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99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docx

普通车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

 

《机床切削加工(车工方向)》课程标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2015年10月13日

[课程名称]

零件普通车床加工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CA6140型车床的基本操作知识,刀具知识和切削用量的正确选择,工艺的合理安排,机床的切削加工等基本知识。

培养普通机床的操作和加工能力,适应机械制造企业机床操作工人员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综合应用的地位,在学习“机械制图”、“机械常识”、“公差配合”、“热处理”等课程的同时,学生具备工程图样分析、基本机加工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普通车床中高级工零件的操作水平,加工能力等

(二)设计思路

凸显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一致性。

与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共设计3个工作任务,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具体工作任务联系在一起,体现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和针对性。

实施“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

分析本课程特色与特点,总结出“教师布置工作任务、讲授基本知识,并演示基本技能、组织任务实施、进行考核评价、自主练习与任务巩固”五步法,按照这五个步骤完成车削加工操作的工作任务。

第一步任务导入,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分析工作任务;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入图纸设计的相关知识点,学生们分组制订加工工艺方案;在课堂上讨论工艺的优略性,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最佳决策方案,在机床上实施具体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问题的反思,达到每次课的训练目的。

二、课程目标

(一)专业目标

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熟悉企业岗位的工作流程,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操作普通车床,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与质量检测、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等工作任务,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人才。

(二)能力目标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查找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零件普通车床加工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体化课程1

零件普通车床加工

基准学时

240学时

典型任务描述

生产主管根据零件特性、加工要求以及现有工艺设备,综合考虑加工成本、稳定性等因素,确定该零件部分或全部加工部位需要使用车床加工。

该类零件的加工特性主要包括外圆、端面、沟槽、孔等,精度一般为IT8-IT10,表面粗糙度为Ra1.6-3.2um..

操作者从生产主管处接受任务书签字确认,根据工艺规程文件和交接班记录,制定本岗位加工计划。

准备材料、工量夹具及机床、按机床安全操作规程、装夹刀具和工件、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切削液,按工艺和图样要求切削工件。

加工过程中要适时检测确保质量,加工完毕后规范存放零件,送检并签字确认,按照现场管理规范清理场地,归置物品、保养设备并填写保养记录,设备保养时要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和企业要求处理费油液。

下班前填写交接班记录。

工作内容分析

工作与学习对象:

1.领取任务书,签字确认

2.阅读工作任务书,明确

工作任务

3.识读图样、工艺卡和检验卡,明确加工技术要求

4.确定加工工艺及切削用量

5.准备工具、量具、夹具、刃具、辅件及切削液

6.毛坯准备

7.加工前的机床准备

8.工件找正与装夹

9.对刀

10.切削工件

11.测量精度填写检验卡

12.放置零件

13.交付检验、签字确认

14.整理现场,保养机床,填写保养记录

15.填写交接班记录

设备:

普通车床

资料:

生产任务单、图样、工艺卡、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生产和管理规程、交接班记录表、切削手册等

工作方法:

1.刀具的选择方法

2.刀具的刃磨方法

3.工件装夹和找正方法

4.机床规范操作方法

5.各类零件切削方法

6.精度测量方法

7.机床的保养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

1.独立工作

2.从生产主管处领取任务书

3.从仓库领取工具、量具、夹具、刃具及毛坯等材料

4.向同班学生咨询

5.向老师请教

6.加工完成后,交付质检人员检测

工作要求:

1.能按企业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执行劳动保护规定

2.能按工作任务书和工艺规程文件的要求,完成工件的加工

3.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质量和成本意识,并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

4.能阅读工作任务书,明确工时、加工数量等要求

5.能识读图样,工艺卡和检验卡、查阅相关资料并计算、明确加工技术要求

6.能根据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工步及切削用量

7.能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合理选择工具、量具、夹具、刃具、辅具及切削液

8.能规范刃磨车刀及钻头

9.能根据加工技术要求,确认毛坯

10.能按零件加工要求,完成机床准备

11.能使用机床夹具完成工件的找正与装夹

12.能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正确对刀

13.能按工艺规程切削工件,适时检测,确保精度

14.能根据切削状态调整切削用量,确保正常切削

15.加工完成后,能正确选择量具,规范测量,正确读取数据,并填写检验卡。

当出现不合格品和废品时,能够进行简单的成本分析

16.能按企业规定放置零件

17.能按产品工艺和企业要求,进行产品交接

18.能按企业规定,整理现场,保养机床,填写保养

19.能按企业规定填写交接班记录

20.能按国家环保要求和企业要求处置费油液

21.能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课程目标

1.按照机械加工车间防护规定,正确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能描述车床的组成、结构、功能、指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能正确规范操作车床

3.能阅读生产任务单,明确工时、加工数量等要求,说出所加工零件的用途、功能和分类

4.能查阅机床使用手册,明确机床精度、加工范围等技术参数,判别加工的可能性

5.能识读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及技术要求

6.能识别常用刀具材料,根据零件材料和形状特征,通过查阅切削手册和刀具手册合理选择刀具

7.能综合考虑零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性质、机床特性等因素,查阅切削手册,确定切削三要素中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8.能根据现场条件,确定符合加工技术要求的工、量、夹具及辅件、切削液

9.能正确编制传动轴、轴套、顶尖、螺纹轴等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加工工艺,制定加工工步

10.能说明车刀角度参数的含义,表示方法及对切削性能的影响,能在刀具几何角度示意图中用规范的标示符号,标出相应角度,并在实物中判别其位置

11.能根据刀具材料选择合适的砂轮,按照规范的刃磨方法,安全地刃磨车刀及钻头

12.能根据零件图样要求,通过测量或找正、借料等手段,判断毛坯是否满足加工要求

13.能按操纵规程进行机床功能检查、加工前机床润滑、预热等准备工作

14.能根据零件的结构特性,合理选择车床夹具,装夹工件并找正

15.能规范装夹刀具,运用适当对刀方法正确对刀

16.在加工过程中,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车床,按制定的工艺卡和工步完成零件加工

17.能规范使用量具,在加工过程中和加工后对零件进行检测并判断加工质量

18.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车削加工过程中遇到的积屑瘤等常见问题

19.能按车间现场管理规定,正确放置零件

20.能按产品工艺流程和车间要求,进行产品交接并确认

21.能按车间规定,整理现场,保养机床,填写保养记录

22.能按车间规定填写交接班记录

23.能按国家环保相关规定和车间要求,正确处置费油液等废弃物

24.能主动获取有效信息,展示工作成果,对学习与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能与他人合作,进行有效沟通

学习内容

1.车削加工安全生产要求、规章制度和技术发展趋势

2.机械基础内容

3.高速钢、硬质合金等金属材料知识

4.普通车床安全用电常识

5.车削加工常用加工工具和设备的认知、使用、保养与调整

6.常用车刀刃磨

7.车削加工常用量具规格、用途、使用和保养方法

8.中级工车削类零件的工艺编制

9.车削类零件装夹顺序及加工顺序制定

10.企业6S管理制度

参考性学习任务

序号

名称

学时

1

CA6140型车床的基本操作

60

2

车削传动轴

108

3

车削轴套

72

教学实施建议

1.2人一台车床

2.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进行机床操作和工作页的填写

3.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机床操作和工量具使用的规范性

4.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5.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注重环保的意识

6.要设计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工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要加强专项技能训练,反复强化基本技能

8.人均操作机床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60%

教学考核

1.以学习任务单位进行考核评价,以学生操作规范性的工作页规范填写为主要考核点,两者结合进行考核

2.要注重基本技能熟练程度的考核

 

四、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系统

姓名

学号

日期

年月日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权重

等级评定

A

B

C

D

信息

检索

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工作手册查找有效信息;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去解释、表述所学知识;能对查找到的信息有效转换到工作中

10%

感知

工作

是否熟悉你的工作岗位,认同工作价值;在工作中,是否获得满足感

10%

参与

状态

与教师、同学之间是否相互尊重、理解、平等;与教师、同学之间是否能够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

10%

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不流于形式,处理好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做到有效学习;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10%

学习

方法

工作计划、操作技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10%

工作

过程

遵守管理规程,操作过程符合现场管理要求;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和每天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能主动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5%

思维

状态

是否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

10%

自评

反馈

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较好的掌握了专业知识点;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较为全面严谨的思维能力并能条理明晰表述成文

25%

自评等级

有益

的经

验和

做法

总结

反思

建议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年月日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权重

等级评定

A

B

C

D

他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工作手册查找有效信息

5%

5%

他能对查找到的信息有效转换到工作中

5%

他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去解释、表述所学知识

他是否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认同工作价值

5%

他在工作中,是否获得满足感

5%

参与

状态

他与教师、同学之间是否相互尊重、理解、平等

5%

他与教师、同学之间是否能够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

5%

他能处理好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做到有效学习

5%

他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5%

他积极参与,在产品加工过程中不断学习,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很大

5%

学习

方法

他的工作计划、操作技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

他是否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5%

工作

过程

他是否遵守管理规程,操作过程符合现场管理要求

5%

他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和每天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5%

他是否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能主动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

思维

状态

他是否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

5%

自评

反馈

他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评,并能独立完成自测试题

10%

互评等级

简要

评述

 

五、教学实施条件

(一)教师基本要求

从事本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机加工理论知识,较强的机床操作能力,较好地课堂组织能力和掌控能力。

(二)实训条件

实训场地包括普车车间,多媒体设备,普通车床,可同时容纳50人进行实训。

实训场地应具有企业真实工作氛围,生产性实训比例不低于75%。

(三)教学资源条件

1、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建议

本学期《零件的普通车床加工》实施一体化教学,通过本课程的一体化学习,85%以上能完全独立的完成一般零件的加工。

2、其他教学资源

一体化教材,学生工作页,配套的课件,题库和电子教案,实际加工视频的录制。

六、建议

(一)普通车床加工操作,属于较危险工作,需强调学生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意识。

(二)根据加工特点,建议加强学生的过程监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