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1127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doc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1.结合实例,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

(区域认知)

2.运用实例,理解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综合思维)

3.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及特点。

(地理实践力)

4.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1)概念: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目的:

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及意义

①分类:

自然保护区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三类。

②意义:

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是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与信息交流的基础,是保护区管理体制的核心。

(2)三类自然保护区

①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

是将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②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是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③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是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特别提醒] 对生物的保护措施有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叫迁地保护。

二、我国的自然保护地

1.含义:

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

2.分类

(1)划分依据:

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管理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际经验。

(2)分类系统: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

①国家公园

目的:

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特点:

是我国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②自然保护区

含义:

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

特点:

具有较大面积,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安全,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③自然公园

含义:

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

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

目的:

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三、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1.生态安全

(1)概念:

生态安全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2)含义:

一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2.生态保护红线

(1)概念:

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2)意义: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重大支撑,对于完善和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有着重要作用。

3.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态安全的意义

第一,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类型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也为评价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了准则。

第二,贮备物种。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也是拯救濒危物种的庇护所,并为物种的生存和自然进化提供场所。

第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四,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第五,自然保护区是科学研究理想的天然实验室。

[特别提醒]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1.自然遗迹不是自然保护区。

(  )

2.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不再设为自然保护区。

(  )

3.野生生物类保护区全部以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  )

4.自然保护区内可以发展旅游业。

(  )

5.三江源地区的湿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它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强。

(  )

提示:

1.× 按照保护区的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三类。

2.× 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可设为自然保护区。

3.× 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4.√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

5.× 三江源地区是水源地但调蓄洪水的能力并不强。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分类

新疆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位于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中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英巴扎—喀尔曲尕段是塔里木盆地内陆干旱区中以胡杨林荒漠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地理坐标为:

北纬40°55′~41°15′,东经84°15′~85°30′。

东西长109.7千米,南北宽47.1千米,总面积为395420公顷。

保护区有野生动植物132种,脊椎动物203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有34种。

由于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栖息地,又分布有塔里木马鹿、塔里木兔、塔里木环颈雉、塔里木裂腹鱼、野生双峰驼、白背啄木鸟、褐背地鸦、罗布麻甘草等特有的动植物物种,是内陆干旱区天然基因库。

问题1 (综合思维)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哪种类型?

提示:

自然生态系统类。

问题2 (地理实践力)设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人类善待地球、珍爱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行动。

[归纳提升]__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

泛指各种类型受保护的区域或地域,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

分类

国家公园

概念

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

特点

不动我国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管控

原则

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类活动

自然保护区

概念

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

目的

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分类

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

管控

原则

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类活动

自然

公园

概念

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

目的

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范围

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

管控

原则

按一般控制区管理,限制人类活动

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  )

A.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B.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C.保护当地古建筑

D.只是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A [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各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人类善待地球、珍爱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行动。

]

2.我国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下列不是其意义的是(  )

A.保护自然本底

B.贮备物种

C.提供生态服务

D.仅仅为了旅游和提供野生生物

D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

保护自然本底;贮备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自然保护区也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和物种生态特性、开展科学实验、进行环境监测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生态旅游、公众环保宣传教育的良好场所。

]

题组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

1.下列不是按照自然保护区的对象划分的是(  )

A.资源管理保护区 B.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

C.生物物种保护区  D.自然遗迹保护区

A [按照保护区的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三类。

]

2.图中的动物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该动物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

A.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B.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C.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D.卧龙自然保护区

D [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四川的卧龙、王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D正确。

]

题组2 我国的自然保护地

3.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家公园为基础,自类自然公园为补充

B.国家公园的管控原则是实行一般控制区管理,区域内限制人类活动

C.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D.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

C [自然保护地的分类系统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国家公园的管控原则是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类活动;自然保护区是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

题组3 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能保存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B.为人类持续提供各种山珍海味

C.是开展生物科学研究的良好基地

D.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

B [自然保护区有以下意义: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自然保护区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

如何强化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

我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保护区类型从单一到全面,数量从无到有,面积从小到大,已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在自然保护区内,全国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银杉、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以及重要的自然遗迹及景观均得到了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如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法规制度逐步完善,能力建设持续增强,自然保护区为维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部分自然保护区仍存在突出问题

尽管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尚面临多重挑战。

“十二五”期间,原环保部联合中科院开展了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预评估。

结果显示:

89.7%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或维持不变;10.3%的自然保护区有所退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存在一些自然保护区被经济活动破坏的困境。

另外,根据现有统计结果,仍有约10%至15%的重要生态系统和保护物种未纳入保护区体系。

从近几年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绿盾”专项行动中也不难看出,有些地方盲目开发,不断蚕食保护区土地,造成生境破碎、物种数量和种类锐减;一些保护区管理机构“职责权利”不对等,弱化了保护管理职能;现有保护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或者虽然成立了管理机构,但编制偏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费保障,野外巡护、资源监测等工作不规范。

此外,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老少边穷”地区,它们同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地区。

生态补偿制度的不完善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优先,与区域内贫困人口的扶贫开发和脱贫要求产生了很大矛盾,大大增加了地方工作的压力,也给保护区的未来长远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二、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完善管理机制

1.国家层面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根据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各部门“三定方案”已确定。

建议尽快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各类自然保护区由国家林业草原局牵头统一管理,由生态环境部负责监督执法。

(2)积极推动立法工作。

抓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工作,对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中央精神、时代要求、法律规定的,应及时废止或修改。

在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大框架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进行全面修订,对不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或涉及自然保护区有保护空缺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废改立,并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衔接。

(3)严格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和执法。

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继续以“天地一体化”的遥感监测管控体系和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手段,持续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提高监管和执法能力,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4)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

依法依规、科学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带病”调整,确保全国自然保护区总体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

(5)科学合理划分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

根据管理目标修订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分区、分类管理制度,切实强化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

(6)强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空间布局,加快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7)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机制。

建议尽快制定生态环境补偿条例,使当前分散于各领域实施的生态补偿性政策文件统一为国家级别的综合性法律规章制度。

推动跨部门、跨行政区域、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让需要大力保护的地方做到严格保护,让因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经济发展的区域生活水平不降低、脱贫攻坚任务不受阻。

(8)完善自然保护区划定、晋升方式。

根据近两年的情况来看,申请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越来越少,再加上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的严格监督执法,今后各地申请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积极性会更低。

为了避免保护空缺,建议成立专家委员会向国家和地方提出建议,将确实需要保护的区域划建为新的保护区,或者提高保护级别。

2.地方层面

(1)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各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意识,避免违规撤销、调整自然保护区,严格限制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做到“不欠新账,快还旧账”。

(2)加快做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修复。

部分自然保护区存在违法违规开发建设活动和历史遗留问题,已对自然保护区的生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破坏,需要尽快开展生态恢复,但应因地制宜、以自然恢复为主,避免不当的人工干预对生境造成二次破坏。

(3)全面落实勘界立标,明晰自然资源产权。

尽快完善自然保护区土地用途和权属的划定,在补充完善埋设界碑界桩的同时,研究划定自然保护区界线。

如湖北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新管理方式,在进出保护区的道路上划定保护区边界线,并在地面标注明显的文字提示。

(4)加强社区共建。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应积极引导周边社区绿色发展,优先安排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积极宣传生态产品并提升其附加值。

(5)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

地方政府在资金安排、人员编制等方面应给予自然保护区更多支持,科学优化其功能分区,补充完善其空间布局。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已经走过了抢救性建立、数量和面积快速增长的阶段,现阶段应加强科学调整和严格管理。

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必将取得辉煌成绩,自然保护区作为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将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于《光明日报》,作者罗建武、全占军,有删改)

教材P93思考

3个类别9个类型,可结合教材表3-3-1分析。

教材P96阅读(下)

在国家层面,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尽快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二是积极推动立法工作,在自然保护地立法的大框架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进行全面修订;三是严格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和执法;四是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五是科学合理划分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六是强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七是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机制;八是完善自然保护区划定、晋升方式。

教材P97思考

在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分区,不仅能保护生物资源,而且可以使保护区成为教育、科研、生产、旅游等多种目的相结合的场所,为社会创造财富。

教材P97~98活动

加强污染防治,恢复渔业资源,切实保护水深20米以内浅海域重要海洋生物繁育场,促进渔业水域环境改善和渔业资源恢复。

教材P98~99阅读

首先,生态安全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维护生态安全就是维护人类生命支撑系统的安全。

其次,生态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

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守护好生态环境底线,转变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

第三,生态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坚固基石。

第四,生态安全是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P99~100活动

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材P100思考

可以培养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教材P100~101阅读

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旅游,不同于大众旅游,必须是以保护为前提、以宣传自然生态和教育公众为宗旨、以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为目的、以带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质为己任的生态旅游,应严格规范生态旅游中的基本建设、宣传方式、旅游接待和服务。

教材P102思考

1.措施:

一是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对三个园区所涉及4个县进行部门改革,实现了集中统一和高效管理;二是重点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保护监测设施、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大数据中心等23个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项目,构建“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三是充分调动当地牧民群众参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性,设立了“一户一岗”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广大农牧民由过去的自然索取者转向自然守护者;四是坚持开放建园理念,与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广泛合作交流,为他们参与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各种有效、畅通的渠道,形成共建国家公园的合力。

2.意义:

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国未来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方向。

教材P102~103作业题

1.图中动物是藏羚羊。

可可西里海拔5000m左右,气候干燥寒冷,冰川和多年冻土广布,严重缺氧和缺淡水,紫外线强烈,环境险恶,生态环境脆弱。

夏季气温高虽然是适合旅游的季节,但是这里恶劣的环境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不适合自驾游穿越可可西里;自驾游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和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2.

(1)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中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2)湿地面积减少。

(3)拆除保护区内的非法建筑,收回被非法侵占的土地,引水灌溉恢复湿地。

(4)注意保护湿地资源及其他生物资源,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

在青铜峡库区湿地开发旅游资源,应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库区湿地自然本底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湿地资源、生物资源,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

3.

(1)我国自然保护区出现了下列问题:

在自然保护区内采矿(石)、采砂、设立码头、开办工矿企业、挤占河(湖)岸、侵占湿地以及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从事旅游开发、水电开发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威胁我国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开展“绿盾”行动已势在必行。

(2)保护区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做到保护和开发相结合,以保护为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项目符合自然客观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以牺牲环境质量和自然生物资源为代价;生态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协调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