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3744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9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来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2011年4月

 

第1章 “十一五”总结

1.1 “十一五”主要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成功地克服了烟厂关停带来的不利影响,成功地抵御了冰雪、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走出了一条既具有来凤特色,又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二次创业道路。

县域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二番。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39.3:

15.9:

44.8调整为28.8:

26.4:

44.8,第二产业提高10.5个百分点。

在新农村、新产业、新城镇和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面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全县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呈现出政通人和、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

1.1.1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1、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明显加快

全县初步形成畜牧、林果、药材、烟叶、特色蔬菜、桑蚕六大支柱农业生产与加工产业,油桐、生猪、楠竹、烟叶等十大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累计建成特色产业基地44万亩,生猪养殖小区12个。

全县共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认定面积0.8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2个,认定面积1.5万亩;有机食品认证5个,认定面积1.0万亩。

2、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组织化程度提高。

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省级达到2家,州级16家,县级32家;农村专业合作社达到76家;14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产值达到3.65亿元,安普罗食品公司产值过亿元。

3、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新修和改建农村公路963.5公里,到村通畅率为62%;县城至各乡镇公路均改造升级为等级公路,形成了到乡镇1小时交通圈;新建和整修渠道216.76公里,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82万亩,完成水库整修加固22座,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2万亩。

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

到2010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1.3万千瓦,较“十五末”增长65%。

机耕面积达到23万亩,机收面积达到6万亩。

三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全县新建沼气池3万口,累计达到4.7万口,建生态家园示范村40个,解决农村饮水安全9.73万人,实施整村推进脱贫,减少了3.84万贫困人口,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和扶贫搬迁3404户;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农村新能源、城乡绿化等工程,广泛开展了农村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认真落实各种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种惠农补贴1.92亿元。

到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2.5%,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1.1.2 工业经济体系重构基本完成

1、新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不懈努力,来凤县工业体系从卷烟经济退出县域经济后,基本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建材为主的“同步发展、多点支撑”新的工业经济体系,工业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到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6.66亿元,比“十五”末净增4.78亿元,年均增长2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4.93亿元,净增4.2亿元,年均增长43.5%。

一是着力培育了以科隆粉体、孚瑞矿业等企业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

二是着力培育了以凯迪生物、纳吉滩等企业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

三是着力培育了以安普罗、凤头食品等企业为重点的食品工业产业。

四是着力培育了以金凤建材、时代矿业等企业为重点的建材工业产业。

“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情况和“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增长趋势示意图分别如表1-1和图1-1所示。

表1-1“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情况        单位:

万元、%、个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工业总产值

 

 

 

 

 

 

全口径

42005

52620

63825

114280

143295

182500

同比增长

 

25.3

21.29

45

25.4

27.4

其中:

规模以上

16590

26985

40132

66515

97959

135000

同比增长

 

38.2

48.71

52.6

39.7

37.8

2、工业增加值

 

 

 

 

 

 

全口径

18071

23469

26005

41014

53463

66600

同比增长

 

26.3

10.8

28.2

26.9

24.6

其中:

规模以上

7366

11723

17256

25868

37596

49300

同比增长

 

38.4

45.96

36

36.3

31.1

3、工业企业数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

18

22

31

41

55

 

图1-1 “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增长趋势示意图    单位:

亿元

2、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初步建立

来凤经济开发区“一区两园”(经济开发区,桂花树、四合工业园)格局基本形成,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为企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已入园企业17家,建成投产9家。

3、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按照“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培植壮大一批”的思路,五年来全县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71个。

到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5家,比2005年净增45家,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5家,其中有2家过亿元、1家过2亿元。

一批企业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双凤戏珠、宗味、凤头等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安普罗冷鲜肉、宗味大头菜、双凤戏珠漆筷、凤头姜、凤鸣藤茶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来凤凤头姜、来凤漆筷、来凤金丝桐油获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保护。

1.1.3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1、城区宜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年累计新增道路面积8.72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95平方米,天然气普及率达到了6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15平方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5万吨,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0.76万人。

到201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8%,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县城外环全部打通,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环境不断美化,城市品位得到提升,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

2、城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城镇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县所有集镇都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148个行政村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城区和工业园区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集镇为节点、以农村新社区(原管理区)和中心村为支撑的县域城乡网络体系。

3、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累计建成经济适用住房0.41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31万平方米,基本解决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建成商品房面积38.3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

4、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进一步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初步实现集中行使处罚权,加大了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城市管理进一步规范,城市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1.1.4 项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1、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累计签订合同64个,合同总资金达到47.4亿元,到位资金16.3亿元,成功引进了科隆、凯迪、孚瑞等重点企业。

2、项目争取取得重大突破

狠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扶贫开发、扩大内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省“616”工程和武汉市对口帮扶等政策机遇,成功争取了黔(江)张(家界)常(德)铁路、恩(施)来(凤)高速公路项目,尤其是铁路设站争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从无规划设计到有望设立地级站,一批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已纳入省、国家项目计划。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3.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

2005-2010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表1-2和图1-2所示。

表1-22005-2010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

亿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6

6.0

7.3

9.8

13.1

17.0

增长率

45.6%

31.0%

21.1%

35%

31.7%

30.2%

  

图1-22005-2010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图

1.1.5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

1、科技事业

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顺利通过了全国科普示范县验收。

2、教育事业

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县现保留各类学校94所,调减48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初升高入学率达到85%,在全州处于领先水平;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建一所高中,破解了高中阶段教育的瓶颈制约。

3、民族宗教和文化体育事业

成功举办了“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来凤摆手舞先后荣获中国第十五届群星奖、湖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金奖。

完成了仙佛寺摩崖石窟本体抢险保护工程和仙佛寺总规的编制;在湖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3金2银2铜的好成绩;争取“616”扶持工程成效显著,连续五次被国务院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4、卫生事业

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了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自2007年来累计参合人数达到887553人次。

有效地控制和防范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等重大传染病的传播,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

5、广播电视业

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123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启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万多户。

6、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

进一步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生育观念逐步得到转变,计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立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

7、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

城镇就业稳步增加,全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7382人,比“十五”期间增加13682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365人;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险合一的全方位保险网络,完善了自然灾害救助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到“十一五”期末,全县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6535人次,比“十五”期间增加80735人次。

8、平安建设

进一步畅通和规范了群众信访渠道,建成了覆盖县城和乡镇集镇的监控体系,完善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

健全了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建立了各级应急处置体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五五普法”顺利通过了国家、省验收,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县(市)”称号。

9、体制改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县行政服务中心被确定为省级标准化行政服务试点;财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建立了以“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的财税制度;实施了乡镇机构改革,建立了“以钱养事”的新机制。

10、其它

“十一五”期间,全县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才、统计、移民、环保、气象、邮政、通讯、双拥、兵役、老龄、史志、档案、妇女儿童、残联、老区等方面的工作等得到进一步加强。

1.2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分析

通过各种统计和分析进行总结,“十一五”期间全县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表1-3所示。

1.2.1 指标完成情况

1、“十一五”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规划有10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有2项指标未完成。

(1)地区生产总值。

2010年达到29.5亿元,超规划目标46.3%。

其中第一产业8.5亿元,第二产业7.8亿元,第三产业13.2亿元。

(2)农业总产值。

2010年达到13.79亿元,超规划目标26.2%。

(3)工业总产值。

2010年达到18.25亿元,超规划目标37.0%。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五年累计完成53.22亿元,超规划目标90.1%。

(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0年达到10.64亿元,超规划目标73.0%。

(6)财政收入。

2010年财政总收入达到36939万元,超规划目标65.7%;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75万元,超规划目标46.9%。

(7)居民收入。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超规划目标53.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超规划目标12.9%。

(8)外贸出口。

2010年完成421.9万美元,完成规划目标的52.7%。

因外贸政策、国际金融危机、企业自身发展不够等原因未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9)城镇登记失业率。

2010年为4.3%,在4.5%的控制指标范围内。

(10)科技贡献率。

农业科技贡献率、工业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55.0%、50.0%,均完成规划目标。

(11)城镇化水平。

2010年末达到38.0%,超规划目标7.2%。

(12)年末总人口数。

年末总人口32.4万人,在控制指标范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9.8‰,因计划生育政策发生变化未达到控制在6.0‰以内的目标要求。

 

 

 

表1-3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

单位

“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完成额

年均增长(%)

2010年完成

年均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0.17

10.0

29.5

12.8

第一产业

亿元

6.9

4.5

8.5

5.1

第二产业

亿元

6.57

28.3

7.8

25.7

第三产业

亿元

6.7

9.5

13.2

13.0

2.      农业总产值

亿元

10.61

4.5

13.79

7.7

3.      工业总产值

亿元

13.32

31.0

18.25

23.5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8.76

39.5

13.5

27.2

4.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合计

亿元

28

14.2

53.22

30.0

5.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6.15

10.0

10.64

22.7

6.      财政总收入(含烟厂)

亿元

2.23

7.0

3.69

18.38

其中面上财政收入

亿元

1.11

18.9

1.27

22.41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含烟厂)

亿元

0.69

5.5

1.007

13.83

7.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2020

4.0

3100

13.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9740

5.0

11000

7.6

8.      外贸出口

万美元

800

45.1

421.9

27.5

9.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3

/

4.5

/

10.     农业科技贡献率

%

55

/

55

/

工业科技贡献率

%

50

/

50

/

11.     城镇化水平

%

30.8

/

38%

/

12.     年末总人口

万人

32.5

/

32.4

/

人口自然增长率

6.0

/

8.9

9.8

1.2.2 项目建设情况

“十一五”规划项目230个,总投资42.9亿元,规划“十一五”期内投资34.4亿元;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86个,完成投资44.1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28.2%。

其中:

实施规划内项目124个,完成投资24.9亿元;规划外项目62个,完成投资19.2亿元。

1.3 综合实力比较分析

通过与周边县市和武陵山区各县市的横向比较分析,为制定新的五年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详实的决策依据。

1.3.1 与周边县市的比较

按现有的指标分析方法分析来凤县与周边县市的比较情况(用2009年的数据)如表1-4、图1-3、图1-4、图1-5、表1-5、表1-6所示。

表1-4来凤县及周边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产值情况 单位:

万元

县、市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量

排名

总量

排名

总量

排名

总量

排名

恩施市

726264

1

173618

2

244923

1

307723

1

利川市

478623

2

208418

1

96610

3

173595

2

建始县

330355

4

120595

3

86826

4

122934

5

巴东县

407163

3

116705

4

146055

2

144403

4

宣恩县

243133

8

94161

7

51926

9

97046

8

咸丰县

287811

6

106212

6

64765

7

116834

6

鹤峰县

215380

9

64004

9

80991

5

70385

9

来凤县

250460

7

76233

8

60612

8

113615

7

龙山县

324821

5

112464

5

67631

6

144700

3

 

 

 

图1-3来凤县及周边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产值分布图

 

图1-4来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周边比较

 

图1-5来凤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周边比较

  

表1-5来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周边比较单位:

县、市

农民人均纯收入

排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排名

恩施市

2815

2

384304

1

利川市

2814

3

166317

2

建始县

2807

4

108634

5

巴东县

2790

7

125085

4

宣恩县

2804

5

87071

8

咸丰县

2807

4

100259

6

来凤县

2798

6

88743

7

鹤峰县

2848

1

80003

9

龙山县

2775

8

150800

3

表1-6来凤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周边比较 单位:

万元

县、市

财政收入

排名

财政支出

排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排名

恩施市

41837

1

161180

1

496505

1

利川市

31388

2

159898

2

274111

2

建始县

17388

4

116628

4

236748

4

巴东县

22021

3

115694

5

236813

3

宣恩县

8200

9

80981

8

117104

9

咸丰县

10709

6

84482

6

132637

7

来凤县

8208

8

81011

7

130523

8

鹤峰县

9458

7

80930

9

155579

6

龙山县

14123

5

119819

3

195334

5

1.3.2 在武陵山区所处的位次分析                

武陵山区跨越湘、鄂、黔、渝三省一市,行政区域包括湖北的恩施州,湖南的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贵州的铜仁区和重庆的一区五县,共50多个行政单元,全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000万。

这个地区行政隶属关系极其复杂,无论是省域市、县、开发区、民族自治县还是各县之间都有复杂的政策和地区壁垒,这些都会阻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流通。

这一地区的另一特点:

地区经济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关联性差、信息化水平低和人才资源短缺。

根据目前搜集的武陵山区36个县级行政单元(不含怀化市各县市区)的统计数据,分析来凤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位次。

资料来源包括:

重庆统计年鉴,各期;湖北统计年鉴,各期;湖南统计年鉴,2009、2008;贵州统计年鉴,2009、2008;中国金融年鉴,各期;国家统计局报告2009年度数据报;中国统计年鉴,各期;色诺芬数据库等。

通过比较分析主要指标,来凤县在武陵山区36个县级行政单元中的各项指标位次如下:

总人口第27位;城镇人口第23位;城镇化率第25位;耕地面积第29位;GDP总量第22位;农业增加值第24位;工业增加值第22位;第三产业第28位;人均GDP第17位;财政总收入第14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第30位;财政总支出第30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2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第19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21位;粮食产量第26位;油料产量第24位。

按现有的指标分析方法可以分析2009年来凤县与武陵山区范围内县市区的比较情况如表1-7所示。

表1-7 2009年来凤县在武陵山区范围内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

 

总量

所处位置

同比增长

所处位置

地区生产总值

25.05亿元

22

13.3%

3

财政总收入

3.21亿元

14

3.8%

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0.82亿元

30

8.3%

24

全县工业增加值

5.3亿元

22

26.9%

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3.05亿元

27

31.7%

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87亿元

21

26.0%

1

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

来凤县域经济在武陵山区规模总量属于中偏下,人均占有量处于中等水平,发展速度位居前列。

如果包括武陵山延伸区域湖南怀化等县市,来凤县所列位次可能还会下降。

1.3.3龙凤先行区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建设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龙凤先行区,来龙两县共同规划建设一个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0万人的中等城市,在武陵山区形成“1+6”的中心城市发展布局,把龙凤先行区打造成武陵山区第7个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

表1-8 龙凤先行区与武陵山区六个中等城市所在县市区比较分析表

 

人口(万人)

面积(平方公里)

GDP(亿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恩施市

78

3967

70.53

7.56

4.18

49.65

11875

4293

吉首市

29.2

1062

62.21

4.34

2.87

60.0

13347

3307

黔江区

52.68

2399

79.1

22.12

9.64

71.26

12670

3750

铜仁市

36.7

1515

46.5

3.67

2.5

35.44

9647

3750

永定区

44.92

2174

85.26

2.76

2.12

53.12

12255

3656

鹤城区

34.14

732

42.4

0.72

3.19

 

7686

3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