”说法错。

原文说“但这种文化教育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对今天的现代大学教育不乏重要的警醒和启示意义”。

B“只能”说法偏激。

原文第2段末尾说的是“往往……”。

C“没有……”“缺乏……”等措辞不妥,参见第4段末句)

8.A(相,辅佐)

9.B(④“无毁无誉,旅进旅退”是说没有恶名声,也没有好名声,随波逐流;⑥“九门既开,重瞳屡回。

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是说营私弄权,混淆皇上视听)

10.D(A“只要……就……”的说法绝对;B作者撰写此文时为石理寺小官吏,希望能把此文记录在待漏院壁上,作者并未任宰相;C主要是心理描写)

11.⑴这些人不但有德行,而且都勤劳不懈,早起晚睡来为国君效力,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

(“是”、“独”、“事”、“然”各1分,句意1分)

⑵万民尚未安宁,考虑怎样使他们平安;各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

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园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

(“泰”、“附”、“来”、“弭”、“辟”各1分)

参考译文:

  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顺利生长,年年有所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由于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们使风雨调顺的结果。

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四方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由于三公商讨了治国纲要,六卿职责分明,伸张了皇帝的教化的结果。

所以我们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效法天道。

古代的贤相名臣善于治理国家的,从皋陶、夔到房玄龄、魏征,是屈指可数的。

这些人不但有德行,而且都勤劳不懈。

早起晚睡来为国君效力,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建国初即沿袭前代的制度,在丹凤门西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务。

当朝见之所的门楼上映着一线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仪仗队的灯笼火把照耀全城。

宰相驾到,马车铃声叮当,富有节奏。

这时宫门未开,玉漏声残,侍从撩开车上帷盖,主人下车到待漏院暂息。

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

  有的在想,万民尚未安宁,考虑怎样使他们平安;各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

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园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

德才兼备之人尚未任用,我怎样推荐他们;奸人在朝,我怎样贬斥他们。

天时不正,灾害不断,我愿意辞去相位,向上天祷告以消灾灭害;各种刑罚未能息置,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修养德行以加强治安。

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

宫门开后,善听各方意见的天子离得很近。

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见,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于是世风清平,百姓因此而富裕。

如能这样,宰相位居百官之上,享受优厚的俸禄,那就不是侥幸而得,而是完全应该的。

  有的在想,我有私仇未报,考虑怎样斥逐仇敌;有旧恩未报,考虑怎样使恩人荣华富贵。

考虑着金钱美女,怎样到手;车马玩物,怎样取得。

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便考虑如何提拔他们;正直之臣直言谏诤,我便考虑怎样贬谪他们。

三时各地报告灾情,皇上忧虑,我便考虑怎样用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枉法,国君听到怨言,我便考虑怎样奉承献媚求得皇上的欢心。

他为私事思绪纷乱,强自坐着假睡。

宫门开了,金殿上龙目四顾,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被他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

如果这样,那么即使宰相被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也不是不幸,而是完全应该的。

  因此可以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一人,难道可以不谨慎以待吗?

还有一种宰相,他们没有恶名声,也没有好名声,随波逐流时进时退,窃取高位贪图利禄,滥竽充数而保全身家性命,也是不足取的。

  石理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写此文,希望能把它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告诫执政的大臣。

12.⑴“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

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⑵“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伤春之情。

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

一是忧国之情。

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通郁结心头。

13.⑴浪淘尽故垒西边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⑵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新鬼烦冤旧鬼哭

14.⑴捆绑束缚不了生命的自由和自在。

⑵人的一生,有顺境、逆境,有高潮、低潮;有人在得意中死去,有人则于悲惨中辞世。

生命的脆弱,尤如蝉声一样总要停歇;又和夏天一样年年再来。

所以作者认为,听到蝉声,犹如听到了一曲又一曲的生命之歌。

(大意如此即可)

15.这是两个相对的比喻。

第一个比喻句本体是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