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1422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docx

广东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二○一三年三月

目录

1总则1

1.1编制目的1

1.2编制依据1

1.3适用范围1

1.4工作原则1

2组织体系与职责1

2.1领导机构1

2.2工作机构5

2.3现场工作组6

2.3.1环境应急分队7

2.3.2应急监测分队7

2.3.3应急监测组7

2.3.4现场排查组8

2.3.5现场处置组8

2.3.6信息新闻组9

2.3.7协调保障组9

2.3.8专家组9

3预防和预警9

3.1信息监控9

3.2预防工作10

3.3监测预警10

3.4预警发布11

3.5预警准备12

3.6预警调整及解除13

4应急处置13

4.1应急响应分级13

4.2应急响应程序13

4.2.1信息接报13

4.2.2信息报告14

4.2.3响应启动14

4.2.4指挥调度15

4.2.5先期处置15

4.2.6现场处置16

4.2.7应急监测16

4.2.8信息发布17

4.2.9社会动员17

4.2.10应急终止17

4.2.11安全防护18

5恢复与重建18

5.1善后处理18

5.2调查评估18

5.3保险19

6应急保障19

6.1人力保障19

6.2资金保障20

6.3物资保障20

6.4通信保障20

6.5技术保障20

6.6资源调度20

6.7保险制度21

7监督管理21

7.1预案演练21

7.2培训宣教21

7.3监督考核22

7.4责任追究22

7.4.1奖励22

7.4.2责任追究22

8附则23

8.1本预案用语的含义23

8.2预案解释部门24

8.3预案实施时间24

9附件25

9.1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分级25

9.2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25

9.2.1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26

9.2.2重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26

9.2.3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27

9.2.4一般(Ⅳ级)突发环境事件27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应对能力,最大限度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保障。

1.2编制依据

依据《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有关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省环境保护厅参与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

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核事件的应急处置,按照《广东省核应急预案》有关规定。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快速高效。

2组织体系与职责

2.1领导机构

发生跨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并造成较大危害时,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启动相应的省应急指挥机制。

设立省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厅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厅应急领导机构,负责指挥、协调厅职责范围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厅应急领导小组由厅长担任组长,副厅长、总工程师、环境监察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厅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厅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

(1)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指挥协调;

(2)指导协调全省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

(3)负责牵头协调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

(4)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开展环境应急行动;

(5)整合全省环保系统的力量和资源,统一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6)决定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状态的解除;

(7)判断是否需要疏散人群、是否需要向下游提出污染警告、污染事件的分类和预警分级;

(8)研究、决定全省环保系统应急管理工作重大事项,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预案,部署预防和预警工作。

厅各处室、直属单位在环境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职责如下:

(1)办公室

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后勤保障、信息报告审核等工作。

(2)规划财务处

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资金保障申请工作。

(3)政策法规处

负责有关环境应急政策法规指令的审核把关。

(4)环境监测与科技标准处

指导做好环境预警监测和应急监测工作。

(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

参与突发环境事件调查。

(6)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处

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过程中把好环境风险评价关口,提出落实环境风险防范责任和要求;参与突发环境事件调查。

(7)水环境管理处

协调解决重大和跨区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参与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对。

(8)大气环境与废物管理处

协调解决重大和跨区域的大气、固体废物、化学品等环境污染问题,参与大气、固体废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参与反生化恐怖袭击工作。

(9)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参与自然生态环境、土壤污染事件和生物物种安全事件应对。

(10)宣传教育与交流合作处

负责环境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新闻发布工作,负责新闻媒体发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监测工作,协助做好与周边省份的协调沟通。

(11)人事处

协助做好环境应急管理队伍、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

(12)省监察厅驻厅监察室

参与突发环境事件调查,负责责任追究工作。

针对事件中政府、部门、企业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向纪检监察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13)环境监察局(省环境应急管理办公室)

负责成立环境应急分队、现场排查组,负责环境应急日常管理;组织实施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调查评估等工作;污染源排查和监管,与事发地环保部门联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取证,提出污染源切断和处罚的建议,负责发生跨省(区)突发环境事件时与周边省份的协调沟通。

(14)省环境监测中心

负责成立应急监测分队,建立全省应急监测专家库;承担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监测、应急监测等工作,及时提供现场监测数据,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物排放情况;指导全省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监测、应急监测。

(15)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配合做好环境安全宣传教育、突发环境事件新闻审核和发布工作。

(16)机关服务中心

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车辆安排,协助办公室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后勤保障等工作。

(17)省废物管理中心

参与固体和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置。

(18)省环境技术中心

参与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技术指导工作。

(19)省环境信息中心

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参与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及风险源数据库建设。

(20)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开展事件损害鉴定评估。

2.2工作机构

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省环境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承担,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承办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包括:

负责协调全省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组织有关处室、直属单位或现场工作组和专家对事件级别及其危害程度和范围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向厅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厅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组织实施启动、变更或终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完成厅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2)受理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报警信息,及时调度情况,初步判断事件等级,及时向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3)根据事发地环保部门以及现场工作组反馈的情况,及时传递和报送事件调查处理信息和报告,编写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专报,经厅应急领导小组审核后报送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部,或通报有关政府及部门;

(4)按照厅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调遣有关处室、直属单位、现场工作组及专家组赴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导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组织突发环境事件调查评估;

(5)负责厅环境应急预案的修编及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指导各地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6)开展区域和部门应急联动;

(7)管理省环境应急专家库。

2.3现场工作组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采取分级响应。

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根据处置工作需要,应急办调派环境应急监察分队、环境应急监测分队赶赴现场。

发生或可能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环境监察局或应急办负责人带领环境应急分队,监测中心负责人带领应急监测分队赶赴现场,必要时应急办可要求水处、大气处、废管中心、技术中心、环科院等部门或单位派出人员协助处置。

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人带领现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省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当省政府成立现场指挥部和现场工作组时,我厅人员服从省政府的统一安排。

根据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指示及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应急办调遣专家指导应急处置。

2.3.1环境应急分队

环境监察局内部成立环境应急分队,由副处级以上干部担任分队长,各执法组正、副组长为成员,综合组组长为联络员。

发生一般和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分队现场工作组是厅派往现场的负责人,代表厅做好现场协调和组织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组织地市环保部门开展污染源排查和切断污染源,收集、核实现场应急处置信息,及时向应急办反馈。

2.3.2应急监测分队

省环境监测中心组建应急监测分队,由分管领导任分队长,由应急与污染源监测科、水环境监测科、大气环境监测科等科室组成。

发生一般和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分队指导和支援地方监测站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查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及水文水利、气象等数据,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物排放情况,对突发环境事件和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有效预警与响应;及时向应急办报告监测情况。

2.3.3应急监测组

应急监测组由厅领导任组长,监测中心主任任副组长,主要职责是:

(1)负责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组织、部署与实施、应急监测方案的制定;

(2)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应急监测工作,根据事件影响范围和程度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统一调配应急监测资源、统一管理应急监测数据,及时向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监测结果,提出处置建议;

(3)组织应急监测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对应急监测实施方案提出建议并对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4)配合现场排查组开展污染源排查工作。

2.3.4现场排查组

现场排查组由厅领导任组长,环监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和应急办主任任副组长,主要职责是:

(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性质、严重程度,调度、牵头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

(2)组织调查人员赴现场查找事发原因和污染源,向厅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切断污染源和其它污染控制措施的建议,防止污染范围继续扩大;

(3)根据影响范围和程度,与应急监测组共同提出疏散人群、向下游发出预警等建议,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初步判断事件等级,并向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4)收集、核实现场应急处置信息,及时向应急办反馈;

(5)对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2.3.5现场处置组

现场处置组由厅领导任组长,根据实际需要,由厅应急领导小组指定1名正处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负责配合地方政府或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开展应急处置,承担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

2.3.6信息新闻组

信息新闻组由厅领导任组长,宣教处处长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新闻信息起草和发布工作。

2.3.7协调保障组

协调保障组由厅领导任组长,办公室主任和机关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负责综合协调、应急车辆及应急物资调度,后勤保障及会务接待工作。

2.3.8专家组

应急办负责组建和管理环境应急专家库,调配应急专家,组成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应急专家组,由厅应急领导小组确定专家组长。

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

(1)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正确、科学、安全、快速处置事件的技术方案及建议、污染清除和环境恢复方案,并对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2)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判别事件类型和预警等级;

(3)参与应急工作宣传教育与信息发布。

3预防和预警

3.1信息监控

我厅加强对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例行环境监测数据等开展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和整理传报工作。

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和监控,配合林业部门做好生物物种安全事件的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信息监控。

3.2预防工作

我厅加强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审查,将环境风险防范作为环评审批和环保“三同时”验收的重要内容。

在环保规划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限期治理、区域(行业)限批、上市企业环保核查、环境执法检查、环境监测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中,提出全面落实防范环境风险的责任和要求,提请地方政府对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高风险企业限期整改或搬迁。

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限期整改。

3.3监测预警

省环境监测中心加强对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重点河流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监测预警;加强对大型湖泊、水库,特别是发生过藻类污染的南水水库、高州水库的营养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监测;加强对水质监测站、空气监测站的维护,保证自动站的正常运行;加强对监测数据,特别是重金属特征污染物监测数据和自动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及时预警、及时报告;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物排放情况。

加强值守监控,重视、善于从日常监测数据中综合分析、发现问题,是有效预防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前哨”。

省环境监测中心建立完善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监测数据异常快报机制,应急办建立完善监察监测联动机制。

省环境监测中心一旦发现环境质量超标或数据异常,立即以快报形式报告应急办,环境监察、监测快速反应,立即启动排查工作,查找引起环境质量变化的源头,果断切断污染源,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从而将环境事件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3.4预警发布

厅各处室、直属单位从各种途径获悉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要认真筛选、核实、研判,报告应急办。

应急办接到突发环境事件的报警信息后,要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情况紧急的立即报厅应急领导小组。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Ⅱ级以上(含Ⅱ级)预警信息要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

Ⅱ级以上预警信息发布实行严格审查制度,应急办负责编制和审核,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会签,必要时召集有关专家进行会商,由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签发。

Ⅱ级以下预警信息为厅内部掌握或商请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注意。

情况紧急,可能发生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或事件已经发生,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造成更大危害时,厅要提请省政府发布预警信息。

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几方面:

(1)监测数据显著异常。

水质、大气自动监测站、常规水质监测断面、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工业园区监测点等出现数据显著异常,可能发生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2)出现极端自然灾害。

天气预报或已经出现强台风、强降雨、持续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或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可能发生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3)次生重大环境事件。

发生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泄漏、工业园区火灾或爆炸、邻近省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情况,可能引发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信息内容主要包括:

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警示事项、事态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咨询电话等。

3.5预警准备

当发布Ⅱ级以上预警时,我厅采取以下措施:

(1)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应急办调度有关人员立即上岗到位,各现场工作组进入应急状态;

(2)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预报预警信息研判,密切关注灾害发展趋势;组织力量深入分析、评估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尤其是对环境风险隐患的影响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做好启动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3)根据污染状况、人员伤亡情况、污染趋势等,确认判断是否需要疏散人群、是否需要向下游提出污染警告,并对预警级别确认;

(4)根据预警级别,调集事发地地级市环保部门应急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参与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3.6预警调整及解除

发布Ⅱ级以上预警信息后,根据事态的发展,厅应急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规定适时报请省政府调整预警级别,及时更新发布预警信息。

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及时报请省政府终止预警,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4应急处置

4.1应急响应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分级响应的原则。

对应事件等级,应急响应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较大(Ⅲ级)响应、一般(Ⅳ级)响应。

当突发环境事件的等级不确定时,应按可能的最高等级部署应急响应工作。

当事件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4.2应急响应程序

4.2.1信息接报

应急办或其他人员接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或从其他途径获悉有关信息后,应记录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物、人员伤害、联系人及电话等情况,立即进行核实,及时调度信息,向应急办领导报告,应急办领导根据事件影响及危害程度,初步判断事件等级,向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紧急时可以越级报告。

4.2.2信息报告

根据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的初步判断,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及省政府有关规定,应急办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和环保部报告事件信息。

对初步认定为一般(IV级)或较大(II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要求事发地环保部门及时上报事件信息;对初步认定为重大(II级)或特别重大(I级)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要求的六类敏感事件,应急办根据厅应急领导小组指示在一个小时内报送环保部,并根据事件发展态势,适时续报相关信息,应急终止后,及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

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我厅及时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及可能波及的周边省份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以便做好防范污染事件危害、蔓延的预防工作。

我厅接到有关部门或周边省份关于突发环境事件的通报后,也应及时调查了解情况,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4.2.3响应启动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的程度和范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等级。

(1)Ⅰ级响应

突发环境事件Ⅰ级预警发布后,或者突发环境事件在我省造成特别重大危害,我厅在分析评估后,立即上报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建议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2)Ⅱ级响应

突发环境事件Ⅱ级预警发布后,或者突发环境事件已经在我省造成重大危害,我厅在分析评估后,立即上报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建议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同时,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各现场工作组积极参与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Ⅲ、Ⅳ级响应

地方政府启动Ⅲ、Ⅳ级应急响应后,根据现场处置工作的需要,厅应急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同时由应急办根据厅应急领导小组指示,调派环境应急分队和应急监测分队指导事发地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2.4指挥调度

本预案启动后,应急办根据厅应急领导小组指示抽调有关人员或直接调度副处级以下(含副处级)人员组成现场工作组。

相关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和驾驶人员接到通知后,按照厅应急办要求及时抵达集结地点,迅速做好应急准备。

无法按时赶赴应急集结点时,应向各现场工作组组长报告。

预案一旦启动,凡执行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厅应急领导小组的应急指挥,其执行的相应工作对领导小组负责。

4.2.5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先期处置,并按规定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接到或获悉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后,应急办可要求当地环保部门核实情况,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持,并配合当地政府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

4.2.6现场处置

现场工作组到达现场后,在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开展应急监测、污染源调查等工作;充分利用掌握的物资储备或技术资源,积极协调、配合和指导当地政府开展处置,最大程度减轻事件造成的损失;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应急办,情况紧急的及时向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事件等级初步确定为重大以上的,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率其它应急人员赶赴现场,指挥开展污染源排查、原因分析和应急监测等工作,向当地政府提出人员疏散、停止水厂取水、防止污染扩大、消除污染影响等应急处置指导性意见。

4.2.7应急监测

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组织协调重大以上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工作,并指导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环境应急监测。

接到有关指令后,省环境监测中心立即组织本单位和相关地方监测站应急监测人员赶赴现场,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等文件要求开展应急监测。

(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性质、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水文和地域特点,制定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确定监测项目、范围和布点,开展采样和监测,确定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和浓度;

(2)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人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技术支撑。

4.2.8信息发布

宣教处接到厅应急领导小组指令后,立即组成信息新闻组负责厅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发布工作。

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信息新闻组及时提出信息发布的建议,经厅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报省委、省政府或现场指挥部。

一般和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实际需要,现场工作组可建议当地人民政府或现场指挥部及时对外发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发布内容主要包括:

突发环境事件种类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等。

发布形式主要包括:

权威发布、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统一向社会发布,各现场工作组及应急人员要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擅自发表意见、发布信息、提供资料。

4.2.9社会动员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现场工作组协助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

4.2.10应急终止

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后,经评估短期内突发环境事件影响不再扩大或已减轻,或突发环境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已得到控制或消除,厅应急领导小组综合分析各现场工作组的意见,决定应急终止或提出应急终止的建议,启动应急响应的人民政府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响应,并落实有关单位继续组织环境跟踪监测和评价工作。

4.2.11安全防护

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对环境应急人员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严格执行环境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的规定。

5恢复与重建

5.1善后处理

宣布启动应急响应的人民政府在宣布结束应急响应后,我厅指导并要求地方环保部门采取或者继续实施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应急措施、防止造成次生、衍生环境污染,并做好宣传疏导以及危机干预等工作,消除群众的恐惧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5.2调查评估

(1)突发环境事件结束后,相关参与应急工作的单位或现场工作组及时总结应急工作情况,报送应急办。

应急办在汇总相关情况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