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8975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美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美苏》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17课美苏》学案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冷战政策的提出及重点和冷战政策的表现。

2、苏美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3、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导学法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做一做)

1946年3月5日,________到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了反苏演说。

__________为美国冷战政策出笼制造了__________。

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_______发表国会资文,要求向__________和__________提供援助,这种政策被称为__________,这一主义的提出标志着__________。

1948年,美国在__________实施______________。

该计划的直接目的是__________,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9年,美等12国代表签署________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_____,1955年,苏联为首的8国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

课堂导学:

(想一想)

1、什么是冷战政策?

重点在哪?

冷战政策的表现是什么?

冷战政策的性质?

 

2、美苏争霸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议一议)

美苏争霸(完成表格)

阶段

时间

特征

对华政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课外练习:

(练一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战行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声明美国负有“领导世界”,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止共产主义“扩张”的这一政策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章程D、华沙条约组织章程

3、对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用非战争手段抵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B、联合资本主义国家,打击社会主义阵营

C、发动局部战争打击苏联力量

D、援助西欧发展经济,反对苏联

4、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B、称霸世界C、稳定西方D、维护资本主义

5、二战后,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其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推行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成立D、华约组织成立

6、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其实施时间主要在冬季

B、其手段是采取直接的武装侵略

C、其对象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D、其途径包括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后的一切敌对行动

7、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霸权主义措施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铁幕演说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8、某班同学围绕“杜鲁门主义”做专题复习,归纳的知识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由美国国务卿杜鲁门提出

B、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C、表面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实质是干涉各国内政

D、表面以反苏反共为借口,实质是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9、“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家全体的进攻。

”这段话应出()

A、《华沙条约组织》条约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条约

C、《三国协约》条约D、《三国同盟》条约

10、20世纪60年代,导致美苏争霸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B、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C、美国实行“星球大战”计划D、科索沃战争

1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选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湾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12、有一副图是苏联冷战宣传漫画:

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漫画绘制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美苏关系B、宣传苏联的对外政策

C、倡议消减导弹数量D、揭露美国的霸权政策

13、二战后,促使美苏对外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与中国关系如何B、第三世界的兴起

C、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D、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

14、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B、美国插手越南战争

C、美国插手朝鲜战争D、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15、下列国际组织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A、国际联盟B、联合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欧洲联盟

1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罗斯福新政②杜鲁门主义出台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④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从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然而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欧洲二、三百年完成的事,它在不到百年内便完成了。

——摘编自钱忠文《读美利坚》

(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哪一次工业革命促使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

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地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2)罗斯福“进行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l945年4月1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谈话

(3)当美国自己认为“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时,它拥有了怎样的经济地位?

(4)阅读上述材料,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8、材料一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渗入”。

……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

材料二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

材料三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售货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中国驻南使馆也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此政策实施后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说明影响当今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举一具体实例)?

 

(4)请你谈谈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课后反思:

 

第18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九年级备课人:

肖显设审核:

九年级文综组时间:

2013年1月序号:

18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特征及被打破。

2、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性事件。

3、世界形势总的特点。

4、科索沃战争。

5、多极化趋势。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导学法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做一做)

“二战”后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体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打破了这一体系,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这一格局终结,终结后,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1996年9月,中美等129个国家先后签署了________________,但世界并不安宁,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春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__________为理由,避开__________,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给南联盟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是__________的表现。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入向__________的时期,出现了__________的局面,一超是__________,多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这种趋势是__________,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寄希望于__________,但面临__________有挑战。

课堂导学:

(想一想)

1、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世界上形成哪两大相互对峙的阵营?

分别由哪个国家领导?

 

2、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终结后,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什么?

 

3、“一超”指的是什么?

“多强”分别是指哪些国家和地区?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议一议)

 

课外练习:

(练一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今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依据相关知识回答1——3题。

1、“天下并不太平”的事例有()

①海湾战争爆发②阿以冲突不断③恐怖主义猖獗④印巴冲突不断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2、美国的下列行为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的有()

①推行所谓“人权外交”②侵略伊拉克

③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④拒绝批准《全国禁止核试验条约》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④

3、一幅图是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两名中国士兵站岗,他们是代表哪个机构在执行任务()

A、上海合作组织B、联合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D、欧洲联盟

4、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

“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

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B、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C、世界局势日趋缓和D、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强

5、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悍然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美国维护人权和正义的举动②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曲折的斗争过程④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下列属于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有()

①环境问题②恐怖主义问题③毒品问题④人口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这句话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全球一体化B、经济区域化C、文化多元化D、政治多极化

8、小明是军事迷,他研究二战后的世界某项军事行动,他认为该行动挑战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尤其是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受到严重挑战。

小明所研究的是()

A、朝鲜战争B、科索沃战争

C、苏军占领阿富汗D、美国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9、下列不属于霸权主义表现的是()

A、轰炸南联盟B、攻打伊拉克

C、干涉别国人权D、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10、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B、世界稳定的政局

C、发达国家发达的科技和教育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1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其中“多强”除了中国、日本外,还有()

A、意大利、英国B、欧共体、德国C、法国、加拿大D、欧盟、俄罗斯

1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明;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这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13、国际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下图简要揭示了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过程。

在①、②、③处依次正确填入是()

A、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两极格局③全球化趋势

B、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两极格局③多极化趋势

C、①多极化趋势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③全球化趋势

D、①多极化趋势②两极格局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4、虽然当今地区冲突频繁、恐怖活动增多,但世界的两大主题仍然是()

A、合作与发展B、和平与发展C、和平与合作D、民主与进步

二、材料分析题:

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说:

“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

“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为确立“和平制度”,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

 

(2)材料二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是什么?

 

(3)“华约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伏彼起,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和舰艇19日起向利比亚有关目标实施了军事打击。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20日表示,有关国家实施的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超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授权范围,与决议精神相违背。

——人民网报道

材料二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图1打结的手枪图2铸剑为犁

(1)结合材料一请回答:

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回顾历史,早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曾经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从而引发的战争是?

 

(3)材料二表达了联合国怎样的意愿?

 

(4)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三次大的变化,结合史实,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依次写出三次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课后反思:

 

第19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九年级备课人:

肖显设审核:

九年级文综组时间:

2013年1月序号:

19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和表现。

2、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和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导学法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现代的发展和对世界经济控制能力削弱。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主要是美国、和。

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区域性集团:

欧盟(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东盟、北美和(APEC)等。

的发展和的到来。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出现了、、资本的趋势。

世界(WTO)、世界和国际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课堂导学:

1、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什么?

其深层次原因有那些?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你知道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区域性集团还有那些吗?

(至少举出7个)

 

3、世界贸易组织是哪年成立的?

中国是哪年加入这一组织的?

你认为中国“入世”有何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5、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九年级张阳同学收集到有关“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中国—东盟”四张图片,你认为这四张图片的核心主题是()

A、全球化趋势B、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世界政治的紧张局势

2、近年来中国的皮鞋、打火机等商品遭遇欧盟反倾销,协调这争端的国际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B、联合国C、上海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哪一个组织的建立为各国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

A、欧洲联盟(EU)B、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C、亚太经合组织(APEC)D、世界贸易组织(WTO)

4、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B、世贸组织的建立和日益扩大

C、国际金融的发展D、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5、下列组织或企业属于全球化运动主力的是()

A、联合国B、亚太经合组织C、世贸组织D、跨国公司

6、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相互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A、区域集团化就是经济全球化

B、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C、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对立的

D、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障碍

7、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相继建立。

“欧盟”与另两个组织相比,不同点在于()

A、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C、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D、合作程度高,是一个经济政治联盟

8、北京奥运会的会歌中唱到: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我们经常所说的“地球村”突出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A、经济全球化B、知识经济C、世界大同D、世界多极化

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以下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成立B、两极格局的形成C、杜鲁门主义盛行D、苏联的解体

10、“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有面包屑。

”这句话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B、恐怖主义C、毒品走私D、贫富差距悬殊

11、“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这一现象最能表现()

A、它们生产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B、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C、发达国家正对我们进行经济侵略D、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12、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是“美国经济着凉,世界跟着感冒”反映了什么问题()

A、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B、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C、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D、人类之间的交往愈来愈频繁

材料分析题:

13、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上述图片表明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

请你完成:

A.写出军事集团的名称:

名称是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

B.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给当时世界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导致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教材《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三读图: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对当时世界局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美苏两国由材料二中的合作到材料三中的对抗,对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识图:

欧盟旗帜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3)根据上述图片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特征?

 

(3)综上所述,造成国家间分合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应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1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英国和美国军队于2011年3月l9日由空中和海上打击利比亚境内目标。

利比亚方面指责西方三国“殖民侵略”,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

针对美英法海空打击利比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0日说,中方对多国部队军事打击利比亚表示遗憾。

中方希望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避免武装冲突升级造成更多贫民伤亡。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材料一中美国对利比亚的行为反映出美国一贯奉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他的这种对外政策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还有哪些?

 

(2)材料一中提到的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联合国在哪次国际会议中决定建立的吗?

 

(3)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4)今天美国轰炸利比亚,而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也轰炸过亚洲某一国家,而且还威胁到中国的安全,被美国轰炸的这个亚洲国家是?

对此中国作出了怎样的军事行动?

 

(5)学史论今,美国能“拯救”利比亚吗?

你认为利比亚的未来该怎么办?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