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1628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docx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

必修四常考公式及高频考点

第一部分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

考点一角的表示方法

L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

所有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a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B丨0二k・360°+a,kwz}

2.象限角的表示方法: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aIk・360°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ci丨k・360°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a丨k・360°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2|k・360°

+90°

3.终边在某条射线、某条直线或两条垂直的直线上(如轴线角)的表示方法:

(1)若所求角B的终边在某条射线上,其集合表示形式为{B|B二k・360°+a,kez},其中a为射线与x轴非负半轴形成的夹角

(2)若所求角B的终边在某条直线上,其集合表示形式为{3|P=k・180°+a,kGZ},其屮a为直线与x轴非负半轴形成的任一夹角

(3)若所求角B的终边在两条垂直的直线上,其集合表示形式为{P|p=k・90°+a,kWZ},其中a为直线与x轴非负半轴形成的任一夹角例:

终边在y轴非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为{«Ia=k・360°+270°,keZ}终边在第二、第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集合为{aW=k・180°+135°,keZ}终边在四个象限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为{a|a=k-90°+45°,k£Z}

易错提醒:

区别锐角、小于90度的角、第一象限角、0〜90、小于180度的角考点二弧度制有关概念与公式

L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

jT1QQO

180。

=龙,1。

=——,1弧度=——=57.3。

180兀

2.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分别用角度制、弧度制表示方法)

弧长公式:

l=^=\a\Rf其中a为弧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数

扇形面积公式:

S=^^=-IR^R2|6T|,其中。

为弧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数

36022

易错提醒:

利用s岂r2|°|求解扇形面积公式时,°为弧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数,不可用角度数规律总结:

“扇形周长、面积、半径、圆心角”4个量,“知二求二”,注意公式选収技巧

考点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设”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sin€r=—»cos6r=—»tan6r=2(r=\OP\=(分+于);

.y

化简为sincr=y,cos<7=x,tana=—.

x

2.三角函数值符号

规律总结:

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或“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口诀记忆象限角或轴线角的三角函数值符号.

3.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SlN15o=SIN(60o-45o)=SIN60oCOS45o-SIN45oCOS60°=(V6-72)/4

COS15°=COS(60°-45°)=COS60°COS45°+SIN60。

SIN45°=(J6+J2)/4

除此之外,还需记住150、75。

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4.三角函数线

经典结论:

JI

(1)若xw(0,—),则sinx

2

(2)若xg»贝01

+cosx

⑶|sinx|+|cosx|>l

考点四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y=sinx

y=cosx

y=tanx

图彖

y

1

y

1

Y

W

0

14

0

M7*

定义域

R

R

[xk7V-\-—,kezl

I2J

值域

[-1,1]

[-M]

R

最值

刍.v=2«龙+彳(RwZ)时,)—=1;当*2炀丄*Z)时'ymin=-l-

2

当*2M(RgZ)时,ymax=1;当x=2炀+%“)时,儿肿T・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周期性

2兀

71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在「X兀]gz)上是增函数;在「九兀”3打(MZ)上是减函数.

在[加“2如(心)上是增函数;

在[2刼,2刼+刃(也Z)上是减函数.

122)

(展Z)上是增函数.

对称性

对称屮心(比龙,0)(£丘Z)对称轴x=k7T+^(kEZ)

对称中心你+呵(心)

<2丿

对称轴x=k7r(keZ)

对称中心俘,0)(心)

无对称轴

考点五正弦型(y二Asin(3x+*)\余弦型函数(y二Acos(3x+)'正切性函数(y=Atan(^x+))图像与性质

1.解析式求法

(1)y=Asin(3x+

(1))+B或y二Acos(3x+4))+B解析式确定方法

字母

确定途径

说明

A

由最值确定

.最大值一最小值

—2

B

由最值确定

门最大值+最小值B-2

CO

由函数的周期确定

相邻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半个周期,最高点(或

最低点)的横坐标与相邻零点差的绝对值为0.25个周期

e

由图象上的特殊点确定

可通过认定特殊点是五点中的第儿个关键点,然后列方程确定;也可通过解简单三角方程确定

A、B通过图像易求,重点讲解4)、3求解思路:

1“求解思路:

代入图像的确定点的坐标.如带入最高点(兀],『1)或最低点坐标(x2,y2),则“垢+0=兰+2£龙伙wZ)或

2

=——+2k7r(keZ),求0值.

易错提醒:

y二Asin(3x+

(1)),当3>0,且x二0时的相位(cox+0,先利用诱导公式进行变形,使之满足上述条件,再进行计算.如y-3sin(-2x+60°)的初相是-60°

23求解思路:

利用三角函数对称性与周期性的关系,解3•相邻的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是周期的一半;相邻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周期的一半;相邻的对称中心与对称轴Z间的距离是周期的四分之一.

2.“一图、两域、四性”

“一图”:

学好三角函数,图像是关键。

e向左9〉0)或向右(K0)./丄、

JJV=sin…八**v=sin(.r十®)

丿平移1卩|个单位丿*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

—5,"咖+0

槿坐标变为脈來的丄倍

②yw—站麻耘―

向左(e>o)或向右(^

y=sina).i**j»=sin(©r十年)

纵坠标变为原来的,倍

横坐标不变

>v=/lsin((o.r-r^)(A>0t«j>0)e

平移土个单位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用一•,,、…、c

二:

二,v=Asin(car+^)(/\>O・s>0).

橫坐林不变°

易错提醒: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中"左加右减"仅仅针对自变量x,不可针对・x或2x等.

例:

“两域”:

(1)定义域

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实际上是解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常借助三角函数线或三角函数图彖或数轴法来求解.

(2)值域(最值):

比直接法(有界法):

利用sinx,cosx的值域.

b.化一法:

化为y二Asin(3x+e)+k的形式逐步分析3x+(i>的范围,根据正弦函数单调性写出函数的值域(最值).

c.换元法:

把sinx或cosx看作一个整体,化为求一元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最值)问题.

例:

2

1・y二asinx+bsinx+c

2.y二asinx'+bsinxcosx+ccosx~

3.y=(asinx+c)/(bcosx+d)

4.y=a(sinx±cosx)+bsinxcosx+c“四性”:

(1)单调性

1函数y=Asin(wx+(i>)(A>0,3>0)图象的单调递增区间由2kn—<2kn+1.5,kWZ解彳呂;

2函数y二Acos(3x+“)(A>0,w>0)图象的单调递增区间由2kn+n

(1)<2kn+2n,keZ解得,单调递减区间由2kn<2kJi+Ji,kWZ解得;

3函数y=Atan(wx+(b)(A>0,3〉0)图彖的单调递增区间由k兀冷<3x+(b〈kn+*,kWZ解得,.

规律总结:

注意3、A为负数时的处理技巧.

⑵对称性

1函数y二Asin(3x+©)的图象的对称轴由^x+4>=kte+—(keZ)解得,对称中心的横坐标由3x+4>=kn(keZ)解得;

2函数y=Acos(wx+)的图象的对称轴由3x+e二k兀(kWZ)解得,对称中心的横坐标由3x+

3函数y=Atan(cox+4>)的图象的对称中心由3x+4)二kn(kez)解得.

规律总结:

“可以是单个角或多个角的代数式.无需区分3、A符号.

(3)奇偶性

1函数y=Asin(3x+d),x^R是奇函数o4>=k兀(kez),函数y=Asin(sx+),x^R是偶函数od=kn+*(k

ez);

_JI

2函数y=Acos(3x+e),xWR是奇函数od)=kn+—(kEZ):

函数y=Acos(ax+(!

)),xWR是偶函数=kn(k

ez);

kji

3函数y=Atan(3x+"),xWR是奇函数u>

(1)=j-(kwZ).

规律总结:

4)可以是单个角或多个角的代数式.无需区分3、A符号.

(4)周期性

2ji

函数y=Asin(3x+“)或y=Acos(3x+"))的最小正周期T=,

I3|

y=Atan(a)x+(I))的最小正周期T=

I3|

考点六常见公式

常见公式要做到“三用”:

正用、逆用、变形用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in2G+cos?

&=1;tan0二血&

COS&

2三角函数化简思路:

’去负、脱周、化锐〃

(1)去负,即负角化正角:

sin(-a)=-sina;cos(~a)二cosa;tan(-a)二-tana;

(2)脱周,即将不在(0,2it)的角化为(0,2兀)的角:

sin(2kJi+a)=sina;cos(2kn+a)=cosa;tan(2k+a)=~tana;

(3)化锐,即将在(0,2n)的角化为锐角:

6组诱导公式

(1)sin(2^+6Z)=sin6Z,cos(2^+

(2)sin(;r+a)=-sino,cos(;r+a)=-cosa,tan(;r+Q)=tana.

(3)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4)sin(;r-a)=sin6r,cos(;r-a)=-cosa,tan(^-6Z)=-tan6r.

(5)sin

——a

1.2

(兀\

cosa=sin^z.

71

(6)sin—+a=cosa,

7

(兀}cos—+a

(2丿

=-sina.

l2

口诀: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均化为“kn/2土a”,做到“两观熱一变”。

一观察:

k是奇数还是偶数;二观察:

1<11/2±3终边所在象限,再rtlkn/2±a终边所在彖限,确定原函数对应两数值的正负.一变:

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利用商的关系变换.其中公式

(1)也可理解为终边相同角的三角函数值相同,公式(3)也对按照函数奇偶性理解

3•两角和差公式sin(a±/?

)=sinacos〃土cosasin0;cos(a±J3)=cosacos+sinsin0;

4•二倍角公式

sin2a=sinacosa;cos2a二cos2a-sin2a=2cos2^z-1=l-2sin2a:

小2tana

tan2a=,

1-tan"a

二倍角公式是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当a二[3时的特殊情况

倍角是相对的,如0.5a是0.25a的倍角,3a是1.5a的倍角

5•升降幕公式

cos2a=cos2sin2a=2cos2a-I=1-2sin2a(升幕缩角)•

cos2a-

1十cos2a

~~2

•2

sma-

1-cos2a

~~2

(降幕扩角),

 

&辅助角公式

asinQ+bcosG二J/+b?

sin(a+0)(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a,〃)的彖限决定,tm(p=—,--^

7.半角公式

.A,/1-cosA

sin—二土J

2V2

A,11+cosA

cos—=±J

2V2

A/1-cosAtan—=、I

2V1+cosA

A1一cosAsinA

tan—二——;=

2sinA1+cosA

&其它公式

1+sin

“(si吟+COS自

l-sina

/・aa(sin—一cos

-)

9.万能公式

ca

2tan—

sina二

l+(tan—)2

2

COS

a=

l-(tan^)2

l+(tan^)2

tana

2tan—

2

1-(吨尸

 

10和差化积

sin

a+sin

cos

a+cos

tan

a+tan

ci-b・]°a+b.a-b

;sina_sinb=2cossin

2222

、a+ba-b,.a+b.a-b

=2coscos;cosa-cosb=一2sinsin

2222_sin(a+b)

cosacosh

b二2sig

cos

 

IL积化和差

sinAsinB=-—[cos(A+B)-cos(A-B)];cosAcosB=—[cos(A+B)+cos(A-B)]

22

sinAcosB=—[sin(A+B)+sin(A-B)]:

cosAsinB=—[sin(A+B)-sin(A-B)]

22

12.三倍角公式sin3&=3sin&-4sin'&=4sin&sin(y-0)sin(y+&)cos30=4cos3&一3cos&=4cos0cos(—-&)cos(—+&);tan3&=彳"11。

_鸟“&=tan&tan(—一&)tan(—+&)

331—3tan^033

14•三角形中三角函数关系

/兀Ai_R

在AABC屮,有A+B+C二;roC=7T—(A+B)0匕=o2C=2;r—2(A+B)

sin(A+B)=sinC;

cos(A+B)=—cosC;tan(A+B)=-tanC;sin

=cos-等.

2

15.三角函数化简的常用技巧

1.三角函数化简要做到“pq看、四变”

(1)看角、做好角的变换:

观察角与角之间和、差、倍、互补、互余等关系,采取诱导公式、两角和差公式、倍角公式、拼凑角等办法化简.

(2)看名、做好名的变换: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实现弦切互化,掌握弦的一次齐次式或二次齐次式化简方法

(3)看次数、做好次数的变换:

利用升降幕公式实现扩角降次、缩角升次

(4)看形、做好形的变换:

利用辅助角公式,统一函数形式

2.具体技巧

(1)遇分式通分、遇根式升幕.

(2)和积转换法

掌握sinQ土cosQ,sinacosa化简方法,利用(sina土cosa)1±2sinacosa,"知一求二

(3)巧用“]”的变换

l=sir?

()+cos20==tan45°=sin—=cos0….

3.四种常见题型

给角求值、给值求值、给值求角,辅助角公式

若角的范围在(0,90),选择正弦、余弦函数均可;若角的范围在(0,180),选择余弦函数较好;若角的范围在(-90,90),选择正眩函数较好

第二部分平面向量

考点一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用黑体小写字母或用起点终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2.向量的模:

有向线段的长度,|川

3.单位向量:

模为1的向量.与3平行的单位向量:

±a/|a|;与Q同向的单位向量:

a/|a|;单位向量有无数个

4.零向量:

模为0的向量,方向是任意的•注意实数0与向量0的区别

5.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方向相同.对向量起点和终点不作要求,可在平面内任意平移

6.相反向量:

长度相等、方向相反.对向量起点和终点不作要求,可在平血内任意平移

7.共线向量(平行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对长度不作要求

易错提醒:

1.有向线段与向量的区别:

向量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每一条有向线段对应着一个向量,但每一个向量对应看无数多条有向线段.向量只有两要素:

方向和大小;而有向线段有三要素:

起点、方向和大小

2.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可重合,注意与直线平行的区别;不要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共线向量,注意与直线重合的区别

3.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不可说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垂直

4.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特殊性:

长度确定、方向任意.a//b,b//c,不一定推出a//c;a二b,b=c,一定推出a=c

6.向量不可以比较大小,如不育呂得出3i>2i

考点二向量的线性运算

1.向量的加法法则

(1)平行四边形法则:

共起点,指向对角线;起点相同、终点相同,首尾相连、路径不限

(2)三角形法则:

首尾相连,可理解为“条条大路通罗马”

2.向量的减法原则:

起点相同、指向被减

=ab+bc=acoa+ob=ocoa-ob=ba-(a+b)=—0C,—(a~b)=—BA

两个向量共线只可用三角形法则;封闭图形、首尾相连、相加为零

3.向量的数乘运算

实数2与向量0的积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a.其儿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4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1)|A5|=|2|\a\

(2)当2>0吋,的方向与万的方向相同;当吋,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反;当2=0吋,Aa=0

4」与b的数量积运算

a・b二|日||b|cos0=|a.||b|cos=xix2+yiy2

(1)|a|cos叫做a在b方向上的投影;|b|cos叫做b在a方向上的投影

(2)a•b的几何意义:

a•b等于|a|与|b|在a方向上的投影|b|cos的乘积

(3)()为a与b的夹角,0W()Wh

(4)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

(5)a•b=-b・a

DA

(7)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结果为向量,向量的数量积结果为实数

易错提醒:

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运算的区別:

(1)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即:

(a・b)・ua・(b・c)

(2)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消去律,即:

由a-b=a-c(a^O),推不出b=c

(3)由|a|=|b|,推不出a二b或a二・b

(4)|a*b|<|a|*|b|

考点三向量的运算律

1•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设入、u为实数,那么

(1)结合律:

入(ua)=(Da;

(2)第一分配律:

(X+u)a=Xa4-ya;

(3)第二分配律:

X(a+b)=Xa+Xb.

2.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仃)a•b=b•a(交换律);

(2)(2白)・b二2(&・b)二2自・b二自・(2b);

(3)(时b)•c=a・c+b•c.

考点四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入2,使得a二入ie1+X2e2.不共线的向量(隐含另一条件为非零向量,基底不唯一)ei、e?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该定理作用:

证明三点共线、两直线平行或两个向量冬b共线.

解题思路:

可用两个不共线的向量e】、e2表示向量a、b,设b=Xa(a^O),化成关于e】、「的方程,即f(X)ei+g(X)e2=0,由于e2不共线,则f(入)=0,g(入)=0

2.向量的坐标表示

7,了是一对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则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a=xi+yj,称(x,y)为向量a>的坐标,记作:

a=(x,y),即为向虽的坐标表示

⑴设a=,y1),b=(x2,y2),则a+b二(x(+x2,必+y2)

⑵设a=(%!

X),b二(x2,旳),则a-b二(西一x2,开一y2)

⑶设九a=九(x「y.)=Xy.)

⑷设a=(xpy1),b=(x2,y2),则a・b=|^||b|cos0=x,x2+yiy2

(5)设A(x1?

B(x2,j2),RiJAB=OB-OA=(x2-xl9y2-yx)

(6)|AB|=^/(x,-Xj)2+(y2-y1)2*A、B两点间距离公式

易错提醒:

公式

(2)与公式(5)的区别

向量坐标与该向量有向线段的端点无关,仅与其相对位置有关

考点四向量的常见公式

1.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1)定比分点向量公式:

设片(知)1),£区』2),户(无,刃是线段片出的分点,Q是实数,且戸戶=2戸可,则p的

_坷+恋

坐标是

厂壬+/1兀2)'1+兄歹2、

1+久1+2丿

V1+Q0丽=0片+久0£

刃+创1+Q

«OP=tOP^(\-t)OP^=.

(2)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设P|(X],yj,P2(x2,y2),分点P(x,y),设P】、P?

是直线/上两点,P点在

-»-》

/上且不同于P]、p2,若存在一实数九,使P}P=XPP2,则九叫做P分有向线段―》

P』2所成的比(九>0,P在线段P』2内,入VO,P在PR外),且

X|+九X?

X=乙

<1,,P为Pf2中点时,<

ri+入

'1+2

X]+x2

X=

2

y=yr

2

如:

AABC,A(x,,yj,B(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