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000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docx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世界地

第3讲世界地理--亚洲部分

主讲教师:

田佩淮北京著名地理特级教师

题一:

下面是沿40°N亚欧大陆的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图

乙图

1、甲图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各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

3、C地所在的半球是____半球(东或西)。

B地所在的国家是____,其发展工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

4、乙图所示气候代表甲图中的____地,是______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

题二:

图9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

读图9判断: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__________图,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题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相互关系示意图。

填写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要素: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气候、水文、地形)

(2)运用上述原理分析下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成因及其甲乙丙三地中甲和丙气温较低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题四:

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本区域从东南边缘至西北内部自然带垂直地带性变化的特点,说明其主要原因。

(2)判断班公错东西段湖水含盐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指出本区域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点。

题五:

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

读下图,联系已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2)从地形、河流、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题六: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

题七: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

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

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

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

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至少答出两点)

题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同时引发多种次生灾害。

材料二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请分析A、B两处等温线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10分)

(2)简答日本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并从自然地理角度简析本次日本核危机对中国

影响程度的大小。

(10分)

(3)试评价日本发展核能、建核电站的区位条件,并说明对我国核电站选址的启示。

(10分)

题九: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

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

图7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表2是图7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1)图7中松林与浦项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

(6分)

(2)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

根据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

(4分)

(3)表2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根据图7,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

(8分)

题一十: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图。

资料二:

泰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2010年接待外国游客1570-1580万人次,带来收入5800-6000亿泰铢。

2011年持续4个多月的水灾给泰国南部地区的旅游造成较大影响,预计到泰国南部观光旅游的游客将减少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损失约为200多亿泰铢。

(1)描述泰国的地理位置。

(3分)

(2)受西南季风影响,泰国每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3/4。

简要说明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

(3分)

(3)依据资料和所学地理知识,简述旅游业发展对泰国经济的意义。

分析此次水灾对泰国旅游业的不利影响。

(4分)

(1)地处亚洲东南部(或位于东南亚);(1分)位于5°N-20°N之间(或位于低纬度;或位于热带地区);

题一十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偏高。

而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却主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

材料二:

2009年2月3日,第一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国家能源局透露,我国已初步建立石油储备系统,第一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有能源专家解读,这意味着目前第一批1620万立方米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可能已基本储满。

第二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设计储量为2680万立方米。

材料三:

中缅油气管道细节首次曝光云南将建炼油厂

1、分析材料三的图中管道中油气的流向及其主要原因。

2、我国政府不惜重金修建中缅石油管道线路,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分析其建设的意义。

题一十二: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的水资源、海洋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等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但江苏是一个人口大省,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并且江苏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的高消耗为代价换来的。

近年来,江苏交通用地、水利用地、工矿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使原本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加雪上加霜。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许多资源遭到浪费和污染的命运。

材料二:

江苏省人均主要资源量与全国平均比较

(1)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各种资源中,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是___________资源和资源,试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江苏目前最缺乏的资源是土地资源和_____________,江苏从国家新世纪四大工程中得益最大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

试从经济和生态角度分析其对江苏的有利影响。

题一十三: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

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江,最终流入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

(单项选择)

A.贵州省B.云南省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

(5)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

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

(6)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一十四:

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

(4)图中丙国A、B、C、D四地中,地带性土壤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_地。

题一十五: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的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新疆绿洲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的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

题一十六:

读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①地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

(2)、②地出现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题一十七:

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

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一十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计划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统计数据。

(1)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主要有利于()

A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B节约土地且接近消费市场

C增大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D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

(2)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明显上升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第3讲世界地理总论--大洲气候特征

题一:

(1)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2)C位于大陆西侧,受海洋影响大

(3)东日本多优良港湾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

(4)D温带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解析:

根据经纬度正确进行空间定位,是解答此题的前提。

A地位于(40°N,80°E)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冬夏温差大。

7月均温与1月均温相减,可知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C地C地位于东半球。

B地位于日本境内,乙图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与D相符。

题二:

B(两地共处青藏高原,但与格尔木相比)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格尔木深居内陆盆地),因此,拉萨(比格尔木)(夏季)降水量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年内气温变化和缓)。

解析:

拉萨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南,属季风气候区,受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格尔木则因位于内陆柴达木盆地,受不到夏季风影响,大陆性特征显著,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大。

题三:

(1)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2)等温线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武夷山走向东北——西南)影响。

受地形影响图中甲气温较低;受海陆位置影响丙气温较低。

(3)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夏秋多暴雨。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

(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生、发展和变化;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2)、(3)两题首先读图进行空间定位,确定为武夷山地区,等温线分布受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

南方低山丘陵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与地形和气候有关。

题四:

(1)从东南边缘至西北内部的垂直地带性变化由繁到简;基带类型由东南边缘的森林带变化到西北内陆的(高寒)荒漠带。

东南边缘山地与西北内部相比所处纬度位置较低,水热较充足,山体相对高度高,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变化大。

(2)西段湖水含盐量比东段大(东段湖水含盐量比西段小)。

东段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狭窄的中段妨碍了东西部之间的湖水水体交换。

(3)方式:

公路运输。

特点: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解析:

(1)概括本区域从东南边缘至西北内部自然带垂直地带性变化的特点,根据河流走向和识记知识,可以判断西藏地势为东南低,西北内陆高,因此,垂直地带性变化会很大,而且及其复杂,依次应该是亚热带森林——草原——高寒荒漠——积雪冰川,影响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东南处为河谷,地势较低,越往西北地势越高,为高大山脉及高原。

(2)西侧盐度高,东侧低,原因是东侧有河流注入,其稀释作用,且中部狭窄不利于湖水交汇,故随着湖水蒸发,东西盐差越来越大。

(3)该地为高原山地,地貌复杂,经济欠发达,所以交通主要是公路。

公路运输的优点是识记内容,灵活方便,适应复杂地质条件,造价低,运输成本较低。

题五:

(1)北半球夏季(5—10月)为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季节。

此时飓风频繁;西南季风盛行;正值雨季,河流径流量大。

(2)孟加拉湾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河流水量大,汛期时加重风暴潮灾害;海岸呈喇叭口形;城市密集,人口众多,都是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解析:

该组题是以孟加拉湾沿岸的风暴潮为情景,考查南亚季风的活动规律、自然灾害的成因和自然灾害的防治等内容。

(1)题,风暴潮是海水水位上升的一种现象。

它与向岸的西南季风和活跃在夏季的飓风呈正相关的关系。

(2)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除了自然灾害本身的强度之外,还与灾害发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有关。

有些方面与危害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有的则呈现为负相关的关系。

解答此题应结合孟加拉湾沿岸的实际地理状况,分别加以叙述。

题六:

(1)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频发。

(2)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解析:

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阶梯交界处,地势自西向东降低,是我国典型的大斜坡,再加上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加剧,尤其是开垦耕地,获取薪柴,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植被环境,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题七: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解析:

该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信息的能力,归纳、阐述观点的能力。

河流水文特点的描述,要结合区域内气候、降水、地形、陆地形状等。

航运价值的优劣取决于:

气候----流量,

落差----水流速度、航行条件;水能价值优劣取决于:

水量、落差。

两地降水量的多少的原因在于夏季风风向、地形、迎风、背风;水资源丰歉分析要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重点阐述人为需求、污染、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水资源紧张;处于地形雨,雨影区一侧的濑户内海沿岸河流大气降水水源补给较少。

题八:

(1)A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B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4分)

原因:

①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此时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A处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地区高,B处较同纬度两侧地区低;②A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③B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6分)。

(2)海啸、核泄漏、山体滑坡、火灾等其中任选二例即可(4分)。

核泄漏产生的微粒主要是随大气环流和海水运动扩散,中国位于亚欧东部,太平洋西岸,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且流经该地区的日本暖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6分)。

(3)有利条件:

日本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需求量巨大;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国家政策的支持。

不利条件:

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存在安全隐患;(回答3点

即可得6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宜布局在常规能源缺乏、能源缺口大的地区;宜选址在地质稳定、安全隐患小的地区(4分)

解析:

①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此时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A处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地区高,凸向高纬;B处较同纬度两侧地区低,凸向低纬;②A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凸向高纬;③B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凸向低纬(6分)。

根据材料及所学的知识,日本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海啸、核泄漏、山体滑坡、火灾等。

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对中国的影响较小,是因为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且流经该地区的日本暖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

日本建立核电站的有利条件:

日本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需求量巨大;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存在安全隐患。

对我国核电站选址的启示有:

核电站宜布局在常规能源缺乏、能源缺口大的地区。

宜选址在地质稳定、安全隐患小的地区。

题九:

(1)①原料(铁矿石)丰富②燃料(煤炭)充足③水资源丰富

(2)①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②(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

(3)新义州

降水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

②降水集中在6~9月份;

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

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解析:

解答本题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分析题干要求,判断准确答题要点的方向;二是获取图表中的线索信息,关注图例,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归纳提炼。

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要点:

(1)比较松林和浦项的地理位置和周围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以及所属国家的差异;

(2)联系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观察表中四地的纬度位置,分析四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状况。

(1)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松林周围有丰富的铁矿石、煤炭等资源,靠近大同江,水资源丰富。

这些资源优势都为该地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条件。

(2)题,浦项在日本海沿岸,海运便利,便于运输发展钢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克服了资源对发展工业的限制性。

浦项所在的韩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力量雄厚,钢铁的市场需求量大,这些都促进了该地钢铁工业的发展。

第(3)题,从表中可以看出,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为新义州,达72.9%。

根据四地的位置分析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归纳四地降水的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规律。

解析:

本题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了地理位置、西南季风的形成、旅游业等知识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国地处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纬度位于5°N—20°N之间,南临泰国湾。

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

旅游业发展对泰国经济的意义有:

带动区域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国家创汇、创税。

此次水灾对泰国旅游业的不利影响是来旅游的人数减少,使旅游收入降低,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题一十:

(1分)南临泰国湾(或南临太平洋)。

(1分)

(2)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1分)(来自南印度洋上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1分)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为西南方向的风。

(1分)

(3)意义:

带动区域相关行业发展;(1分)增加就业机会;(1分)为国家创汇、创税。

不利影响:

使旅游收入降低,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1分)

题一十一:

1、由缅甸向中国云南即由西南向东北流动。

(2分)由油气资源的分布、生产、加工和消费地区不平衡造成。

(2分)(合理可酌情给分)

2、经济效益:

修建中缅石油管道线路比绕到克拉地峡或马六甲海峡要大大的缩短航程,降低运费。

社会效益:

修建中缅石油管道线路可以增加石油储备,也加强了石油进口的安全与便捷,给我国的

社会稳定与和谐提供保障。

政治效益:

修建中缅石油管道线路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重要的能源资源通道安全隐蔽有保障。

(5分)。

(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结合当前的能源资源热点问题为命题的切入点对能源问题,及交通运输等问题进行命题。

资料丰富,图文并茂,联系实际。

1、油气管道中油气流向主要是由油气的产地流向油气的消费地,主要是由油气资源的分布地与消费地的不同造成的。

2、对于经济效益直接考虑运费的高低,社会效益可以从能源资源的作用与我国的现状组织答案,政治效益要从国际的能源现状和能源的战略地位来分析问题进而组织答案。

题一十二:

(1)耕地水由于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自然条件优越,在长期的开发中,几乎均开辟为耕地,因此尽管江苏面积较小,但耕地面积较大

江苏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江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江苏地处河流入海冲积平原处,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量充足

(2)能源经济角度:

缓解江苏能源紧张的局面;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城镇发展

生态角度: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1)可直接根据图中数据作出判断。

(2)从煤炭储量与全国的对比可知江苏常规能源缺乏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瓶颈”。

题一十三:

(1)③澜沧南

(2)山河相间侵蚀(切割)

(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B

(5)甲丙丙

(6)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

解析:

(1)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是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

熟记东南亚重要国际性河流的名称、分布、注入海域及河流特征是解题的基础,也是学习地理的一种基础素养。

(2)湄公河流域所在半岛是中南半岛,其地形特征与我国横断山区地形特征相同,都是内力作用板块沿某一方向的运动和挤压、外力作用流水长期侵蚀长期结合的结果。

(3)湄公河流域的稻米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条件。

可从气候水热充沛、土壤肥沃、地形有较平坦、开阔的平原和谷地等自然方面和人文条件劳动力丰富、植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方面作答。

(4)应熟记湄公河流经的省份,同时了解湄公河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方面进行具体国际性开发合作来展开。

(5)熟记世界政区图,了解重要地区和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拥有系统、全面、准确的地理知识体系才能熟练答题。

(6)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部分国家接壤或相距很近,而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因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而得以加快开发的步伐;国家间的交流可促进交通发展,贸易往来,可以互通有无,共享市场,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题一十四:

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

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