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9225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docx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学案2粤教版必修1

直线运动复习学案

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2、清楚相似物理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自主学习】

1、机械运动:

定义: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所以运动是的.

平常说的静止,是指这个物体相对于其他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静止是的.

2、参考系:

⑴定义: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         的物体。

⑵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例如:

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15m/s并列行驶着.若两车都以路旁的树木作参考系,则两车都是以15m/s速度向东行驶;若甲、乙两车互为参考系,则它们都是的.

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为参考系。

3、质点:

⑴定义:

⑵是否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试讨论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

⑶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观并不存在。

4、位移:

⑴定义:

⑵位移是量(“矢”或“标”)。

⑶意义:

描述的物理量。

⑷位移仅与有关,而与物体运动无关。

5、路程:

⑴定义:

指物体所经过的。

⑵路程是量(“矢”或“标”)。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

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线段的长短代表。

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6、时间:

定义:

7、时刻:

定义:

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

时刻:

表示某一瞬间,没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运动中时刻与位置想对应。

时间间隔(时间):

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一线段表示。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时间和位移对应。

如:

第4s末、第5s初(也为第4s末)等指的是;4s内(0至第4s末)、第4s内(第3s末至4s末)、第2s至第4s内(第2s末至第4s末)等指的是。

8、速度:

描述物体,是量(“矢”或“标”)。

(1)速率:

,是量

(2)瞬时速度:

①定义:

,是量

②瞬时速度与一个时刻或一个位置相对应,故说瞬时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个时刻或通过哪个位置时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精确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3)平均速度:

①定义:

②定义式:

③平均速度是量,其方向与方向相同。

④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故说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9、加速度:

①定义:

②定义式:

③加速度是量,其方向与相同

④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看与方向间的关系。

若a与v0方向相同,则物体做,若a与v0方向相反,则物体做。

⑤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加速度都是同一个意思。

注意速度、加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a的定义式是矢量式。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多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物体的加速度就大,无论此时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

分析:

⑴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

⑵分析过程,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解题过程:

例2、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分析:

⑴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

⑵分析过程,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解题过程:

例3、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

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

A.2R,2R;  B.2R,6πR;

C.2πR,2R;  D.0,6πR。

分析:

⑴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

 

⑵分析过程,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解题过程:

【针对训练】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2.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C

A.0,0

B.4R向西,2πR向东

C.4πR向东,4R

D.4R向东,2πR

3、下列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A、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B、远洋航行中的巨轮

C、运行中的人造卫星

D、转动着的砂轮

4、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

5.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它先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驶完余下的1/3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V是()

A、24km/hB、35km/hC、36km/hD、48km/h

 

【能力训练】

1.对位移和路程的正确说法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作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质点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B.速度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C.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不变

D.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运动

3.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s秒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B.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

C.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D.加速度为零,速度很大

5.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两倍

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在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D.第n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s的末速度大2m/s

6.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7.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

00开始上课,这里的8:

00指的是时间

B.上午第一节课从8:

00到8:

45,这里指的是时间

C.电台报时时说:

“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D.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8、在研究下列哪些运动时,指定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A.从广州到北京运行中的火车B.研究车轮自转情况时的车轮.

C.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地球D.研究地球自转运动时的地球

9.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看到这现象的条件是:

()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10.汽车沿直线行驶,从甲地到乙地保持速度V1,从乙地再行驶同样的距离到丙地保持速度V2,则汽车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1、B

例2、AD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即物体做单向加速运动,由Vt=V0+at得,a=6m/s2.

由Vt2─V02=2ax得,x=7m.

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即物体先减速至零再加速,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Vt=V0+at得,a=─14m/s2,由Vt2─V02=2ax得,x=─3m.

综上选AD

例3、B

针对练习:

1、B2、D3、BCD4、AD5、BC6、B

能力训练:

1、D2、D3、D4、C5、C6、A7、BCD8、AC9、BD

10、解:

设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是S,由题设,

=

=

直线运动复习学案

运动图象问题

【学习目标】

1、掌握s-t、v-t图象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

2、会应用s-t图象和v-t图象解决质点运动的有关问题

【自主学习】

0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

s-t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即v=,如右图所示。

二、

0

直线运动的

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

图象

⑴匀速直线运动的

图象是与。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图象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图象是

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即a=,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三、区分s-t图象、

图象

⑴如右图为

图象,

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作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作运动。

A的加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C

⑵如右图为s-t图象,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向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向运动。

A的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速度。

⑶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分析

A图象与S轴交点表示:

,A、B两图象与t轴交点表示:

,A、B两图象交点P表示:

,A、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典型例题】

例1:

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秒钟速度达到6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10秒,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10秒恰好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

分析:

⑴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

⑵分析过程,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解题过程:

 

例2:

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和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右图示),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

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

设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时间是

,那么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

随时间

变化规律的是:

()

D

 

分析:

⑴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

⑵分析过程,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解题过程:

 

【针对训练】

1.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A.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

B.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C.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

D.均无共同点.

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

C.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3、右图所示为A和B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t1

A.当t=0时,A、B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

B.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运动得比B快.

C.当t=t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

D.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4、

(1)如下左图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0---t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t0时刻后的速度方向为。

(2)如下中图质点加速度方向为,0---t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t0时刻后的速度方向为

t

0

 

(3)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如上右图所示

a、二者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b、二图线的交点表示

c、若开始计时时,甲、乙二质点的位置相同,则在0-t0时间内,甲、乙二质点的距离将,相距最大。

M

【能力训练】

1.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Q两个物体

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M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内有相同的位移

C.t时间内P的位移较小

D.0~t,P比Q的速度大,t以后P比Q的速度小

V(m/s)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

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

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123456t/S

C.加速度大小不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s.

B.当t=t2s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s时,两物体相距s1m

6、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t

7.一台先进的升降机被安装在某建筑工地上,升降机

的运动情况由电脑控制,一次竖直向上运送重物时,

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重物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

则由图线可知()

A.重物先向上运动而后又向下运动

B.重物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重物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8.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

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物体的出发点的关系是

A.从同一地点出发B.A在B前3m处C.B在A前3m处D.B在A前5m处

9、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可知在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在10-4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在40-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

10.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求出下列各段时间内汽车的路程和位移大小①第lh内.②前6h内③前7h内④前8h内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1、如图所示,根据升降机的速度图象,则矿井的深度h可由梯形面积得出:

h=

(10+25)6=105(m)

本题也可用平均速度求解,即先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每段的平均速度

,然后根据s=vt计算即可:

(1)匀加速上升阶段:

h1=v1t1=

t1=

5=15(m)

(2)匀速上升阶段:

h2=v2t2=610=60(m)

(3)匀减速上升阶段:

h3=v3t3=

t3=

10=30(m)

所以,矿井深度h=h1+h2+h3=15+60+30=105(m)

例2、C

针对练习:

1、B2、A3、AB

4、⑴正、负、正⑵负、正、负⑶a、相同b、此时二者速度相同c、增大、t0

能力训练:

1、AC2、BC3、ACD4、BD5、ABD6、AC7、C8、C

9、3m/s2、为正;0,1.5m/s2,负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