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1732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优质课资料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谷第三中学 高级教师 王文芳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中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

本节教学可以说是本章的一个小结,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内容都能用于解决本节所涉及的问题,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亲自下厨烹饪。

  2、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亲自为长辈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长辈的饮食和健康。

  2、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从目标可以看出,学生要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那么前提就应从例子上也能判断出怎样的饮食是不合理,怎样的饮食是合理。

这种合理最后归纳为能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包括了对食物的成分和吃的量的一个认识,是日常生活常识、信息与现有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教材开展了一个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是把情感与知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和造就了亲子活动的沟通平台。

  所以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和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营养问题是不容任何人回避的,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人体的消化方面的知识。

本节知识与学生自身健康密切相关,学生有感性认识。

但现代中学生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实践能力都较差。

据此本节课教学定位于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的升华。

提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等查找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布置观察生活实践,增加生活常识性知识。

通过为亲人设计食谱,鼓励他们亲自到市场购买原材料,在家长的协助下亲自烹饪,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并通过此活动学会关爱身边亲人。

同时通过关注食品安全的真实事件,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从而在生活中关注食品安全,关注家人健康。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不单纯是向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上的价值,促使学生养成合作、分享、关爱他人、孝敬父母、有责任感的良好个性品质。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扮演服务者(即为学生制备必要的课件),合作者(即协助学生完成探究的主题),引导者(即对学生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完善),参与者(即参与学生的调查、讨论和交流),组织者(即与学生一同汇总材料为课堂展示做准备),为学生展示个性搭建平台,注重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的空间与层次。

  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实物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

1、准备小品《不吃早餐的坏处》;

  2、学生早餐和正餐情况的调查报告;

  3、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拍相片、整理评价意见;

  4、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

  5、制作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手抄报;

  6、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

  7.第1小组(5人)制定调查表,调查本班同学饮食习惯并归纳分析。

  第2小组(会做饭菜的学生)根据膳食指南,为家庭中的长辈设计一份食谱,记录长辈的评价;

  第三小组(约20人)向父母或医生等咨询怎样注意食品安全,汇总。

  第四小组(余下的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归纳购买食品应该关注什么?

  提前一周准备,明确小组中的分工,人数过多的大组要继续分成小组,确保人人参与,任务明确,调查表的制作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

  教师:

1、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

  2、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开展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

  3、电视报刊中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信息;

  4、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或录相带;

  5、指导学生制作手抄报;

  6、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言:

80年代的富人比肚子,90年代的富人比房子、车子,现在的富人比什么呢?

——比健康!

虽然人生的财富、地位、名誉、家庭都是很重要的,但是都是零,健康才是一,有了健康就有了未来和希望,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我们的健康,关注与我们健康密切相关的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我们每天都吃饭,或许你会说,吃饭不过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可是,对于其中的学问你能了解多少呢?

其实,饮食的质量和卫生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关系。

什么样的膳食结构才算均衡合理?

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卫生安全的?

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是如何吃早餐的。

  学生介绍后,其他同学帮助分析早餐营养是否合理。

那么什么样的饮食算是合理的营养?

如何注意食品安全?

  设计意图:

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望。

在刚刚上课就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引出课题:

什么是合理的膳食?

怎样做才能吃出健康呢?

  

(2)联系实际、交流合作

  多媒体呈现问题:

  生活中还有哪些饮食现象是不合理的?

说出其中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悟科学道理。

学生在其中讨论分析,感悟、交流。

  设计思想:

让学生通过观察、举例,利用学过的有关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等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做法自己去分析、体会偏食和挑食等作法的不良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为学习合理营养做好铺垫。

  (3)阅读分析、自主学习

  利用课件展示“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阅读分析:

“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物分哪几种类型?

一日三餐中的食物能量比例?

什么是合理营养?

最后总结、归纳出合理的饮食结构。

  设计思想: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逐步深入进行探究,重点理解什么是合理的饮食结构?

从而得出合理营养的真正含意。

  (4)实际设计、合作探究

  利用学过的合理饮食结构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合理营养知识,为亲人献爱心,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

学生要注意讨论在设计食谱时应考虑到哪些因素?

  设计思想:

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设计,展示、交流设计的结果,使他们从机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从“学会”转变成“会学”。

  (5)实物展示、交流合作

  请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收集的小食品包装袋,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各项内容,并和同学交流,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同时,向大家提出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食品?

从而调动同学们的探究欲望,引出绿色食品概念,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设计思想:

让学生通过实物展示、观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6)情感升华、结束新课

  课件展示常见的十大拉圾食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概括说明只有既营养又安全的食品才是放心的食品,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

体现生物学的实用价值以及在指导学生健康生活当中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俗话说得好: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关系到人身体健康的大事,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

即使食品不可能做到"零风险",那么有关方面也应该努力去为大家创造一个相对放心的饮食环境。

这就需要执法部门、餐饮业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做出切实有利的行动来,我们消费者平时应该多了解一些基本的饮食常识,关心自己的日常饮食,关注家人的身体健康。

培养的健康理念,时时关注健康,关注食品安全,学为所用。

我们要将健康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记住,要用知识生活,而不要用习惯生活。

(并把这一点做为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合理营养

  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

  2.“平衡膳食宝塔”

  3.什么是合理营养?

  4.我国的膳食指南

  二、食品安全

  1.怎样购买安全食品

  2.关注《食品安全法》

  3.了解绿色食品。

  练习:

  1.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应该先洗后切,还是先切后洗?

为什么?

  思路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维生素C的性质,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说,在水中可以被水溶解,进而随着水流失掉。

蔬菜切后,一些细胞就会被破坏,没有了细胞膜的保护,维生素就可以流失到水里,被水溶解而流失。

而如果先洗后切,就不存在流失的问题。

  正确答案应该先洗后切。

因为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若先切后洗,则维生素C很容易随水流失掉而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

  2.青少年应该如何注意饮食安全,谈谈你的认识。

  解题规律此题看上去很大,不知该如何下手,但仔细想想本题的考查点就不难答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和观念。

因此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入手,从小事中总结出几点,这样不仅条理清晰,同时也可以抓住多个采分点。

但答题时要注意先列出观点,再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要注意环境卫生,只有环境卫生,才不会污染食品。

如要注意保持厨房的卫生、饭厅的卫生等。

(2)要注意个人卫生。

只有注意了个人卫生,我们才能保证食物不会在食用前被我们所污染,如常洗手、剪指甲等。

(3)不要吃不安全的食物、不卫生的食物。

如,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吃街边的小摊上的食物,这些食物有的来源不正规,没有合格证,出售者也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因此说这些食品不安全,另外有些小摊的食品也不卫生,吃了这些食物都很不安全。

  

  优质课资料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谷第三中学 高级教师 王文芳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中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

本节教学可以说是本章的一个小结,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内容都能用于解决本节所涉及的问题,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亲自下厨烹饪。

  2、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亲自为长辈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长辈的饮食和健康。

  2、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从目标可以看出,学生要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那么前提就应从例子上也能判断出怎样的饮食是不合理,怎样的饮食是合理。

这种合理最后归纳为能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包括了对食物的成分和吃的量的一个认识,是日常生活常识、信息与现有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教材开展了一个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是把情感与知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和造就了亲子活动的沟通平台。

  所以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和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营养问题是不容任何人回避的,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人体的消化方面的知识。

本节知识与学生自身健康密切相关,学生有感性认识。

但现代中学生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实践能力都较差。

据此本节课教学定位于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的升华。

提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等查找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布置观察生活实践,增加生活常识性知识。

通过为亲人设计食谱,鼓励他们亲自到市场购买原材料,在家长的协助下亲自烹饪,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并通过此活动学会关爱身边亲人。

同时通过关注食品安全的真实事件,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从而在生活中关注食品安全,关注家人健康。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不单纯是向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上的价值,促使学生养成合作、分享、关爱他人、孝敬父母、有责任感的良好个性品质。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扮演服务者(即为学生制备必要的课件),合作者(即协助学生完成探究的主题),引导者(即对学生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完善),参与者(即参与学生的调查、讨论和交流),组织者(即与学生一同汇总材料为课堂展示做准备),为学生展示个性搭建平台,注重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的空间与层次。

  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实物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

1、准备小品《不吃早餐的坏处》;

  2、学生早餐和正餐情况的调查报告;

  3、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拍相片、整理评价意见;

  4、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

  5、制作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手抄报;

  6、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

  7.第1小组(5人)制定调查表,调查本班同学饮食习惯并归纳分析。

  第2小组(会做饭菜的学生)根据膳食指南,为家庭中的长辈设计一份食谱,记录长辈的评价;

  第三小组(约20人)向父母或医生等咨询怎样注意食品安全,汇总。

  第四小组(余下的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归纳购买食品应该关注什么?

  提前一周准备,明确小组中的分工,人数过多的大组要继续分成小组,确保人人参与,任务明确,调查表的制作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

  教师:

1、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

  2、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开展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

  3、电视报刊中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信息;

  4、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或录相带;

  5、指导学生制作手抄报;

  6、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言:

80年代的富人比肚子,90年代的富人比房子、车子,现在的富人比什么呢?

——比健康!

虽然人生的财富、地位、名誉、家庭都是很重要的,但是都是零,健康才是一,有了健康就有了未来和希望,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我们的健康,关注与我们健康密切相关的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我们每天都吃饭,或许你会说,吃饭不过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可是,对于其中的学问你能了解多少呢?

其实,饮食的质量和卫生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关系。

什么样的膳食结构才算均衡合理?

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卫生安全的?

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是如何吃早餐的。

  学生介绍后,其他同学帮助分析早餐营养是否合理。

那么什么样的饮食算是合理的营养?

如何注意食品安全?

  设计意图:

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望。

在刚刚上课就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引出课题:

什么是合理的膳食?

怎样做才能吃出健康呢?

  

(2)联系实际、交流合作

  多媒体呈现问题:

  生活中还有哪些饮食现象是不合理的?

说出其中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悟科学道理。

学生在其中讨论分析,感悟、交流。

  设计思想:

让学生通过观察、举例,利用学过的有关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等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做法自己去分析、体会偏食和挑食等作法的不良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为学习合理营养做好铺垫。

  (3)阅读分析、自主学习

  利用课件展示“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阅读分析:

“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物分哪几种类型?

一日三餐中的食物能量比例?

什么是合理营养?

最后总结、归纳出合理的饮食结构。

  设计思想: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逐步深入进行探究,重点理解什么是合理的饮食结构?

从而得出合理营养的真正含意。

  (4)实际设计、合作探究

  利用学过的合理饮食结构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合理营养知识,为亲人献爱心,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

学生要注意讨论在设计食谱时应考虑到哪些因素?

  设计思想:

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设计,展示、交流设计的结果,使他们从机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从“学会”转变成“会学”。

  (5)实物展示、交流合作

  请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收集的小食品包装袋,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各项内容,并和同学交流,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同时,向大家提出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食品?

从而调动同学们的探究欲望,引出绿色食品概念,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设计思想:

让学生通过实物展示、观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6)情感升华、结束新课

  课件展示常见的十大拉圾食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概括说明只有既营养又安全的食品才是放心的食品,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

体现生物学的实用价值以及在指导学生健康生活当中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俗话说得好: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关系到人身体健康的大事,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

即使食品不可能做到"零风险",那么有关方面也应该努力去为大家创造一个相对放心的饮食环境。

这就需要执法部门、餐饮业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做出切实有利的行动来,我们消费者平时应该多了解一些基本的饮食常识,关心自己的日常饮食,关注家人的身体健康。

培养的健康理念,时时关注健康,关注食品安全,学为所用。

我们要将健康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记住,要用知识生活,而不要用习惯生活。

(并把这一点做为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合理营养

  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

  2.“平衡膳食宝塔”

  3.什么是合理营养?

  4.我国的膳食指南

  二、食品安全

  1.怎样购买安全食品

  2.关注《食品安全法》

  3.了解绿色食品。

  练习:

  1.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应该先洗后切,还是先切后洗?

为什么?

  思路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维生素C的性质,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说,在水中可以被水溶解,进而随着水流失掉。

蔬菜切后,一些细胞就会被破坏,没有了细胞膜的保护,维生素就可以流失到水里,被水溶解而流失。

而如果先洗后切,就不存在流失的问题。

  正确答案应该先洗后切。

因为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若先切后洗,则维生素C很容易随水流失掉而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

  2.青少年应该如何注意饮食安全,谈谈你的认识。

  解题规律此题看上去很大,不知该如何下手,但仔细想想本题的考查点就不难答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和观念。

因此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入手,从小事中总结出几点,这样不仅条理清晰,同时也可以抓住多个采分点。

但答题时要注意先列出观点,再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要注意环境卫生,只有环境卫生,才不会污染食品。

如要注意保持厨房的卫生、饭厅的卫生等。

(2)要注意个人卫生。

只有注意了个人卫生,我们才能保证食物不会在食用前被我们所污染,如常洗手、剪指甲等。

(3)不要吃不安全的食物、不卫生的食物。

如,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吃街边的小摊上的食物,这些食物有的来源不正规,没有合格证,出售者也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因此说这些食品不安全,另外有些小摊的食品也不卫生,吃了这些食物都很不安全。

  

  优质课资料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谷第三中学 高级教师 王文芳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中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

本节教学可以说是本章的一个小结,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内容都能用于解决本节所涉及的问题,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亲自下厨烹饪。

  2、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亲自为长辈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长辈的饮食和健康。

  2、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从目标可以看出,学生要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那么前提就应从例子上也能判断出怎样的饮食是不合理,怎样的饮食是合理。

这种合理最后归纳为能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包括了对食物的成分和吃的量的一个认识,是日常生活常识、信息与现有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教材开展了一个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是把情感与知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和造就了亲子活动的沟通平台。

  所以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和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营养问题是不容任何人回避的,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人体的消化方面的知识。

本节知识与学生自身健康密切相关,学生有感性认识。

但现代中学生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实践能力都较差。

据此本节课教学定位于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的升华。

提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等查找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布置观察生活实践,增加生活常识性知识。

通过为亲人设计食谱,鼓励他们亲自到市场购买原材料,在家长的协助下亲自烹饪,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并通过此活动学会关爱身边亲人。

同时通过关注食品安全的真实事件,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