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9622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docx

海南省海口市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段考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年级语文科段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人最大的认知错误就是:

北方人觉得南方不冷,南方人觉得北方人不怕冷。

有人说:

“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

如今天气持续降温,更多的北方人已经局促在一室之内,吃着火锅唱着歌,而南方人却瑟瑟发抖,经常抱怨冬天没有暖气,随着南方极寒天气频频出现,南方人对供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什么南北方供暖差异这样大呢?

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其实也就是气候分界线。

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所以,自然气候原因是南北方供暖差异大的主要因素。

虽然南北方供暖差异由来已久,但是自国家近两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供暖以来,空气源热泵凭着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因素逐渐成为南北方供暖行业的主流产品。

空气源热泵安装简单便捷,没有地域限制的特性使其产品普及率在南北方都逐年增加,有望成为未来主流供暖产品。

(节选自《为什么南北方供暖差异这样大》)

材料二:

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北岭淮水”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这条线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带。

上世纪50年代,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这即南北供暖线。

这条线于20世纪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提出,到现在已沿袭了60多年。

但是,每到寒冬时节供暖期至,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这条持续了60多年的“国家供暖线”,也每每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

“北方冻皮,南方冻骨”北方城市取暖靠暖气,南方海滨城市取暖靠日照,像我们这不南不北的中部城市人民靠的都是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等段子,都是对南北寒冷及供暖的生动描述。

(节选自《网易新闻·南方为什么不集中供暖》)

材料三:

目前,南方城市一般使用空调和电暖器来度过寒冬,而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不利于节能减排,还加重了居民的经济负担,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相比“北岭淮水”线,评价南方的冬天是否真正需要供暖的标准应该是居民的居住体验。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评判冷暖的标准有四个:

温度、湿度、风速和光照。

其中,湿度对于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摄氏度。

以上海为例,1月2月是上海全年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为3—5摄氏度,气温小于-5摄氏度的天数约为4—5天,但是上海冬季湿度较大,一般在60%左右,而北方地区平均湿度为20%左右,上海比北方地区湿度高了4%;按照湿度对温度的影响可推算得知,上海的温度实际是1度到-1度左右,而这一温度下,北方地区已经实行了集中供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标准温度16—18度,而科学家认为18度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温度,11度则为人对寒冷耐受的最低限度。

因此,即便仅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上海也应该纳入到集中供暖的范围之中。

既然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并不准确,就有理由提出重新划定“供暖界限”,而这一界限原则上应该摒弃南北方的区分,以真正的需求来判断供暖是否有必要。

(节选自《暖通空调在线·浅析南方供热》)

材料四:

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认为如果南方复制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

预计到2020年,中国南方地区城镇需要供暖的住宅约10亿平米,如果全采用集中供热,南方建筑特点被认为不利于保温,将带来更大能耗。

有专家指出,北方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37厘米,南方墙体厚度一般为24厘米,俗称“两层砖”,保暖性能更差。

同时,专家们认为,南方冬季短,投资巨大的集中供热设施将大部分时间空闲。

有业内人士认为,要适应集中供暖,南方必须进行大规模热源、输送管道建设,以及房屋改造,其工程量和成本极高。

但是,面对民众的供暖呼声,也不能听之任之。

南方冬季温度不是很低,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这些技术适合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方式。

一方面节约能源。

分散供暖,每平方米每冬季只需5公斤标准煤,是大规模集中供暖所耗能源的一半。

另外,用户经济负担也更低。

新能源的开发也是解决南方供暖的良好途径。

据报道,在南通一些小区,采用了污水源热泵(以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的一项制冷制暖新技术)或地源热泵(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大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能源技术)集中供暖。

(节选自《南方周末·南方供暖,不走北方老路》)

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天,因南方天气湿冷,再加上南方极寒天气频频出现,南方人对供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B.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造成我国冬季供暖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C.空气源热泵因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安装简单便捷且没有地域限制,有望成为南北方供暖行业的主流产品。

D.“北岭淮水”这条线是由清末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上出现各种针对“南北供暖线”的吐槽段子,说明这权宜之策已不符合现今人民的生活需求,重划“供暖界线”合乎情理。

B.既然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不准确,就有理由提出重新划定“供暖界限”,但这一界限应该摒弃南北方的气候区分,以真正的需求来判断供暖是否有必要。

C.南方墙体厚度较薄,不利于保温,这给南方集中供暖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D.南方城市普遍采用污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等供暖技术,因其具有高效利用能源、尽可能避免能源消耗的优点而受到青睐。

3.下列对各则材料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认为自然气候原因是南北方供暖差异大的主要因素。

B.材料二,作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划定的南北供线,到现在已沿袭了60多年,每每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

C.材料三,作者认为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并不准确,应该以真正的需求来重新划定“供暖界限”。

D.材料四,作者认为南方供暖不能走北方老路,应该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和开发、利用新能源。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50个字。

5.假如你是国家能源局的新闻发言人,现在要围绕“南方集中供暖”的中心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维护中国可持续发展大局和保障民生的立场出发,陈述观点并简述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鼠疫(节选)①

【法】加缪

报纸在老鼠事件里喋喋不休,对死人的事却只字不提。

原因是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

报纸只管街上的事。

不过省政府和市政府已在开始考虑问题了。

但只要每个大夫掌握的病例不超过三两个,便没有人想到要行动。

其实,如果有谁想到把那些数字加一加就好了,因为加起来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

仅仅几天工夫,致死病例已在成倍增加,而在那些关心此怪病的人眼里,很明显,那是真正的瘟疫。

贝尔纳·里厄的一位年龄比他大得多的同行卡斯特尔,正好选在这个时刻,前来看望他。

“您自然知道那是什么,里厄?

”卡斯特尔说。

里厄回答说:

“我在等化验结果。

“我可明白,用不着化验分析。

大约二十年前我在巴黎也见过几例这样的病,只不过当时谁也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罢了。

舆论,很神圣嘛:

它说不要惊慌,千万不要惊慌。

呵呵,里厄,您和我一样清楚这是什么病。

里厄在思忖。

他从诊室的窗口眺望着远处俯瞰海湾的悬崖。

天空虽然还呈蔚蓝色,但亮丽的色彩已经随着午后的逐渐消逝而暗淡下来。

“是的,卡斯特尔,”里厄说,“这难以置信,但这很像是鼠疫。

卡斯特尔老大夫起身朝门口走去。

他边走边说:

“你知道人家会怎样回答我们:

鼠疫在温带国家已经绝迹多年了。

“绝迹,绝迹意味着什么?

”里厄回答时耸耸肩。

“是啊,别忘了:

大约二十年前,巴黎还发生过呢。

“好吧,但愿这次不比当年严重。

不过这真难以置信”里厄说完,便沉默下来。

疫情发展到现在,适才是里厄医生第一次承认“鼠疫”这个词。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暂且把贝尔纳里厄留在窗前,让笔者对大丈夫心里的犹豫和惊异作些解释。

天灾人祸本是常见之事,然而当灾祸落在大家头上时,谁都难以相信那会是灾祸。

人世间经历过多少鼠疫和战争,两者的次数不分轩轾,然而无论面对鼠疫还是面对战争,人们都同样搭手不及,里厄大夫与我们的同胞一样措手不及,因此我们必须理解他为什么会焦虑不安而同时又充满信心,就如同一场战争爆发时,人们会说:

“这仗打不长,因为那太愚蠢了。

”人们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他们认为天灾只是一场噩梦,很快就会过去。

他们继续做买卖、准备旅行、发表议论。

他们如何能想到会有鼠疫来毁掉他们的前程、取消他们的出行、阻止他们的议论?

他们自以为无拘无束,但只要大难临头,谁都不可能无拘无束。

里厄大夫在凭窗眺望这座尚未起变化的城市时,面对所谓“前景堪忧”的鼠疫,他几乎感觉不出在他心里已产生了轻微的沮丧之情。

他竭力回想着自己对此病所知道的一切。

一些数字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他想,在历史上大约发生过三十次大规模的鼠疫,大约造成一亿人死亡。

但死一亿人算什么?

人只有在打过仗时才知道死人是怎么回事。

既然人在死亡时只有被别人看见才受重视,分散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亿尸体也无非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而已……

大夫不耐烦了。

他这是在听任自己遐想,不应该这样。

几个病例算不得瘟疫,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就行了。

不过必须抓住已知的情况不放:

昏迷、虚脱、眼睛发红、口腔肮脏、淋巴结炎、极度口渴、谵语、身上出现斑点、体内有撕裂般的疼痛,而出现这一切之后……这一切之后,里厄大夫想起了一句话,这句话正好成了他在手册里列举症状后写下的结束语:

“脉搏变得极为细弱,稍一动弹就骤然死亡。

”是的,那一切症状之后,病人危在旦夕,而四成有三成的病人——这是准确数字——都按捺不住去做这个难以觉察的动作,加速他们的死亡。

大夫仍在凭窗望窗玻璃那面。

天高云淡,春意盎然;这面却还能听见“鼠疫”这个词在屋里回荡。

这个词不仅有科学赋予的内涵,而且有一长串与这个平静祥和、与世无争的城市很不协调的图景:

瘟疫虐的雅典连鸟儿都弃它而飞;中国的许多城市满街躺着默默等死的病人;君士坦丁堡医院里硬土地上潮湿霉臭的病床、堆放在米兰的一片片墓地里的还活着的人、惊恐万状的伦敦城里那些运死人的大车,还有日日夜夜到处都能听见的人们无休无止的呼号。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电车铃声,刹那间赶走了那些痛苦的景象。

惟有那鳞次栉比的灰暗屋群后边涌动的大海才能证明,这世界上还有令人忧虑和永无安宁的东西存在,里厄大夫凝视着海湾,不错,“鼠疫”个词是说出来了;不错,就在那一刻,疫病已使一两个人罹难。

但那没关系,有办法可以阻止疫病蔓延。

目前应当做的,是明确承认必须承认的事实,消除无益的疑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随后,假如鼠疫停止了——这最有可能——切都会一帆风顺。

假如情况并非如此,大家也可以知道什么是瘟疫,知道是否有办法先处理它,后制服它。

大夫打开窗户,街市的宣闹声骤然增大了。

一台机锯千篇一律而又短促的咝咝声从隔壁的车间传了进来。

里厄振作精神。

坚定的信心就在那里,在日常的劳动中。

其余的一切如系游丝,都由一些毫无可取之处的意念左右,可不能停留在那里面。

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里厄医生想到这里,大步流星地走出门去,他要向省政府提出一个也许会被认为不得体的谏言与要求。

【注】①长篇小说《鼠疫》首版发行于1947年,选文刘方译,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细腻描摹了里厄医生面对疫情从焦虑又乐观,到沮丧不安,再到回归理智、下定决心面对灾难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强烈的抗争精神。

B.“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

报纸只管街上的事。

”一句中作者用煞有介事的口吻,犀利讽刺了媒体有意掩盖疫情的行为。

C.在与卡斯特尔的讨论中,里厄医生两次“难以置信”的言语和“耸耸肩”这一细节描写,都暗示了他此时和多数人一样,对可能发生的鼠疫感到惊异。

D.“人们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无非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等表述一方面提醒着读者应该及时审视自我,另一方面也点破了生命的虚无感。

7.下列与小说艺术特点有关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作者是以里厄医生关于“鼠疫”的联想为单一线索来展开叙事的,但他却能旁征博引,借史诗般的悲壮话语,勾勒出跨越时空的人类苦难图景。

B.选文建构多层象征,如“经历过多少鼠疫和战争”、“人只有在打过仗时”都在暗示鼠疫与战争同样残酷,而这恰好契合了小说的创作背景。

C.小说擅长营造反差。

叙说口吻与故事的反差、人们的预期与即将到来的鼠疫的反差、惨烈图景与平静小城的反差都使小说在短小篇幅中发巨大张力。

D.在其他译本中,画波浪线句也被译为“舆论不可惊动:

不能慌乱,切不能慌乱”,这种翻译虽然简洁有力,但两者相比,选文更生动,也更符合情境。

8.“而四成有三成的病人——这是准确数字——都按捺不住去做这个难以觉察的动作,加速他们的死亡。

”这句话包含着哪些含意?

请简要分析。

9.本文节选自加缪的同名长篇小说。

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里厄医生终于承认,他就是故事的叙述者。

作者这样安排对选文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

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

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

“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日《高轩过》。

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指韩愈)为著《讳辩》一篇。

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

“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味畦径时无能效者。

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

尝叹曰:

“我年二十不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

”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

“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

“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

”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

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

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

弥年绝迹。

乃诘之,曰:

“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

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

“其进锐者其退速。

”信然。

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

天夺之速,岂吝也耶?

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今兹惜哉!

(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

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B.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C.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D.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礼记·檀弓》说:

“幼名,冠字。

”古时婴儿出生后,一般由父亲命名。

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的时候取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名。

B.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后代称儿童时代。

《诗经》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C.云韶,黄帝所作之《云门》及虞舜所作之《大韶》的并称,后云韶指宫廷音乐。

晋曹毗《江左宗庙歌·歌哀皇帝》有“愔愔云韶,尽善尽美。

D.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滕王阁序》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是唐朝宗师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太夫人赞同李贺的创作态度,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

C.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2)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14.李商隐《李贺小传》有: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联系文章内容概括李贺之“奇”。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

宋时在镇江城内。

②铁瓮:

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③沧州:

滨水的地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用铁瓮形容镇江城,与青天相映,为写望海楼的雄姿提供了背景。

B.颔联视觉和听觉结合,听觉实写眼前三峡江声,视觉写六朝时江上帆影。

C.傍晚时分,“红日”“白烟”,色彩鲜明,“画角”与之相衬,更是美不胜收。

D.尾联登高者问何处赏心,面对如画美景,时空流转之下,不觉愁绪满怀。

16.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中“望”的内容和感受。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认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所谓“”;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所谓“”。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3)《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江南多垂杨翠柳,风过处,飞花飘絮,常勾起人①。

以前,最不屑最不忍顾的是万木枯槁的败落形状。

然而,当我真正置身枯木林中时,得到的却是奋斗,是蓬勃,是死亦高大挺拔,昂扬向上的激励。

枯藤缠着老树指向蓝天,树干直愣愣往上冲,树杈或曲或直,或散或收,不论何种形状都仿佛要够到天际一般。

不仅如此,枯木并不都是枯黄,有的黄绿相间,有的棕黄,有的焦黄,有的乌黑,有的亮白,有的灰白,有的银白。

也并不都是光秃秃,有的落了半边,有的只剩几片悬在那里,还有的拽着风干的果儿摇晃。

树干也是不同的。

有的皲裂了,脆皮已经卷曲了,仿佛一触即落;有的光滑如洗,白的泛着银光,绿的似卷了一层青苔。

大树也好,小树也好,全都定格着夏日里郁郁葱葱,蓬勃向上的形状,只是剔除了那华丽丽的花与叶。

岁寒三友中的松与竹成堆成团的缀在林间,昭示着②。

枯木只是怕冷,酣眠去了。

试问在这样昂扬向上的氛围中,谁还将那绵绵情思挂在心头而郁郁寡欢呢?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排比、夸张B.比拟、排比、反问

C.借代、排比、夸张D.借代、排比、反问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枯木除了枯黄色,还有别的各种颜色。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请参考材料一的推断方式,在材料二、材料三中合理反驳对方的观点。

材料一:

李贺考进士,反对者说:

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

韩愈反驳说:

如果这样的话,①那么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材料二:

有人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鲁迅反驳说:

如果这样的话,?

材料三:

一个学生表示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他说:

我的梦想是像爱因斯坦一样,写出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

语文老师反驳说:

如果这样的话,③?

22.读图,按要求答题。

新冠疫情期间,河南洛宁14岁女孩郭翠珠,因家中没网,由父亲陪伴到邻居家门口蹭网,上学校网课。

(1)请为这张图配一段解说词,至少包含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字。

(2)请从两个角度简述这张图给你带来的感悟。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15年来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

2017年12月10日《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正式发布。

蓝皮书指出,传统村落是承载了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载体,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存在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随着一些传统村落的消失,依附于传统村落中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濒临灭绝。

你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有怎样的看法?

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传统村落?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请你以一位高中生的身份给有关部门、领导或你认为的其他相关的人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中国时报》的“乡土中国”专栏写一篇评论。

请你以全国青年联合会代表的的身份,据此写一篇发言稿,在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上做发言。

要求:

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得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