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1135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docx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卷一

一名词解释:

中药制剂分析:

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单项选择:

1.中药制剂分析对象一般不包括

A.原料B.辅料C.包装材料D.成品

2.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一般不包括

A.阐明中医药理论B.建立分析检测方法C.制定制剂用原料质量标准

D.制定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

3.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样品时,溶剂选择的主要原则是

A.无毒原则B.易挥发原则C.相似相溶原则D.价廉原则

1.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鉴别:

A.用药材提取物制成的制剂B.用水煎法制成的制剂

C.含有生药原粉的制剂D.用蒸馏法制成的制剂

2.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鉴别中,不规则分枝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丝无色,直径4~6um。

是()的特征

A.山药B.茯苓C.熟地D.丹皮

3.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um,是()的特征

A.牛黄B.大黄C.雄黄D.冰片E.朱砂

5.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

A.最常用B.最少用C.不常用D.一般不用

6.在TLC法中,涂铺薄层时使用的玻璃板最好是:

A.优质平板玻璃B普通玻璃C有色玻璃D.毛玻璃

8.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的成分是:

A.挥发性成分B.非挥发性成分C.不能制成衍生物D.无机成分

10.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条件是:

A.310℃烘30minB.210℃烘30minC.105℃烘30minD.50℃烘30min

11.制备薄层板用于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附剂1份和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

A:

1B.2C.3D.4

12.在中药制剂化学反应法鉴别中,应尽量采用

A.专属性强,B.简单易行的方法、专属性不强

C.专属性强,较复杂的方法D.专属性不强,较复杂的方法

A型题:

1.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的试剂是:

A.硫代乙酰胺B.氯化钡C.硫化钠D.硫酸钠

3.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的用量一般为

A.1mlB.2mlC.3mlD.4mlE.5ml

4.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

A.2.0B.2.5C.3.0D.3.5E.4.0

5.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

A.400~500℃B.500—600℃C.600—700℃D.700—800

6.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取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其目的是

A.防止醋酸铅水解B.防止醋酸铅氧化C.防止醋酸铅还原

D.防止溶液腐败E.防止NO2释放

7.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

A.氯化汞试纸B.溴化汞试纸C.氯化铅试纸

D.溴化铅试纸E.碘化汞试纸

9.在一般杂质检查中,能用于定量测定的方法是

A.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砷盐检查第一法

C.重金属检查第二法D.砷盐检查第二法

11.砷盐检查第一法中,标准砷溶液(1ugAs/m1)的取用量为

A.1.0mlB.1.5mlC.2.0mlD.2.5ml

12.砷盐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A.将As5+还原成As3+B.过滤空气C.除H2SD.除AsH3

14.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

A.10—20℃B.20—30℃C.25~35℃D.25—40℃

15.砷盐检查法第二法(Ag-DDC法)中,标准砷溶液(1ugAs/m1)的取用量为

A.1mlB.2mlC.3mlD.4ml

16.采用Ag-DDC法进行比色测定时,应采用的参比液为:

A.甲醇B.氯仿C.Ag-DDC试液D.水

24.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什么范围内

A.0.1mgB.0.2mgC.0.3mgD.0.5mg

25.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应干燥至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

A.0.3mgB.0.5mgC.3mgD.5mg

27.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

A.减少甲苯的挥发B.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

C.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D.减少水的挥发

28.进行炽灼残渣检查时,样品的炽灼温度为

A.400—500℃B.500—600℃C.600~700℃D.700—800℃

1、化学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

A、微量成分B、某一类成分C、无机成分

D、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及矿物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

2、薄层吸收扫描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A、朗伯—比尔定律B、KubelKa—MunK理论C、塔板理论

D、F=KC

4、薄层扫描定量时,采用随行标准法的目的是()。

A、防止边缘效应B、克服薄层板厚度不均匀而带来的影响

C、消除点样量误差D、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

5、薄层扫描法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

A、内标法B、回归曲线定量法C、追加法D、外标法

6、GC法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

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化法D、校正因子法

7、采用HPLC法建立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时,下列哪一实验条件的选择是关键:

()。

A、流速B、柱温C、测定波长D、流动相

8、中药制剂分析中常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的是()。

A、冰片B、炉甘石C、小檗碱D、阿胶

9、根据速率理论,兼顾柱效与分析速度,对于内径2~4.6mm色谱柱,在HPLC分析中流动相的流速采用()。

A、0.6mL·min-1B、0.8mL·min-1C、1.0mL·min-1D、1.2mL·min-1

10、反相键合相色谱最常用的流动相是()。

A、乙腈-水B、甲醇-水C、缓冲液D、正己烷-异丙醇

12、荧光分光光度法中,F=2.3K’IoECL适用于()。

A、ECL≤0.05的溶液B、ECL≤0.01的溶液C、对浓度无特殊要求

D、视待测组分性质而定

5、用UV法定量时,需同时测定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的方法是()。

A、吸收系数法B、标准曲线法C、双波长法D、对照品比较法

7、气相色谱法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的()。

A、挥发性成分B、含量高的总生物碱C、脂溶性成分D、具有荧光的物质

16、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常采用()。

A、NP-HPLCB、RP-HPLCC、反相-离子抑制色谱法D、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l,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A.中性氧化铝B.凝胶C.硅胶D.聚酰胺

3.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黄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

A.10%硫酸—乙醇溶液B.茚三酮试剂C.硝酸钠试剂

D.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4,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气相色谱法D.分光光度法

7.使生物碱雷氏盐溶液呈现吸收特征的是()

A.生物碱盐阳离子B.雷氏盐部分C.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的络合物

D.丙酮

9.含有下列药材的中药制剂可用异羟污酸铁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的是()

A.黄连B.麻黄C.防己D.附子

12.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生物碱及染料状态的是

A.溶剂的极性B.反应的温度C.溶剂的pHD.有机相中的含水量

14.用C18柱进行生物碱HPLC测定时,为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可采用()

A.流动相中加二乙胺B.调整流速C.调整检测波长D.调整进样量

16。

用C18柱进行生物碱HPLC测定时,为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可采用()

A.调整流速B.改变流动相极性C.调整检测波长

D.流动相中加入隐蔽试剂

17.用C18柱进行生物碱HPLC测定时,为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可采用()

A.调整流速B.调整进样量C.调整检测波长

D.改变流动相离子强度

18.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的中药是().

A.陈皮B.连翘C.黄连D.大黄

19.可用异羟肟酸铁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生物碱成分结构特点是()

A.酯键B.醇羟基C.叔胺D.酚羟基

22.黄酮苷溶解性描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B.易溶于水、甲醇、乙醇、苯、氯仿等

C.易溶于苯、氯仿等D.酸水中溶解度较碱水中大

23.常用于提取黄酮苷的溶剂是()

A.氯仿B.乙醚C.甲醇—水或甲醇D.氯仿—石油醚

24.盐酸—镁粉显色反应可用于鉴别()

A.生物碱B.皂苷C.黄酮D.葸醌

25.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显色反应的试剂是()

A.盐酸—镁粉B.盐酸C.三氯化铝或硝酸铝D.醋酸钠

28.聚酰胺薄层色谱分离黄酮类成分展开剂中常含有()

A.氯仿B.碱C.醇、酸或水或三者兼有D.石油醚

30.皂苷溶解性描述错误的是(

A.可溶于水B.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中

C.难溶于热水、甲醇、乙醇中D.易溶于水、正丁醇中

33,可从水提液中提取皂苷的溶剂是

A.氯仿B.苯C.甲醇D.正丁醇

35.硅胶薄层层析中分离三萜皂苷时,适宜展开剂系统为()’

A.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

40:

22:

10),10t以下放置的下层液

B.氯仿—乙醚(1:

1)C.苯—醋酸乙酯(1:

1)D.氯仿—丙酮(1:

1)

36.含菲醌成分的中药是()

A.大黄B.虎杖C.丹参D.紫草

38,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在比色法含量测定时常用的对照品是()

A.大黄素B.大黄酚C.大黄酸D.1,8—二羟基葸醌

40,制剂中总蒽醌含量测定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取样—氯仿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

B.取样—酸水解—氯仿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

C.取样—甲醇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

D.取样—水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

E.取样—甲醇提取—测定

44.加入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可产生蓝色、蓝紫色或绿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

A.醛类B.内酯类C.酚类D.酮类

45.可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是()

A,醛类B.内酯类C,酚类D.醌类

47;在挥发油鉴别反应中,常用的氧化剂有()

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硝酸D,过氧化钠

51.挥发油的鉴别,加入异羟肟酸铁试剂,产生淡红色斑点,则说明可能含()

A.内酯类化合物.B.酚类化合物C.酮类化合物D.酸类化合物

57.木脂素成分可用紫外光检测是因为

A.分子量较小B.亲脂性较小C.结构中有芳香核D.本身有颜色

58.含有木脂素类的中药是

A.人参B.厚朴C.大黄D.甘草

62.总有机酸的含量测定可用()

A.HPLCB.TLCSC.GCD.酸碱滴定法

67.香豆素的显色反应常用的是()

A.与金属离子的反应B.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

C.异羟肟酸铁反应D.醋酐—浓硫酸反应

72.芍药苷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HPLCB.GCC.TLCSE.比色法

73.银杏内酯常用的分析方法为()

A.GCB.HPLCC.TLCSD.比色法

75.多糖一般溶于何种溶剂中()

A.水B.乙醇C.丙酮D.氯仿

7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常采用的检测器为()

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氮磷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E.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12.槐米含有():

A.黄芩苷B.淫羊藿苷C.芦丁D.大黄素

3.液体中药制剂一般质量要求不包括

A.性状B.相对密度C.pH值D.溶散时限

4.在贮存时间内允许有微量轻摇易散的沉淀的剂型是()

A.合剂、口服液、酒剂、酊剂B.合剂、口服液、注射剂、酊剂

C.合剂、口服液、酒剂、注射剂D,合剂、口服液、滴眼剂

5.进行相对密度检查的剂型是

A.酊剂B.滴眼剂C.口服液D.酒剂

6.进行总固体量检查的剂型是

A.糖浆剂B.酒剂C.酊剂D.口服液

7.需进行甲醇量检查的剂型是

A.酒剂和酊剂B.酒剂和口服液C.合剂和口服液D.合剂和酒剂

8.应制定pH值检查项目的是

A.酒剂B.酊剂C.气雾剂D.合剂

10.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合剂与口服液细菌数不得超过

A.500个/mLB.100个/mLC.50个/mLD.10个/mL

12.合剂与口服液最常用的净化方法为()

A.液—固萃取B.液—液萃取C.蒸馏法D.沉淀法

14.《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量的定量方法是()

A.内标法B.外标一点法C.外标二点法D.归一化法

15.《中国药典》规定,要检查不溶物的剂型是()

A.流浸膏剂B.浸膏剂C.糖浆剂D.煎膏剂

16.蜂蜜中,进行杂质检查的成分是

A.葡萄糖B.乳糖C.5-羟基糠醛D.果糖

17.测定蜜丸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时,可采用哪种方法除去蜂蜜()

A.水洗法B.超声法C.回流法D.浸渍法

18.逍遥丸(大蜜丸)中鉴别皂苷类成分时,加入硅藻土10g与蜜丸研匀,再用乙醇超声提取,加入硅藻土是为了除去:

A.多糖B.蜂蜡C.淀粉D.蜂蜜

22.进行融变时限检查的剂型是()

A.栓剂B.滴丸剂C.软膏剂D.泡腾片

23.需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

A.栓剂B.颗粒剂C.蜜丸剂D软膏剂

24.需进行溶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

A.颗粒剂B.栓剂C.丸剂D.软膏剂

26.复方丹参滴丸中用升华法检查的成分是()

A.丹参素B.原儿茶醛C.人参皂苷D.冰片

30.分析酒剂时用萃取法除杂的步骤是

A.蒸去乙醇,用溶剂萃取B.加水稀释,用溶剂萃取

C.取样品,用溶剂萃取D.取样品,调pH值,用溶剂萃取

36.中药注射剂pH值的规定范围一般应在()

A.4~9之间B.6~8之间C.5~10之间D.7~9之间

42.静脉注射剂热原检查,除另有规定外,注射剂量一般()

A.按15~10mL/kg计B.按5~10mL/kg计

C.按1~5mL/kg计D.按1~2mL/kg计

46.一般W/O型乳剂基质的PH值要求不大于(d)

A.7.5B.8C.8.3D.8.5

47.一般O/W型乳剂基质的pH值要求不大于(c)

A.7.5B.8C.8.3D.8.5

48.膏药质量分析可利用其基质易溶于何种溶液的特点,将基质除去()

A.甲酸B.甲醇C.氯仿D.乙醇

51.硬胶囊剂的内容物,照《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a)

A.9.0%B.10.0%C.5.0%D.6.0%E.11.0%

1.生物样品内药物进行代谢的主要部位

A.心、B.肝C.脾D.肾

2.唾液药物浓度一般比血浆药物浓度

A.高B.低C.相等D.不一定

3.生物样品预处理时,提取次数至多几次

A.1B.2C.3D.4

5.一般生物样品分析的萃取率应不低于

A.30%B.40%C.50%D.60%

6.生物样品除哪项外均可用

A.血样B.尿液C.唾液D.头发

1。

批准为试生产的新药的试行期为

A.1年B.2年C.3年D.4年

2,质量标准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多少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A.10个,B.100个C.500个D.1000个

3.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处方量中重量应以()为单位

A.μgB.mgC.gD.kg

4.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处方量中容量应以()为单位

A·μLB.mLC.LD.kL

5.中药制剂色泽如以两种色调组合,应以谁为主:

A.前者B.后者C.同样D.中间色

6.外用药和剧毒药不描述:

A.颜色B.味C.形状D.气

8.浸出物的建立是以测试多少个批次样品的多少个数据为准()

A.5、10B.10、20C.10、10D.20、20

9.在线性关系考察过程中,HPLC法的r值应在()以上

A.0.99B.0.995C.0.999D.0.9999

10.质量标准的方法学考察,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差一般要求低于()

A.1%B.2%C.3%D.5%

17.药品必须符合()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部颁药品标准C.省颁药品标准D.国家药品标准

18.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

A.安全有效B。

技术先进C.经济合理D.质量第一

21.含量测定方法建立过程中,以回收率估计方法的()

A.重复性B.线性C.可靠性D.灵敏度

24.含量测定限度低于多少,可增加一个浸出物测定()

A.百分之一B.千分之一C.万分之一D.十万分之一

25.下列药物中,不必进行特殊杂质检查的是()

A.山茱萸B.川乌C.草乌D.附子

26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对照品验证纯度应在百分之几以上,方可供含量测定()

A.90B.95C.98D.99

30.在方法学考察中回收率试验要求回收率在()%,RSD小于()%

A.95~105,3B.100~105,5C.95~105,5D.95~100,3

31,回收率试验至少需进行几次

A.3次B.4次C.5次D.6次

33.下列不属检测方法选择原则的是()

A.准确B.灵敏C.简便D.先进

36.质量标准中,用法和用量书写先后顺序时应先写()

A.用法B.一次量C.一日使用次数D.先写BC再写A

37.下列哪项为药品不具有的特性()

A.安全性B.有效性C.稳定性D.经验性

 

三、多项选择

1提取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

A.连续回流提取法B.C0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冷浸法D。

水蒸气蒸馏法

3.中药制剂分析常用提取方法有

A.渗漉法B.液—液萃取法C.超声提取法D。

连续回流提取法

1.中药制剂的鉴别包括

A.性状鉴别B.显微鉴别C.理化鉴别D.杂质检查

3.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方法有

A.化学反应法B.砷盐检查法C.光谱法D.色谱法

4.中药制剂的色谱鉴别方法有

A.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气相色谱法D.柱色谱法

6.气相色谱法鉴别,适宜的制剂样品为含有

A.挥发油B.挥发性成分C.不挥发性成分不可分解

D.不挥发性成分可分解或制成挥发性衍生物

7.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

A.定性B.检查C.测定大部分无机物元素D.定量

6.在干燥剂干燥法中,常用的干燥剂有

A.变色硅胶B.五氧化二磷C.H2SO4D.氯化钾

7.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作中药制剂的水分测定

A.常压烘干法B.甲苯法C.减压干燥法E.Karl—Fischer法

8.减压干燥法适用于下列哪些药物水分的测定

A.只含微量水分的药物B.熔点较低的药物C.热稳定性差的药物

D.水分难以赶出的药物

12.药品的干燥失重是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包括

A.水分B.结晶水C.挥发性物质D.灰分

14.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载的水分测定方法有

A.气相色谱法B.烘干法C.甲苯法D.减压干燥法

2、影响TLCS法定量的主要因素是()。

A、吸附剂的性能及薄层板的质量B、点样操作及随行标准

C、展开条件D、显色

3、在HPLC法时,要改善二个组分的分离度,可采用的措施有()。

A、改变流速B、更换固定相C、改变流动相D、改变柱温

4、采用色谱法建立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时,对仪器应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内容有()。

A、最小理论塔板数B、分离度C、拖尾因子D、精密度

8、HPLC法时,流动相均应作以下处理()。

A、溶剂的纯化B、脱气C、过滤D、调PH值

9、在HPLC法中,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得到()。

A、定性信息B、色谱图C、定量信息D、荧光光谱图

11、在GC法分析时,改善二组分间的分离度,可采取的措施有()。

A、调节柱温B、调节载气的流速C、更换灵敏度更高的检测器

D、更换载气的种类

1.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A.反应时间B.反应介质的pH值C.反应温度

D.有机溶剂与离子对形成氢键的能力

4.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可选用:

A.重量法B.气相色谱法C.酸碱滴定法D.酸性染料比色法

5.含有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的中药是

A.洋金花B.黄柏.C.黄芪D.麻黄

8.含黄酮中药制剂鉴别可选用()显色

A.氢氧化钠溶液B.泡沫反应C.盐酸—镁粉D.三氯化铝溶液

14.皂苷常见显色反应有()

A.盐酸-锌粉反应B.冰醋酸—乙酰氯反应C.醋酐-浓硫酸反应

D.五氯化锑反应

15.含蒽醌类化合物制剂的鉴别可用

A.三氯化铝溶液显色B.氢氧化钠溶液显色C.薄层色谱法

D.硫酸溶液显色

21.挥发性成分的鉴别方法有()

A.化学反应法B.TLCC.GCD.HPLC

22.可用GC法测定含量的物质有()

A.薄荷酮B.龙脑C.丹参酮ⅡAD.芦丁

27.含有的主要成分为木脂素类的中药是

A.五味子B.马钱子C.厚朴D.蟾酥

32:

香豆素类成分的鉴别方法可用

A.光谱法B.异羟肟酸铁反应C.FeCL3反应D.薄层色谱法

35.常见的多糖有()

A.纤维素B.淀粉,C.树胶D.粘液质

1.半固体制剂的质量要求包括

A.性状B.重量差异C.微生物限度D.甲醇量

2.口服液质量检查的项目

A.相对密度B.pH值C.装量差异D.重量差异

5.需进行溶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

A.蜜丸B.水丸C.片剂D.颗粒剂

10.颗粒剂应检查()

A.粒度B.溶化性C.水分D.溶散时限

11.下列注射剂检查项目中属于安全性检查的项目有()

A.重金属检查B.热原检查C.刺激性橙查D.溶血试验

12.下列注射剂检查项目中属于一般要求的检查项目有()

A澄明度检查B.无菌试验C.不溶性微粒检查

D.鞣质检查E.装量差异

15.对于乳剂型软膏,可采用以下方法使乳剂破裂;再使用适当溶剂将药物提取出来()

A.超声B.加热C.振摇D.加电解质

19.巴布膏剂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点

A.外观B.粘着力试验C.赋形性试验D.含膏量

1.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是()

A.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