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366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2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2分)一定温度时,测得纯水中c(OH﹣)=2.5×10﹣7mol•L﹣1,则c(H+)为(  )

 

A.

2.5×10﹣7mol•L﹣1

B.

0.1×10﹣7mol•L﹣1

 

C.

mol•L﹣1

D.

无法确定c(H+)

 

2.(2分)在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实验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到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  )

 

A.

由黄色变红色

B.

由黄色变橙色

C.

由橙色变红色

D.

由红色变橙色

 

3.(2分)(2008•广东)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H<0,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4.(2分)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锥形瓶中液体

滴定试管中液体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石蕊

(乙)

酚酞

(甲)

甲基橙

(甲)

酚酞

(乙)

 

A.

B.

C.

D.

 

5.(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

 

C.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

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

 

6.(2分)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溶液pH(  )

 

A.

等于7

B.

大于7

C.

小于7

D.

无法确定

 

7.(2分)反应:

A(气)+3B(气)⇌2C(气)△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虑方向移动

 

8.(2分)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大于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H+)>c(OH﹣)

B.

c(CH3COO﹣)+c(CH3COOH)=0.2mol•L﹣1

 

C.

c(CH3COOH)>c(CH3COO﹣)

D.

c(CH3COO﹣)+c(OH﹣)=0.1 mol•L﹣1

 

9.(2分)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已知C(s)+O2(g)═CO2(g)△H1C(s)+

O2(g)═CO(g)△H2,则△H2>△H1

 

C.

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D.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28.65kJ/mol

 

10.(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

 

B.

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2CO3和Na2CO3溶液,前者的c(HCO3﹣)小

 

C.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c(CO32﹣)+c(OH﹣)=c(H+)+c(H2CO3)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X和弱酸HX溶液混合后,各粒子浓度关系是:

c(Na+)>c(HX)>c(X﹣)>c(OH﹣)>c(H+)

 

11.(2分)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X(g)+bY(g)⇌cZ(g)+dW(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

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a+b>c+d

 

C.

Z的体积分数减小

D.

X的转化率减小

 

12.(2分)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

2N2O5(g)4NO2(g)+O2(g)△H>0

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t/s

0

500

1000

1500

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

 

A.

500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mol•L﹣1•s﹣1

 

B.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125(mol•L﹣1)3,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为50%

 

C.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

 

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则再次平衡时c(N2O5)>5.00mol•L﹣1

 

13.(2分)(2008•南昌一模)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  )

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②电解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

⑤电解质溶液被电解时,必然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

D.

①③④⑤

 

14.(2分)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

4Fe(OH)2+2H2O+O2═4Fe(OH)3

B.

2Fe+2H2O+O2═2Fe(OH)2

 

C.

2H2O+O2+4e﹣═4OH﹣

D.

Fe﹣3e﹣═Fe3+

 

15.(2分)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②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

④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⑥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

 

A.

三种

B.

四种

C.

五种

D.

六种

 

16.(2分)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对含有杂质Fe、Zn、Ag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粗铜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②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③电路中每通过3.01×1023个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16g

④杂质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③

 

17.(2分)(2014•泰安一模)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g)+B(g)⇌2C(g)△H<0.t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2时,v正>v逆

 

B.

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Ⅰ>Ⅱ

 

C.

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

 

D.

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I<Ⅱ

 

18.(2分)在100mLH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一段时间,两极均收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mol•L﹣1

B.

2mol•L﹣1

C.

3mol•L﹣1

D.

4mol•L﹣1

 

19.(2分)(2012•梧州模拟)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不同的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U形管左右两端上方充入一些空气,铁腐蚀的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只接通K1>只闭合K3>都断开>只接通K2

 

B.

只接通K1,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C.

只接通K2,U形管左、右两端液面均下降

 

D.

若将氯化钠溶液改为氢氧化钠溶液,铁棒改为多孔石墨,只接通K2,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液面无变化

 

20.(2分)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B.

电解时,a电极周围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的还原性强于后者

 

C.

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

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

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2gH2时,b极周围会产生0.04gH2

 

21.(2分)(2012•福建)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

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22.(2分)(2014•天津)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1的NaHSO4溶液:

c(H+)=c(SO42﹣)+c(OH﹣)

 

B.

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

c(Ag+)>c(Cl﹣)=c(I﹣)

 

C.

CO2的水溶液:

c(H+)>c(HCO3﹣)=2c(CO32﹣)

 

D.

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

3c(Na+)=2[c(HC2O4﹣)+c(C2O42﹣)+c(H2C2O4)]

 

23.(2分)(2014•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

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

 

C.

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

 

D.

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24.(2分)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1的溶液中:

Na+、K+、MnO4﹣、CO32﹣、

 

B.

c(H+)=1×10﹣13mol•L﹣1的溶液中:

Mg2+、Cu2+、NO3﹣

 

C.

0.1mol•L﹣1NH4HCO3溶液中:

K+、Na+、NO3﹣、Cl﹣

 

D.

0.1mol•L﹣1FeCl3溶液中:

Fe2+、SCN﹣、SO4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25.(8分)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PCl5,在温度为T时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H=+124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1)要提高上述反应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 .

(2)在热水中,五氯化磷完全水解,生成磷酸(H3P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若将0.01molPCl5投入热水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酸恰好被完全中和生成正盐,继续加水得到1L溶液,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产生的沉淀是 _________ [已知Ksp(Ag3PO4)=1.4×10﹣16,Ksp(AgCl)=1.8×

10﹣10].

(3)已知白磷(P4)的燃烧热为3093.2kJ/mol,请写出白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6.(16分)一种由甲醇、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容量达氢镍电池或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请完成下列与甲醇有关的问题.

(1)工业上有一种生产甲醇的反应为: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

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A、B两个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人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经10秒钟后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A

B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2(g)和3molH2(g)

1molCH3OH(g)和1molH2O(g)

CH3OH(g)浓度(mol•L﹣1)

c1

c2

反应能量变化

放出29.4kJ

吸收akJ

①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A中用CO2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 (用含C1的表达式表示).

②a= _________ .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甲醇燃料电池,并用该电池电解200mL﹣定浓度NaCl与CuSO4混合溶液,其装置如图:

①写出甲中通入甲醇这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 

②理论上乙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丙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写出在t2后,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 ;在t2时所得溶液的pH为 _________ .(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3)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图丁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做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03的Zr0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02﹣离子

①d电极的名称为 _________ .

②如图戊所示用铂电极电解足量硫酸铜溶液,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 .若电解一段时间后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 _________ (填序号).

a.CuOb.Cu(OH)2c.CuC03d.Cu2(OH)2C03.

 

27.(14分)某蓄电池反应为NiO2+Fe+2H2O

Fe(OH)2+Ni(OH)2.

(1)该蓄电池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___ (填下列字母),放电时生成Fe(OH)2的质量18g,则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是 _________ .

A.NiO2B.FeC.Fe(OH)2D.Ni(OH)2

(2)为防止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里的Zn块相连,或与该蓄电池这样的直流电源的 _________ 极(填“正”或“负”)相连.

(3)以该蓄电池做电源,用图1所示装置,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 .

(4)精炼铜时,粗铜应与直流电源的 _________ 极(填“正”或“负”)相连,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Fe2+)、c(Zn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甲同学设计如图2除杂方案:

已知:

沉淀物

Fe(OH)3

Fe(OH)2

Cu(OH)2

Zn(OH)2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7.5

5.6

6.2

完全沉淀时的pH

3.9

9.7

6.4

8.0

则加入H2O2的目的是 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应将方案中的pH调节到8,你认为此观点 _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 .

 

28.(14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K1△H<0(I)

2NO(g)+Cl2(g)⇌2ClNO(g)K2△H<0(Ⅱ)

(1)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_________ mol,NO的转化率а1= _________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 _________ а1(填“>”“<”或“=”),平衡常数K2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_________ .

(2)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NaOH的水溶液与0.2mol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_________ .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2014-2015学年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2分)一定温度时,测得纯水中c(OH﹣)=2.5×10﹣7mol•L﹣1,则c(H+)为(  )

 

A.

2.5×10﹣7mol•L﹣1

B.

0.1×10﹣7mol•L﹣1

 

C.

mol•L﹣1

D.

无法确定c(H+)

考点:

离子积常数.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纯水呈中性,所以纯水中氢原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为2.5×10﹣7mol•L﹣1,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的计算,明确纯水电离的特点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2.(2分)在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实验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到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  )

 

A.

由黄色变红色

B.

由黄色变橙色

C.

由橙色变红色

D.

由红色变橙色

考点:

指示剂的使用.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pH小于3.1显示红色、大于4.4显示黄色、3.1~4.4之间显示橙色,待测液是氢氧化钠,滴入甲基橙后溶液颜色是黄色,根据以上分析进行判断.

解答:

解: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pH小于3.1显示红色、大于4.4显示黄色、3.1~4.4之间显示橙色,

待测液是氢氧化钠,锥形瓶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甲基橙,溶液的颜色是黄色,随着溶液的pH减小,当滴到溶液的pH小于4.4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滴到结束,

所以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为:

黄色变成橙色,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指示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需要根据锥形瓶中的待测液酸碱性进行判断,难度中等.

 

3.(2分)(2008•广东)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H<0,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恒温条件下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容器中的温度高于恒温条件下容器中的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逆向进行,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小于a;

解答:

解:

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H<0,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达到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容器中的温度比恒温容器中的温度高,所以化学平衡向逆向进行,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减少,即b<a;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合成平衡的影响条件的分析应用,关键是理解恒温容器和绝热容器的本质区别.

 

4.(2分)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锥形瓶中液体

滴定试管中液体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石蕊

(乙)

酚酞

(甲)

甲基橙

(甲)

酚酞

(乙)

 

A.

B.

C.

D.

考点:

中和滴定.

专题:

实验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时,酸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碱液应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酸碱指示剂一般不能用石蕊,其变色范围大,会引起较大误差.

解答:

解:

A、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酸性溶液,不能用石蕊做酸碱指示剂,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故A错误;

B、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碱性溶液,故B错误;

C、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有黄色变为橙色,并且滴定管使用正确,故C正确;

D、用酚酞做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有无色变为浅红色,并且滴定管使用正确,故D正确.

故选:

CD.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滴定,做题时注意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和指示剂的选择,易错点为指示剂的选择.

 

5.(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

 

C.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

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

A.放热反应不一定自发进行,如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