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2224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docx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之一)

张红宇

【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专题号】F13

【复印期号】2005年12期

【原文出处】《管理世界》(京)2005年09期第59~69,98页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内容提要】城乡统筹,要求以政府行为为主导,通过统筹方式处理好新时期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

对城乡统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善于观察、认真分析,调整政策思路。

从此角度出发,本文对城乡统筹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首先,城乡统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初级阶段重点应该是支持产业的发展,主要注重效率,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后,城乡统筹的重点则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其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除了要关注劳动力流动现象外,更要关注产业转移问题,实现劳动力大范围流动向产业大区域、大规模转移过渡,使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这是重要的制度创新。

第三,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构成了现代化的主题,在城乡统筹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农业现代化短腿的问题,努力做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第四,统筹城乡发展决不能以牺牲资源作为经济粗放增长的代价。

第五,要高度重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品供给,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第六,要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障碍,实现城乡制度大同,必须通过大量过渡性中间制度安排,逐步实现。

全文在分析了上述推进城乡统筹过程中六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推进城乡统筹必须坚持政府是推动城乡统筹的主体、产业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改革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循序渐进是统筹城乡的客观规律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问题/新观察/新对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要求以政府行为为主导,通过统筹方式处理好新时期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

但由于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予以消除,一些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长时期的过程;一些矛盾的化解,也需要采取过渡性的中间制度安排,还有一些矛盾和问题则是在推进城乡统筹过程中逐渐暴露的。

对城乡统筹过程中出现的若干矛盾和问题,要善于观察,认真总结,要有新的思维,从而调整好我们的政策思路,推进城乡统筹的健康发展。

    一、阶段性发展与战略选择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按照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人均GNP在755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755~2995美元为低中等收入国家,2995~9266美元的为高中等收入国家,9266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分析,按汇率法计算我国人均GDP在1999年超过780美元,开始迈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注:

引自王梦奎等著:

《新阶段的中国经济》,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水平,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按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时,要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因此,这是一个关键时期,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结果:

把握得好,我国经济社会就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有可能在短时期内跨进发展新阶段;把握不好,丧失机遇,发展则可能陷入停滞徘徊境况。

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对任何国家的成长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东亚国家和拉美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相继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经历了20年的发展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通过调整政府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积极干预,一方面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迅速成长发展,做大经济总量;一方面努力缩小工农收入差距,减少社会冲突,追求社会公平。

结果日本在1986年人均GNP达到12840美元,韩国(1997年)新加坡(1991年)人均GNP分别达到10550美元和14960美元,人均GNP分别增长十几倍,从而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注:

引自郭克莎:

《人均GDP1000美元之后的长期发展进程》,《开放导报》,2005年第1期。

);而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在保持投资和消费增长,控制物价上扬以及确立国家产业经济结构和发展目标,特别是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克服社会公平矛盾,消除社会不稳定方面,多年来政府缺乏持续稳定的战略思路,对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没有采取积极干预政策,政府调控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偏差。

简言之,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停滞,关键是一方面缺乏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又放任居民收入差距无限扩张,恶化社会公平指数,而政府无所作为,不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更强化这种衰退的趋势。

因而与东亚国家相比出现巨大落差。

同样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20年后,阿根廷1981年人均GNP只有2560美元,而巴西、墨西哥的人均GNP直到1995年和1994年也仅为3690美元和4590美元,至今仍徘徊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注:

引自郭克莎:

《人均GDP1000美元之后的长期发展进程》,《开放导报》,2005年第1期。

)。

从国内的实践看,尽管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城乡统筹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早期也并没有成为不同区域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

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客观上拥有比中西部地区更多的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客观上要求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在城乡统筹方面表现出足够的自觉行动。

事实上,江苏、上海城乡统筹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江苏苏南地区依靠乡镇企业,上海依靠联营企业,开始以工补农的实践,到目前江苏、上海开始全面实施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江苏、上海的城乡统筹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

在早期阶段,当苏南地区和上海市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以工补农”的实践主要表现在通过兴办农村工业,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利用国家免征为社员生活生产服务企业所得税的条件,以工业生产利润补贴农业经营,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开始兴办农村社会事业等;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宽松,江苏苏南地区和上海等地抓住机遇,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社会化,经济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江苏苏南地区和上海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村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也明显加快。

到90年代中后期,这些地方人均GDP已达到和超过了2000美元,为城乡统筹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城乡统筹发展进入第二个时期。

党的十六大以后,江苏苏南地区和上海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城乡统筹进入全面推进的第三个时期。

由于经济总量扩张,政府开始将城乡统筹的重点放在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策由早期做大做强经济基础,扶持产业成长,开始向关注社会公平,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农村公共品,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转变。

2004年,江苏苏南地区、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2左右,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极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面貌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作为西部地区的成都市,在2003年开始实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过程中,通过政府行为引导,坚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城乡统筹的规划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的居住方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向城区集中,以发育大户经营为载体,土地向规模经营大户集中,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农民向城镇集中。

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三大重点工程”,有力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效果也开始显现。

总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个关键点,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充满着机遇和挑战,也充满着矛盾和风险。

在这一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通过政府行为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两个趋向”论断,充分发挥好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握住城乡统筹阶段性特征,适时作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战略目标选择十分重要。

2004年,东部地区的上海、北京、浙江和江苏,人均GDP已分别达到5227、3464、2876和2502美元,实际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后期。

河南、湖北和湖南作为中部地区,人均GDP则分别为1100、1266和1011美元,处于典型工业化中期阶段。

而贵州、甘肃和云南人均GDP仅分别为492、719和809美元(注:

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5)》计算。

),大致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

因此,我们只能通过设置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不同的阶段发展来实现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

从我国实践看,早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多地表现为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即一方面利用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优势,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升工业化水平,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增加农业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和现代技术装备水平,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改造传统农业,对农业注入现代化要素,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工农两大产业协调发展。

尔后,随着人均GDP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总量扩张,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点要及时由支持农业产业发展,转向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加大对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为农村提供更多公共品,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注基本医疗援助、义务教育实施、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等社会公平性问题。

换言之,当经济发展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统筹的重点在于刺激经济总量增长,支持产业发展,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竞争力;而在经济发展有了足够的实力后,要及时调整政府行为,将城乡统筹的重点领域由经济发展转向追求社会公平。

这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东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的经验的启示。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府统筹行为不可取,而过早地把经济增长型社会变成一个分配公平型社会也是十分危险的。

    二、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是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成长阶段绕不开的话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同样绕不开这两大问题。

过去的讨论,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性论述得已经十分充分,特别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常适用于刘易斯关于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模型。

该模型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无限劳动力供给。

一方面相对于资本和土地,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且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另一方面,农业劳动者的工资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而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工业部门上只要提供略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便可以得到绵绵不断的农村劳动力供给。

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由于得到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而不断增长,而农业在挤出剩余劳动力后劳动生产率又得以提高,农民收入也因此增加,整个经济进入农业部门停止劳动力输出的“转折点”。

刘易斯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近十多年为什么我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又解释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现代工业部门和非农产业的发达,因而总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向东部地区流动的现象。

同样,2004年以来,随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变化,农产品价格上涨,加上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农业经营一度改变了排斥劳动力现象,并重新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产业领域,以至于广东、浙江和上海等地出现了外地流动劳动力供给减少,就业劳动力要求工资增加,福利改善的要求增加的现象。

对此,刘易斯模型也给出了解释的答案:

一旦农业劳动力减少到一定阶段,农业总产出开始下降,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农业工人的工资上升。

这迫使工业部门支付的工资提高,其积累能力达到新的转折点。

然而,刘易斯模型同样可以解释在不同区域间资源要素的流动由不均衡到均衡发展的过程。

事实上,当生产要素可以在空间上无成本自由流动时,市场经济将促使区域经济发展。

因为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发达地区技术、资本要素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短缺,而欠发达地区资本、技术短缺而劳动力相对丰裕。

资源禀赋不同决定了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可向发达地区流动,发达地区技术、资本也可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从而改变不同区域间要素资源的相对价格,实现要素价格在区域间的均衡化和协调发展。

这其实是非常符合梯度推移和非均衡发展理论的。

解释劳动力流动和要素资源在区域间流动的合理性,其要义在于说明城乡统筹一定要与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特别是劳动力流动一定要与产业转移结合起来。

最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开始实施,促使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突破口就是产业转移。

过去理论和实践关注的更多是劳动力作为要素资源的流动和配置,而作为资本、技术载体的产业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区域间转移以及改变要素资源相对价格的冲动。

换言之,劳动力要素资源在东西区域间的流动,促使了东部地区率先现代化的发展,而产业作为资源要素在东西区域间的转移,同样可以促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区域战略目标的实现。

比如,东部发达地区将纺织、机械、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资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劳动力资源密集的低端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对发达地区而言是降低土地、劳动力和能源成本的最优选择。

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则可以通过相对低成本的土地、劳动力和能源等资源要素,吸纳异地产业安置,形成东部发达地区与其他区域分工合作,资源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这既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使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与此同时,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实施产业转移一开始就要注意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所谓产业集群是围绕某个特定的领域和产业所形成的企业集合,区域内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便于相互共享能源、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要素资源,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双重效应。

防止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多单元重复和无序竞争。

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形成有利于城乡互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将公共政策重点转向支持产业转移和培育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

最近几年,浙江省在城乡统筹中以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突破口,在区域范围内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联动的新机制。

其中最有特色的做法就是做大做强块状经济,即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同质产业集聚为支撑,把各类企业,专业市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工业化支撑城市化,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

2003年浙江全省已形成300多个产值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大大提升了浙江产业经济发展水平。

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历程看,产业转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实施优化配置的实践屡见不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成为世界工厂是欧美国家实施产业转移的结果,尔后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工厂也是欧美、日本等国实施产业转移的结果。

最近十多年间,沿海发达地区继续成为外资、合资企业的集聚地区,都是产业转移的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素资源市场化程度提高,一些低端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发展,这是符合梯度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移既是缩小区域产业差距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也是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构建不同区域产业体系的必要条件。

而且,这种产业转移使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可以就地实现,客观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劳动力大范围流动向产业大区域、大规模转移过渡,本质上是重大的制度性创新。

当然,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实施产业转移,既要考虑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效率提高问题,更要考虑这种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切不能转移污染,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置换代价。

    三、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

城乡统筹要贯穿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也要贯穿于传统农业改造、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形成现代农业的过程。

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改变落后的农业与先进的工业,贫困的农村与繁荣的城市并存的现象。

总之,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政府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篇文章要一起做。

之所以关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因为国民经济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相互协调和相互带动。

一个经济部门和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与其相关的经济部门和行业也要随之快速发展。

国家现代化是由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作用的发挥都不可忽视。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前提,而农业现代化又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正如“木桶定律”原理一样,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桶壁的长边,而取决于短边。

如果现代农业不发展,是条短边,工业化、城市化的容量也绝对大不了,持续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城乡统筹的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这是适合发展经济学原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费景汉—拉尼斯认为,农业部门的现代化既重要又困难。

其重要性在于若不持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供更多的农业剩余,农业部门释放的劳动力就不能得到重新配置。

因此,传统农业部门必须不断吸纳现代要素资源成分,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而农业现代化的困难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仅取决于农民获得现代化投入品的程度,还取决于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市场化。

农业现代化不仅与工业化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取决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资源市场化进程,最终取决于城市化进程。

农业要从工业部门获得现代要素资源的投入和更多的消费品,而随着现代要素投入品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特别是劳动力和土地的市场化配置,农民获得相应的利益后,农民就可能放弃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农村开始城市化。

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促进了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

而农业现代化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劳动力流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为工业化、城市化的更大进步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问题是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农业现代化发展任务艰巨。

从现阶段看,农业与工业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表现出强烈的二元结构特征。

2004年,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就业人数仍高达3.53亿,经营耕地总量约为1.3亿公顷,劳均为0.37公顷,创造产值为20768亿元,人均为0.59万元。

以单一的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来衡量,无论是采取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二元对比系数或二元反差指数测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仅远远落后于同等经济发展阶段其他国家的水平,而且远远落后于自身工业化进程。

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讲,2004年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均创造GDP为0.59万元,第二产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28万元,第三产业劳动力人均GDP为1.9万元,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7.25倍和3.2倍;从二元对比系数,即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来看,有资料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系数比较一般为0.31~0.45,发达国家一般为0.52~0.86,我国是0.138,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从二元反差指数,即工业或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反差指数越小,农业与工业的差距越小,农业与工业发展越均衡(注:

引自任保平:

《加快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

我国2004年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差高达29.7个百分点。

即使考虑到我国农业劳动力普遍存在的兼业现象,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偏差明显也是不争的事实。

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势必影响农业剩余产品的提供。

最近几年,粮食供求关系失衡,农产品供给不能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和工业化发展要求,使农业一再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如何克服农业生产周期长、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容易遭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影响以及投资回报率低等弱质产业特征,发挥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态与环境的多功能产业特征,要求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充分考虑工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使工农两大产业协调发展。

首先,要用工业化理念来谋划现代农业发展,要用现代的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装备农业,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其次,要大力发展农用工业,为农业提供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各类农业机械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成本;提供多种优质、高效、低残留的农业投入品,通过科技发展改造农业,为农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再次,要促进工业与农业的产业对接,调整工业布局,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发展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突破口,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突破传统农业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业企业,建立农户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提高农业效益。

突破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坚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努力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必须突破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城市建设的分割局限性,促进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针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裕的特点,要在强化农村人口,特别是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注重将简单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基础上,促使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提高农业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身份的多种转变。

一方面,滞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要进行分工,进行职业分解,部分农民成为企业家,专门从事农业经营管理,更多的农民则从限定于农业,甚至从单纯种养业的环节中解脱出来,形成包括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有不低于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不低于非农产业劳动力的经营收入,确保现代农业发展。

另一方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实现非农就业,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分业,实现身份转变,通过中间制度过渡逐步使农民转变为市民。

为此,必须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发育和开辟农村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明确农民作为经济人的利益主体地位,降低农民分工分业的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互动的良性循环。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之二)

张红宇

【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专题号】F13

【复印期号】2005年12期

【原文出处】《管理世界》(京)2005年09期第59~69,98页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内容提要】城乡统筹,要求以政府行为为主导,通过统筹方式处理好新时期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

对城乡统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善于观察、认真分析,调整政策思路。

从此角度出发,本文对城乡统筹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首先,城乡统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初级阶段重点应该是支持产业的发展,主要注重效率,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后,城乡统筹的重点则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其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除了要关注劳动力流动现象外,更要关注产业转移问题,实现劳动力大范围流动向产业大区域、大规模转移过渡,使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这是重要的制度创新。

第三,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构成了现代化的主题,在城乡统筹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农业现代化短腿的问题,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