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416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docx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

 

语文

 

(必修二)

 

班级:

姓名:

 

景泰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编

 

1.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找出本文刻划的景物并能根据描写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

2.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理出感情线索;分析作者感情与景物特点(意境)是如何交织融合的,从而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3.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4.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会造通感的句子。

【重点难点】

1.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有层次)描摹荷塘美景?

2.作者怎样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能根据作者的描写概括这种特点,能领会有些语句描摹景物的传神之处。

3.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我们能根据直接表达感情的语句和融于写景中的感情,理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线索)。

4.“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学法指导】

《荷塘月色》及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学习这类文章,我们应先着眼于文章内容,看他写了哪些物、景,这些物与景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去揣摩作家借此表达的情感。

有的情感就在文字里,要找出这些语句来,看看这些情与景的关系。

有的情感就比较含蓄,你可以从景的特点中去感受。

有时还要认识作者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经历等,“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本文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就能较好地去探索内容和主旨了。

我们还要对散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品味,主要从某个词或某种修辞怎样把景物的形象逼真地写出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联想等。

【知识链接】

1.走进文本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

宋•杨万里曾赞叹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2.作家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相关背景: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预习案】

一、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

弥望()斑驳()渺茫()点缀()

二、解释下列词语

1.蓊蓊郁郁:

2.霎时:

3.袅娜:

4.脉脉:

5.朗照:

【探究案】

1、整体感知------根据作者的行踪变化划分,疏理全文脉络。

部分

相关自然段

行踪

作者心情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

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3、第四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

、、、、。

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

由而,由则,由而。

4、下列句子中的动词好在哪?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2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法指导】

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

郁达夫(1896~1945),      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

2.字词

混沌()潭柘寺()驯鸽()落蕊()平仄()椭圆()

二、课文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

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读完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3囚绿记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

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知人论世:

1、介绍作者:

陆蠡,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

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生于1908年,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

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代表作品:

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

2、写作背景:

《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预习案

1.字音字形:

急不暇()择 移徙()揠()苗助长陆蠡(       )

淅沥()   涸辙()猗()郁蕈菌(       )

探究案

1、释题:

 

“囚”是什么意思?

“绿”是指什么?

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

(用文中的话回答) 

 

2、通过朗读课文,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3、“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这句话蕴含了什么哲理?

它对于下文描写囚绿有什么作用?

 

4、《诗经》两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结合注释,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解文意。

3、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感情变化发展脉络,分析并学习赋、比、兴和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

4、背诵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

1、提倡美读,强化背诵。

2、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氓》了解

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能探讨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2、

通过学习《采薇》培养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诗歌中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理解“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文体知识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赋就是直接铺陈叙述,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

“以

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

“兴”又多称为“起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当然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

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来引出和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氓》预习案

一、完成下列填空

《诗经》是我国第__部的诗歌总集,又称《》或《

    》,搜集了从公元前__世纪西周初年到公元前__世纪春秋中叶的诗歌,开创了我国诗歌。

《诗经》的“六义”是指:

__、__、__、__、__、__。

二、完成下列注音

氓()蚩蚩()匪()来贸丝愆()期

将()子无怒乘彼垝()垣()尔卜尔筮()

以我贿()迁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靡()室老矣夙()兴夜寐咥()其笑矣隰()则有岸言笑晏晏()

探究案

1、《氓》共六章,请概括每章内容。

 

2、请结合具体词句,概括每个阶段女主人公的性格。

 

3、《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4、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

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训练案

找出课文中运用了赋和比兴(比、兴很多时候难以区分,因此一般笼统地称为比兴)的例子,

借鉴该手法,仿写三个句子。

 

5离骚

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中移情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2.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

3.感受《离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感目标

1.感受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2.感受诗人行为高尚、品格圣洁、忧国忧民的完美形象。

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绚烂的文采表达诗人炽热的感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3.文言词句的理解。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屈原,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有深远的影响。

2.关于《离骚》

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

此间创作了《离骚》。

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3.关于“楚辞”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

《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4.关于“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

班固在《离骚赞库》中释为“遭忧”。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

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预习案

2、名句积累

探究案

1.课文中描写香草的诗句多,诗人描写这些物体的用意是什么?

 

2.节选部分的主旨与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3.《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6孔雀东南飞

【学习目标】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自”、“见”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重点难点】

1.学会通过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

3.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学法指导】

从人物命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知识链接】

1.关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民间诗歌,作者的姓名已经无从查考。

在现存书籍中,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朝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元朝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冯惟讷辑《古诗记》,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纂的许多古代诗集里,也多予以收录。

各本文字稍有出入,最常见的为三百五十三句,计一千七百六十五字。

所以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也说是“古今第一首长诗”。

它确是古代叙事诗里最长的一首。

全诗共357句,1785字。

这首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在思想和艺术上代表了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这首诗所叙之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西汉初期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了封建君主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迫改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追求幸福的爱情的青年男女身上时有发生,这也是完全正常的。

但其美好的人格和彻底的反抗精神则被人们永远铭记。

2.汉乐府

西汉的民间音乐很流行,也风行于社会上层,因为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爱好“俗乐”,所以大量采集民歌,又有大量演奏俗乐川西民歌的乐工。

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做乐府。

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曲,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

3.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

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

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24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并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23点为子初,夜半24点为子正,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

最早当以日出为日始,如夏以平旦为日始,殷以鸡鸣为日始。

到周代改以夜半为日始。

此后就一直以夜半为日始,沿用至今。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夜 间 时 辰

五 夜

五 更

时 间

黄 昏

甲 夜

一 更

19—21

人 定

乙 夜

二 更

21—23

夜 半

丙 夜

三 更

23—1

鸡 鸣

丁 夜

四 更

1—3

平 旦

戊 夜

五 更

3—5

我国古代纪时,还有更细的分法。

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

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

”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使用不便,曾改分为120刻,96刻,108刻。

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才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

【学习过程】

一、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完成下表)

层次

起止段

主要内容

情节

第一部分

“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

开端

第二部分

“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

发展

(一)

第三部分

“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

发展

(一)

第四部分

“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

高潮

第五部分

最后一节

尾声

二、归纳“相”、“自”、偏义复词的用法。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

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代“你”)

②及时相遣归(代)③还必相迎取(代)

④好自相扶将(代)⑤嬉戏莫相忘(代)

⑥誓天不相负(代)⑦不得便相许(代)

⑧登即相许和(代)⑨蹑履相逢迎(代)

⑩怅然遥相望(代)⑾誓不相隔卿(代,与“卿”复指)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

如:

①相见常日稀②久久莫相忘③六合正相应④叶叶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盖⑥仰头相向鸣⑦黄泉下相见

(3)名词,命相,相貌。

如:

儿已婚薄禄相

(二)偏义复指

①昼夜勤作息

②勤心养公姥

③我有亲父兄

④逼迫有弟兄

⑤其日牛马嘶

(三)“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①我自不驱卿

②本自无教训

③自可断来信

④葳自生光

⑤自名秦罗敷

⑥自名为鸳鸯

⑦好自相扶将

⑧物物各自异

二、讨论探究。

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

从上文语言和语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样一个人?

 

2.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

我们从焦、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

 

3.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4.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

为什么?

 

(2)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

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7《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流变,了解“古诗”与五言诗的关系。

2.把握三首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4.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知识,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

五言诗朗读指导:

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

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

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五言诗在断句上一般构成二三字格式.或者是二一二字格式。

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诵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第一课时《涉江采芙蓉》

1.《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清代沈德潜说:

“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2.“古诗”的原意是占代人所作的诗。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3.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

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课文探究】

1.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2.《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

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中,“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

并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短歌行

【知识链接】

1.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是三国时候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年二十举孝廉,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

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

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

位至大将军、丞相。

封魏王。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

他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

有《魏武帝集》传世。

2.背景简介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大战前夕,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课文探究】

1、思考并讨论诗歌的内容层次。

 

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3.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

 

第三课时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

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静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l岁,以后终老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