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080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小语五下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小语五下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单元导读课

赵小坤东港市十字街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了解本单元的内容与主题。

2、明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重点。

3、初步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感悟和体会。

4、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了解西部的欲望。

教学重点:

了解本单元的内容与主题,学习任务和学习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感悟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一个新的单元。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单元导语,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读导语,概括单元主题。

1、快速浏览单元导语,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能用一个短语来概括出这一单元的主题吗?

(板书:

走进西部)

2、看到“西部”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三、浏览课文内容,明了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方法。

1、通览整组单元教材,说说围绕本单元主题,都编排了哪几篇课文?

(板书:

四篇课题)

2、每篇课文都分别描写了什么呢?

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教师相机板书)

3、每篇课文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呢?

请你挑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结合单元主题好好读一读,看看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读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4、汇报交流。

(学生通过汇报要对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习重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知道本单元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要适时进行读写方法的小结。

5、引导学生总结交流学法。

(如

品味优美语言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借物喻人的写法;

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课文的方法;等等。

6、小结:

同一个主题可以用不同题材的文章来表现,不同题材的文章也要用恰当适合的方法来学习。

四、总结拓展。

1、为了学好这一单元,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学生交流:

查资料、去生活中寻找、熟读课文等。

2、可以提供拓展阅读的内容。

 

《1草原》教学设计

杨楠东港市十字街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

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语演唱的《蒙古人》。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

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

出示课题:

草原。

介绍作者老舍。

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主要是感知语言,因而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同时,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这是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思考:

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

──“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

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

(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美│

 └人情美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师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4、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5、句子感悟:

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

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重点指导)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

“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

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

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

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6、有感情朗读:

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

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7、熟读成诵: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8、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9、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说出自己见解;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析表现手法等等。

(为下一部分草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品味练笔,拓展延伸

1、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

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2、交流展示。

五、巩固练习,加深记忆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

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自然段内容的?

学生汇报学法。

,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

二、深读悟情,感受“人情”

1、导入:

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

(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

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

(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

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

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

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

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盛情款待:

(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

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

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2)说明:

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

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师导:

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

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

──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这正是──(课件出示:

)“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三、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1、“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

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2、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

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

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1、草原

 

《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高洪霞东港市十字街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挂图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

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读文章,利用第一课抓重点句,说体会的方法,找出文中的主要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句子:

(1)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从“仿佛看到”“仿佛听到”,使人自然的遥想起丝绸之路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这句话与文章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

“没想到,一条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句话点名了全文中心。

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

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

学生充分交流。

(预设:

学生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

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

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4、引读:

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

──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

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

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

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

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

4、齐读课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体会?

6、再读13自然段。

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

同时板书。

8、这不尽的遐想可能是什么?

你也来想象一下,说一说,并写下来。

四、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

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

(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

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课下收集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从丝绸之路走过所发生的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一讲。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3白杨》教学设计

孙雪东港市十字街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1 、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 、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

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引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

(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

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

教师板书:

白杨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

1、师:

此时你一定在想,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

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 、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1)对一些词语的理解。

例如“浑黄一体”、“高大挺秀”......

(2)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

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3)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

(4)  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

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

三、细读品味,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

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

(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强)

(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分不出界限,到处都是黄沙。

  (明确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及其恶劣。

2、白杨树居然能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你最想对白杨树说些什么?

3、师:

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文中的父亲与子女也对白杨进行了一番夸赞,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夸赞的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白杨,了解白杨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直插情境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

例如“高大挺秀”、“戈壁”......

2、回顾戈壁的环境。

师:

白杨树究竟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的作者如此夸赞它呢?

这节课我们就接着学习《白杨》

二、理解白杨树外形特点(文中4至12自然段)

1、出示兄妹俩的对话

问:

说说你从中体会出白杨树什么特点?

(“高大挺秀”的外形特点)

2、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提出要求:

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抓关键词品读这三句话。

a、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深入品读“从来”一词,老师启发学生:

你从中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

你能读出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吗?

b、品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引导理解:

从这一句话里你又能读懂白杨的什么特点?

结合生活想想哪些地方需要白杨树,填空:

课件出示:

()需要它,它就在()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小结:

的确,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山坡还是戈壁,哪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c、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理解:

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

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

(坚强不屈。

“不管……不管……总是……”)

小结:

“风沙、雨雪、干旱、洪水”,这些都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说明很坚强。

师引读:

遇到(       )的风沙,白杨树是……

遇到(       )的雨雪,它是……

遇到(       )的干旱,它仍然是……

遇到(       )的洪水,它依然是……

无论面对怎样的自然灾害,白杨树永远……,所以课文中用了“总是”一词。

(2)小结:

白杨树就像是戈壁滩上的中流砥柱一样巍然不动。

所以文中称白杨树是戈壁滩上的“卫士”。

3、感情朗读:

让我们再一次朗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体会白杨的内在品质。

4、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

五、剖析实质,表达心声

过渡: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呢?

学习第13至15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1 、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表白”是什么意思?

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生思考:

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

你是怎么理解的?

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爸爸看见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向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2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1)生讨论汇报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

(学生感受同时产生联想,感受爸爸和白杨树一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建设边疆,无私的奉献着自己一切的场景。

3、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不知道此时的你,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说些什么呢?

把你的心理话说给你的同学听好吗?

六、再现希望,体会写法  

1、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在迎风成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吗?

预设:

(1) 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

(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

(3) 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体现爸爸的高尚情操。

2 、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3、体会写法

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为大地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杨的这个特点,明写白杨,暗写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边疆戍卫者。

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明确什么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七、感情朗读,收束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对西部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

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

板书设计:

        

 借物         喻人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白杨     适应性强      ……爸爸

            生命力强      建设边疆

       小白杨 —— 茁壮成长  ——   孩子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宁宁东港市十字街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