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地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9403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9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关于武汉地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武汉地层.docx

《关于武汉地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武汉地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武汉地层.docx

关于武汉地层

一、地层

  

(一)地层区划

  武汉市地层按其特征分为南、北两区,与湖北省所跨的秦岭—大别、扬子二个Ⅰ级地层区相吻合,界限以襄(樊)—广(济)深断裂为界(武汉市内该断裂大体从黄陂横店—武湖—涨渡湖一带隐伏通过)。

北部属秦岭—大别地层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纪大别山群和红安群变质岩系,少量的古生代地层和中—新生代白垩—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地层,缺失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地层;南部为扬子地层区,出露地层有古生代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地层,中新生代白垩—第三纪地层及大范围的第四纪地层。

本市区内扬子地层区实为下扬子地层区。

(图1-1至图1-3)

  图1-1 武汉市地质图

  图1-2 武汉市地质构造图

  图1-3 武汉市地层分区图

  

(二)主要地层单位

  1.前震旦纪地层 武汉市前震旦纪地层不发育,仅于黄陂区北部和新洲区东部小范围分布,均系经变质作用改造而成的变质岩系。

划分为两个群组单位,即:

晚太古代—早元古代大别山(岩)群和中元古代红安(岩)群。

均分布于武汉市内的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大别山(岩)群(Ar3Pt1D)。

本群在武汉市内仅于新洲区东团麻断裂以东不足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出露。

全群为混合岩化中高级变质杂岩内的变质表壳岩系,由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或片岩)、富钴片岩、磁铁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石英岩、浅粒岩、石墨片岩、大理岩等组成。

市内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与黑云二长(或斜长)变粒岩组成(Ar3Pt1Db)。

据同位素测定,年龄为2050Ma~2820Ma。

  武汉市内出露的大别山(岩)群岩石属“片麻岩变粒岩岩组”。

  红安(岩)群(Pt2H)。

大面积出露于黄陂区与李集联线的北东地区,出露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

为不整合覆于大别山(岩)群之上的中浅变质岩系,由片麻岩、片岩及少许千枚岩、大理岩、石英岩、磷锰矿层和钇矿层所组成。

总厚度大于3千米。

(岩)群内自下而上划分为黄麦岭(岩)组、天台山(岩)组、七角山(岩)组、塔耳岗(岩)组。

同位素年龄800Ma~2031±56Ma,属中元古代。

  1996年《湖北省岩石地层》按与邻省协商意见,将“红安群”更名为红安(岩)群,内部划分为黄麦岭(岩)组、七角山(岩)组与塔耳岗(岩)组。

介于黄麦岭(岩)组与七角山(岩)组之间一套片麻岩、浅粒岩组合称为天台山(岩)组。

武汉市区内无天台山组。

  黄麦岭(岩)组(Pt2h)不整合于大别山杂岩之上,与上覆天台山(岩)组成七角山(岩)组呈整合接触的白云纳长片麻岩、石英片岩、钠长角闪片岩、微斜钠长变粒岩或浅粒岩、含锰大理岩、石墨片岩、石英岩、磷灰岩及锰土矿组合。

可分两段,下段底部以磷矿为主,上段底部以锰矿为主。

两段浅粒岩中均赋存重稀土矿(钇)。

全(岩)组总厚度316.7米。

在含磷石墨片岩中曾采集到少量疑源类化石:

Asperatopsophosphaerdsp.,Polyporatamicroporosa,P.obsateta等,这些分子常见于北方中元古代地层中。

  七角山(岩)组(Pt2q)指红安(岩)群的中部含碳片岩(岩)组,其不含磷锰矿,总厚度1,253.87米。

全(岩)组可分三段:

  下段(Pt2q1)为不墨片岩、白云石英片岩、片状石英岩与白云母片岩,偶夹方解石大理岩。

  中段(Pt2q2)为白云钠长片麻岩夹白云石英片岩与钠长角闪片岩。

  上段(Pt2q3)含石墨片状石英岩、白云石英片岩,与石榴钠长角人岩、石榴角闪绿帘石岩、石榴角闪片岩等互层。

  (岩)组底界经石墨片岩为主要标志与下伏(岩)组分划;顶界经角闪片岩为主要标志与露(岩)组分划。

与上、下(岩)组均整合接触。

  该(岩)组的正层型为黄陂区邓家湾剖南,系湖北省区测队1973年测制。

  塔耳岗(岩)组(Pt2te)为红安(岩)群的顶部(岩)组,底与下伏之七角山(岩)组含碳绢云石英片岩或绿色片岩呈整合接触;顶以白云钠长石英片岩与上覆露旦纪千枚岩呈断层接触,总厚度1,175米。

全(岩)组共分三段:

  下段(Pt2te1)为白云钠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夹钠长角闪片岩与微斜钠长浅粒岩。

  中段(Pt2te2)为微斜钠长浅粒岩,夹白方钠长片麻岩与钠长角闪片岩。

  上段(Pt2te3)为白云纳长片麻岩或白云钠长石英岩,夹白云石英片岩与钠长阳起片岩,为鄂北蓝闪片岩产出层位。

  2.震旦纪—志留纪地层 震旦纪—志留纪时期,武汉市境内仍以襄—广断裂为界,分为南部扬子地层区和北部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扬子地层区,市内仅出露中志留世坟头组碎屑岩,其上地层缺失,其下地层未出露。

  秦岭—大别山地层区,震旦纪地层下部以基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少量正常沉积,其上为碳酸盐岩直到早寒武世早期。

仅出露震旦纪早世耀岭河组及晚震旦世—早寒武世灯影组,其他地层缺失。

  耀岭河组(Z1y)。

仅见于黄陂区境内梅店水库和院基寺水库间局部地段,出露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

与下伏的红安(岩)群呈断层接触,与上覆的灯影组呈平等不整合接触。

为一套基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岩性以灰绿色变玄武岩、变含砾基性沉凝灰岩、变中基性凝灰质角角砾、变中酸性岩屑凝灰岩、变凝灰质粉砂岩为主;底以含砾石英细砂岩或绿帘阳起片岩为界。

本组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200米~500米。

同位素年龄值795.7+77Ma,有微古植物化石Lignumsp.,Tromatpsphaeridiumminutum,Asperatopsophosphaerasp.等(湖北省区调所,1987),其层位可与峡东地区的莲沱组对比,故本组应归于震旦纪早世。

  灯影组(Z2-∈1d)。

与下伏耀岭河组相伴产出,出露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

与下伏的耀岭河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

下部灰白—灰色薄—中厚层灰岩、含白云质灰岩、夹燧石条带及结核;上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巨厚层状白云岩、硅质条带灰岩、硅质条带白云岩。

厚度小于398.85米。

是优质的白云岩矿产出层位。

含少量的微石植物、微体海绢骨针、叠防石及丰富的藻类化石。

微古植物化石及其后生植物文德带藻属与基拉索带属、软体后生动物及其遗迹化石等,时代场属震旦世晚期,本组顶部白云岩中采集到时代属早寒武世早期梅树村期的小壳化石。

因此,灯影组时代为震旦世晚期—早寒武世早期,为一穿时较长的地层单位。

  坟头组(S2fn)。

分布在武汉市内扬子地层区,于长江及汉江之南的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及江夏区内露呈出露,呈近东西向展布,多构成背斜核部。

与上覆泥盆纪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下伏地层水出露。

主要岩性为:

黄绿、灰黄色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石英砂岩、页岩,偶冗紫色页岩,局部含磷,未见底。

厚度大于175米。

本组化石丰富,习称“化石层”,在蛇山、磨山、锅顶山等地采获有三叶虫:

Coronocephalcesrex,腕足:

Eospirifercf.tingi,Strispirifersp.,鱼类:

Sinacanthuswuchangensis,HangangaspisguoelingshanensisPanetLin。

本组地质时代为中志留世。

  3.泥盆纪—侏罗纪地层 市内泥盆纪—侏罗纪时期,只在声子地层区有地露,因受晚期加里东运动(广西运动)的影响,曾一度在较长的地质埋藏内上升为陆地,遭到强烈的剥蚀夷平,普遍缺失中志留晚期至中泥盆世沉积地层。

自晚泥盆世到上石炭世以碎屑岩为主,夹碳酸盐岩,时含鲕状赤铁矿、菱铁矿、煤线地层;晚石炭世至早三叠世经浅海碳酸盐岩为主夹滨海沿泽含煤碎屑岩的地层;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过渡到陆相沉积,普遍含可采煤层;中侏罗世为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地层,缺失晚侏罗世地层。

  云台观组(D3y)。

分布于锅顶山至龙峰一带及蔡甸区侏儒、六神山、大军山,江夏区二龙山、八分山、铁锦山、个子山地,与下伏的志留纪坟头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灰—灰白色石英砂岩夹粘土岩。

底部为厚防石英砾岩;下部为石英砂岩,含植物茎干化石,局部见藻层赤铁矿层、粘土岩;上部为白色薄层至厚防石英细砂岩、粉砂质粘土岩。

该组厚度变化较大,蔡甸米粮山为118米、龟山为107米,江夏大长山为60米,汉阳大军山至江夏纸坊八分山一带为42米~44米,自北向南厚度有逐渐变薄趋势。

本组含植物化石:

Leptaphloeumrhombicum,Sublepidodendrommirabile,(湖北区测队1965、1976),Prototeridophytomdevonicum〔李承森等(1987—1993)米粮山〕;蝎类:

Hubeiscorpiogracilitanes;孢子:

Ancyrosporalangii,Acinosporitespyramidatus,Phabdsporiteszonofossulatus等,说明该地区云台观组时代属晚泥盆世早期。

  高丽山组(C1g)。

仅于武昌喻家山以东一线及汉阳米粮山处零星出露,与下伏的云岩观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灰白色、浅黄色粘土岩、粉砂岩夹煤线和菱铁矿。

出露厚度不一,武昌花山处厚18米;往西鼓架山处含薄煤一层,厚33.5米;自西汉阳米粮山呈1层~2层薄煤层,厚约17米。

含植物化石:

Rhadeehsianghsiangensis,Sublepidsdendronmirabile,Neuropteriscf.gigantes。

时代属早石炭世。

  和洲组(C1h)。

本组与高丽山组相伴产出,与下伏高丽山组呈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褐黄、灰白色含褐铁矿细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夹透镜状生物碎屑灰岩,顶部为石英砂岩。

花山一带厚约27米,鼓架山—米粮山一带厚8米~13米。

本组含蜒:

Eostaffellacf.honsienica,珊瑚:

Ekvasophyllumsp.,腕足:

Gigantoproductuscf.maxima,Echinoconchuselegans,Cleiothyridina等,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

  黄龙组(C2h)。

主要出露于江夏区乌龙泉一带,汉阳大军山处有零星出露,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

下部厚层状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上部为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厚度大于30米。

本组含丰富的非蜓有孔虫、蜓类、腕足类、珊瑚等化石。

其中蜓类有:

Taitzehoella-taitzho-ensis,Profusulinellaaff.Wangyui,P.parva,等,珊瑚有Chaetetes及Caninia等。

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

  船山组(C2c)。

与黄龙组相伴产出,与下伏黄龙组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厚层微粒灰岩、球粒状灰岩。

厚约10米。

产蜓:

Hemifusulilnacf.Bocki,H.cf.ovata等。

时代属晚石炭世晚期。

  栖霞组(P1q)。

分布于江夏区乌龙泉、贺胜桥及汉阳的大军山等地。

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

底部为厚1.46米黄色、褐灰色页片状粘土岩夹煤线,含植物碎片;上部为灰黑色中厚层状灰质灰岩、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

厚度大于130米。

本组含蜓:

Nankinellasp.,珊瑚:

Palythecalissp。

时代属早二叠世早期。

  茅口组(P1m)。

除与栖霞组伴出现外,还于龟山至花山一带及汉阳等地出露。

与下伏栖霞组呈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

灰—浅灰色白云质斑状灰岩,黑色藻层硅质岩与粘土岩互层,灰白色厚层状硅质岩(该组实质包含其上的孤峰硅质岩或称孤峰组)。

厚度大于150米。

本组含蜓:

Neoschwagerinasp.,菊石:

Pseudogastriocerascf.altudense,Altudoserascf.xilleli等。

时代属早二叠世晚期。

  龙潭组(P21)。

主要零星分布于江夏乌龙泉一带。

与下伏茅口组硅质岩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

灰白色、黄褐色细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底部夹藻煤层。

厚度有一定变化:

土桥—流芳岭一带厚40米~73米,凤凰山、陈家一带多藻为7米~70米。

本组含丰富的化石,植物:

CordaitesSp.,Gigantopteriscf.Nicotianaefolia腕足类:

Gubleriaplanata,Leptoclusnobilis等。

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

  大隆组(P2d)。

与龙潭组相伴仅见于土桥一带及江夏区五里界等地。

与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

岩性为黑色硅质页岩、泥岩、砂岩及凝灰岩等岩性组合。

厚约30米。

含菊石:

Pseudotirolitesasiaticus,P.mapimgensis等。

时代属晚二叠世晚期。

  大冶组(T1d)。

仅呈于乌龙泉及土桥一带。

与下伏的大隆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所出露岩性为黄色钙质页岩垩薄层泥灰岩。

厚度大于410米。

本组含丰富的化石,双壳类:

Claraiacvangi,cl.griesbachi等,菊石:

Qphicerus,Lytophicera;上部主要以双壳类Eumorphotismultiformis,Bakevelliamediocaticsminor等及牙形石Neopathodushubeiensis等为特点。

时代归属早三叠世早期。

  蒲圻组(T2p)。

仅见于江夏区金水闸附近。

与下伏地层接触处被掩盖,与上露地层为平行不整合关系。

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中含少量的双壳类化石:

Mytiluscf.eduliformis,M.cf.eduliformispraecursor等。

地质时代属中三叠世。

  王龙滩组(T3-J1w)。

主要分布于江夏区马鞍山一带及梁子湖周边,与下伏的蒲圻组紫红色粉砂岩呈不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

夹粉砂岩、碳质页岩,间夹粘土岩、煤线或煤层。

厚度大于400米。

本组含双壳岩及植物化石,双壳:

Apseu.docardininacf.dazuensis,A.cf.rotunditriangulata等,植物:

Pitilophyllumpecten,Otozamites,ToditesDenticuatus.等。

地质时代归属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

  花家湖组(J2h)。

零星分布于江夏区马鞍山、贺胜桥及梁子湖南、西,未见底。

主要岩性为以一套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夹灰绿色页岩及长石石英砂岩。

亦未见顶。

厚度大于1,000米。

化石保存甚少,仅见较大植物茎干痕迹。

时代归为中侏罗世早期。

  4.白垩纪—第三纪地层 市内该时期于南部发育早白垩世火山喷发碎屑沉积,其后为一套连续沉积的陆相红色碎屑岩系,习惯上统称“红层”。

  灵乡组(K11)。

主要分布于江夏区贺胜桥、湖泗一带。

与下伏地防关系不清。

为一套灰黄、黄绿及紫红色内陆湖泊相碎屑岩夹凝灰岩、安玄岩、安山岩沉积,上段以安山岩为主,下段以碎屑岩为主。

全组厚526米~896.66米。

中下部化石丰富,含双壳类:

Sphaeriellmpujiungense,S.jeholenseeho,Nakanmuranaiacf.dhingdhanense;Cyprideacf.magna;植物:

Fvenelopsisparceramosa等。

同位素年龄值80~127Ma,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

  大寺组(K1d)。

与灵乡组相伴产出,此外,在梁子湖南岸亦有零星出露。

与下伏灵乡组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为一套由安山岩、珍珠岩、流纹岩和凝灰岩夹薄层粉砂岩之火山岩系。

厚度大于594米。

本组同位素年龄值经K—Ar测定为96Ma~132Ma,平均年龄为121Ma,时代为早白垩世。

  公安寨组(K2E1g)。

分布于新洲区城周边、黄陂区李家集及江夏湖泗等地。

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为一套湖盆相碎屑沉积,由砖红色、灰色不等粒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构成的多个韵律层叠置而成,其顶部夹1~4层玄武岩。

在新洲旧街寨岗处,于该层中采得鱼鳖类化石。

时代归属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早期古新世。

  5.第四纪地层 在武汉市内分布广泛,主要于黄陂区城区—新洲区城关一线以南大范围出现,厚度大于200米。

据堆积物特征及区域对比,将市内第四纪地层划归更新世、全新世堆积,将成因类型划分为:

残破积(esl)、洪冲积(pal)、冲积(al)、湖积(l)。

  更新世残坡积物(Qpesl)。

一般分布于山前地带呈弧形展布,主要于新洲顾岗、得胜,黄陂新集镇、阳逻等处分布。

江夏、凤凰山、乌龙泉及蔡甸大军山等处亦有少量出现。

由砂砾层、淡红色或棕红色亚粘土夹碎石或次磨圆状砾石所组成。

厚度2米~10米不等。

远离山麓或垅岗高地,厚度减少逐渐向冲沉物过渡。

  更新世洪冲积物(Qppal)。

大面积分布于长江及汉江以南河间及湖泊地带,形成武汉地区Ⅲ级阶地。

下部为粗砾夹砾石层,砾石分选性和磨圆度中等,充填物为泥质,厚1米~5米;中部为网纹状棕红色粘土,网纹状由下而上逐渐减少,含铁锰质结核及薄膜,并夹有砾石层透镜体,厚10米~35米;上部为红色粘土层,厚0米~3米。

  更新世冲积物(Qpal)。

主要分布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黄陂区李集、六指店及新洲区汪集等地。

具明显的二元结构,构成本地区Ⅱ级阶地。

下部以砂砾石为主,局部变化为含砾中粗砂夹亚砂土与淤泥粘土透镜体充填物为细砂或淤泥,砾石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

厚度6米~26米;上部为杏黄、褐黄色粘土、亚粘土,含铁锰结核及薄膜,结构紧密,局部具灰白色粘土团块,并有淤泥质亚粘土。

厚10米~30米。

  全新世冲积物(Qhal.)。

广布于武汉全境,与该时期的湖积物、湖冲积物共同构成江汉、长江Ⅰ级阶地。

岩性为灰白色粉砂,灰黄色亚砂土及黄褐色亚粘土。

亚粘土多呈透镜体状伏于亚砂土之下。

厚15米~78米。

  全新世湖积物(Qhl)。

分布于市内湖泊周边局部地段。

上部为棕黄—黄绿色粘土,下部为灰黑色淤泥,淤泥中保留有植物根痕和贝壳碎片,厚1米~3米。

  全新世湖冲积物(Qhlal)。

分布于市内河流交汇处或注入湖泊入口处,为冲—湖积过渡性堆积。

下部为浅灰色淤泥质粘土或亚粘土,上部为淡黄色粘土。

厚4米~5米。

  二、大地构造位置及主要地质构造类型

  武汉市跨及两个I级构造单元,以襄(樊)—广(济)深断裂为界,北为秦岭褶皱系,南为扬子准地台。

秦岭褶皱系进一步划分为桐柏—大别隆起(Ⅱ级)的柏山复背斜(Ⅲ级),市内出露大悟褶皱束和新洲凹陷二个Ⅳ级构造单元。

南部扬子准地台进一步划分为扬子台坪(Ⅱ级)的大冶台褶带(Ⅲ级),仅出露武汉台褶束、梁子湖凹陷二个Ⅳ级构造单元。

  

(一)秦岭褶皱系

  1.大悟褶皱束 位于北部,南以襄(樊)—广(济)深断裂为界,与武汉台褶束毗邻。

出露地层为元古代红安(岩)群黄岭(岩)组、七角山(岩)组、塔耳岗(岩)组。

构造特征表现为一系列呈北西向展布的背、向斜,并发育规模不等的北西、北东向断裂。

受断裂控制,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夏店、研子岗岩体侵于背斜核部。

  褶皱呈紧密线状排列,北部褶皱例转,轴面向南倾斜,南部为正常褶皱,但枢纽起伏较大。

(表1-1)

  

  断裂主要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

北西向断层走向北西300度~330度,与区域构造线平行。

断层多为逆断层,断面一般倾向北东,倾角35度左右。

少数为平推逆断层,东盘南移,错距400米左右。

主要断层有:

张家大湾逆断层(F1)、吕家嘴逆断层(F2)、姚家湾断层(F3)、姚集公社断层(F6)、范家冲逆断层(F14)、龙王尖断层(F18)、余家湾逆断层(F21)、余寿八水库逆断层(F20)、柳河断层(F23)等。

  北东向断层规模较大,走向北东30度~60度,一般为逆断层。

断面多倾向北西,倾角50度~60度,断层破碎显著。

其次见有平推断层,一般东盘北移,错距l公里。

主要断层有:

陈家场断层(F4)、卢家冲断层(F7)、张家楼推测断层(F5)、周家田逆断层(F11)、竹林寺正断层(F16)、周家湾逆断层(F17)、涂家冲平推断层(F19)、新八正断层(F22)、马家河正断层(F24)、旧街正断层(F25)等。

  2.新洲凹陷 分布于北部新洲区、黄陂区境内。

呈北东向展布,重叠于北西向褶皱束之上。

东部大致以麻(城)—团(风)断裂为界,与元古代大别山(岩)群呈断层接触。

南部以襄—广断裂为界,与扬子准地台毗邻。

  该凹陷形成于晚白垩世,其发展受麻(城)—团(风)断裂和襄(樊)—广(济)深断裂的控制。

沉积物以白垩—第三纪公安寨组的紫红色砂岩和泥岩为主,夹数层玄武岩。

  沉积中心位于新洲区汪集一带,据地震资料推测其沉积厚度可达5,000米左右。

岩层一般向南东倾斜,断陷东部边缘有微弱褶皱。

  

(二)扬子准地台

  1.武汉台褶束 位于南部,北以襄(樊)—广(济)深断裂为界,是介于汉江断陷和梁子期凹陷之间的一个相对隆起的Ⅳ级构造单元。

区内多被第四纪堆积物覆盖,构造线反映不明显,主要为志留—三叠纪地层组成的一系列线状褶皱,区域构造线呈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展布。

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及近南北向四组断层。

  根据褶曲特征可划分为三个褶皱区:

北部武汉一带,表现为紧密线状倒转褶曲,褶曲多向南倒转,个别组成扇形褶曲。

南部江夏纸坊一带,多为正常褶皱,两翼开阔,枢纽起伏较大,多呈短轴背、向斜。

西部汉阳索河等地,褶皱呈东西向,枢纽起伏大,长短轴之比,一般小于3:

1,多形成短轴背、向斜。

由北向南共计30个褶曲。

(表1-2)

  2.断裂 北西西向断层:

主要分布于武汉市中心城区附近及蔡甸区等地。

断层走向270度~300度,倾向北,倾角50度~75度。

多发生于褶皱两翼,多为逆断层,表现为多期活动特点,早期上盘逆冲,挤压破碎,为主要活动期;晚期显示上盘斜落的正断层。

  该组断层主要有:

王家店正断层(F64)、磨山逆断层(F42)、田张村逆断层(F68)、团鱼山逆断层(F29)、吴家山逆断层(F34)、风山逆断层(F51)、大军山北东山边湾逆断层(F92)、个子山逆断层(F117)、法徐村正断层(F70)等。

  北西向断层主要分布于武汉市中心城区一带,走向300度~350度,断面倾向北西,倾角近于直立。

受断层影响,常使地层和山脉发生明显错位。

一般北西盘向南东方向位移,错距在100米~1,000米之间。

如曹家花园平推断层(F41),断层走向300度,沿喻家湖延伸方向展布,推测长约6公里。

断层横切大桥倒转向斜和王家店倒转背斜,山脊明显错位,东盘南移,错距在1,000米左右。

  诸如上述横断层,尚有山内村正断层(F65)、花山正断层(F45)、方家村逆断层(F56)、乌金庙平推断层(F67)、凤凰山平推断层(F79)、朱山平推断层(F73)、乌龙泉车站正断层(F135)、郭求湾正断层(F112)。

  北东向断层分布于武汉市中心城区及蔡甸区等地,发育较差。

断层走向3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