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9258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hotoshop实例教案.docx

photoshop实例教案

第62例:

绘制球体

教学内容:

绘制球体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通过渐变模拟球体表面的明暗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单击“文件/新建”打开“新建”对话框,大小400×400像素

2、使用渐变工具将背景层填充为黑-蓝渐变

3、新建图层1

4、在工具箱中选择椭圆选框工具,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绘制一个正圆选区

5、单击渐变工具,在“渐变编辑器”对话框中设置合适的渐变方式:

“白色-深灰色-浅灰色”,在对话框的“名称”框中键入渐变的名称“球体表面渐变”,并单击“新建”按钮,将当前的渐变设置保存为一个名为“球体表面渐变”的渐变预置方案,然后单击“好”按钮关闭渐变编辑器

6、在工具选项栏中选择“径向渐变”

7、在选区内由上至下拖动鼠标指针绘制渐变色,按快捷键Ctrl+D取消选区后,得到最后效果。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63例:

绘制圆柱体和圆桶

教学内容:

绘制圆柱体和圆桶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通过渐变模拟圆柱体表面以及内面的明暗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单击“文件/新建”打开“新建”对话框,大小500×400像素

2、使用渐变工具将背景层填充为黑-蓝渐变

3、单击菜单命令“视图-标尺”命令显示标尺,然后由标尺拖动出参考线(看老师演示)

4、新建图层1

5、在工具箱内选择矩形选框工具,然后在图像窗口中拖动鼠标指针,沿参考线绘制一个矩形选区

6、选择渐变工具,在渐变编辑器中设置合适的渐变,(看老师演示),设置、保存完成后选择“线性渐变”

7、制作圆柱体的顶部和底部,具体操作后见老师操作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39例金属字一

教学内容:

金属字一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文字工具、图层效果的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一、新建500*210像素的文件

二、单击“文字工具”,设置好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属性,其中颜色使用灰色

三、键入需要的文字,并移到图像的中心位置

四、在“图层”调板中,选中“斜面和浮雕”命令并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大小”为10;“等高线”为如图;将斜面和浮雕效果应用到文字层。

五、在“图层”调板中右键单击图层效果,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创建图层”命令将图层效果转换为图层。

六、在“图层”调板中选择中文字层,然后单击图层效果前的链接框,将图层效果层与文字层链接,后“合并链接图层”,将文字层与图层效果层合并为一个层(也可合并可见层)

七、单击“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后着色,色相为36、饱和度为100、明度为0即可得到金属颜色。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43例:

火焰文字

教学内容:

火焰文字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风”、“扩散”滤镜的使用方法以及“索引颜色”模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单击“文件/新建”打开“新建”对话框,大小400×200像素

2、在对话框“模式”列表框中选择“灰度”模式

3、用黑色填充整个背景

4、在工具箱中单击“横排文字蒙版工具”,设置好相应的字体,键入文字,确认后键入的文字变为以文字笔画为轮廓的选区

5、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将文字选区移动到图像的中间靠下的位置,上方留作为焰燃烧的位置

6、用白色填充到选区

7、在“通道”调板中将当前选区保存为一个Alpha通道,系统自动将其命名为“Alpha1”,取消选区

8、单击菜单命令“图像/旋转画布/90度(顺时针)

9、单击菜单命令“滤镜/风格化/风”,在对话框中选中“风”,并选中“从左”指定从左向右吹,单击好后再重做两次

10、将画布旋转回来

11、单击菜单命令“滤镜/风格化/扩散”,选中“变暗优先”

12、单击菜单命令“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将模糊半径设为3像素

13、单击菜单命令“滤镜/扭曲/波纹”,在对话框“大小”中选“中”,并拖动数量滑块为100%

14、按住Ctrl键单击“Alpha1”通道,将其作为选区载入

15、单击“编辑/填充”,选中“黑色”填充到选区内,“不透明度”30%

16、单击“图像/模式/索引颜色”将图像由“灰度”模式转换为“索引颜色”模式

17、单击菜单命令“图像/模式/颜色表”,选中“黑体”作为索引颜色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23-24例:

木纹效果一、二

教学内容:

木纹效果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添加杂色”、“动感模糊”、“旋转扭曲”滤镜的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木纹效果一

1、单击“文件/新建”打开“新建”对话框,大小450×300像素

2、单击-滤镜/杂色/添加杂色,选择:

数量400%、平均分布、单色。

3、单击-滤镜/模糊/动感模糊,选择:

角度为0、距离:

999

4、单击-滤镜/模糊/进一步模糊,使图像模糊一些

5、单击-滤镜/扭曲/旋转扭曲,选择:

角度75度

6、单击-图像/调整/变化,在对话框中将图像调整为需要的木纹材质的颜色

7、Ctrl+A全选整幅图像,并按快捷键Ctrl+T显示变换框,把图像变换成扁平的木板状

8、用“裁切工具”把图像中不需要的部分裁切掉即可。

木纹效果二

1、单击“文件/新建”打开“新建”对话框,大小450×300像素

2、将前景色和背景色分别设置为木纹中的浅色纹路色和深色纹路色,建议将前景色R、G、B分别设置为200、120、70,将背景色R、G、B设置为160、45、5;

3、单击-滤镜/渲染/云彩,

4、单击-滤镜/杂色/添加杂色,选择,数量为2、平均分布、单色

5、单击-滤镜/像素化/晶格化,将“单元格大小”设为10

6、单击-滤镜/扭曲/切变,拖动曲线,使其适合自己的需要,即可

7、Ctrl+A全选整幅图像,并按快捷键Ctrl+T显示变换框,把图像变换成扁平的木板状

8、用“裁切工具”把图像中不需要的部分裁切掉即可。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80例:

制作围棋

教学内容:

制作围棋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网络”、“图层样式”、“滤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单击“文件/新建”打开“新建”对话框,大小450×450像素

2、打开“木纹效果二”图片,复制过来做“木质底纹”

3、设置,编辑/预置/参考线、网络和切片,设置,参考线颜色为淡蓝色,样式为直线;网格颜色为自定,样式为直线;网格线间隔为70像素,子网络为1。

4、新建图层命名为“棋盘格”并选中该层

5、选择铅笔工具,设置笔尖直径为2像素,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按网络线画直线为棋盘,按住Shift键画。

6、设置铅笔笔尖直径为6像素,画外框线,后隐藏网络

7、设置“棋盘格”图层样式,为“浮雕效果”,样式为浮雕效果;方法为平滑;深度为1%;方向为下;大小为0像素;软化为0像素。

阴影,角度为120度;使用全局光打勾;高度30度;其他按默认设置。

8、做完了棋盘,接下来做棋黑子,新建一图层并选中,选择椭圆选框工具,在样式列表框中选择“固定大小”,并在后面的“宽度”和“高度”中分别键入120。

9、创建一个120直径的圆形选区,填充黑色进入,单击“滤镜/艺术效果/塑料包装”,高光强度为10;细节为15;平滑度为15。

10、取消选区,再创建直径为60像素的圆形选区,选定黑棋中部分位置,反选后把多余的删除。

11、用做黑棋一样方法做白棋,重复8-10步,在“塑料包装”效果设置中“高光强度”值应设置得稍大一些(建议为14)。

12、如果要更多的黑棋或白棋可以通过复制的方法获得,后把所有黑棋白棋所在的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后,做该图层的投影效果,即完成。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79例:

制作折扇

教学内容:

制作折扇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参考线的应用,选区变换,使用渐变表现物休表面的光照效果,“柔光”混合模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新建一个550×550像素的文件

2、分别建立水平中央参考线和垂直中央参考线

3、以图像的中心为圆心用椭圆形选框工具建立一个直径为500像素的正圆的选区

4、用矩形选框工具删除圆的下半部,留下上面半个圆的选区

5、单击“选择/变换选区”在半圆选区的周围显示变换框

6、将变换框的中心点拖动到半圆的圆心位置(也就是参考线的交叉点)

7、按住Shift键,然后拖动变换框顺时针旋转15度,回车确认(按住Shift键可使旋转的角度固定为15度的倍数)

8、选择矩形选框工具,选择从选区中减去,在图像的上半部分拖动鼠标指针绘制一个矩形,将水平参考线以上的选区部分删除,只保留水平参考线以下的选区

9、在“通道”调板中将当前选区保存为一个通道Alpha1

10、选择多边形套索工具,选择从选区中减去

11、绘制一个多边形将现有的扇型选区的上半部删除

12、在“通道”调板中将当前选区保存为一个通道Alpha2

13、新建图层1

14、选择渐变工具,选择“从前景色到背景色”渐变,选择线性渐变

15、将前景色设置为灰色,背景色为白色,在选区中拖动鼠标出现渐变效果

16、取消选区,然后在“通道”调板中按住Ctrl键单击“Alpha1”通道,将其作为选区载入

17、单击“选择/载入选区”,在对话框的“通道”列表框中选择“Alpha2”选择载入“Alpha2”通道

18、选中“从选区中减去”单选框选择从现有选区中减去载入的选区,单击“好”

19、按类似的方法在选区中填充渐变效果,注意渐变方向应与刚才相反,这样才能体现折扇效果

20、按Ctrl+T显示“图层1”层的变换框,将变换中心点拖动支参考线的交叉点处,然后按Shift键,拖动变换框将“图层1”层逆时针旋转30度

21、将图层1复制一个新图层为图层1副本,选中该层,将新图层逆时针旋转15度

22、按类似的方法依次制作图层1副本9,将所有图层全并为图层1

23、选择椭圆选框工具,设置固定大小,宽度高度分别为200像素

24、按住键单击图像的中心位置,创建一个直径200像素的圆形选区

25、选中图层1,删除选区中的内容,得到扇面的形状

26、单击“图像/画布大小”,在对话框中将画布高度设置为280像素,并在“定位”选项组中选中上方中间的方块,即可将图像中不需要的部分裁掉。

27、打开源图片,复制到图片中,粘贴到一个新图层,系统自动命名为“图层2”

28、按住Ctrl键单击“图层1”,载入其轮廓选区,反选并将扇面轮廓处的图像删除

29、将图层2拖到图层1的下方,然后设置图层1的混合模式为“柔光”

30、选中图层2,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添加图层模式”按钮,并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投影”命令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为图层2设置投影效果后,即可得最终效果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46例:

光芒效果文字(光芒四射)

教学内容:

光芒效果文字(光芒四射)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点状化”滤镜、“铜板雕刻”滤镜以及“滤色”、“叠加”混合模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新建一个400×400像素的文件,背景色为白色

2、单击文字工具,文字颜色为黑色,建立相应的文字

3、按快捷键Crtl+A建立与画布大小相同的选区,后依次单击“图层/与选区对齐/垂直对齐”和“图层/与选区对齐/水平对齐”使文字层居于画布的中央位置

4、取消选区,单击菜单命令“图层/拼合图层”将文字层与背景层合并

5、单击“滤镜/模糊/高斯模糊”,设置模糊半径为2像素

6、单击“滤镜/风格化/曝光过度”

7、单击“图像/调整/自动色阶”调整图像色阶分布,让文字变亮一些

8、在“图层”调板中将背景层拖动到新建图层上,自动新建一个图层“背景副本”

9、选中“背景副本”层,单击“滤镜/扭曲/极坐标”,在对话框中选中“极坐标到平面坐标”,将图像由极坐标方式转换到普通的直角平面坐标方式

10、单击“图像/旋转画布/90度(顺时针)”将图像顺时针旋转90度,并按Ctrl+I将其反相

11、单击“滤镜/风格化/风”并选中“从左”,再按快捷键Ctrl+F两次,再对图像应用两次“风”滤镜

12、单击“图像/调整/色阶”先“自动色阶”调整图像的色阶分布

13、按Ctrl+I再将将其反相,并按Ctrl+F三次,再对图像应用三次“风”滤镜

14、单击“图像/旋转画布/90度(逆时针)”将图像逆时针旋转90度

15、单击“滤镜/扭曲/极坐标”,选中“平面坐标到极坐标”,选择将图像由普通的直角平面坐标方式转换到极坐标方式

16、单击“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选中“着色“复选框,色相:

40;饱和度:

100;明度:

0,图中光芒变为金黄色

17、在“图层”调板中双击背景层打开“新图层”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好”,背景层被转换为一个普通图层,称为“图层0”

18、在“图层”调板中将“图层0”层拖动到“背景副本”层的上方,然后将其混合模式选择为“叠加”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85例:

奥运光芒

教学内容:

奥运光芒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极坐标”滤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建立一个450×450像素的文件

2、建立一个直径为100像素的圆形选区

3、在“图层”面板中建立三个新图层,分别自动命名为“图层1”、“图层2”和“图层3”

4、选中“图层3”,然后单击菜单命令“编辑/描边”,宽度7、指定描边宽度为7,其他正常

5、重复上面一步,依次在“图层1”、“图层2”层上沿圆形选区描边,然后取消选区

6、选中移动工具,分别将“图层1”向左移动,“图层2”向右移动

7、在“图层”调板中同时选中以上三个图层,单击“图层/分布/水平居中分布”使三个图层间的间距相同

8、在“图层”调板中依次将“图层2”和“图层3”拖动到新建图层上复制出两个新图层,分别重命名为“图层4”和“图层5”,

9、同时选中“图层4”和“图层5”并把它们拖到相应的位置

10、选中“图层5”,单击“编辑/填充”,在对话框的“使用”列表框中选中“白色”选项,选择填充白色;模式列表中选中“正片叠底”

11、单击“滤镜/模糊/高斯模糊”,设置模糊半径为2个像素

12、单击“滤镜/风格化/曝光过度”

13、单击“图像/调整/色阶/自动”调整图像的色阶分布

14、将“图层5”拖动“图层”调板的新建按钮上,复制出一个新图层,自动命名为“图层5副本”

15、选中“图层5副本”层,单击“滤镜/扭曲/极坐标”,选中“极坐标到平面坐标”

16、单击“图像/旋转画布/90度(顺时针)”将图像顺时针旋转90度,并按Ctrl+I将其反相

17、单击“滤镜/风格化/风”,选中“风”,并选中“从右”单选框指定从右向左吹,之后按快捷键Ctrl+F两次再对图像应用两次“风”滤镜

18、单击“图像/调整/自动色阶”

19、再次将图像反相处理,之后再按快捷键Ctrl+F三次应用“风”滤镜

20、单击“图像/旋转画布/90度(逆时针)”将图像逆时针旋转90度

21、单击“滤镜/扭曲/极坐标”,选中“平面坐标到极坐标”,选择将图像由普通的直角平面坐标方式转换到极坐标方式

22、在“图层”调板中将“图层5副本”层的混合模式选择为“滤色”

23、将“图层5副本”层,单击“图层/向下合并”将“图层5副本”层合并到“图层5”层

24、单击“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选中“着色”复选框,设置“色相”130、“饱和度”100、和“明度”0

25、暂时先把“图层5”层隐藏,然后依次对其它4个图层重复步骤10-24,分别制作每一个圆环及其光芒,其它各层“色相-饱和度”“着色”时分别是:

图层4“色相”50、“饱和度”100、和“明度”0

图层3“色相”0、“饱和度”100、和“明度”0

图层1“色相”230、“饱和度”100、和“明度”0;

图层2不用着色

26、在“图层”调板中除“图层1”外的各层的混合模式都选择为“滤色”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65例:

绘制西瓜

(一)

教学内容:

绘制西瓜

(一)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球面化”、“波纹”等滤镜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渐变模拟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新建一个500×400像素的文件

2、新建一新图层,并选中该层

3、使用椭圆选框工具在图像中建立一个西瓜状的椭圆选区

4、将前景色设置为浅绿色(建议R、G、B值分别为23、86、4),然后按快捷键Alt+Delete在选区中填充该颜色

5、选择铅笔工具,然后在工具栏中单击“画笔”选项,在调板中选择常规的圆形画笔,并将笔尖直径设置为8个像素

6、将前景色设置为深绿色(建议R、G、B值分别为4、61、3),后在西瓜上绘制直线

7、单击“滤镜/扭曲/球面化”,打开“球面化”对话框,在模式里选“正常”项,并拖动“数量”滑块将该值调整为最大

8、按快捷键Ctrl+F两次,重复对图像应用“球面化”滤镜

9、单击“滤镜/扭曲/波纹”,在“大小”列表框中选中“中”项,并拖动“数量”滑块将该值调整为250%,单击好

10、这里西瓜边缘有缺口,我们得将其删除,单击“选择/修改/收缩”打开“收缩选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将收缩值设置为7个像素

11、按快捷键Ctrl+Shift+I将选区反选,后按Delete键将不需要的部分删除,取消选区

12、在“图层”调板中建立一个新图层,名为“图层2”,将选中该层

13、按住Ctrl键单击“图层1”层,载入其轮廓选区

14、在工具箱中单击渐变工具,在工具选项栏中单击渐变选项右端的下拉箭头弹出渐变调板,选中“球体表面渐变”图标(有关“球体表渐变”的详细内容,参照上学期“绘制球体”一例)

15、在工具选项栏选择径向渐变,然后在选区内拖动鼠标指针绘制渐变色

16、在“图层”调板中将“图层2”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叠加”

第66例:

绘制西瓜

(二)

教学内容:

绘制西瓜

(二)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收缩选区、羽化选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打开上例做好的文件,在“图层”调板中新建“图层3”并选中该层

2、使用椭圆选框工具在图像中建立一个西瓜状的椭圆形选区

3、将前景色设置为深绿色(建议R、G、B值分别为4、61、3),按快捷键Alt+Delete在选区中填充该色

4、单击“选择/修改/收缩”,在对话框中将收缩值设置为5个像素,选区将均匀向内收缩5个像素

5、单击“选择/修改/羽化”,在对话框中将羽化半径设置为2个像素

6、将前景色设置为微偏红的白色(建议R、G、B值分别为254、243、243),按快捷键Alt+Delete在选区中填充该色

7、单击“选择/修改/收缩”打开“收缩选区”对话框,将收缩值设置为8个像素

8、单击“选择/修改/羽化”,在对话框中将羽化半径设置为3个像素

9、将前景色设置为西瓜瓤的红色(建议R、G、B值分别为227、26、63),按快捷键Alt+Delete在选区中填充该色

10、单击“滤镜/杂色/添加杂色”,设置数量为4,高斯分布,不选“单色”,单击“好”之后瓜瓤中被添加了一些杂色,开成“沙瓤”的效果

11、接下来制作瓜子,在“图层”调板中新建“图层4”并选中该层

12、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建立一个瓜子形状的选区,将选区填充为黑色

13、不断地复制“图层4”,并调整各复制层的位置和角度,直至形成满意的瓜子分布效果

14、合并“图层3”及所有的瓜子所在的图层

15、建立一个矩形选区,选中“图层3”的下半部,单击菜单“图层/新建/通过拷贝的图层”,将选区中的图像创建为一个新的图层,系统自动将其命名为“图层4”

16、利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建立一个多边形选区,在“图层3”层中选中一个瓜瓣的区域,单击“图层/新建/通过拷贝的图层”创建一个新的图层,系统自动命名为“图层5”

17、调整“图层4”、“图层5”的位置和角度,隐藏“图层3”层

18、选中“图层5”,然后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建立多边形选区(见老师示范)

19、单击“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将选区内的图像的亮度调暗些,单击“好”后取消选区,瓜瓣的侧面变暗,从而呈现立体感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36例:

印章文字

教学内容:

印章文字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Alpha通道、“扩散”滤镜的应用,以及“阈值”的调整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建立一个400×400像素的空白文件

2、在通道调板中新建一个通道,自动命名为Alpha1(以后到10步骤所作的操作都是针对该通道的)

3、用竖排文字工具建立相应的文字

4、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在图像窗口中绘制一个矩形选区

5、单击“编辑/描边”,宽度为12像素

6、用魔棒工具,在文字的笔画处单击选中通道中白色的文字笔画和矩形框

7、单击“滤镜/杂色/添加杂色”,数量43,高斯分布,单色不选

8、取消选区,单击“滤镜/风格化/扩散”,选择“变亮优先”,并重复两次“扩散”

9、单击“滤镜/模糊/进一步模糊”将通道模糊

10、单击“图像/调整/阈值”,“阈值色阶”为250

11、在“通道”调板中单击“RGB”通道重新显示图像,然后按住Ctrl键单击Alpha1通道,将通道载入

12、将前景色设置为印泥的红色,按快捷键Alt+Delete使用前景色填充选区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29例:

砖墙效果

教学内容:

砖墙效果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喷溅”、“龟裂缝”滤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建立一个700×400像素的空白文件

2、将前景色设置为砖红色(建议R、G、B值分别为240、125、0)

3、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建立一个长方形的选区,按快捷键Alt+Delete使用指定的前景色填充选区

4、移动选区到下一块砖的位置,然后再按快捷键Alt+Delete在新的位置填充选区

5、重复步骤4,直到填充出两排错开的砖

6、建立选区选中填充好的两排砖,复制选中的内容

7、将复制的内容粘贴同时建立一个新图层,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8、重复步骤7,直到复制出一面砖墙

9、拼合所有的图层

10、将前景色设置为灰色,然后使用油漆桶工具将砖的接缝处填充为灰色

11、单击“滤镜/画笔描边/喷溅”,设置喷色半径为3,平滑度为5

12、单击“滤镜/纹理/龟裂缝”,设置裂缝间距为30、裂缝深度为4、裂缝亮度为9

13、单击“滤镜/杂色/添加杂色”设置数量为6,高斯分布,单色

14、有时间可练习第49例“砖墙美术字”。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小结

 

第34例:

树皮材质

教学内容:

树皮材质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颗粒”、“旋转扭曲”、“光照效果”、以及“”染色玻璃“等滤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操作步骤:

1、新建一个400×400像素的文件,将背景色设置为深褐色(建议R、G、B值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