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2680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4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docx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汇总

锅炉水冲洗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

锅炉型号:

本锅炉为超临界参数、螺旋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露天布置的型锅炉,锅炉配有带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

为改善受热面传热效果,改善检修作业环境,对锅炉进行水冲洗。

水冲洗范围:

锅炉炉膛水冷壁、屏式过热器管组、高温过热器管组、低温过热器管组、包墙过热器管组、顶棚过热器管组、省煤器管组、高温再热器管组、低温再热器管组、水平烟道底部、折焰角、挡灰墙、尾部烟道内的防风板、炉底冷灰斗及省煤器(中间)灰斗等。

2项目目标:

2.1质量目标

2.1.1工程范围内的设备冲洗后全部见金属本色(金属表面无灰渣、结焦)。

2.1.2各设备表面及各设备管间见金属本色(金属表面无灰渣、结焦)。

2.1.3工程范围内(即整个锅炉内部)清洗无灰、无焦。

2.1.4清洗不得损伤设备本身以及工程范围内其他任何设备包括吹灰器管、温度测点等。

2.1.5清洗排污的过程中不得出现因排水管道接口或排水管道本身质量等任何原因造成的污水外漏和环境污染。

2.2工期目标

自接到招标方通知之日起,2天内赶到现场,自招标人发出通知之日起计算,从第3日开始计算工期,工期为每台炉6天。

3编制依据

序号

资料名称

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

建标[2006]102号

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GB26164.1-2010

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

锅炉机组)

DL/T5210.2-2009

4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5

厂家图纸

4作业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开工前,首先进行图纸会审,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施工方案,编写上报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4.1.2将施工工具、机具及施工用的电源、水源准备完毕。

4.2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

安全员

冲洗班长

冲洗班长

清灰班长

后勤保障

4.3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序号

作业人员

数量

资格要求

资质

1

施工经理

1

能够审清本项目施工图纸,掌握施工工艺,熟悉施工质量和安环要求。

高级工

2

安全员

1

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现场施工经验,熟悉施工现场安全要求,具有专业安全员证书。

持证

3

冲洗班长

2

熟悉锅炉水冲洗的工艺流程,能有效组织好作业人员按照措施的要求作业,熟悉安全质量要求。

持证

4

冲洗工

6

熟练掌握本项目的技术、工艺要求,知道施工质量、安环要求。

持证

5

清灰班长

1

熟悉清灰的工艺流程,能有效组织好作业人员按照措施的要求作业,熟悉安全质量要求。

6

清灰工

8

熟悉清灰工艺及施工安全要求。

4.4作业工机具

施工作业工机具统计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平板汽车

30t

1

水平运输

2

汽车吊

8t

1

运输

3

高压清洗机

2

冲洗用

4

排污泵

2

排灰

5

清污车

1

厂内运灰

6

手锤

2.5磅

2

拆装人孔门

7

活口扳手

12寸

8

安装

8

氧气、乙炔架

1

安装

9

割矩

1

安装

10

焊把

1

安装

11

卡环

5t

4

吊装

12

钢丝绳

φ19-6×37

2

运输、吊装

4.5材料和设备

高压清洗机应有严密的布置方案;起吊工器具(吊车、电动葫芦、钢丝绳、卡环、倒链等)应能满足施工,并在使用前仔细检查,不合格的应及时更换。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设备应提前到现场。

对所到现场的设备应按照吊装计划顺序及阶段性安装构件数量进行全面清点,逐件记录,以确保安装工序的连续性。

4.5.1安装消耗材料统计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材质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胶管

m

50

排灰

2

钢丝

0.5mm

kg

1

捆扎

3

钢丝绳套

φ19-6×37

m

80

吊装

4

脚手板

2m

20

平台搭设

5

脚手板

4m

60

平台搭设

4.6安全器具

施工安全主要用具统计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安全帽

24

2

安全带

24

3

防护眼镜

24

4

警告、警示标牌

2

5作业程序和方法

5.1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

开始日期

天数

结束日期

施工准备

8月26日

3

8月28日

炉膛冷却

8月26日

3

8月28日

折焰角清灰

8月29日

1

8月29日

搭炉膛脚手架

8月30日

1

8月30日

省煤器灰斗放灰清理

8月27日

4

8月30日

低再水冲洗

8月31日

2

9月1日

低过水冲洗

8月31日

2

9月1日

包墙水冲洗

8月31日

2

9月1日

省煤器冲洗

8月30日

2

8月31日

高过高再冲洗

8月30日

1

8月30日

顶棚冲洗

8月30日

1

8月30日

屏过冲洗

8月30日

1

8月30日

水冷壁冲洗

8月31日

2

9月1日

清理灰斗积灰

9月2日

1

9月2日

清理现场

9月3日

1

9月3日

64

62

60

58

56

54

52

50

48

46

44

42

40

38

36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清洗机

中间灰斗

省煤器

低过

低再

高再

高过

屏过

冷灰斗灰水至锅炉捞渣机

锅炉捞渣机

临时管道

省煤器中间灰斗灰水至锅炉渣浆池

防止污水外漏和环境污染措施

1检修人员密切监视污水污染情况,防止灰水漫流、保持低水位,保障排灰通道畅通。

2密切监视捞渣机灰水排放情况,设专人检查零米现场,发现污水外漏立即停止冲洗作业,及时排除故障。

3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交接班同时交接现场卫生。

4现场设专人检查临时管道是否破漏、堵塞及灰水沉淀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冲洗排除故障。

炉水冲洗清灰方案

5.2作业方法

5.2.1清洗作业施工组织方法

高压水清洗作业至少需3人组成,具体作业人数根据工作难易和环境等实际情况而定。

轮流作业分两班,每班设班长1人,班长要确保作业前:

1)协调好全班的工作;

2)充分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3)已安排好具体作业程序;

4)已清理好作业场地并确保在清洗作业期间不被占用。

喷枪操作者直接操作喷枪、喷头或喷枪进行射流清洗作业者,喷枪操作者在作业开始后必须控制射流。

泵操作者作业的第二个人员即泵操作者,在清洗作业期间监视并控制泵压力的升降,同时,必须始终注意喷枪操作者,以便其一旦遇到困难或发出疲劳信号时能立即作出反映。

泵操作者同时还应注意作业现场及周围情况,以防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或出现其它隐患。

一旦出现任何意外情况,泵操作者必须立即降低泵压力直到隐患排除再重新作业,泵操作者在降低泵压力时应发出警告,以免喷枪操作者因反冲力的突然消失而失去平衡。

其他操作者根据作业具体情况,清洗作业班可能还需要其他操作者。

例如,当喷枪或柔性喷头不断向前进给时,喷枪操作者应再配一名助手,再如,当泵的位置距喷枪操作者较远,可能在其视线以外,此时则需一名成员监视整个清洗作业现场,在喷枪操作者与泵操作者之间联络。

身体状况所有成员尤其喷枪操作者必须充分具备担任其作业任务的体力和精力。

岗位轮流射流反冲力及射流作业环境(如反溅水)容易使喷枪操作者疲劳,因此,成员应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单人作业单人可允许操作压力不高于20Mpa-80Mpa、流量低于38L/min的水射流系统。

信号水射流噪声及一些安全防护用品可能会影响成员间用声音联络。

全班对作业的每步操作(尤其是开泵、升压、降压、停泵)必须有明确的约定信号。

作业前每个成员必须明确这些信号的意义。

5.2.2施工技术方案

确定作业工况客户和承包商在清洗作业前必须对清洗对象及垢层作必要的分析,确定清洗作业所必需的工作压力和流量。

在流量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以较低的工作压力来完成清洗作业。

作业空间限制当清洗作业受到空间限制时,客户与承包商应拟定一套特殊的作业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首先应妥善清理并明确界定作业场地。

作业场地作业对象可以移动的情况下,最好将其运至高压水射流设备特定的场地内作业;否则,只能现场作业。

这样,必须经客户和作业队双方制定出具体的作业措施后方可开始作业。

作业清单应将作业程序和所需用设备列出详细清单,以确保清洗作业有序进行。

电气设备作业现场的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绝缘完好,带有屏蔽防护罩或其它防护装置,以防止其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阀溢流卸荷阀(或调压阀与截止阀组合)是由操作者直接控制的必备阀,以迅速卸荷,使系统压力降至低压状态。

喷头操作者必须控制能关闭水射流的控制阀,无论阀的开关是手动还是脚踩,该阀在操作者制动时能灵敏动作。

同时,控制阀应具备自锁机构以防止其意外动作。

控制阀在作业前须进行检查,如有故障,必须更换或修复后方可开始作业。

装置配管

软管布置与支承软管应昼布置在操作者不会穿越、行走的地方,软管、硬管及接头应支承固定,以免来自联接端部的振动引起软管的摆动和摩擦。

软管防护所有软管都应防止被车辆驰过压扁;严禁软管的超过其允许额定工作压力下工作;应尽量避免磨料冲刷软管。

所有软管都应进行缺陷检查;作业过程中也应进行同样的经常性检查。

接头、垫圈所有接头、垫圈在装配前应清洗干净,并确保其密封性能可靠、承压匹配。

管路预冲洗在安装喷头前,应开机常压运行,使系统管路冲洗干净,以防管路中有颗粒杂质堵塞喷嘴。

喷头喷头安装前必须检查,防止损坏,堵塞或其它缺陷,有缺陷的必须更换或修复。

系统升压应缓慢,确保喷嘴出流通畅,喷嘴直径应与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匹配。

作业面作业前,操作者应确信射流可清洗到所有被清洗面,操作者应始终站在安全、稳定的位置;应对作业现场仔细检查,确保软管及其它设备不妨碍操作者移动;所有不经固定的物件都应搬走固定在一定位置,以防万一滑动或倾覆。

进入作业现场客户应通知本单位尤其是可能接近作业场地的人员进行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同时告知他们进入作业现场的规程。

接头防护软管与喷枪连接处必须再装一外层护管(如胶管)。

万一软管、硬管或接头破裂,护管可使操作者免受伤害。

动力设备停机状态所有靠近清洗场地的动力设备一般应处于停机或断电状态,除非清洗作业本身要求这些设备动转。

5.2.3作业规程

5.2.3.1常规作业

5.2.3.1.1启动只有得到喷枪(头)操作者的指令,泵操作者方可启动清洗设备(图5)。

系统升压前,泵操作者要确认喷头已指向或处于工件内部,喷头操作者处于安全位置并已控制喷头,其它队员也已就位。

5.2.3.1.2作业过程中的检查升压前后,泵操作者都须观察软管及各接头,以便及时发现任何泄漏故障。

5.2.3.1.3紧固与调节当水射流系统处于有压状态时,除阀的调节外,其它零部件都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得在系统工作时对紧固件、连接件进行紧固与调节,需要维修或调节时,必须停机使系统卸压。

5.2.3.1.4设备故障作业前试车时,如果卸荷阀或安全阀失灵,不能正常工作,必须立即停机检修,在故障零部件修复或更换前,系统不得再启动。

5.2.3.1.5压力控制泵操作者在升压时应缓慢调节,使喷头操作者适应射流反冲力的变化,一旦达到工作压力,没有调压指令则不应再作大幅度调节;系统关机降压时也应缓慢动作,以防反冲力突然消失而使喷头操作者失去平衡。

同时,喷头操作者的站立交工也应适应反冲力的变化。

5.2.3.1.6喷嘴喷嘴与系统工作压力的匹配应确保初始工况符合清洗内表面、射流方向与喷头体往往有一定角度,为减少操作者所承受的反冲力,需在喷头上安装两个以上喷嘴,以使反冲力得以平衡,因此,作业前应特别检查这些喷嘴,防止某个喷嘴损坏或堵塞。

采用这种平衡式喷嘴,喷枪压力应缓慢上升,确保喷头射流各方向的反冲力相等。

同时,操作者也应持好喷枪,防止喷嘴瞬间堵塞而引起喷头突然偏摆。

5.2.3.1.7停止作业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1)任何未经允许的人员进入作业场地;

2)发现险情或隐患;

3)装置或工厂报警;

4)出现与本标准规定相悖的情况。

系统卸压后仍需注意安全问题,尤其喷枪上装有截止阀时,喷头操作者应确保关机后管路或喷枪中无剩余压力。

5.2.3.2错误使用操作者不能倚靠在系统中的软管或其它部件上,它们不能用来支撑操作者的重量,当作业空间受到限制时,这一点更须引起注意。

5.2.3.3进出作业场地清洗作业期间闲人不得进入作业场地,禁止进入作业场地的警示标牌应醒目地挂在护栏处。

作业前应制定进出作业场地规程,当有人需进入或要求暂停作业时,应先引起现场,除喷头操作者外的任一名队员注意,在作业过程中,只要不关闭喷枪,喷头操作者不得分散注意力。

5.2.3.4升压在检查系统泄漏情况或故障零部件时,系统应缓慢升压,发现泄漏或故障件,应立即在完全卸压条件下,停机予以修复或更换。

5.2.3.5喷枪作业

5.2.3.5.1控制喷枪上应装有控制阀,喷应操作者应直接控制该阀开关(图6)。

5.2.3.5.2值班系统在有压情况下必须有人现场值班。

5.2.3.5.3多枪作业在同一场地多枪作业时,操作者之间必须设置护栏或保持足够的空间距离,以防彼此受到高压水的伤害。

5.2.3.5.4清洗物件的固定禁止人工直接支承把持被清洗物件。

5.2.3.5.5喷枪最小长度操作者持枪向下时,喷枪最小长度要确保喷嘴触地而不触及或位于鞋面之上。

5.2.3.6柔性喷枪作业

5.2.3.6.1控制连接喷头的软管上应连接控制阀,喷头操作者应直接控制该阀开关。

5.2.3.6.2防止喷头后退应采取有效强制措施防止喷头从被清洗管件中沿喷头进给方向反向后退。

5.2.3.6.3反冲力应用作业时,如果没有良好的屏障保护装置,喷头的进给装置不能利用射流反冲力来推进。

5.2.3.6.4排渣间隙软管、喷枪、喷头外壁与被清洗管件内壁间应有足够间隙,使废水废渣能顺畅排出。

5.2.3.6.5升压作业时,喷头在升压前应伸进被清洗管件中足够长度,以免射流反溅伤及操作者。

反之,在喷头从管件中退出前,系统必须卸压。

5.2.3.6.6末端标志在距离喷头不小于50cm长度的软管壁上,即在射流可能伤及操作者的长度范围内,应做上明显标示。

5.2.3.6.7喷头连接当喷头及其刚性接头长度小于被清洗管道直径时,应在喷头后再接上一段长度不小于被清洗管件直径的硬管,或另设置防护屏障,以防万一,喷头反转180度而使射流射向操作者。

5.2.3.7刚性喷枪作业

5.2.3.7.1控制喷枪上应连接控制阀,喷头操作者应直接控制该阀开关(图8)。

5.2.3.7.2喷枪长度硬管或喷枪及其延伸连接管长长度不应超出操作者能控制的范围,如必须超出,则需再配备一名辅助操作者控制喷枪。

5.2.3.7.3排渣间隙同6.4

5.2.3.7.4防护罩使用刚性喷枪作业时,应在喷枪上安装防护罩,以防止喷头偶然退出时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6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1作业的安全要求

6.1.1所有操作者必须遵照有关劳动保护要求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所有劳保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用品的标准。

6.1.2劳动保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安全帽、眼(风)镜、耳塞、防护服、手套、鞋和呼吸罩等。

除呼吸罩在有毒或强烈异味的特定环境下佩带外,其它均为基本劳保用品,操作者在作业时必须对其检查和正确穿带。

进入作业场地的其它人员也必须穿带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帽眼(风)镜、耳塞、防护服等。

清洗作业用防护品

1、头部防护

头部防护主要使用头盔、面罩、带边档的风镜等。

眼镜或风镜的边挡应能阻止液体穿透,当液体会对眼部造成损害时,必须使用组合护目镜或带全防护面罩的头盔。

2、听力保护

听力防护设备包括泡沫耳塞,带塑料耳塞的圆箍及耳罩。

3、身体防护

身体防护主要指防护服。

防护服应遮盖操作者、防水并能挡住射流反溅的碎屑的冲击。

4、手防护

手防护用品主要为手套,手套的类型包括涂塑手套、橡胶手套和金属丝网增强手套。

5、脚防护

脚防护主要用防水靴,防水靴可使用一般劳保靴,持枪作业者则应在防水靴上加装金属防护片。

6、呼吸保护

呼吸保护主要指各种呼吸保护器,在有毒害气体场合应带防毒面具,它既能提供新鲜空气,又具备面部防护功能。

6.1.3劳保用品的局限劳保用品不能杜绝高压水射流的直接冲击或射流冲击反溅出的碎屑对操作者及其它工作人员所造成的伤害。

6.2事故

6.2.1人身伤害水射流造成的伤害,仅从伤口不一定能观察到受伤的全貌,特别是其内部损害及穿透深度。

虽然作品可能很小甚至不会出血,大量的水很可能已通过小孔穿透皮肤、肌肉及内部组织。

6.2.2对受伤者处理一旦发生事故,应将受伤者立即送往医院并告知医生受伤者的原因,为了使医生能了解事故的原因,应说明水射流的穿透破坏能力和细菌感染能力。

6.2.3现场急救如果不能立即召来医生,则首先应包扎伤口并观察伤者,直到安排好医疗检查。

6.2.4报告如果发生了与水射流清洗作业有关的人身或设备损害,必须向有关组织或人员提交事故报告。

6.2.5从事设备安装的人员必须参加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

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3作业的环境要求

6.3.1人员、工艺要求

6.3.1.1在检修工作中做到三无(无油迹、无水、无粉灰),三齐(拆下零件摆放整齐,机修工具摆放整齐、材料备品堆放整齐),三不乱(电线不乱拉、废料不乱放、杂物不乱丢),每天清扫检修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检修工作负责人是文明检修的直接负责人。

8.3.1.2每个工作组现场铺设规格为1×2m的和1×5m皮垫。

施工中拆卸零部件做到不落地,零部件和工器具必须整齐摆放在皮垫上,每日作业结束后,不运走的零件标注“禁止移动”字样,用塑料布盖好。

8.3.1.3外来检修人员(包括:

民工、临时工等)进入检修现场着装符合安全规程要求,佩带岗位标志(统一在左前胸)及相关安全用品(统一工作服、统一安全帽)。

外来施工单位着装标识统一。

6.3.2标识要求

6.3.2.1网络图:

(规格:

2400×1600颜色:

浅蓝;字体:

黑体)。

6.3.2.2以工作组为单位的设立标识牌(小黑板,规格:

500×600,颜色:

白):

内容有:

工作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工作内容、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项及预防措施。

6.3.3检修作业区域围挡

设围挡范围:

各个检修工作区域如附图所示。

材料:

可拆卸、可移动、可连接轻型材料。

规格:

高度0.9m。

颜色:

淡蓝色底色,白色字体。

6.3.4脚手架

6.3.4.1脚手架的纵横杆的间距符相关标准规定,横杆伸出与四角纵杆100mm,纵杆上部平齐。

6.3.4.2脚手架的架管、卡扣统一为白色。

6.3.4.3脚手架纵杆下端与地面接触部位之间放置隔垫,隔垫统一为:

∮100mm,δ=10mm的胶皮。

6.3.4.4脚手架验收合格证公司统一标识,三方验收签字后方可使用。

6.3.5保温

6.3.5.1拆保温:

拆保温人员每人配备一条编织袋(规格:

800×1200颜色:

黄),拆保温时随拆随入袋。

同时在每处施工点的下方铺垫彩条布(规格:

2000×3000,色:

红蓝白相间),拆除的保温做到边拆边外运。

拆除的外保温(可继续使用的)统一存放于炉(定置图如附图4-6)8层用围挡内(材料:

δ=0.7mm彩钢板;规格:

高度1.8m,出入口宽度0.9m,颜色:

蓝色)。

6.3.5.2拆除保温时在每处拆除地点下方都要铺垫彩条布,防止保温四处飞洒。

拆除保温要边拆边外运,现场不允许堆放保温材料。

6.3.5.3回复保温:

现场堆放的保温材料为当天工程量的数量。

不允许放置在通道上。

每处施工点的下方铺垫彩条布(规格:

2000×3000,色:

红黄白相间)。

6.3.5.4保温铝皮、铁皮统一存放于炉8层用彩钢板围成的封闭空间内(1.8米高蓝色彩钢板围成6米乘6米的空间,留1米宽门)。

定置图如图4-6。

6.3.6管线要求

6.3.6.1溜边、靠墙、架空,各类管线分类绑扎。

现场的电源线、电焊线、氧乙炔带子等通过道路时应悬空布置,悬空高度不得低于2.5米,要求横平竖直。

现场多余(长出来的)的的电源线、电焊线、氧乙炔带子应盘成直径600毫米的圆环。

6.3.7弃物的管理

6.3.7.1沿途散落的废弃物清扫由专人负责

6.3.7.2现场摆放30个(直径350毫米、高度400毫米,统一为深蓝色)垃圾桶,配备到每个工作地点(定置图见下列附图黑点所示)。

盛装检修中产生的垃圾,且要求每天清除,保持桶外观洁净。

6.4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实施方案

6.4.1作业的安全要求

6.4.1.1进行高处作业前,施工人员必须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安全,消除安全隐患后方能施工。

高处作业施工人员要衣着灵便,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保护用品齐全并正确使用。

6.4.1.2登高作业前应注意先清理掉鞋底可能粘有的油脂或泥巴。

凡在安全设施不完善的地点作业,一定要先拴好安全带后再施工。

安全带只能拴在上方其它构件上,不能拴在自身施工的设备或比自身低的设备上。

6.4.1.3使用撬棍、扳手类工具用力作业时,只可单手用力,另一只手要抓牢坚固的物体,不可双手用力作业。

6.4.1.4高处作业地区周围的沟道、孔洞等应盖牢或设围栏。

6.4.1.5夜间高处作业和吊装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6.4.1.6高处作业人员应佩带工具袋,使用的工具要拴有安全绳。

6.4.1.7传递物品或工具只能用绳索或手递,禁止抛掷行为。

6.4.2防止污水外漏和环境污染

6.4.2.1人工清理堵塞的灰沟、渣沟、渣浆池,保持低水位,保障排灰通道畅通。

6.4.2.2设专人检查零米现场,发现污水外漏立即停止冲洗作业,及时排除故障。

6.4.2.3及时清理现场,交接班同时交接现场卫生。

6.4.3起重机械使用

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

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

严禁起重机载运人员。

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

6.4.4手动葫芦使用

6.4.4.1使用前应对手动葫芦作详细检查。

6.4.4.2应按照手动葫芦的额定载荷使用。

使用时不得站在手动葫芦的下方,不得用力猛拉。

6.4.5做好文明施工工作

6.4.5.1钢丝绳与设备接触面上应垫有木块或别的保护装置。

6.4.5.2高空施焊时应检查电焊皮线是否完好,防止在拉动皮线时在承压设备上打弧,若有发生,必须及时检查修补。

6.4.5.3严禁在母材上随意焊接临时构件,必须焊接的在用后应及时打磨光滑,并涂上防护油漆。

及时清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